?

凝聚人民力量,謳歌時代新聲
——評第38 屆上海之春開幕演出《復興的大地》

2023-11-10 06:51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5期
關鍵詞:樂章上海藝術

孫 月

第38 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現場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2023 年,熟悉的“上海之春”回來了,比往年還提早了一個多月!陽春三月細雨綿綿的3 月20 日晚,上海歌劇院原創交響合唱《復興的大地》在上海音樂學院歌劇院上演,拉開了第38 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帷幕。

群英薈萃、少長咸集!這不是一臺普通意義上的音樂會,而是以朗誦、歌唱與音樂禮贊新時代,聚各門類藝術之大成的一場盛大慶典。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少不了文化、藝術與音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要在人民的歌聲里傳揚。這部作品由著名詩人、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作詞,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趙曦、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劉灝、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共同擔綱音樂創作,上海歌劇院副院長黃景譽擔任導演,特邀歌唱家方瓊、石倚潔、沈洋、董芳,播音藝術家印海蓉、表演藝術家佟瑞欣和青年歌唱家韓蓬、徐曉英、宋倩、熊郁菲等,集結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交響樂團、舞劇團和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合唱團,共計260 余人的盛大演出陣容,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浦江兩岸綠意盎然、別具一格的春天里,耀世恢宏地燃情綻放、嘹亮高歌。

《復興的大地》首演成功,體現了具有整體藝術觀念的創演策劃與設計組織。在這里,“交響詩”也已不再是西方意義上的那種浪漫派風格的管弦樂體裁,它的表現形式和范圍更為豐富、寬廣,甚至趨向于一種超越單一門類藝術的“整體藝術”。詩歌、音樂、舞蹈、朗誦、繪畫、戲劇等眾多傳統藝術形式交相輝映,富有科技含量的數字藝術直觀又凝煉地強化主題立意并渲染了舞臺上的壯美幻境。一個小時的演出,緊湊高效而又不失格局,它由抒情詩序與八個樂章構成,各個章節既獨立又協調統一,舞臺呈現與內涵表達平衡而又豐滿。獨唱、重唱、合唱,唱頌出時代精神;獨奏、合奏、全奏,奏響了民族心聲;雙人舞與群組舞,舞動著城市節拍;還有民族器樂、海派水墨,煙霧燈光與數字影像等舞臺形式,交匯融合中只為了一個共同的思想主題:凝聚人民力量,謳歌時代新聲。

春意盎然的巨幕影像映襯之下,序樂詩朗誦《春天,請在我們中國落戶》娓娓道來,情真意切。燈光亮起,紅日升空、鐘鼓齊鳴,弦管造勢、歌者亮相,第一樂章《大地的夢想》詩詞慷慨激昂、合唱氣壯山河,群情昂揚地高唱“復興的夢想”,如在旭日霞光中覺醒于東海之濱。向舞臺遠端延伸出去的兩條小路,原來是為舞者鋪設的路徑,樂隊由此被分列在三個方位。第二樂章《水珠與湖泊》在沉靜深邃的動畫水光映照之下,舞者翩然而至。管弦樂用音色描畫水之意象,合唱隊輕聲哼鳴營造溫馨美好的意境,為獨唱女高音抒唱聚水成湖、萬川合流的集體主義精神,留出了足夠的聲音空間。巴揚手風琴與弦樂配樂的祖孫對話,讓人回想起過去的時光,爺爺的教導語重心長,孩子自覺領悟到成長的目標:一代代先輩辛勤勞動,奮力開拓而建設康莊大道。進行曲風格的第三樂章《開路之歌》激發斗志、鼓舞進取。印象派風格的城市景觀,從梵高星空式的藍黃配色“轉調”至流光溢彩的現代化脈動,無論聽覺還是視覺都強勁有力,滿載動能。敲響科創路上《希望的鐘聲》的是第四樂章,大屏幕上不斷滾動著數字、條碼、符號與圖標,逐漸勾勒出對稱透視的科技之樹。這時候視覺表達比語言與歌唱更迅捷、更直觀,讓人意識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飛速發展的城市節奏,助力對未來世界的自由暢想。與之相應的是,從朗誦、二重唱、四重唱到八重唱的逐漸聚集,再由混聲合唱用誠摯的心聲唱出了希望的鐘聲,定音鼓與鈸“四兩撥千斤”的奮起發力,在上海美麗天際線的大屏投影中,將全場觀眾的情緒推向了新的高潮。

渾厚堅實的女中音與天籟般純凈的童聲合唱,這兩種反差強烈的人聲音色,竟能形成一股合力,在第五樂章《大港抒情》中唱進人心,感人至深。此時此刻,日出海上,碼頭上五彩繽紛的集裝箱,靜態航拍的海港,乘風破浪的船頭與舞臺連成一體,呼應了首樂章中的東海之濱,巧妙地強化了主題。第六樂章《浦江新夢》展現的是極富中華傳統美學特征的詩情畫意。舞臺后方的追光燈亮起,煙霧繚繞中傳來琵琶的嘈嘈切切與竹笛的裊裊婷婷,這種視聽同步的江南風韻在管弦樂隊的承托下,顯得格外親切而又真實,讓男女高音二重唱足夠醞釀出飽滿的情緒,以極具穿透力的高亢音色,唱出了“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谏铄涞男强账{背景,海派畫家吳昌碩的水墨畫作在電子大屏上寫意性地交疊出入,又在云山霧罩中蒙太奇式地浮現起浦江之畔的四件地標性建筑,仿佛帶著全場觀眾穿越時空的隧道。象征上海城市品格的白玉蘭花,在巨幕上逐漸成形、漸次綻放,這是第七樂章《心花盛開》的視覺表達。低男中音獨唱與合唱的一問一答:為什么“浪花綻放、心花爛漫”是“因為我們戰勝了風雪嚴寒,迎來了明媚的春天”,表達了在復興的大地上建設人民城市與美好家園的心愿與祝福。伴隨著藍天白云大海、長城黃河梯田的壯美景觀,末樂章《向往大?!返哪信爻?,情感飽滿、音色出彩,將海闊天寬、盛世花開的美好期許唱進人心。

春臨申城,人民奮進。如果說前四個樂章是時代的號角,那么后四個樂章則更像是上海的回響。20 世紀末的一首合唱歌曲《上海,你越長越高》的聲音仿佛還回蕩在耳畔,交響合唱《復興的大地》則是規模更大、規格更高的一臺以上海題材元素融入紅色文化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它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建設理念,與文藝創作“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度而又巧妙地結合了起來,是古老中華禮樂文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堅持“守正創新”藝術實踐的經典案例。它在臺上的呈現緊湊而又高效,所有藝術手段的運用都相互協調、恰到好處,在豐富唯美的藝術呈現中蘊含著追求務實高效的上海速度與海派精神。不得不說,《復興的大地》是上海文藝工作者砥礪奮進、通力合作,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的精誠獻禮,它不僅體現出各界藝術家集體智慧的結晶與共同創作的成果,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在文藝創作工作中的價值凝聚與具體表現。

春回大地,中華復興!

猜你喜歡
樂章上海藝術
上海電力大學
什么是“中華第一樂章”? 等
譜寫肌膚新樂章
上海之巔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