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2023-11-26 04:59莫萃華
消防界 2023年6期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通過分析傳統模式的局限性和強調事前預防的重要性,提出關鍵因素,包括技術創新、規范建設與監管、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政府、行業和公眾層面的策略和措施,并展望了未來發展方向。本文旨在為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啟示和指導。

關鍵詞:消防公共安全;公共消防;安全治理;事前預防

消防公共安全是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大多處于事后應對和災后恢復階段,事前預防工作相對較薄弱。面對日益復雜的火災和災害風險,我們迫切需要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傳統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主要側重于火災事故的撲滅和災后救援,對于事前預防和風險控制的措施較為有限。因此,我們應認識到事前預防在消防工作中的關鍵作用,它能夠降低災害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我們需要關注幾個關鍵因素。首先,技術創新在消防領域的應用是推動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如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發展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運用。其次,規范建設與完善監管是保障事前預防的重要保證,需要建立健全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并加強監管力度。此外,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也不可或缺,包括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鼓勵社區和企業參與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本文將就以上關鍵因素展開討論,探索如何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通過深入分析和實證案例引用,為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智力支持[1]。

一、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現狀

(一)傳統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

傳統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主要側重于事故撲救和災后救援,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火災撲滅和救援:當火災發生時,消防救援部門會迅速出動撲滅火源,并進行災后救援,包括救援被困人員和災后清理工作。法律和監管措施:梳理風險問題,通過制定消防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對建筑物的消防設施進行規范和監管,以確?;镜南腊踩枨蟮玫綕M足。消防宣傳教育: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火災危險和應急措施的認知水平[2]。

(二)傳統模式的局限性

傳統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事后應對重于事前預防:傳統模式更加注重災后救援和應對措施,事前預防措施相對薄弱。這導致火災事故發生頻率較高,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較大風險。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傳統模式中,對于潛在火災風險的評估和預警機制不夠完善,無法提前發現和應對潛在的火災隱患,增加了災害發生可能性。公眾參與度不高:傳統模式中,公眾參與消防安全治理的意識和能動性相對較低,缺乏有效的參與機制和教育宣傳手段,導致公眾對火災危險的認知度和自我防范意識較弱。

(三)事前預防的重要性

事前預防是消防公共安全治理中至關重要的環節。通過采取事前預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火災和災害事故的發生概率和影響程度。事前預防的重要性在于提前識別和管理火災風險,從源頭上遏制火災的發生,減少災害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因此,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需要著力從源頭防控,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制定與執行,推動監測預警技術創新和應用,強化教育宣傳和公眾參與,形成全社會共同治理的消防安全治理體系,為構建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的社會環境打下堅實基礎[3]。

二、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關鍵因素

(一)技術創新

1.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發展

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發展是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應用為火災預防和早期報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可能性。例如,智能感知技術和無線傳感網絡可實時監測火災風險因素,如溫度、煙霧和氣體濃度等,提前發現潛在的火災隱患。智能消防系統可以自動識別火災,迅速報警并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有效降低火災的破壞程度。

2.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消防領域的應用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消防領域的應用也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火災數據,可以深入了解火災發生規律和趨勢,從而指導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決策和措施制定。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幫助火災風險評估和預測,提供精準的預警和預測模型,有助于及時采取措施遏制火災發生。此外,人工智能還可用于火災救援中的路徑規劃和資源調度,提高救援效率和減少人員傷亡。

技術創新為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發展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應用,使得事前預防和火災風險管理更加精確、高效和可靠,為消防工作提供了更多工具和手段。然而,單靠技術創新還不足以實現全面轉型,還需要在規范建設與源頭監管、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等方面加強努力,形成多方合力推動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良好環境和機制[4]。

(二)規范建設與源頭監管

1.建立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

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建立完善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制定針對火災預防和事前管理的法律法規,明確建筑物的消防設計、施工和使用要求,規范消防設備和系統的安裝與維護,對火災隱患的排查和整改進行規范,為事前預防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同時,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引導和規范消防設備、系統和技術的應用,確保其質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消防設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加強源頭監管,提高執法效能

加強源頭監管和提高執法效能是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轉型的關鍵環節。行業主管部門和消防救援部門應常抓不懈,嚴格監督管理,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確保消防設施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加強對火災隱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建立定期檢查和評估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有針對性制定防范措施。提高執法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加強培訓和考核,確保執法工作公正、嚴謹和高效。同時,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加強消防與城市規劃、建設、環保等相關部門的協作,形成綜合監管合力,共同推動消防治理工作的落實和執行[5]。

