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困境與對策

2023-11-22 11:54賴龍藝
學苑教育 2023年29期
關鍵詞:網絡空間線下共同體

賴龍藝

(福建省平和縣第五實驗小學,福建 平和 363700)

對每一位教師而言,要想在教育教學之路上開拓進取、行穩致遠,必須要與志同道合的人結伴而行,構建教學共同體。因為在教育教學之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解決時,一個人的力量往往無法解決,在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的群策群力之下,困難就會迎刃而解。那么,在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時,面臨哪些現實困境?又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策略,積極應對、有效解決呢?本文將主要圍繞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現實困境與有效對策展開論述。

一、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困境

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當前在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過程中,主要面臨學習交流不夠深入、資源共享不太充分以及備課研討不甚細致等現實困境。

(一)學習交流不夠深入

教育教學環境、需求、理念等,都在與時俱進地發生變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小學語文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理論等。同時,深入的學習交流是教師提升學習效益的一條基本途徑。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學習新理念、新理論;4%的教師在集體教研活動中,學習新理念與新理論;95%的教師很少圍繞新理念、新理論展開討論與交流。聚焦上述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教師在學習新理念、新理論時,主要以自主學習為主,很少有教師圍繞新理念、新理論等展開交流,而這往往會導致教師的學習效益難以提高。

(二)資源共享不太便捷

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以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支撐。然而,教師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憑借個人的努力搜集、整理的優質教學資源也是非常有限的。相反,在教學共同體中,教師可以分工協作,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搜集、整理更多的優質教學資料。如:教學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可根據各自分工,圍繞某一主題或某一教學目標,從不同的教學資源平臺中搜集、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源。之后,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對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優化。但是,從目前教師共享教學資源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共享過程并不便捷、共享效果并不理想。教師之間共享資源主要通過一對一發送、一對一交流等途徑,這樣的共享方式不僅費時費力,還特別低效。而這也成為了構建教學共同體的一大困境。

(三)備課研討不甚細致

扎實、細致的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奠基石。了解實際學情、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設計達標練習、設計課堂板書、實施教學評價等,都是備課的重要內容。相比于個人備課而言,集體備課考慮得會更加全面、設計得會更加合理等。如: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各抒己見,基于學生的已有認知、實際學情,精準確定框架清晰、環環相扣的目標體系;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對課堂達標練習進行對比、分析、優化、重組,使練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對課堂板書進行打磨,使其緊扣教學目標,言簡意賅、清晰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等。但是,從目前教師備課的情況來看,基本都是各自為政,鮮有教師以合作研討的形式開展集體備課。因此,備課研討不甚細致,也是當前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一種現實困境。

二、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的對策

針對當前構建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所面臨的現實困境,教師應通過采取加強理論學習、搭建共享平臺以及開展集體備課等策略,擺脫困境,構建一種和諧融洽、互利互惠、共同進步的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

(一)加強理論學習,讓學習交流更加深入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解決遇到的新問題、完全擺脫面臨的新困境,教師必須要具有厚實的理論基礎。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教學理論,教師應持續不斷地學習。為了提高理論學習的效率,教師應采取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等方式進行。學習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加強理論學習,能夠讓學習交流更加深入。

1.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

為了著力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學習效益,教師應采取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當然,無論是個人學習,還是集體學習,都必須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并嚴格落實學習計劃。

例如,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頒布之后,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通過研討,制訂了集體學習計劃。緊接著,根據集體學習計劃,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又制訂了個人學習計劃。以個人學習計劃為指引,教師能夠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地學習新課標中的新理念、新理論,如:以學習任務群形式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的新理論;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實踐性;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新理念等。以集體學習計劃為引領,組織教師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討論、交流新課標中的新理念、新理論,以此助力教師學深、悟透新課標內容。通過嚴格落實集體學習計劃、個人學習計劃,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對新課標的內容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理解。

同時,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之間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一種互補、遞進關系。如:集體學習通常以分享交流的形式開展,重在組織教師分享交流個人學習成果,重在引領教師更加全面、深入、通透地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

