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曹禺戲劇《原野》的意象類型

2023-11-20 13:38宋蘇云
今古文創 2023年42期
關鍵詞:原野意象

宋蘇云

【摘要】曹禺戲劇《原野》通過選取繁復奇異的意象和采用表現主義的藝術手法,或傳達對原始生命活力的呼喚,或展現兩種文明之間的博弈,或表達對人類復歸精神家園的忠告等文本內涵。本文旨在選擇三類意象進行分析,以揭示曹禺戲劇《原野》深刻的主題意蘊?!对啊分械娜愐庀蠓謩e是:閉鎖式意象、理想式意象、張揚式意象。閉鎖式意象包括:黑林子、鐵鐐、老屋和紅燈;理想式意象包括:鐵路、金子鋪滿的地方;張揚式意象包括:原野、森林、紅花。

【關鍵詞】《原野》;意象;主題意蘊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2-001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04

在《原野》中曹禺流露出對人類生命存在的關懷意識,表現出對蓬勃生命力的熱切呼喚,對人類復歸本我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這些文本內涵的傳達正是通過意象來實現的,所以深入探析《原野》中的意象,不僅對于認識和理解戲劇《原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讀者深刻體會曹禺戲劇中深沉的批判意識和敦厚的人文關懷。本文大致將《原野》中的意象分為三類,即張揚式意象、理想式意象和閉鎖式意象?!斑@三類意象兩兩之間是二元對立的關系,張揚式意象與閉鎖式意象的對立關系反映了封建勢力對原始生命力的壓迫,張揚式意象與理想式意象的對立關系反映了現代文明對原始生命力的摧殘,閉鎖式意象與理想式意象的對立反映了現代文明對根深蒂固的封建勢力摧枯拉朽的撼動力” ①。

一、張揚式意象

張揚式意象在《原野》中象征著人類的原始欲望和人類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人類的童年時期。這類意象包括:原野、森林、紅花。

(一)原野

在《原野》的序幕中便出現了原野這一意象,原野既是仇虎越獄之后的藏身之處,也是他釋放在獄中被壓抑已久的欲望的場所。讀者可以想象到在經歷過八年的牢獄束縛之后,仇虎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奔跑的場景,這種奔跑是對人的原始欲望的釋放,也是對封建勢力的反抗。隨著戲劇情節的發展,仇虎在原野中發現了多年未見的花金子,仇虎多年的相思之苦及情欲之苦終于得以排解。原野中的一切都是“野”的,“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泥土散著香,禾根在土里暗暗滋長” ②,原野里沒有人類力量的干預和束縛,使得各種生命都能夠自由自在地生長。在蒼茫的原野上穿著破舊的仇虎拾起一塊石頭向野塘擲去,同時“遠處天際外逐漸裂成一張血湖似的破口,張著嘴,潑出幽暗的赭紅,像噩夢,在亂峰怪石的黑云層堆點染成萬千詭異艷怪的色彩” ③,世界仿佛回到了開天辟地時的原始模樣,仇虎也仿佛回到了人類的童年時期。從戲劇舞臺的藝術效果來看,整個舞臺呈現出黑與紅的混沌之色,給觀眾一種嚴肅、險惡與幽郁的觀感,并且呈現出來的舞臺效果是十分“張揚”的,非常符合“原野”這個意象的特征及內涵。

