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政策環境下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注意力橫向分配探究
——基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文本分析

2023-11-14 10:40張斯晴童勝玢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體育產業注意力政府

張斯晴,童勝玢

(華中科技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中國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相比,它是一種植根于中國本土,在各民族和民間廣泛流傳的體育項目[1],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體育文化共同體的重要源泉[2]。隨著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國家與地方相關政策和文件不斷推出與落實,在項目保護、文化傳承、對外交流、比賽推廣、產業發展、全民健身等領域,中國傳統體育都有了較大發展。對此,本文提出“注意力”這一新的概念,試圖從政府政策的頒發與制定角度,對近年來我國傳統體育政策轉變的原因進行探討,并運用Python 軟件,對政府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的注意力展開研究,科學、客觀地分析政府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歷程。同時,探究中國傳統體育發展中注意分配的演化規律,對促進我國加速建設健康中國、明晰學科發展規律、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的良性互動、促進新時期學科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過去對中國傳統體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發展現狀和對策、發展模式和路徑的選擇上,偏重于質性方法的運用,定量的研究很少[3],對政策文本的分析也鮮有涉及。而政府工作報告是一種對一定時期內決策者關注分布情況的直觀反映,可以對前階段進行總結,也為后階段的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诖?本文在北大法寶網站上搜集了1995年1 月—2023 年3 月中央發布的文件及各省發布的關于中國民族體育的政府工作報告,共790 份。通過篩選,選出了702 份工作報告,并以報告文本內容分析了近些年中央與地區中國傳統體育的橫向注意力分配及其變化情況。具體而言,分析了近些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與中國傳統體育注意力相關的經歷和變化、中國傳統體育的各個具體領域所得到的注意力變化、各地方政府之間和其與中央文件對中國傳統體育的注意力之間的差距。本文對政府對中國傳統體育注意力的測量與分析,可為學界研究中國傳統體育政策變遷提供新的視角。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設計

(一)注意力理論與政府資源配置

“注意力”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心理學的研究中,被稱為“確定特定刺激在活體中效用的過程或條件”[4],后期逐漸得到了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學家和其他學科領域人士的廣泛認可,并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注意力理論作為一個理論體系,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和科學性。瓊斯將關注概念引入了政府領域,認為關注是一種將信息突出到決策結構中的機制[5],因此做出有效反映注意力的決定意義重大。Simon 認為,注意力是選擇性地關注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過程[6],而有限的理性表明,決策者受到來自許多來源信息的轟炸,為了優先考慮其部分信息,他們需要按重要性權衡信息流[7]。因此,政府對政策問題的關注形成了“擁擠效應”。從這個意義上說,政策關注可能是一種稀缺資源,這直接影響政府如何優先考慮和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來解決各種社會經濟問題[8]。

中國政府對傳統體育資源的配置,是中國傳統體育活動得以實現的基礎,也是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關鍵[9]。近年來, 國家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越來越多[10],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體育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繼承創新、發揚光大?!盵11]高志丹在《學習時報》中提出:“要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使體育引領社會風尚,彰顯民族自信?!盵12]在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內容也越來越多,這說明我國政府已經把相當比例的精力放在了中國傳統體育的發展上。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思想和意愿的重要載體,它能直接反映人們對其關注的分布和變化[13]。因此,本研究將注意力分配引入我國政府推動傳統體育發展的過程中,分析各級政府對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重視程度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情況。

(二)研究設計

1.文本選擇

本研究選取中央及地方省級單位行政區1995—2023 年政府文件中的中國傳統體育文本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收集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步收集、整理篩選和資料處理。首先,通過北大法寶網站、回溯(相關)檢索及公開發表的文獻,獲得790 篇相關文獻。其次,通過對樣本中重復、相關性不強的樣本進行篩選,得到有效樣本702 個;最后,按照文本的特定情境和時間兩個維度,對研究樣本進行編碼,得到1995—2023 年間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小數據庫。

