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際性活動在高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以Unit 1 Extended Reading板塊Forrest Gump為例

2023-11-13 02:18
英語教師 2023年15期
關鍵詞:交際性選段賞析

許 婕

引言

隨著“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化,高中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了順應英語新課標對學生交際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構建以交際性活動為主導的交際性課堂,不斷引導學生學會用語言做事,從而形成正確的跨文化溝通意識。

一、研究背景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國民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備受關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綜合性的要求,重在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部 2020)。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更強調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而引導他們學會用語言做事的方法之一就是在高中英語課堂上設計交際性活動,不僅可以為他們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而且能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

達成以上目標的載體就是課堂活動。何為活動?紐南(Nunan 1989)認為活動應具有真實性、技能的獲得和使用、準確性和流利性?;顒幼钍滓奶攸c是真實性,即真實世界中的演練。生活和學習的本質就是交際,因此,學生的語言學習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符合學生自然的社會行為(Widdowson 1987)。要體現真實性的活動,并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賞析報刊、電影片段,只有當閱讀活動能夠引起學生共鳴,與他們的學校學習和自身生活結合起來,才能說它具有真實性(龔亞夫 2011)。因此,為了實現活動的真實性,最主要的就是實現學生與真實世界的聯結(郭穎、張金秀、徐國輝2019)。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能讓學生主動分享自身經歷,使他們的生活經驗成為其學習主題意義的源泉(王薔 2016)。

在此之前,埃利斯(Ellis 1990)已經提出了交際性活動的概念,并將課堂交際性活動概括為6個標準:交際目的、交際欲望、關注內容而非形式、語言的多樣性、無教師干預、無材料控制。交際目的即意味著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必須讓學生參與真實的交際,而非僅僅是為了練習語言的使用。學生可以合理利用信息差,通過相互交流,信息互補,達到交際的目的(吳立崗 1998)。交際欲望指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必須讓他們在交際活動中產生強烈的交際欲望及交際需要,否則無法提起其參與的興趣。關注內容而非形式即當學生參與活動并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時,應關注說話者表達的內容,而不是如何說,也就是學生的認知中必須有交際的相關信息。多種語言形式不僅指語言的多樣性,還包括語言材料的多樣性。無教師干預指活動不應涉及教師直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活動,盡管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會基于學生的表現給出相應的評價和建議,但是這種評價應關注學生是否達到了交際目的,而不是他們使用的語言是否正確。這就涉及語言課堂上對學生語言準確性和表達流利性的評價,這兩者應該相互補充(Brumfit 1984),教師不應只偏重詞匯、句法教學或交際,而應在準確性的基礎上發展學生語言的流利性,這樣他們既有準確的語言能力,又有流利的交際能力(韓衛春 2006)。無材料控制意味著學生使用何種語言進行交際及如何交際都不應該被限制。

基于以上6個標準,以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1 Extended Reading板塊Forrest Gump為例展開教學設計,探索交際性活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二、Extended Reading板塊學習活動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Extended Reading板塊不論是在內容還是體裁上都是對Reading的補充。該板塊以賞析文本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對文本的興趣,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活動,促進其個性化產出的形成。文本形式以文學作品、詩歌、影視劇本等為主,雖然對學生的精讀要求較低,但是對其泛讀能力、賞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話題是“電影”,為學生所喜歡、熟悉。該單元的Extended Reading板塊是電影《阿甘正傳》劇本選段,以舞臺說明、對話和旁白的形式展開,故事背景設定在阿甘去往學校的校車上。雖然節選文本的語言簡單,但是人物特征鮮明,每一部分的故事都值得學生思考、深挖其價值。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通過對劇本選段和電影的賞析,挖掘阿甘身上值得被學習的地方。

(二)教學目標設計

根據Extended Reading板塊的特性,以及埃利斯提出的交際性活動的6標準,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讀劇本選段,了解其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2)學生在觀看《阿甘正傳》劇本選段之后概括其故事背景設定、主要內容、主要人物、人物關系等細節;(3)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分析劇本選段中主要人物的個性特征;(4)通過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電影片段學會賞析經典影視作品。

(三)教學活動實施

教學活動實施將基于交際性活動的6個標準,從理解、賞析兩個角度展開,將課堂交給學生,充分調動其思維。

1.在交際性活動中理解

理解文本是深入閱讀的基礎。學生通過討論、問答的形式培養梳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新的語言現象,激活已有知識和經驗,用已有知識再次、重新理解、習得新的語篇。在交際性活動中理解即通過交際性活動逐步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鋪墊必要的語言和背景文化知識,引出課堂教學中待解決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閱讀,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并通過“頭腦風暴”、問答式對話、小組討論、小組協作、畫思維導圖等活動,構建新的知識結構,感知并理解英語學科的語言工具屬性及其背后承載的文化價值。

Step 1:Brainstorming

讓學生“頭腦風暴”,想到盡可能多的電影劇本中應該包括的內容,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常識,激活他們已有知識,為本堂課的學習作準備。該活動擺脫了教師和課本的限制,考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一些學生平時看的電影多,想到的要素自然就多,這也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過程。

T:What elements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film script according to your knowledge?

S1:Dialogue.

S2:Description of the atmosphere.

S3:...

Step 2:Read and find

學生在6分鐘內閱讀書本中的劇本選段,在閱讀過程中勾圈標畫,找出劇本中包括的要素,如舞臺說明、對話和旁白等。

T:What is the script composed of?

