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視域下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協同模式實踐研究

2023-12-01 05:15郭春鳳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1期
關鍵詞:協同專業教育

郭春鳳,鄒 軍,陳 雷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理學院,上海 201418)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創新和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1]。扎實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大量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已經成為中國高校的一項重要使命,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教改的突破口。自2015年“雙創”提出以來,在“互聯網+”和“挑戰杯”等競賽的驅動下,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度不足、師資力量不足、資金短缺、學生參與“雙創”的積極性不高等。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研究。張超等[3]基于生態位理論,研究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協同運行策略。徐凱等[4]構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平臺,提出了以工作坊視角為載體的學業、創業、就業“三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安益強等[2]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從課程設計、項目導向、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方面,探索醫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

目前文獻從生態學、工作坊、科技園等多個視角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與路徑,但從專業視角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尚不充分。專業作為高等教育的基礎單元,應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專業教育視角,研究了創新創業的多元協同模式,介紹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及成果。本文構建的模式可以為其他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益經驗。

一、多元協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涉及教師、學生、團委、創業學院、政府、企業等校內校外參與者,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復雜系統[5-6]。但是,從專業的視角看,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需要構建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元協同模式,實現專業內部核心要素的協同以及專業與外部環境的 協同(如圖1所示)。

圖1 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協同模式

(一)專業核心要素協同

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思想政治素養,一般不涉及創業能力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要素,構建專業核心要素協同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更好地發揮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能動性和在人才培養中的橋頭堡作用。從構成要素來看,專業發展離不開專業的課程、教師、學生、實驗室四大要素。

1.專業課程改革。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包括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思維訓練,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術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和思維訓練可以通過創新創業通識類課程完成,然而其能力的培養則需要通過專業課程實現。在工程教育認證的背景下,修訂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增加專業工程前沿與應用案例教學,拓寬學生的技術視野,強化學生的技術能力。

2.師資拓展。優質的師資是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條件。目前,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主體多元化實踐,師資數量不斷增加,但從專業視角看,創新創業教育仍然需要發揮專業教師的能動性和專業優勢。利用專業教師的知識與技能背景,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同時發揮專業教師與行業聯系緊密的優勢,引入企業教師,將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方面的經驗引入課堂。此外,在本科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專業教師還可通過項目形式組織所指導研究生參與進來,本碩互助,形成創新創業團隊。

3.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對象,也是創新創業實踐的主體,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創新創業教育才能保持持久的活力。專業是組建班級的基礎,也是形成群體的紐帶。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利用專業的優勢,發揮同專業學生間的傳幫帶作用,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此外,基于專業技術組建學科型社團,定期為社員講解專業前沿知識、專利撰寫、學術論文撰寫、各類競賽的申報要求等,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增加創新創業教育的吸引力。

4.實驗室開放共享。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擁有師資和學生優勢,還具有創新創業環境方面的優勢。開放專業管理教學實驗室,可對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動手能力薄弱環節進行補充訓練。同時,專業教師的研究性實驗室在儀器、設備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可以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二)專業與校內外環境的協同

1.專業與校內環境的協同。從專業的視角看,創新創業教育除了需要實現專業核心要素的協同外,還需要專業與外部環境的協同。專業的校內環境指的是校內的團委、專業所在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教務處等機構。團委負責“挑戰環”等競賽的校內宣傳與組織,可以為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經驗指導。專業所在學院負責專任教師和學生的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審批,能夠從制度上激勵師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創新創業學院負責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類通識課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與意識,同時負責校級競賽的組織與實施。教務處是學校負責人才培養的主要管理機構,負責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的政策制定、學分認定等工作。

2.專業與校外環境的協同。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外部環境包括企業、科技園、政府相關機構等。依靠專任教師,加強與行業相關企業的聯系,一方面可以從企業了解行業、企業的技術需求,找到創新創業的項目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從企業引進企業導師,解決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面臨的師資不足的問題。對于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高科技產品,可以聯系企業開展小規模的試制,并對產品設計升級??萍紙@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可以發揮信息優勢,為有潛力的項目提供孵化場地支持。教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等相關機構是“互聯網+”“挑戰杯”等全國性創新創業競賽的主辦機構,也是創新創業政策的制定者。從專業視域下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充分發揮校外環境要素對專業的支撐作用。