2.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不僅要在線下研讀一些理論書籍、學術文獻,還應利用一些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學習與交流。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教師的學習交流方式,提升教師的學習交流效果。

比如說,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組建一個線上交流群,如:微信群、釘釘群等。緊接著,在教學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可在線上交流群中分享一些理論新穎、案例典型的學術論文,理念新穎、環節齊全的教學案例,思想深邃、內容真實的教學感悟。之后,教師就能夠在線閱讀這些理論學習資料。在此基礎上,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既可進行線上交流,也可進行線下交流。如: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在線上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學習收獲。之后,其他教師圍繞該話題、該觀點,以跟帖的形式展開討論、交流。教師無論是有相同的感悟,還是有不同的收獲,都可在評論區發表。如此,教師的各種觀點、感悟就會在評論區中互相碰撞、彼此交融,他們的整個學習過程就會向深處挺進。通過討論與交流,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會更加通透、深入、細致。

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相結合,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學習效益也會得到提升。同時,線上學習方式也能夠滿足教師利用碎片時間自主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現實需求。

(二)搭建共享平臺,讓資源共享更加便捷

缺乏共享教育教學資源的平臺,是構建教學共同體的一個現實困境。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利用網絡空間、辦公軟件等,搭建共享資源的平臺,讓資源共享更加便捷。

1.利用網絡空間,搭建共享平臺

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到來,各級各類基礎教育資源公共網絡空間如雨后春筍般拔節孕穗。利用這些網絡空間,教師共同體可便捷、及時、有效地分享教育教學資源,以此解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資源不豐富、不匹配等相關問題。

例如,教師共同體可利用網絡空間,開辟一個資源共享平臺。教學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可將自己搜集、整理的教育教學資源,以及原創資源等上傳、分享到該平臺中,供其他教師選擇、使用。為了提升搜集、整理、創作教育教學資源的速度與效度,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可進行合理分工,如:根據教學計劃,合理分配、適度分解備課任務。教學共同體中同年級同學科的教師,可在網絡空間中及時上傳自己的備課資料,包括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微課視頻、達標練習、課后作業等。之后,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根據自身教學需求,根據學生實際學情,對共享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重組,使其根據符合教學要求、學生學情等。

在網絡空間資源共享平臺中,教師除了可以分享一些好的教育教學資源之外,還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學感悟、成熟經驗、成功做法等。如此,共同體中的每一位教師在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類似問題時,就能夠借鑒、參考他人的成熟經驗、成功做法,就能夠在教育教學之路上少走彎路、遠離歧路等。

2.利用辦公軟件,搭建共享平臺

現如今,各種辦公軟件更加人性化,能夠更好地滿足教師的教育教學需求。因此,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利用辦公軟件,搭建一些資源共享平臺。資源的便捷、高效共享,能夠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效益起到鋪路架橋的作用。

例如,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組建一個釘釘工作群。依托該工作群,教師不僅可以隨時隨地交流、討論、研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還可以適時上傳、分享自己的搜集、整理、創作的教育教學資源,如: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課件、達標練習、視頻資源、音頻資源等教育教學資源。以教學設計為例,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對共享平臺中的各種版本的教學設計進行對比、分析,尋找、梳理、歸納各個教學設計的優點與不足,并揚長避短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使其更加科學、合理、豐富、有效。以教學課件為例,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也可以進行調整、補充、完善,使教學課件的主題更加鮮明、形式更加活潑、內容更加豐富,使教學課件在夯實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升教學效益方面的作用更加顯著。之后,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就能夠根據自身教育教學現實需求,從該共享資源平臺中下載使用相關的資源。

當然,為了便于檢索,教師在工作群中上傳相關資源時,一定要做到合理分類、規范命名。教學共同體中還應專門安排一名教師,負責做好工作群中教育教學資源的下載、備份、歸檔工作,以免因軟件升級、系統清理等操作而導致共享資源遺失。

(三)開展集體備課,讓備課研討更加細致

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為了更為細致、扎實、充分地做好備課工作,應基于網絡平臺,有序、有效地開展集體備課。除了基于網絡平臺的線上集體備課之外,傳統的線下集體備課也不可或缺,即應該堅持做到線上集備與線下集備相結合。