2.研究方法

文本算法屬于一種以自然語言處理為基礎的定量分析技術,它將語言描述的內容轉化為用數量表示的資料,并用統計數來解釋分析結果[14]。這種方法不但可以精確地確定文章的中心內容,而且可以發現不同文章之間的區別和特點。本文在Python 軟件的幫助下,實現了對文字算法的分析[15]。具體操作如下:第一,整合民族傳統體育文本。本研究將中國傳統體育文本分為1995—2011年、2012—2023 年兩個時期,使用文本分割函數分階段、分類別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兩個階段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對傳統體育關注的分布狀況(見表1)。第二,將“競技體育”“學校教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等語料形成句子特征向量。第三,運用余弦相似性迭代的方法,對所得到的句法進行比較,得到1995—2011年、2012—2023 這兩個時間段內,中央和各省的傳統體育發展變化的關系矩陣。第四,根據權值排序結果,選取10%權值最高的文稿,從描述與邏輯兩個角度,研究文稿中心句子的同質與異質,探討文稿關注的演化特點。第五,根據地區分為中央政府、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北地區,并通過篩選其重點關鍵詞,返回原文進行關鍵詞篩選。

表1 地區政策文件收集對象及樣本量數據 單位:份

二、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傳統體育的注意力分配

在確定了內容分析的對象之后,對全國31 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中國傳統體育的體育賽事、學校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文化部分進行了關鍵詞提取,然后分別計算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北、西南、東北部地區1995—2023 年共計702 份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并將兩個時間段各地區的數值予以呈現,具體見圖1。

圖1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關鍵詞出現頻次數據圖

(一)不同地區各級別單位對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注意力逐年上升

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兩個時間段對中國傳統體育的注意力除了體育賽事部分,其余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體育產業部分增幅最為明顯,體育文化方面增幅較小,并且每個地區發展趨勢各有不同。其中,西南地區與中央政府的數據匹配度較高。具體而言,華東地區與西北地區關于中國傳統體育中的各個部分都有明顯增幅;華南地區與華中地區較為相似,體育產業增幅最大;華北地區傳統體育中的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體育文化都有較大的增幅;西南地區與中央政策文件的匹配度最高;東北地區除了體育賽事外都有明顯的增幅,但因為兩個階段中的前期基數不大,后期基數相對于其他地區基數而言較少。從這些數據之中可以發現:此消彼長之后,關于傳統體育治理的注意力,地方政府仍然有提升的空間。但地方政府對中國傳統體育注意力的大體趨勢變化,說明中國傳統體育問題在政府工作中的占比越來越多,由中國傳統體育衍生的各個維度以及發展現狀和趨勢,越來越能影響地方政府的公共決策和政府官員的政治行為。

(二)不同地區的單位對中國傳統體育發展的注意力各不相同

從整體上看,雖然各地政府對傳統體育關注的強度呈現上升的趨勢,但若將焦點集中在不同地區,則會發現不同地區對傳統體育關注的波動程度具有不同地區的特點,反映出不同地區對中國傳統體育關注的易變性。近幾年,各地政府對中國傳統體育的關注與重視程度有較大差異,其原因是復雜的。注意力理論認為,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政府決策者的注意力分配和轉移,比如特殊事件的刺激、中央政府的統一安排和行動、媒體的持續關注和報道以及決策者在面對問題時認為事件具有嚴重性或對待事情有趨輕化思想。然而,通常情況下,注意力的分布和改變依賴于刺激物的強弱和新穎性,越是新穎性的刺激物,就越是能引起人們的注意[16]。由此,我們可以嘗試對以上地區在傳統體育注意力的波動性上進行一些推測或解釋。2012 年之所以成為中國傳統體育注意力的節點,原因之一就是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政策與法規方面對中國傳統體育的發展作了進一步的部署安排[17],各個地區及后期的中央文件也逐漸將其重視。2012 年,黨的十八大是一個強有力的“刺激物”,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傳統體育的被重視程度得到提高,而這種提高只是一種注意力的起伏,要維持這種高度的注意力,就必須要有一些穩定的成分。2014 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支持中西部地區發揮獨特資源優勢,如江、湖、海、山、沙、草、雪等,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產業[18],同時還支持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產業。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發展大眾喜愛的體育活動,根據不同人群和地域特點,支持和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間傳統體育活動[19]。2017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20]提出了“發展傳統體育,搶救瀕危傳統體育項目,把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全民健身工程”“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整理研究和保護傳承”,體育產業、健康體育和體育發展都有了長足進步。同時,中國傳統體育是基于賽事來表現、基于學校體育來傳承的,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與文化基礎不同,地區政策文件的關鍵點也就不同,但其最終落腳點都在于促進中國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