二、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作者所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圍繞半導體照明和光電檢測技術,利用學科優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實踐內容

課程方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在“光電檢測技術”“光電器件及其應用”“散熱設計基礎”“計算機輔助光學設計”等課程中引入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企業更新發布的產品技術案例。這使得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了解市場需求,積累專業技能,從中發現和嘗試解決相關技術問題。

師資方面,充分調動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積極性,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元素。同時利用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的緊密聯系,在“光電信息綜合實驗”“半導體封裝與檢測實驗”“光學設計”和“散熱設計”等課程中,開展校企合作,邀請企業高級工程師為學生授課或開展線上講座,引入企業最新相關專業技術。另一方面,專業還依托各課題組,組織本科生加入研究生課題團隊,研究生帶領本科生進行半導體封測、光電檢測等方面的項目研究。

學生興趣培養方面,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專業教師利用授課及輔導答疑的機會,引導本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同時指導學生成立學科型社團——LED光明社,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進行社團宣傳和招新工作,邀請獲國家級創新創業獎項的本專業學生介紹自己的創新創業經歷、親身感悟,用真實案例觸動學生的心靈。社團負責組織研究生和本科生對接活動,研究生介紹自己的研究方向,雙向選擇組隊,一名研究生對接3~5名本科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定期開展技術交流,邀請行業專家介紹創新創業經驗,為更多學生提供思想碰撞的舞臺。

在與校內外環境的協同中,專業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校外企業的資助下,專業從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凝練出許多創新創業項目,在校內工程創新學院、團委政策的支持下,各學院引導學生選修“創業十日談”等創新創業類通識課程,培養創新創業思維,積極組隊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校內培育賽,選擇優秀項目立項。對于立為創新訓練的項目,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攻克技術難關,與企業合作小批量的試制產品,并對產品的核心技術等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完成創新訓練項目。針對創新性較強、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立為創業訓練項目,團隊跟蹤產品質量,完成產品升級。在校內外專家的幫助下,強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的整個運營過程,完善商業計劃化書和PPT。

創業團隊、產品技術、市場適應性準備充分時,考慮項目孵化。利用科技園等項目孵化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苗圃、孵化器等一系列服務。創業苗圃可以為創業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創業咨詢等,幫助創業者完善成果,制訂商業計劃書,實現成果轉化;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公司注冊、優惠政策等基礎服務,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政策、融資服務等,降低創業成本和創業風險,提高創業成功率,實現從團隊到成立企業的轉變。成立企業的項目立為創業實踐項目。創新訓練項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業實踐項目均可參加各競賽部門組織的全校性競賽,選拔出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參加“互聯網+”“挑戰環”等全國類競賽。

(二)實踐成果

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協同模式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我校學生在“互聯網+”“挑戰環”等全國類競賽中獲得了優異成績:2021年,“激光植物補光系統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在第十七屆“挑戰環”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全國二等獎;“疫情防護用深紫外產品設計與產業化”項目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全國銅獎。此外,本科生申請專利、發表文章數量在逐年增加,其中植物補光項目負責人在4年的大學生涯中,申請20多項專利,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發表學術論文2篇。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在畢業季明顯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青睞。

結語

從專業視角探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協同模式,通過專業內部核心元素的協同以及專業與校內外環境的協同,培育創新創業人才,形成了“雙創”課程體系;利用校企合作、本碩互助,有效拓展了師資資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發了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專業與校內外環境的協同,助推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依托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專業育人的優勢,實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元協同模式在實踐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為其他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益的經驗。

猜你喜歡
協同專業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專業降噪很簡單!
專業化解醫療糾紛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專業的數據分析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協同進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