(二)森林

森林主要出現在序幕和第三幕,在第三幕中它出現在仇虎和金子一起逃出焦家之后,逃出焦家就意味著他們終于擺脫了封建倫理綱常的束縛,他們逃進了森林里,森林里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使得森林呈現出恐怖和嚴肅的面貌,他們走了幾十公里,一路上他們又渴又累,恐懼占據了他們的內心,但即便這樣花金子還是不后悔跟隨仇虎逃出焦家,她說她一輩子只有跟著仇虎才真像活了十天,由此可見幾千年來的封建倫理綱常對于金子的欲望和精神的壓抑,而森林這個神秘漆黑的場所恰好可以使得金子恢復日漸消亡的原始生命力,并且森林本身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性欲的象征,因為“森林是由樹組成的,就樹這個個體而言,樹可以結果,孕育生命是女性生殖的象征,樹的根延伸到大地,作為大地之根,它又與男性的陰莖相互指涉,象征著男性的生育” ④。仇虎在森林里出現了各種幻覺和恐怖的體驗,并且最終他選擇了自殺,沒能夠和花金子一起逃到那個“黃金子鋪的地方”,也就是說仇虎最終沒能夠實現原始欲望的滿足,因此曹禺試圖利用森林意象向讀者傳達出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以及人類的原始生命欲求永遠也無法被滿足的哲性體悟。在原始社會,森林給人類提供生存空間的同時,也埋伏著各種危機,因為人類必然要面臨殘酷的“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這些“合理”的“挑戰”培養了人類自身的生命力,但是反觀現代社會中的各種壓力已經使得人類的生命力逐漸萎縮,因此曹禺試圖利用森林意象喚醒人類委頓的生命力。

(三)紅花

紅色是一種熱烈的顏色,而花自古以來就是男子向女子求愛的工具,因此當仇虎把紅花送給花金子的時候,就象征著仇虎對于花金子有著強烈的愛和性欲。紅花也象征著仇虎與金子之間不正當的男女關系,因為“男性對女性近似心形的臀部進行生殖崇拜,使得心帶有強烈的情欲色彩,又因紅色是心的顏色,紅色自然也點染上情欲的意味。仇虎送給金子一朵紅花,那種抑制不住的情欲已經噴薄而出,這對金子是赤裸裸的誘惑” ⑤。在劇作中花金子讓仇虎把這朵紅花撿起來戴到自己的頭上,表明花金子半推半就地接受了仇虎的示愛。焦氏用手摸到花金子頭上戴的紅花之后,就讓花金子把它取下來,雖然花金子并沒有取下來,而是找了一個替代物放在焦氏的腳邊,焦氏用腳使勁地踩踏這朵“紅花”,焦氏的這一舉動象征著對花金子和仇虎之間強烈的情欲的束縛和摧毀,而花金子沒取“紅花”的行為則意味著對于封建倫理綱常的反抗。而花金子頭上戴的紅花和她身上穿的衣服是同一種顏色,“紅色”是一種和花金子的精神氣質十分符合的顏色,或者說“紅色”是一種符合花金子蓬勃生命力和旺盛欲望的顏色,所以曹禺運用“紅花”這一意象不僅對于塑造花金子這個人物形象具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于戲劇主題的深化具有積極的影響。

二、閉鎖式意象

閉鎖式意象在原野中象征著封建倫理綱常的束縛以及封建勢力的壓迫,這類意象包括:黑林子、鐵鐐、老屋和紅燈。

(一)黑林子

仇虎和花金子逃出焦家之后便逃進了黑林子,一路上焦母叫魂的鼓聲使他們心驚膽戰,仇虎不時地陷入幻覺和內心的糾結之中,在經過幾十公里的跋涉之后,他們終于掙扎著快要走出黑林子,但是偵察隊也快追上他們了,仇虎最終選擇了自殺,沒能和花金子一起逃往那金子鋪滿的地方,也就是說仇虎最終沒能實現理想,仇虎沒能實現理想的原因大概有兩點:一是因為他被“父債子還”的封建傳統觀念束縛,二是封建勢力太過強大。仇虎的仇人焦閆王已經去世,但是仇虎還是要報這“一家兩代”之仇,他殺死了無辜的焦大星和小黑子,使得他陷入內心的愧疚之中,這可能是他選擇自殺的原因,也可能是造成他理想破滅的原因。另一方面焦母、偵察隊等封建勢力的窮追不舍使得他最終沒能逃出黑林子,黑林子里面有焦母和偵察隊,所以說黑林子象征著封建倫理綱常的束縛和封建勢力的壓迫。黑林子的“黑”以及“廣闊”給他們的逃跑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這使得他們在黑林子里迷了路,一路上他們又累又渴,他們被封建勢力的大網籠罩著、束縛著,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對封建勢力的恐懼和對理想的向往,曹禺對于這些細節的書寫顯示出封建勢力的強大以及封建倫理綱常的巨大慣性。

