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美學視域下《水中的歌利亞》的 意蘊闡釋

2023-11-20 13:38周詩琪
今古文創 2023年42期
關鍵詞:生態美學海德格爾

【摘要】韓國作家金愛爛的《水中的歌利亞》描繪了一個從暴雨中逃難的故事,在字里行間能看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看到作者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結合海德格爾的“人在世界之中”“詩意地棲居”“天地神人四方游戲說”等生態美學思想,能夠挖掘出《水中的歌利亞》所蘊含的一系列生態內涵,包括人類生活受自然環境影響、人類對自然的破壞終將危及自身、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堅韌、感受自然本身的生命力等,展現出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系。

【關鍵詞】海德格爾;生態美學;金愛爛;《水中的歌利亞》

【中圖分類號】I3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42-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002

《水中的歌利亞》是韓國作家金愛爛所寫的短篇小說集《你的夏天還好嗎》其中的一篇。金愛爛是韓國最有代表性的青年作家之一,曾獲得過《韓國日報》文學獎、李箱文學獎等諸多文學獎項,《你的夏天還好嗎》是她的第三部小說集。作為女性作家,金愛爛作品中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想象力和將日常景物陌生化的能力,都使得《水中的歌利亞》這篇小說成為文筆優美、內蘊深刻的作品?!端械母枥麃啞分饕v述了在暴雨之下,一個男孩和他的母親兩人被困在公寓中,別的居民都已搬走,在這樣一片荒蕪的、破碎的、被雨水沖垮的地方,只有他們兩人,后來母親死去了,男孩帶著母親的尸體在沖垮一切的洪水中漂浮,目之所及只有高大的用于大興土木的歌利亞(歌利亞是一種龍門吊,即大型起重機)。作者在這篇小說中向人們展現了自然界的力量,表現了人作為孤獨的個體在暴雨洪流中的情緒與掙扎,人在自然災害面前的弱小無力,讓讀者有命如草芥般的荒涼感和虛無感,給讀者帶來復雜多樣的可解讀空間。

隨著環境危機日益加劇,生態美學也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研究視野,而《水中的歌利亞》作為21世紀的文學,其中對環境的描寫和反思,對于當代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思考也更加具有參考的價值和意義?!端械母枥麃啞飞婕叭伺c自然的密切關系、人在自然中的命運等主題,因而可以通過海德格爾的生態美學理論,對《水中的歌利亞》中的生態內涵進行較為恰當而充分地闡釋。文學與哲學是互動的,《水中的歌利亞》不僅反映了海德格爾的生態美學觀念,而且以極具創造力的想象描繪了人類在極端自然環境下的生存狀態,表現了一種后現代式的漂泊感、一種似乎不可解決的困境,是對海德格爾生態美學觀在文學領域的具象表達。本文以海德格爾的生態美學思想來分析《水中的歌利亞》,以期對《水中的歌利亞》的生態內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論化解讀。同時也挖掘出《水中的歌利亞》中揭示的生態文化的復雜面,從而對“詩意棲居”有所反思。

一、“人在世界之中”

海德格爾提出了“此在與世界”存在論的在世模式,用以取代“主體與客體”的傳統認識論在世模式,從而為人與自然的統一奠定了哲學基礎。[1]二者的區別在于,此在是世界之中的此在,脫離了世界就不成其為此在,而主體與客體是二分的、分離的、對立的。海德格爾提出“人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模式,即人與生存于其中的環境密不可分、融為一體的狀態。人類的生活總是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的,人生活在自然中,自然也影響人?!靶纬捎谶h方的氣流來到這里,影響了我;還有下雨,經常下雨,總是下雨的日子換而言之,也是世界漸趨無聊的日子?!盵2]《水中的歌利亞》就以這樣的夏日雨天的自然環境來開篇,所有的故事都在雨聲的背景之下,以此來鋪墊后文受這樣的天氣影響而引發的種種事件。連綿不斷的暴雨把人困在家里,人的情緒因天氣的陰沉和出行的不便而感到沉悶無聊。歸根到底人是生活在環境當中的,暴雨天人們在家里躲雨,嚴寒天人們在室內取暖,晴天人們更愿意出行,天氣對人們的生活有巨大的影響。