三、 推動轉型的策略和措施

(一)政府的舉措

1.提供政策支持和經費投入

政府在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應制定有利于事前預防的政策和法規,并提供相應的經費投入。這包括鼓勵消防技術研發和創新,支持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推廣應用以及資助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活動。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和獎勵機制,激勵單位和個人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和參與。

2.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推動消防安全綜合監管

消防公共安全治理需要跨部門的合作和協調。政府應建立跨部門合作機制,促進消防部門與城市規劃、建設、環保、應急管理等相關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通過信息共享、聯合行動和資源整合,實現消防工作的協同推進。此外,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消防安全委員會平臺作用,匯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制定消防安全的整體規劃和策略,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6]。

3.深入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基礎工程。鄉鎮(街道)要加強政府專職消防隊、鎮(街道)消防工作站等基層力量建設,將消防工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強化消防監管的“末端觸角”,有效應對當前嚴峻復雜的消防安全形勢,提升火災防控工作質效。

(二)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層級的努力

1.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

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在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加強消防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推動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的發展。通過引入先進的傳感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和無人機等技術手段,提升消防設備的監測、預警和響應能力,從而實現早期火災的快速發現和處置。

2.推動自律和行業標準制定

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應積極推動自律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消防管理體系。通過制定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和操作規程,明確消防責任和流程,規范消防設備的選擇、安裝和維護,提高消防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可以加強經驗交流和案例分享,推廣成功的消防安全管理經驗,共同提升整個行業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三)公眾參與和責任意識的培養

1.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

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活動是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重要舉措。通過宣傳活動,可以向公眾傳遞消防安全知識,提高他們的火災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7]。

一是舉辦消防安全講座。專業的消防隊伍或相關機構可以通過講座形式向公眾介紹火災危害性、常見火災原因以及預防火災的方法和技巧。講座內容可以涵蓋火災逃生、滅火器使用、家庭和工作場所火災防范等方面,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針對性講解,提高公眾對火災的警覺性和應對能力。

二是制作宣傳手冊。宣傳手冊可以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簡明扼要地介紹火災預防和應急處置知識。這些手冊可以在公共場所、社區、學校等地方發放,使更多的人有機會學習消防安全知識。同時,可以將宣傳手冊制作成電子版,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傳播,擴大宣傳的覆蓋范圍。

2.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消防演練和應急預案的制定

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消防演練和應急預案的制定是培養公眾責任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定期組織消防演練活動,公眾可以親身體驗火災發生時的緊急情況,學習正確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技巧。這樣的演練不僅提供了實踐機會,也增強了公眾應對火災的能力和應急響應的自信心。

在消防演練中,公眾可以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應急通道和逃生設備,了解災情報警流程和緊急疏散路線等重要信息。通過模擬火災場景,公眾可以體驗到火勢蔓延速度和可能的隱患,進一步認識到火災危害性和緊迫性。這種實踐性的學習和體驗不僅可以提高公眾的火災防范意識,還能夠培養他們在緊急情況下的冷靜和應對能力[8]。

結語

本文圍繞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展開討論。在闡述傳統的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局限性,強調了事前預防的重要性。進一步探討了推動轉型的關鍵因素,包括技術創新、規范建設與源頭監管以及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針對這些關鍵因素,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各級政府的舉措、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層級的努力以及公眾參與和責任意識的培養。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工作將持續進行。未來的努力重點包括發展智能化消防設備和系統、廣泛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完善消防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力度、提高執法效能,從而為事前預防提供堅實基礎。綜上所述,推動消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過技術創新、規范建設與源頭監管以及公眾參與和意識提升,我們可以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熊大林.試析公共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與預防[J].科技與創新,2016,55(07):55.

[2]高烈.加強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路與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2):163-165.

[3]孟璇.我國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機制探討[J].濰坊學院學報,2012,12(05):64-68.

[4]門裕.基于火災風險評估的城市區域消防安全治理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9):159-161.

[5]張捷,張勇.關于高層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治理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22,7(08):81-83.

[6]劉乾.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現狀及對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2,7(08):72-74.

[7]楊學仿.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分析[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2):98-100.

[8]段利強,楊睿圓,嚴驍.新時代高校消防安全風險治理困境與對策[J].高校后勤研究,2022(04):49-51.

作者簡介:莫萃華(1978- ),女,漢族,廣東化州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防火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