(二)鐵鐐

鐵鐐這個意象主要出現在序幕和第三幕,在序幕中仇虎戴著鐵鐐的原因是他剛從牢獄中逃出來,讀者可以追溯仇虎入獄的原因,即是封建地主焦閻王的迫害,那么鐵鐐自然就是封建勢力的象征,仇虎越獄和敲開鐵鐐的行為即是對封建勢力的反抗。在第三幕的結尾,仇虎對花金子說他又要戴上鐵鐐了,因為仇虎被捕后的命運便是再次戴上鐵鐐,再次成為封建勢力的俘虜,于是仇虎選擇了自殺,他在倒下之前將鐵鐐擲到了鐵軌上,也就是說仇虎寧愿自殺也不愿向封建勢力投降。并且“鐵鐐”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種刑具,其“鐵”的材質使得罪犯們難以輕松掙脫,那么劇作中曹禺運用“鐵鐐”這個意象就意在說明封建勢力的強大,仇虎等反抗封建文化的人很難擺脫其束縛,仇虎確實也是窮其一生也沒有逃脫封建文化的牢籠,仇虎有著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原始欲望,但在強大的封建文化面前他也無可奈何,那么讀者也可以進一步明確實質上這幅鐵鐐就是封建文化對仇虎原始生命力的壓制,并且這種壓制是十分殘酷的?!对啊返谋瘎⌒跃驮谟诖?,它既是對于堅固的封建文化的抨擊,又是對于人類原始生命活力逐漸衰頹的嘆息。從鐵鐐的外形特點來看,它是一種閉環形的結構,這就意味著封建文化具有一種自閉性,這種自閉的封建文化是不允許有仇虎和花金子這樣的異類存在的,像仇虎和花金子這樣的異類要么屈服于封建文化,要么被封建文化排斥在外,成為封建文化的犧牲品。

(三)老屋

老屋主要出現在第一幕和第二幕,老屋在《原野》中作為封建文化的代表,壓抑著生活在其屋檐下的三個人:焦母、焦大星和花金子。焦母在喪偶之后,她把焦閻王的遺像掛在墻上,使得焦家的一切都在焦閻王的注視之下,當她和仇虎見面時,她讓仇虎看看墻上掛的是誰,仇虎回答說是“干爹”,她緊接著問仇虎“你干爹怎么看你”,可見她的一切行為都想要符合焦閻王在世時的規范,因為她認為焦閻王還一直在看著她們,可見焦母是一個深受“夫權”壓迫的封建女性形象??杀氖撬]有意識到封建文化的愚昧,她又把這種封建倫理道德強加到自己的兒子焦大星和兒媳花金子身上,比如劇中她將鞭子遞給焦大星,并讓花金子跪下接受焦大星的鞭打,她對焦大星和花金子的婚姻指手畫腳,她固執地認為是花金子霸占了她的兒子,因此焦大星始終處在左右為難的境地中,這使他變成了一個具有“懦弱”“沒主見”性格特征的人,焦大星的這種性格最終也釀成了其婚姻的悲劇和生命的悲劇。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花金子“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內蓄滿著無窮的原始本能和無盡的燃燒欲望。然而,花金子的命運卻同焦氏一樣,被殘酷的困守在黑暗破敗的“老屋”里,青春、愛情和生命在毫無意義的仇恨中虛擲浪費” ⑥,雖然她和仇虎在短暫的十天里盡情地宣泄著原始欲望,并一起謀劃過逃往那“金子鋪滿的地方”,但最終她還是沒有逃離“老屋”。

