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法律意識與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關系研究

2023-12-01 10:29王倩雯孫浩然
法制博覽 2023年30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法律意識公平

王倩雯 孫浩然

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51

在當今的社會轉型期,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興力量,其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尤其是他們的法律意識和公平正義觀念,更是關系到社會公正和穩定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薄和公平正義觀念的缺失問題日益突出。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個體的發展,也對社會的和諧穩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深入探究大學生法律意識與公平正義觀念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公平正義觀念,是當前教育和社會學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和目的,嘗試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公平正義觀念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

一、提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他們的觀念、態度以及行為方式對社會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其中,法律意識尤為重要。法律意識,簡單來說,是個體對法律的認知、理解和尊重,它是衡量一個社會主體是否文明、有序、公正的重要指標。對于大學生而言,強烈的法律意識是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未來工作中保護自身權益、規范自身行為、維護社會公正的基礎。一方面,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能有效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權利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應盡的義務。了解并遵守這些法律規定,可以幫助大學生在各種復雜環境中正確行事,避免受到損失或侵權。另一方面,強烈的法律意識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法律既是一種強制規范,也是一種道德規范。通過學習法律,大學生可以理解哪些行為是被接受的,哪些是被禁止的,從而更好地調整自己的行為[1]。

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現狀

當前,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現狀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復雜性??傮w而言,隨著經濟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公平正義觀念得到了普及和認可,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首先是政策與法律的完善推動了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普及。隨著政府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改革措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追求公平正義。此外,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也使得法律意識普及、公平正義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其次是收入差距和貧富懸殊仍然影響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形成。盡管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人均收入水平穩步提高,但貧富差距依然存在,特別是在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這種狀況使得部分人群對社會公平正義產生懷疑,甚至導致一些消極的社會心態。最后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對公平正義觀念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教育領域,盡管政策和資源投入不斷增加,但由于地域、經濟和歷史原因,教育資源分配仍存在差距。這導致部分地區和家庭難以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從而影響到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形成[2]。

三、大學生法律意識對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影響

(一)法律意識的提高對公平正義的認識的促進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對于促進他們對公平正義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和了解法律制度,大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平正義的概念和內涵。使他們意識到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法律意識的提高使大學生能夠更加敏感地察覺和反思社會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從而形成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價值觀念。他們開始關注社會中的權益平等、機會公平、資源分配公正等問題,并通過法律手段來推動公平正義的實現。因此,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有助于加深他們對公平正義的認識,并積極參與到實現公平正義的過程中。

(二)法律意識對社會公平正義行為的引導

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于引導他們的行為起著重要的作用。法律是社會公平正義的保障和實現工具,法律意識的提高使大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并且樹立起遵守法律、維護公平正義的行為準則。

通過法律意識提升,大學生能夠更加了解和尊重法律規定,自覺地遵守法律,以法律為準繩進行行動。他們在面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時,能夠運用法律知識和法律手段,積極參與到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中。他們可能會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受到侵害的權益,參與公益訴訟、法律援助等活動,為實現公平正義貢獻力量。此外,法律意識的提高還使大學生更加敏銳地察覺和抵制各種侵害公平正義的行為和現象。他們對于不公平的待遇、歧視行為等問題更加敏感,并積極努力改變這種現象。他們能夠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與不公平行為進行斗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和原則。

(三)法律意識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的重要性

首先,法律意識的加強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識別和抵制侵害公平正義的行為和現象。使他們了解法律的規范和制度,能夠識別出違法行為和不公平待遇,積極參與到揭露和抵制不公平行為的過程中。他們會運用法律手段,通過法律途徑追求公正和正義,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其次,法律意識的提高使大學生具備了維權的能力和意識。使他們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并且知道如何通過合法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當他們自身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會積極行動起來,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動他們參與到公益訴訟、法律援助等活動中,為那些無法維權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持。最后,法律意識的提高還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和價值。使他們認識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需要建立在公平和正義的基礎上,而法律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工具。他們會自覺地遵守法律,主動參與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實踐中,共同營造一個公正、公平的社會環境。因此,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社會公平正義觀念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影響