《水中的歌利亞》也描寫了久旱逢甘霖的村莊人民對于干旱的惶恐和對雨水到來的感謝,體現出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所在?!叭藗冋怀掷m幾個月的暴熱和干旱折磨得疲憊不堪。農田里塵土飛揚,地面都裂開了縫隙”[2],干旱和暴熱的天氣不僅使人們感到燥熱難耐,還使農田里的作物缺水而無法生長,人們的生計出現問題,生存難以為繼。當雨水降落時,“人們齊刷刷地仰望天空,然后又不約而同地做出同樣的表情?!x天謝地’?!盵2]人們對雨水的到來發自內心地表示感謝,對自然界的雨水流露出感恩之情,就農民的生活而言,豐收與多雨的天氣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的雨水是人民農作生活的重要部分。這也足見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都是依賴于自然環境的,人類的興衰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環境的好壞?!端械母枥麃啞分袑θ祟惿钍茏匀画h境影響的表達,正是海德格爾“人在世界之中”存在模式的具體體現。

《水中的歌利亞》里不斷地描寫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甚至讓人感到沮喪,因為人類隨時有被自然傷害的危險,但人類卻無能為力?!疤鞖鉄o法預測。雨點兒剛剛變小,不一會兒又開始打雷。烏云淡了,轉眼又刮起暴風。大自然……似乎讓人們不要試圖預測。不要預告,不要準備,也不要解釋,老老實實地趴下”[2],這也表現出人在自然的威力面前喪失了預測和行動的能力,只能聽任自然環境的擺布。在這一刻,“人類中心主義”被自然的狂風暴雨消滅殆盡,人類由于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缺少適當的審美距離,甚至難以站在環境之外來對自然環境進行一番欣賞,此時主體和客體的界線消失了。正如海德格爾反對主客二分的認識論那樣,《水中的歌利亞》通過描寫人類在這種極端惡劣環境面前的渺小,打破了人類主體看待自然客體的人類中心主義視角,體現出人類無法脫離自然環境來看待自然的生態意識。

《水中的歌利亞》里還有的地方體現了人與動物平等的意識?!拔易咧?,如果我們家被水淹沒了,那怎么辦?這時,我想起昨天看到的狗的尸體。肚皮朝天、四處碰撞、隨意漂流的死狗。我覺得必須帶上母親?!盵2]小說中的男孩害怕自己母親的尸體像狗的尸體那樣飄蕩無依,因此打算逃離這片受災的土地時,還要把母親的尸體帶上。小說中體現出,面對自然災難,人與狗一樣都是受害者,萬物面臨著同樣的毀滅的命運。在災難面前,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是無法高高在上的,同樣打破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

然而,《水中的歌利亞》并沒有一味描寫人類的懦弱,而是表現出人與自然一樣,都有脆弱和強大的時候,人與自然是統一的?!耙杲K于達到了高潮。那是個電閃雷鳴的黑夜??耧L肆虐,吹得玄關門‘咣當咣當’地搖晃。我們早早上床睡覺,努力給自己暗示,明天一切都會好的,人類從未戰勝自然,也從未向大自然屈服”[2],小說中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無法逃脫暴雨的劫難,生命就在這場災害里終止了,讓人想到人類面臨的許多自然災難,例如地震把一切都毀滅掉,有幸存活下來的人們重新進行災后重建。而且小說中的男孩確實是一直沒有向這種暴雨屈服的,后來面對母親死亡,他拖著母親的尸體在淹沒城市的雨水上飄蕩,面對饑餓以及遙遙無盡的洪水,前方毫無希望,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這個男孩依舊漂泊在洪水中,借助水中的漂浮物來支撐身體,在水上漂浮的口袋里找食物吃,甚至抱有一絲幻想,希望遇到和他一樣面臨災難、還掙扎存活著的人類。海德格爾的“四方游戲說”認為,“四方中的每一方都以它自己的方式映射著其余三方的現身本質?!盵5]在這篇小說中,自然與人類都有軟弱的、被摧毀的一面,也都有強大堅韌的一面,二者互為映射,更表現出人類與自然的協調合一。