(四)紅燈

紅燈在《原野》中主要出現在第三幕,仇虎和花金子一起逃進黑林子之后發現一直有“紅燈”在跟著她們,經過仇虎和花金子的推斷之后,他們認為這盞紅燈就是焦母,因為焦母說過孩子救不活的話,仇虎和花金子到哪,她就到哪,那么無疑紅燈就是以焦母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象征。在仇虎和花金子逃跑的過程中,這盞燈如影隨形地跟著他們,這則象征了封建文化無處不在的、無時不有的危害性?!叭怂啦荒軓突睢笔强茖W常識,但是身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焦母卻認為只要把小黑子的魂招回來就可以使小黑子復活,而她認為仇虎就是殺死小黑子的兇手并且認為小黑子的魂一定在仇虎那里,因此焦母便一直跟隨著仇虎和花金子,受封建文化浸染和侵蝕的焦母就這樣提著“紅燈”迷失在虛無的精神家園中。同時“紅”也是血液的顏色,因此可以說“紅燈”預示出戲劇結尾的械斗、暴動與死亡。紅燈在陰暗的舞臺背景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偌大的黑林子里只有一盞紅燈不禁讓人戰栗,曹禺通過“紅燈”這一意象將封建文化的可怖面目展現出來。

三、理想類意象

理想類意象在《原野》中象征著現代工業文明。一方面現代工業文明目前是人類文明的最高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人類已經基本擺脫了物質匱乏的困境,科技的發展也使得人類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可以說現代工業文明是人類理想中的伊甸園。另一方面,形成現代工業文明的代價是需要底層勞動人民付出血和淚,現代文明中的競爭和掠奪使得人類的精神世界逐漸萎縮并使得人類逐漸成為麻木的“行尸走肉”。這種現代文明的悖論在《原野》中便是通過理想類意象表現出來的,這是《原野》的深沉之處,也是曹禺對人類生命存在的思考與關懷。

(一)鐵路

從序幕中讀者便得知“鐵軌”一直延伸到了“原野”中,“原野”是人類原始欲望的象征,那么“鐵軌”對“原野”的入侵便是現代文明對人類精神世界及生命活力的壓抑,“鐵軌鑄得像烏金,黑黑的兩條,在暮靄里閃著亮,一聲不響,直伸到天際。它們帶來人們的痛苦、快樂和希望” ⑦,仇虎和花金子在對“鐵路”所承載的遠方的想象中獲得快樂和希望,同時對于當下生存困境的不滿使得他們陷入痛苦的泥沼中?!拌F路”所象征的現代文明,一方面因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條件而使人類獲得快樂和希望,另一方面也使人類因精神大廈受到摧毀而產生痛苦?!拌F路”作為一種現代交通工具,相比于舊社會的馬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而言要快速很多,所以“鐵路”可以說是“速度”的象征,也就是說面對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類表現出對物質的極大渴望,或者說人類過多地關注物質世界而忽略了對精神世界的滋養。仇虎和花金子在黑林子里一直尋找的便是鐵路,仿佛鐵路就是他倆的救世主,封建文化的壓抑和束縛使得仇虎和花金子對鐵路、對理想中的遠方有著無限的憧憬,她們渴望去那個人類精神完全自由的遠方。在第三幕的結尾,仇虎一轉身,用力地把鐵鐐擲到了鐵軌上,這意味著封建文明必將被現代工業文明徹底取代,這不僅是曹禺對于歷史發展的預判,還是仇虎對封建文化的挑釁和宣戰,但現代社會只能是仇虎頭腦中一個美好的幻想,因為人類永遠也不可能到達心中理想的遠方。