1.線上集備

相比于線下集備而言,線上集備的時間更加自由、形式更加便捷。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基于網絡空間,圍繞某一集備主題,集思廣益、卓有成效地開展集體備課。通過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的教師的共同打磨,集備的教學目標將會更加清晰、明確、教學活動將會更加豐富、多元,教學評價將會更加及時、有效等。

例如,基于網絡空間,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鄉下人家》一課為例,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開展集體備課。首先,可從教學共同體中確定一個主備者。之后,主備者在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全面了解學生學情、廣泛搜集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可自主設計一份教案。緊接著,主備者將這份教案上傳到網絡學習空間,并將其作為共案。然后,共同體中的其他教師下載這份共案,并結合自身的教學風格,根據自身的教學需求,對該共案進行個性化修改,即二次備課。修改的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教學評價、課后作業等方方面面。通過二次備課,教學目標會更加清晰、準確,教學方法會更加科學、合理,教學活動會更加豐富、有效,教學評價會更加及時、奏效,課后作業的內容會更加豐富、形式會更加多元等。在此基礎上,就會形成一份份個案。接下來,共同體中的教師可將自己的個案上傳至網絡空間,以供其他教師再次參考、再次借鑒。

經過這樣精打細磨,原始共案的教學目標就會變得更加清晰、合理,教學活動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元,達標練習就會變得更加輕負、高效,教學評價就會變得更加及時、有效。與此同時,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會得到提升與發展。以這種集思廣益的教案為行動指南,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也會得到提高。

2.線下集備

盡管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線上備課具有快捷、高效的特征,但是,傳統線下集體備課的方式仍然不能完全摒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傳統線下集體備課有其自身的優勢,如:在線下備課中,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可以圍繞備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廣泛深入的交流,可以優中選優設計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方法等。

以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為例,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線下集體備課。首先,共同體中的教師就本課的教學目標展開的深入討論、廣泛交流。在討論交流過程中,有教師本著發展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之目的,設計了教學目標,即讓學生準確理解、牢固掌握、熟練運用本課時的生字、新詞。對于該教師確定的這一目標,共同體中的其他教師普遍贊同。但是,也有教師當即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進行了補充:本著發展與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之目的,確定了一項教學目標,即讓學生自主分析、細致對比“北京的春節”與“家鄉的春節”之間的異同之處,以此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比能力。還有教師補充了文化理解與傳承目標,即讓學生能夠在對比“北京的春節”與“家鄉的春節”的過程中,抽絲剝繭梳理、歸納、總結一些關于春節的優秀傳統文化,如:貼春聯、請門神、放鞭炮、吃餃子、辭舊歲、迎新春等。當然,也有教師從審美鑒賞與創造的角度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如:感知、體會春節文化的獨特魅力等。

在線下集體備課過程中,教學共同體中的教師除了討論、交流、確定教學目標之外,還討論、交流了關于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評價實施、達標練習設置等相關問題。通過討論與交流,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題更加鮮明、銜接更加順暢,教學評價的方式更加多元、有效,達標練習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元等。如此,整個教學設計變得更加符合學生學情,與新課標理念接軌更加密切,在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方面的作用也更加顯著。

三、結語

總之,在教育教學之路上,盡管教師獨自一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卻不會走得太遠。相反,盡管以教學共同體為紐帶結伴而行的一些教師可能會走得很慢,但是,他們一定會走得更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通過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集思廣益,解決教育教學中相關問題的思路會更加廣闊豐富,方法會更加多元有效等。同時,通過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學中的相關問題也能夠得到更加圓滿的解決。不僅如此,教學共同體中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專業素養等,也會因為共同交流、彼此分享、一起努力而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與提升。而這,也會讓每一位教師在專業成長道路上不斷完善自身、提升自我,最終實現行穩致遠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歡
網絡空間線下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COZMINE線下集合店
傳統線下與直銷模式孰強孰弱?這家動保企業是這樣看的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從“偶然”的疫情大爆發到“必然”的線下線上教學結合
共建誠實守信網絡空間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