雖然有學者認為純粹的自然環境已經不存在了,自然只能是人化的自然,但人類在感受自然環境的本來面貌時,依然做出了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努力。金愛爛在《水中的歌利亞》里寫“委身于臺風、不停搖晃的古樹”[2],感受著古樹長久存在的生命力;寫“每滴雨點都有著適合自己性情的緩急和節奏……大自然就在身邊流淌、蜿蜒、 蔓延、漫溢”[2],完完全全忘我地體會大自然本身的節奏。這篇小說選取暴雨洪水的自然環境,本身就是對自然力量的一次強有力的展示,整個故事都在這一片暴雨中展開,讓讀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雨水天氣所彌漫的潮濕氛圍。人類或許不能做到完全客觀地描繪自然,不能真正知道客觀自然的樣子,只能知道人們認識到的自然的樣子,因此所謂的“客觀”描寫自然,也只能是盡可能客觀地表現出人們所認識到的自然界,由借助自然來表達人類情感,轉向到借助人類的情感和認識來盡可能表現自然。自然萬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不是絕對他者與絕對主體的關系,而是互為他者的關系,彼此之間視角可以互換,這樣即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超越了。由海德格爾的“四方游戲說”來看,這也是人與自然互相映射,融為整體了。

海德格爾曾對特拉克爾的詩《冬夜》進行闡釋,認為只有把冬夜中的雪花、鐘聲、寒露和漫游者看作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只有把漫游者放在冬夜的環境之中去看待,才能真正領會這首詩的意義和美感。同樣的,從對《水中的歌利亞》進行文學欣賞而言,小說中無聊的人與連綿的雨,共同形成了一個整體的陰郁的美感境界,只有把感到無聊乏味的人、不間斷的嘩嘩作響的雨、陰暗潮濕的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看,讀者們才能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小說中的陰郁氛圍?!叭嗽谑澜缰小?,從實際生活上來說是人對世界的依賴,從藝術欣賞來說則是把人作為世界之中的人進行欣賞,也把世界作為人居于其中的世界進行欣賞,從人與自然的本質來說則是人與自然有著共通的互為映射的本質。

二、“棲居即保護”

《水中的歌利亞》里的公寓是通過破壞自然環境而建成的。主人公所居住的地方叫作江山公寓,“我們知道的大部分‘混得不錯’的人們都住公寓。父母當然希望自己也屬于這里”[2]“當時正值國土開發熱潮,公寓建得飛快,人們都以為公寓本來就是這樣……畸形的外觀和窄小的面積都無所謂,反正住在這里的時候父親非常舒心”[2],可見當時人們為了趕潮流,大興土木,開發土地,大規模的建造公寓,這樣膨脹的人類欲望,如不清醒的加以控制,是很難有所節制的。由公寓擁有的畸形外觀和窄小面積也可以看出,這座江山公寓并非遵從“天時地利”而建造,相反,是在半山腰狹小面積里強行開發建設出來的,當初建造這座公寓的土地開發者,只是為了趕潮流和掙錢,而不顧及這里的環境是否適合建造公寓,只顧及經濟利益,而不顧自然環境?!皼]有人住的建筑飛快地荒廢。人們驚訝地注視著堅固的混凝土墻壁像熟透的水果一樣腐爛。走廊里堆放著垃圾和建筑材料。雨水頻頻涌入空房子破碎的玻璃窗。公寓已經千瘡百孔,張著黑色的大嘴,周圍縈繞著潮濕而陰冷的氣息。每到夜晚,高聳在山腰的拆遷公寓的輪廓依稀呈現?!盵2]這樣飛快地只為利益而開發土地,并沒有與人們實際的住房需求相匹配,最后留下的只有空曠的無人居住的建筑,慢慢變成垃圾和廢料,滿眼都是荒蕪和空涼。這些多余的人工廢料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和再利用,而是隨意堆放在那里,沒有降解的人工廢料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再污染、再破壞。萊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中說:“現在又是一個工業統治的時代,在工業中,不惜代價去賺錢的權利難得受到譴責”[3],但是若長此以往,不僅危及人類自身的基本生存權利,更傷害地球的自然景觀和其他生物。

