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畫用“表演秀”的方式說白了筆墨的庸俗性

2023-11-18 08:59劉進安
美術界 2023年10期
關鍵詞:面紗名家筆墨

近年來,一些中國畫家喜歡用“表演”的方式“創作”作品,在鏡頭里、在視頻中屢見不鮮,單人的、多人的都有,一幅幅大畫作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誕生了。

創作“表演”或者“表演秀”是一個新事物,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是,如果從專業角度考慮,作畫視頻表演一定是放下了專業屬性重新選擇的另類方式,其理由和專業不存在相互關系。比如物質利益的誘惑、收視率的追求、名利雙收的實惠,等等。不然,這個“表演”或“秀”也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劉進安/圪凹店寫生2021年

我想說的是,鋪天蓋地的“創作表演”視頻在滿足實際利益的同時,也撕裂了中國畫專業上的神秘感和私密性,不僅讓中國畫的意境變得直白和簡單,技法技巧也顯得粗陋無味,那種細膩的文化氣質也不見了,就像謊言被戳破一樣,一次次被調侃、被輕蔑,一層層神秘面紗被剝掉,這也讓有矜持感的中國畫失去了某種自愛或尊嚴。

首先,剝掉第一層面紗的是作品的同質化現象。即“表演秀”的作品是不是創作的問題,如果認為它是創作,好像違背了創作的“創造性”規則。如果認為它不是創作,就像人們平時說的只是迎合市場的行畫或行活兒,可中國畫的創作就是這么畫的,流程方法都一樣,畫家在鏡頭下這么畫,多人合作這么畫,在家私底下也是這么畫,二者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它們既同宗又同種。

被剝掉的第二層面紗是筆墨技法的問題,創作表演秀也如筆墨表演秀,它似乎在不斷地提醒著人們,筆墨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它既沒那種神秘也沒那么高級,也不像畫家寄情于筆墨文化那樣深不可測。相反,筆墨在特定的方式下反而暴露出庸俗的一面,讓人感到了筆墨的粗鄙和簡陋,以及草率的油滑感,有一種虛張聲勢夸大其詞的感覺。

尤其對功利性比較強的合作表演秀來說更是如此。那種假大空的氣派,視筆墨為玩意兒的神情,好像身懷筆墨絕技的樣子,把點頭哈腰與勾勾點點的動作結合得自然流暢,涂涂抹抹與搖頭晃腦搭配得默契妥帖。這個時候的“筆墨”所表現出的兩面性就顯得格外的庸俗且不堪。

這是一個筆墨江湖的場,合作討喜的場,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又互為利用……

一直以來,把“筆墨”當創作講是中國畫學術的另一面,認為好的筆墨就是好的中國畫,好作品就是好筆墨,筆墨個性就是作品的個性,筆墨特點也是作品的特點。所以,畫得好是好畫家,畫得不好就不是好畫家,這種好與壞的標準所產生的認知謬誤,讓中國畫始終處于模糊不清的階段。

如何才算畫得好,或者怎么樣才能畫得好?有名家這樣說:自己練習勾線練到手腕顫抖得端不起碗,飯碗滑落到地上都拾不起來,意思是說自己練功刻苦的程度,當然也在標榜自己功夫了得。按照這個邏輯,是否有人練功練到爬不起來就比他畫得更好、功力更深呢?顯然不見得。

有名家還說:畫的好壞就一個標準,就是要好看,好看的三要素就是技法好、造型好、色彩好。意思是說,只要畫得好看就是好,畫得不好看就是不好。

還有名家說:別人以為我寫字好的原因是用了自己的毛筆,以為我的毛筆安裝了什么絕活兒機關,所以,這次我特意不用自己的筆,而是用你們的筆寫字,照樣寫得好。

教授、專家、大家的這些話是學術還是觀點,是理論還是文化的前瞻?好像都不是。是江湖?是認知或認知的謬誤。這些話誤了自己不要緊,關鍵是誤導了別人,誤導別人最江湖。因為他們都是行業的話語權者。

所以,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藝術永遠不會被觀點所指導、被思想所支配、被創造所激勵。

這也就理解了那些自詡比前朝大師畫得更好一點的人狂傲的原因了,理解了他們說自己比誰誰誰畫得要高一點的勇氣來自哪里,也明白了在今天哭著喊著也要當“大師”的內在原因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畫出了一手好的“筆墨”。

猜你喜歡
面紗名家筆墨
揭開剪紙題的神秘面紗
名家
名家
筆墨童年
揭開人臉識別的神秘面紗
名家之約
名家之約
揭開藏北草原的神秘面紗
冥王星的面紗被揭開
為練筆墨才寫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