(三)體育產業在時間對比下普遍呈現關注度較高的狀況

縱觀全圖(見圖1),不難發現學校體育與體育產業在2012 年后所頒布的關于中國傳統體育的文件中,相比往年呈現得更多。由此分析:2012 年后,中國政府開始提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戰略,將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方面。在這一背景下,傳統體育項目因其具有本土化、群眾性和文化內涵深厚等特點,備受關注和重視,并逐漸成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國家體育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 年)》《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這些文件明確了政府對傳統體育項目的支持和要求,包括完善傳統體育產業體系、促進傳統體育產業的規范化和市場化發展、加強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和傳承等。因此,2012 年后關于傳統體育產業的文件增多,主要是政府高度重視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工作,將傳統體育項目作為發展全民體育運動和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的重要手段和內容,并致力于促進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和傳承,推動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

(四)地區經濟發展程度與民族傳統體育發展關注度無相關性

研究結果表明:在經濟發展程度高的地區,人們對中國傳統體育的關注程度不高;在經濟發展程度低的地區,人們對中國傳統體育的關注程度也不高。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傳統體育是一種機會成本[21]。從整體上看,我國傳統體育發展的機會成本相對較高。一般來說,在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傳統體育的機會成本比較低,因此他們會擁有更高的體育意識,并用更多的手段來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體育。但是,本研究搜集分析的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報告并未證實上述結論。相反,因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集中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如西南地區,當地政府會更多地關注中國傳統體育的發展。而相對發達一些的地區如華南地區,則更加突出體育產業的發展,做好賽事品牌,加快示范項目建設,以項目促創建,開展創建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的國家示范區。

三、中國傳統體育各具體領域的注意力分配及變化

上述對中國傳統體育進行的簡單分析及測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國傳統體育的范圍很廣,因此在不同時代各地政府所關心的問題也各不相同。為了避免出現以偏概全的現象,還要更加細致地觀察地方政府在近幾年對特定中國傳統體育問題的注意力狀況。本文將政府工作報告中與中國傳統體育相關的關鍵詞進行了篩選,以這些關鍵詞作為研究對象,對各地政府的工作報告分別作展開分析,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對調查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分析發現,不同地區的政府對傳統體育的關注程度存在差異。

觀察圖2 可知,除了華東地區和西北地區,2012—2023 年其他地區關于體育賽事的詞頻較1995—2011 年要高,同時作者整理文件后發現,1995—2011 年體育賽事在整個中國傳統體育中占比最多,遠超過其他部分。根據相關情況分析可知,因為時間的變化及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中國傳統體育中的其他部分逐漸被社會重視,政府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分向其他部分,所以相較于體育賽事原有的關注度,其呈現出了小幅度下降趨勢。但體育賽事從1995—2011 年的定期舉辦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到2012—2023 年要求發揮傳統體育運動會對民族體育發展的帶動與示范效應,創建跨區域、跨民族、跨國家的品牌賽事,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技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的發展。同時,豐富節假日體育賽事供給,將更多賽事向二、三線城市拓展,滿足了群眾的觀賽需求以及在維度、深度上都有了明顯的深入。

圖2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體育賽事相關詞頻數據圖

圖3 顯示,除了華中地區,其余地區的學校體育發展走勢均良好。學校體育是傳承之本,在1995—2011 年的政府政策文件中,加大了對學校運動會的改革力度,高校開設傳統體育特色課程,編寫相關教材并做好招生與科研工作。2012—2023 年,政府政策文件則重點指出要深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科研和活動,創造條件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正式體育課程或鄉土教材內容,積極推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蛾P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均指出要加強分類指導,鼓勵特色發展[22],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23],讓中華傳統體育在校園綻放光彩。

圖3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學校體育相關詞頻數據圖

觀察圖4 可知,各地區群眾體育相關詞頻均呈現增長趨勢。1995—2011 年,在群眾體育方面,政府政策文件要求積極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要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力發展中國傳統體育,建立健全各級少數民族體育協會,加強民族體育人才的培養[24]。2012—2023 年,政府政策文件則重點指出要創新發展有群眾基礎的中國傳統體育健身項目,大力發展太極拳和健身氣功等傳統體育,使群眾健身活動制度化、多樣化和生活化[19]。如體育總局2018 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25]指出,要發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促進全民健身事業、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全面實施,提升中華民族的健康水平。同時,創新發展有群眾基礎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健身項目,進一步發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健身項目的健身效果。此外,在醫科上,將中國傳統體育項目與近視、肥胖防控等體質干預問題相結合。