S1:Dialogue.

S2:Explanation?

T:It’s narration.

S3:Voice-over,which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bottom of this page.

Step 3:Read and clarify

學生第二遍閱讀劇本選段,并將其分成幾部分。該活動由學生獨立完成,他們在概括出結構之后可和同學分享。在將劇本選段分成不同部分的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小組活動共同繪制人物關系圖,并向同組成員展示。最后,教師在黑板上根據學生的作答呈現出清晰的導圖(見下圖),以便后期進行文本分析。

人物關系圖

T:Please read the script carefully again and tell me how many parts this script can be divided into.

交際性活動的設計目標重在幫助學生組織語言,理清邏輯關系,流利、準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小組成員的協助下,將文本轉化為線性圖式,對新知識進行加工、轉移、遷移和拓展,更便于其理解。孫靜(2018)認為,思維導圖能夠將學生的大腦記憶與思考特點巧妙結合,使其感知到的任何知識,包括文字、符號、圖像等都可以成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并圍繞這個中心向外散發出多個與之相關的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的立體結構。

Step 4:Read and generalize

在分清劇本選段由幾部分構成之后,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并概括出該選段的背景設定、主要人物、主要情節,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概括語篇的故事背景屬于宏觀閱讀,學生在初步讀完劇本選段后已經形成該故事的大概脈絡,可以輕松地概括出語篇的背景設定。同時,該活動基于學生對語篇的初步理解,幫助他們深入文本,找到關鍵信息,并通過關鍵信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這將為之后的活動作鋪墊。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整體閱讀和細節閱讀的過程中,已經有意識地借助劇本中的相應情節闡述自己的觀點,對其概括故事情節有一定的幫助。

信息表

Step 5:Watch and analyze personalities

教師在這一環節播放電影片段,幫助學生加深對劇本選段的理解(播放兩遍)。學生根據劇本選段及電影片段,小組討論并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學生被分成四大組,每一大組分析各自對應部分的人物特征,并結合劇本選段中的線索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學生之間可相互補充,以便挖掘電影片段中一些深層次的內容。雖然在前一個活動中,人物的性格已經被初步分析出來,但是學生對于人物的理解停留在文字層面,無法具象化,因此,文本與視頻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將文字轉化為生動的人物互動,賞析人物的表情、動作是如何體現的。

T:What kind of person is Forrest Gump in the film?

S1:I think Forrest Gump is warm-hearted because he made friends with the bus driver and said “we aren’t strangers anymore”.

S2:Positive.

T:Where can we find the clues?

S2:From the dialogue between Gump and Jenny,we can know that he can talk about his weaknesses positively by saying “They’re my magic shoes”,“Momma says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etc.

...

2.在交際性活動中賞析

賞析文本是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最高要求,重在引導他們走出語篇,運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實現知識的內化、評析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或作者的價值態度,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其由語篇回歸到現實生活,聯系自己的生活、學習經驗展開探究、合作、思考。在交際性活動中進行文本賞析,旨在幫助學生通過交流、分享、演繹等形式詮釋自己及小組成員對影片主題、人物特征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真正做到“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Step 1:Act and appreciate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由組合進行角色扮演,并上臺演繹劇本,其他學生給予點評。教師要求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通過肢體語言、對話、語氣等表現出人物的特征,基于自己的理解賦予人物豐滿的情緒和特征。在此過程中,學生更愿意研讀語篇,更有興趣鉆研人物的神態,從而激發英語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有趣的對話和生動的表演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和個性特征,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表演結束后,由全班學生選出“最佳表演組”及“最佳表演者”,起到互相激勵的作用。

Step 2:Share and enjoy

在文本理解、賞析后,學生應個性化地產出相應內容,通過小組自由討論,分享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中的某個片段,并說明原因,隨后與全班一起分享。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由甄選最喜歡的電影片段到分析其吸引人的原因,再到如何將最喜歡的電影片段分享并推薦給其他同學,最后到對產出成果作出評價,這一系列環節對學生的語篇賞析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多層面地引導他們進行語言輸出,實現有效學習。

課后,教師讓學生繼續完善電影片段介紹,并選出若干優秀作品張貼在教室后面的作品墻上,供大家欣賞。

結語

為了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對學生跨文化溝通意識的培養的要求,教師應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圍繞主題語境,有意識地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交際性活動,促進他們對拓展語篇的理解,學會用語言交際、溝通、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語言能力、增強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實現語言的有效內化。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教學設計與實施:首先,明確主題語境,整堂課的活動設計與實施都應圍繞主題,將以聽、讀、看為主的輸入活動和以說、寫為主的輸出活動用一條主線連接,保證文本、視頻的相關性和連續性,避免碎片化;其次,注重拓展閱讀本身發展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特殊功能,理解是其中一個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真實的作品挖掘刻畫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反映的主題,這是培養其理解力和學習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深入閱讀的途徑之一;最后,在設計語篇活動過程中,充分考慮學情,對于學生在交際性活動中的表現及交際性活動后的反思給予及時評價,給他們提供明確、可達成的學習目標,使其在交際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提高語言表達的邏輯性和規范性。

猜你喜歡
交際性選段賞析
選段精讀角
選段精讀角
選段精讀角
選段精讀角
堅持交際性原則 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零起點漢語聽說教學中的交際性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突出交際性的策略探討
重視英語課堂的對話教學,提高初中學生的交際能力
步輦圖賞析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