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機制研究與應用
——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

2023-12-01 05:15衣明東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1期
關鍵詞:課程目標負責人畢業

杜 勁,衣明東,宋 明

(1.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3;2.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31)

2016年,中國成為第十八個《華盛頓協議》正式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工程教育質量得到了國際認可[1]。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可用于構建我國工程教育的質量監控體系,推進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爱a出導向、學生中心、持續改進”是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理念,也被稱為面向產出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2]。在參與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建設工作中,對于參加認證中期審核的專業,在中期審核報告中必須說明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機制的完善與運行情況。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OBE理念,以齊魯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結合認證標準和中期審核要求,從內部評價機制的持續改進到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評價機制持續改進與具體落實進行了闡述與分析。

一、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機制的建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于2019年6月正式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效期為6年?,F場考察專家組也對本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教學過程和師資隊伍等各環節的持續改進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面向產出是工程認證專業建設的重要導向[3-4],本專業以由企業、行業、外部專家、畢業學生等為主體的外部評價結果綜合分析為依據和達成目標,構建了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和構架、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和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等內部評價機制,并按照機制設計要求運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本專業教學管理機制架構

專業實行校、院、系三級教學管理體制,形成了學校層面:分管校長領導、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教務處具體負責、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的校級管理體系;學院層面: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分管教學副院長全面負責;專業層面:專業負責人和教研室主任分工負責、教學秘書服務支持、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管理體系。2019年以來,為了全面落實面向產出認證理念,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全員參與的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明確專業負責人的頂層設計責任和管理實施責任,同時設置專業事務專員輔助專業負責人開展專業學生培養和教學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專業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此外,在學院和專業層面建立學生教學信息員機制,每個自然班遴選1名學生教學信息員,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作用,定期準確收集、了解教學運行過程和學生工程師培養的自我訴求等重要信息,及時總結教與學狀況,為人才培養的持續改進提供依據。校、院和專業在認證通過后在管理構架上的補充完善在圖中用星號表示,如圖1所示。

圖1 認證之后專業教學質量管理機制架構

(二)面向產出的人才培養質量要求與評價制度

本專業認證以來,學校出臺了《關于實施教師本科教學質量評價的指導意見》《本科教學督導工作細則》等文件,從質量標準層面進行體制機制完善,確保政策落實可操作。其中,學校于2020年制定了《人才培養質量達成情況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從制度上確保了工程教育認證專業建設的規范性,明確了建設實施的主體與責任,規定了面向產出的學生培養質量內部評價規范和評價方法。2021年,學院制定和完善了基于面向產出的《課程目標評價及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工作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落實OBE理念的課程改革指導意見》與《關于深化OBE理念的工作方案》等機制文件,進一步完善了面向產出的人才培養及內部評價機制。

(三)面向產出的本科教學內部評價機制

專業的內部評價主要包含“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和“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兩個部分。本專業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的目的是以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為指標,以可測量的人才培養產出成果為評價依據,評價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并以此對學生畢業要求達成情況進行評價并最終對人才培養情況是否達成面向產出的設計要求進行衡量。綜合分析利用兩種內部評價結果,對課程教學、學生培養、畢業要求、培養目標等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的依據。

本專業的內部評價主要由內部評價小組主持開展,該評價小組的職責為:負責討論并制定適用于學院已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及計劃申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的面向產出內部評價機制;按照內部評價機制要求,組織開展“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和“畢業要求達成度評價”;針對內部評價的結果,提出面向產出持續改進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并監督執行。

二、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機制建立與運行

(一)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機制的建立

課程目標達成評價主要采取成績法考核,主要數據源自考核課程的考核成績??己顺煽円罁槠綍r作業、課堂測試、討論環節、實踐環節、期中和期末測試環節??己素熑稳藶檎n程負責人和任課教師。根據學校相關文件要求,任課教師嚴格執行命題制卷、成績評定、閱卷規范、試卷裝訂歸檔和成績錄入的流程及規范要求。

具體的“課程目標達成評價”流程包括:(1)課程負責人組織平時評價和期末考核內容,并收集相關評價資料;(2)課程負責人匯總考核數據,計算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值并進行分析與總結;(3)課程負責人提出切實可行的持續改進措施;(4)專業事務專員匯總分析各課程評估數據,整理專業所有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結果;(5)專業負責人審核課程目標達成度情況分析。對于審核通過的課程,要求課程負責人在下一輪教學中按照持續改進措施開展教學活動。