圖4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群眾體育相關詞頻數據圖

觀察圖5 可知,各地區體育產業的相關詞頻均呈現大幅度增長趨勢。1995—2011 年,政府政策文件在中國傳統體育產業部分,要求對中國傳統體育資源進行挖掘、整理和推廣,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傳統體育產業體系,做好中國傳統體育的國際交流合作與推廣。2012—2023年,政府政策文件則重點指出要進行脫貧攻堅戰,支持一批有市場前景的中小企業,對與中國傳統體育有關的體育用品制造業進行引導,力爭將中國傳統體育綜合化、集群化的產業價值鏈構建出來?!蛾P于進一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25]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和扶貧攻堅,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并納入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資源開發和產業扶持力度,推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加強沿線各國之間的體育文化民俗交流,辦出一批體育人文交流的品牌賽事。

圖5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體育產業相關詞頻數據圖

觀察圖6 可知,各地區體育文化相關詞頻均呈現小幅度增長趨勢。1995—2011 年,政府政策文件要求對中國傳統體育的體育文化要素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以加強文化認同與文化適應。2012—2023 年,政府政策文件則重點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并進行整理、宣傳、推廣,把優秀的民族、民俗體育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我國優秀體育文化“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自信,發揮“五個認同”的積極作用。

圖6 中央及地區兩個時間段的體育文化相關詞頻數據折線圖

四、結語

本研究以關注與政府政策制定有關的理論為依據,選取31 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29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作為研究樣本,測度和分析了各地區在中國傳統體育發展中的注意力分布和變化情況。雖然是基于詞匯頻率和詞匯所占比例進行的測度,但關注研究可為學界提供一種全新的理解政策文本的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政策和地方政府行為的變化。本文從文本分析中發現,中國傳統體育關注度隨著熱點事件的發生而出現一定的波動,并不斷穩步上升。近幾年,在人們對外來的體育文化入侵感到憂心忡忡的同時,我國各級政府積極響應,不斷提升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在現代文化發展中的比例,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了其規劃與行動。

當然,對中國傳統體育而言,當地政府對其關注程度的不斷提高不一定會帶來相應的政策和管理行為,但是對其發展而言,保持一種穩定關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使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們對這一公眾事件的關注持續不斷地增加,一是要加強法律服務的供給。雖然關注理論的前期研究假設個體的偏好是穩定的,但是現實中政府領導定期更換已經成為常態,地方政府的決策主體則更迭更加頻繁,相對于個體偏好的穩定,關注的“易變性”是其顯著特點。穩定的關注必然來源于制度的支持,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就是在1995 年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式頒布的,并明確規定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體育事業,培養少數民族體育人才;國家鼓勵、支持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發掘、整理和提高[26]。二是需要加強地方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建設,完善中國傳統體育具體領域的單獨立法等。三是在特定事件“刺激”下,“強度”對增強注意力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聞的“強度”是由媒介漸進放大作用產生的,于是在與中國傳統體育有關的事件中,民眾的關注度、參與度,專家的研究情況、提出的社會問題,媒體的持續關注都會對政策制定者持續“刺激”,使他們對中國傳統體育始終保持著強烈關注。

誠然,本研究是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基礎上根據決策者的注意力和政府政策的關系,對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中國傳統體育注意力的分布和變化進行了探討,但是卻沒有對注意力與中國傳統體育實際效果之間的關系進行測度,因此未來還可以對此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將中國傳統體育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是不斷提高國家軟實力的前提之一,然后將其內化為提高民族自信心的理念,并將其融入賽事建設、學校建設、社會建設、產業建設、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中,進一步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體育產業注意力政府
讓注意力“飛”回來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揚眼”APP:讓注意力“變現”
取經美國體育產業發展
2017年全球體育產業人物風向標
關于《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的幾點思考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我國體育產業勞動生產率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體育產業統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