(一)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對法律意識的促進

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使大學生對法律的認同感增強。使他們意識到法律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對公平正義觀念的深入理解使大學生更加重視法律的作用和意義,進而激發起學習法律知識和遵守法律的動力。其次,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能夠引發大學生對社會中不公平現象的敏感性。使他們關注到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現象,并意識到這些現象違背了公平正義的原則。這種敏感性促使大學生積極尋求法律的支持和保護,通過法律手段來糾正不公平的現象,推動社會的公平正義。最后,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還能夠加強大學生對法律的社會責任意識。他們會認識到法律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制定的,而個體有責任積極遵守法律并通過法律維護公平正義。這種觀念的提高使大學生在面對法律問題時更加認真負責,更加注重對法律的遵守和法律精神的踐行,他們會主動參與到法律實踐中,為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3]。

(二)公平正義觀念對法律行為的指引

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產生指引作用。一方面,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使大學生更加注重法律行為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使他們在面對法律問題時,會以公平正義的標準來評判和決策,而不僅僅局限于法律規定的界限。他們會思考法律行為對于社會公平正義的影響,并努力尋求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行為方式和決策。另一方面,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引導大學生關注法律行為的公共利益和社會影響。使他們能夠認識到法律不僅僅是為個體提供權益保障,也是為社會整體的公平正義而設立的。這種觀念的引導使大學生在法律行為中考慮到廣泛的利益和公共福祉,努力追求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法律行為,避免過度追求個人私利而忽視公共利益。此外,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還使大學生更加意識到法律行為的合理性和公眾認可度的重要性。使他們認識到合理的法律行為應當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并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和支持。這種觀念的指引使大學生更加謹慎和審慎地對待法律行為,注重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以及法律行為的社會效應。

(三)公平正義觀念對法律意識的塑造的重要性

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對于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使大學生更加重視法律的價值和意義。使他們認識到法律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和保障,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工具。公平正義觀念的塑造促使大學生對法律產生信任和認同,激發了他們學習法律知識、遵守法律規定的意愿,形成了正確的法律觀念和法治意識。其次,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引導大學生關注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并意識到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使他們意識到法律是解決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公平正義觀念的塑造使大學生更加敏感地察覺和反思社會中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并激發了他們通過法律手段來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愿望和行動。最后,公平正義觀念的提高也塑造了大學生的法律行為準則。使他們從公平正義的角度出發,評判和決策自己的法律行為。公平正義觀念的塑造使大學生更加注重法律行為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合理性,避免以個人私利為導向而忽視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原則。

五、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

(一)教育機構的責任

教育機構承擔著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重要責任。為此,教育機構首先應該加強法律教育課程的設置,將法律知識和法治理念納入課程體系。通過系統的法律教育,使學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原則和法律體系,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其次,教育機構可以與法律機構、社會組織合作,為學生提供參與法律援助和實習的機會。通過實踐經驗,讓學生親身感受法律的應用和公平正義的實現過程,加深他們對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認識。最后,教育機構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組織,以實踐方式培養他們對公平正義的關注和實踐能力。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社區建設等活動,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4]。

(二)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除了教育機構的責任外,家庭和社會也對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起著重要的影響。首先,家庭應該重視法律教育和公平正義觀念的培養。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和探討法律問題,引導他們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義。通過家庭討論、實例分享和觀影等方式,增加家庭成員對公平正義的認知和重視。其次,家庭和社會中的榜樣人物對于塑造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起著重要的影響。家長、親戚、老師等身邊的成年人應該以身作則,遵守法律,關注公平正義,成為大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引導者。最后,社會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推廣社會正義教育,提高公眾對公平正義的認識和意識。舉辦與公平正義相關的宣傳活動、講座和展覽等,讓大學生與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接觸,并引發他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關注。

(三)創新性的教育方法和活動

通過采用創新的教育方法和活動,教育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提高他們對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理解和認同。首先,通過角色扮演和模擬法庭等活動,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親身體驗法律實踐中的問題和沖突。這種參與式的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對法律行為和公平正義的認知,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鼓勵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和研究項目,調查與公平正義相關的社會問題和現象。學生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數據分析等方法,了解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并提出改進和促進公平正義的建議。最后,利用多媒體資源,如視頻、動畫、游戲等,生動形象地呈現法律和公平正義的概念和實踐。這種創新的教育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對法律意識和公平正義觀念的理解和記憶。

綜上所述,在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社會公平正義觀念方面,教育機構的責任、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創新性的教育方法和活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共同努力,可以培養出更多具有法治意識和追求公平正義的大學生,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法律意識公平
公平對抗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怎樣才公平
笨柴兄弟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宣傳與法律意識
公平比較
探討培養青少年法律意識的意義及途徑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論公民法律意識對糾紛解決策略選擇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