(二)金子鋪滿的地方

在序幕中仇虎對花金子說他是從“金子鋪滿的地方”來的,“那邊金子鋪的地,房子都會飛,張口就有人往嘴里送飯,睜眼坐著,路會往后飛,那地方天天過年,吃好的,穿好的,喝好的” ⑧,可見“金子鋪滿的地方”儼然是一個天堂,人類的原始欲望在那里得到滿足,人類的精神在那里自由生長?;ń鹱踊卮鸪鸹⒄f她早就知道這個地方了,可見以仇虎、花金子為代表的舊社會中的許多人都幻想過這個理想的遠方,在仇虎和花金子的對話中讀者可以得知這個理想的遠方更像是人類的童年時期。

在第二幕中仇虎和花金子對于“金子鋪滿的地方”的極度向往使得他們勇敢地逃出“老屋”,雖然他們最終沒能逃到“金子鋪滿的地方”,但他們為之做出的努力令人動容。在第三幕中仇虎對金子說“在那塊地方整年整月地日里夜里受罪,挨鞭子?!背鸹崉t揭示出了“金子鋪滿的地方”的本質——現代工業文明的化身,現代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血腥和掠奪、帶來了生命力的委頓和精神的萎縮。

在第三幕的結尾處仇虎對花金子說“現在那黃金鋪成的地方只有你一個配去”,究其原因大概是仇虎沒能擺脫殺死焦大星和小黑子之后的愧疚和不安,這種負罪感使得他不能擺脫心理上的陰影,不能逃出封建文化的藩籬,也就是說他做不到成為一個精神完全自由的人,而花金子和他不一樣,花金子從來沒有后悔過和仇虎一起殺人、一起逃出“老屋”,也就是說花金子完完全全是一個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她反抗封建文明的決心要比仇虎更堅定,所以仇虎認為只有花金子一個人配去“金子鋪滿的地方”。

縱觀整部戲劇,曹禺運用這三組互相對立的意象群,不僅深化了《原野》的主題內涵,而且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思考空間。從這部戲劇中,不僅可以看到封建社會中兩個階級之間的對立,還探析出封建文明和現代工業文明體制下構建的“超我”對“本我”的壓抑和束縛,從而最終可以發現并理解曹禺的創作意圖,即呼吁人類回歸精神家園,并積極張揚原始生命活力,這是曹禺為“治愈”現代社會而做出的努力,也是曹禺戲劇傳達出的人文關懷和普世價值。

注釋:

①④⑤朱孜莘:《曹禺〈原野〉意象簡析》,《文學教育》(下)2017年第5期,第24-25頁。

②③⑦⑧曹禺:《原野》,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版。

⑥張清祥:《曹禺〈原野〉的意象分析》,《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第103頁-106頁。

參考文獻:

[1]曹禺.原野[M].北京: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

[2]張清祥.曹禺《原野》的意象分析[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6):103-106.

[3]朱孜莘.曹禺《原野》意象簡析[J].文學教育(下),

2017,(05):24-25.

[4]衛亭絨,張天曦.曹禺《原野》中的身體敘事[J].南大戲劇論叢,2020,(01):74-83.

[5]張清祥.精神家園的渴望與失落——曹禺《原野》森林和老屋意象解讀[J].名作欣賞,2003,(06):66-70.

[6]古超強.《原野》主題意蘊研究述評[J].戲劇文學,

2013,(03):79-84.

[7]向寶云.曹禺悲劇美學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4.

[8]張思雨.曹禺《原野》中的焦母人物形象描繪[J].文學教育(上),2022,(04):22-24.

[9]李玥慧.曹禺《原野》中存在的對立元素[J].戲劇之家,2019,(06):24.

[10]張婧冉.《原野》的經典化與社會的文學觀念變遷[D].武漢大學,2020.

猜你喜歡
原野意象
原野上的狂歡
詩詞里的意象之美
一場細雨,攜著意象而來
閃電的原野
閃電的原野
意象、形神
春天的原野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看不清的原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