針對某些課程目標達成度不理想的課程,學院組織課程團隊及學院督導組對相關課程進行督導,切實履行持續改進措施,幫助教師改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教學質量,實現課程目標達成度達到預期效果。具體的流程:(1)各課程團隊將課程目標達成度低于0.65的課程檢出,并通知課程負責人,認真分析原因,提出改進措施。(2)各課程團隊根據課程負責人提出的改進措施,進行團隊研討并將修改后的課程改進措施提交學院教學督導組審核。(3)學院教學督導組根據提交的課程改進措施文檔,召開會議進行評審,并提出修改意見。(4)課程負責人根據教學督導組修改意見,優化課程改進措施,并將相關措施在后續教學中嚴格執行。(5)教學督導組在教學過程中督導課程負責人嚴格執行改進措施,并將督導結果反饋課程負責人。

(二)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機制的運行

本專業于2021年9月對2019—2020學年及2020—2021學年的所有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類課程進行了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對于所評價的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課程而言,課程目標達成評價值大部分超過了目標值0.7,即實現了預期課程目標的達成要求。

在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運行的過程中,專業按照相關機制的要求,以課程目標達成度數據為依據,針對課程存在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例如,2018級“材料力學”課程負責人對課程目標達成情況進行了分析,總結了存在的問題:學生對以組合變形為代表的復雜問題的分析能力不足。課程負責人提出了改進措施:(1)課程中適度增加復雜問題比例;(2)嘗試部分開展混合式教學實驗。學院督導組對提交的課程改進措施文檔行進審核并提出修改意見:注意開展混合式教學時的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學院督導組審核文檔并提出修改意見:改善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適應性,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完善線下課教學項目。課程負責人根據學院教學督導組修改意見,將相關措施在2020級學生教學中嚴格執行。

三、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機制的建立和運行

(一)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機制的建立

為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制定了12條畢業要求,又進一步細分為33項指標點。每門理論課程或每項實踐教學環節都分別對畢業要求指標點中的1項或者多項進行支撐。根據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結果,具體的“畢業要求達成評價”流程包括:(1)根據畢業要求與課程能力對應矩陣,收集整理課程目標達成數據;(2)抽取數據樣本,根據畢業要求達成計算方法,計算畢業要求達成度;(3)以年級為單位形成學生“畢業要求達成內部評價”分析報告。

“畢業要求達成內部評價”周期為兩年,即每隔兩年對近兩年畢業生的畢業能力進行一次內部評價。對“畢業要求達成”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分析報告,并對教學各環節進行反思,持續改進。

(二)畢業要求達成情況評價機制的運行

基于“課程教學目標達成度評價表”的評價結果,計算課程所支撐指標點的實際達成度,進而對本專業2019屆和2020屆畢業生進行了12項畢業要求達成度的分析和評價工作。經過統計分析,評價結果分別為0.72和0.73,基本持平,穩中有升。該結果說明,2020屆畢業生的許多專業課程、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環節保持了穩中有升的良好趨勢,可見本專業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機制完善對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通過對比發現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要求3:設計或開發解決方案;畢業要求9:個人和團隊;畢業要求11:項目管理。這3項畢業要求達成度提高均超過5%,分別為9.1%、7.7%、8.3%。該結果主要由于相關課程負責人按照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推行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核環節等方面的教學改革,有效提升了學生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的能力,通過扎實的課程訓練,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項目管理經驗。

但是,2020屆畢業生的畢業要求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機電產品和輕工裝備設計、制造中復雜工程問題,選擇與使用現代計算、設計、測試、制造和仿真分析等軟硬件工具)的分析評定結果出現下降。經過專家組針對該畢業要求相關的課程達成度進行分析,認為下降是由于支撐畢業要求5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等課程能力指標點的達成情況不理想造成的。課程負責人對該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了分析,認為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偏弱,大班教學師生互動相對較少,學生聽課效果較差。后期將針對該問題加強線上學習、討論和交流環節。同時增加一些綜合題和工程應用題,彌補課堂教學學時短和師生互動條件的不足。學院督導組認為上述改進措施切實可行,督促將在后續教學中嚴格執行改進措施,提高學生使用現代工具的能力。

結語

面向產出的內部評價機制的持續改進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的核心和建設難點之一,更是專業建設的重點工作,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的關鍵。本文以齊魯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結合認證標準和中期審核要求,從內部評價機制的持續改進到課程目標和畢業要求評價機制持續改進與具體落實進行了闡述與分析,提供了具體的評價流程,對工科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或專業建設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猜你喜歡
課程目標負責人畢業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我們今天畢業了
國家會計學院負責人名錄
中國自行車協會 第九屆理事會負責人
畢業季
畢業了,能否學以致用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金屬加工~(熱加工)原名《機械工人》讀者服務卡
導師負責人制的建立及作用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