《水中的歌利亞》可以看作是人類處境的寓言,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終將危害人類自己?!翱吹今R桶里蕩著旋渦從洞口消失的污物,就能清楚地勾畫出被水淹的城市有多么骯臟和惡心。那是人類從地上取得的東西和排泄到地下的東西交匯的地方;動物的尸體和人的尸體,甚至連沉睡的亡者的魂魄也搖擺著混雜的地方”[2],作者生動細致地描繪了城市生態環境是如何被人類破壞的,那就是,對于人類排泄的污物,是否有下一步的處理,還是只是通過馬桶排泄到自然界中,還有,“動物的尸體和人的尸體”,反映了人類是多么的不敬重生命,不僅人死后得不到安葬,而且還大肆地、似乎理所當然地、大規模地屠殺動物,把大規模機械化屠殺之下動物的奄奄一息和被殺死的慘叫聲,化作餐桌上滿足人們口腹之欲的精致美食,把動物尸體化為服裝上給人們享受的皮革,人類朝海洋排泄廢棄物以致海洋生態環境被破壞,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人類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威脅到地球其他生物的基本生存。這樣想來,作者在此描述的暴雨成災、城市被淹沒的局面,是否也是自然對人類加以懲罰的寓言呢?雖然這里的動物尸體未必都是人類殘害動物造成的,也可能有一部分動物尸體是暴雨將動物淹沒,從而導致其死亡的,但結合現實來看,人類虐殺動物是不可逃避的事實,也是其中一部分動物尸體出現在此的原因。

海德格爾探討“詩意地棲居”,把人在世界之中具體化為人居住于環境之中,涉及人居住的建筑?!皸?,即被帶向和平,意味著:始終處于自由之中,這種自由把一切都保護在其本質之中。棲居的基本特征就是這樣一種保護?!盵4]海德格爾所說的“詩意地棲居”,是意味著一切都是被保護的、自由地存在著的,人被所棲居的環境保護,人也保護著棲居的環境,這是一種尊重人與自然彼此本然樣子的自由狀態,同樣的,破壞了其中一方的自由,另一方的自由必然受到影響,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小說中直觀地描寫人類大興土木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制造大量的廢棄垃圾而造成的環境污染。雖然金愛爛在小說里沒有明確說明,但是不禁讓人猜測,小說中吞沒一切的暴雨洪災,是否會是自然對人類的一種懲罰呢?人類不保護環境,環境便不保護人,人類不顧生態平衡、大肆破壞環境,終將危及人類自身。

此外,海德格爾還對工業社會所使用的技術進行了一系列思考。技術與藝術是有聯系的,在希臘文中,技術不僅表示手工行為和技能,也表示各種美的藝術,因此所謂的“產出”也是一種“創作”[4]?!端械母枥麃啞纷鳛橐徊课膶W作品,屬于藝術,也就與技術有著種種關聯。然而“產出”并不都意味著豐盛和增長,海德格爾說:“在現代技術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藪乃是一種促逼,此種促逼向自然提出蠻橫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夠被開采和貯藏的能量?!盵4]技術的發展默認自然可能提供足夠的被開發條件,而這種默認很可能是人類一廂情愿的?!拔┚腿吮旧硪呀浭艿酱俦?、去開采自然能量而言,這種訂造著的解藪才能進行”[4],如果自然是被開采的,那么人也會同時被所從事的開采行業壓榨,也就是自然和人類同時都陷入被“促逼”的境地。技術對人類棲居是有雙重影響的?!熬榷赡酥哺⑶野l育于技術之本質中”[4]。技術的積極意義和它作為藝術的創造性產出有關。

三、結語

《水中的歌利亞》是一部沒有明確主題的、開放式的小說,盡管作者只是在描繪這樣一個從暴雨中逃難的故事,但人們仍能在字里行間看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看到作者對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本文結合海德格爾的“人在世界之中”“詩意地棲居”“天地神人四方游戲說”等生態美學思想,對金愛爛的小說《水中的歌利亞》的生態內涵進行解讀,展現出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系,對人類尊重和保護自然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參考文獻:

[1]曾繁仁.生態美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65-66.

[2](韓)金愛爛.你的夏天還好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56-84.

[3](美)萊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1.

[4](德)海德格爾.演講與論文集[M].孫周興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156,11-16,29.

[5](德)海德格爾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1180.

作者簡介:

周詩琪,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濟南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學。

猜你喜歡
生態美學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的荷爾德林闡釋進路
實踐哲學視域下海德格爾的“存在”
死亡是一種事件嗎?——海德格爾與馬里翁的死亡觀比較
建構人本生態美學的開創性努力
曾永成美學研究之路述評
懷特海有機哲學審美經驗觀的生態學審視
和諧之美
淺談綠色設計中自然材料的運用
施特勞斯論海德格爾與現代哲學
從海德格爾的“形式指引”看《詩》《書》中的“帝”與“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