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研究證據知識圖譜及發表趨勢分析

2023-12-02 10:27李潔韻李艷飛吳亞楠周麗營楊克虎李秀霞
亞太傳統醫藥 2023年11期
關鍵詞:圖譜指南針刺

徐 夢,李潔韻,田 晨,李艷飛,年 濤,吳亞楠, 王 艷,周麗營,楊克虎*,李秀霞*

(1.蘭州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 循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2.蘭州大學 基礎醫學院 循證醫學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00;3.甘肅省循證醫學與知識翻譯重點實驗室, 甘肅 蘭州 730000;4.上海中醫藥大學 基礎醫學院,上海 201203)

針刺作為一種基于“經絡”概念的中醫治療方法,采用特制針具刺激體表穴位,以調節氣、血、體液壓力,從而恢復患者體內陰陽平衡[1]。隨著對生理學和復雜疾病模型認識的深入,針刺的療效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2],運用針刺防治疾病的研究報道在2008年后有了急劇增加[3],如LYMAN等[4]開展了針刺治療化療后惡心嘔吐的療效研究;WEIDONG 等[5]采用針刺療法緩解癌癥幸存者的慢性疼痛等。

高質量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通常被認為代表了循證醫學的最高水平[6],指南是基于系統評價的證據并綜合考慮不同干預措施的利弊后,形成的能夠為患者和醫務工作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務的推薦意見[7]。

有研究表明,目前對已發表的針刺相關系統評價進行可視化分析的研究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缺乏對針刺緩解或者治療某種疾病的原理、機制和安全性的描述和分析。此外,目前尚無針刺相關指南的知識圖譜分析。

因此,為進一步探索針刺系統評價和指南2001-2021 年刊發文獻的發表趨勢和研究熱點,本研究根據國家/地區、機構、期刊、作者和關鍵詞對已發表的系統評價和指南進行文本挖掘和共現分析,以期為后續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及篩選

通過計算機檢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時間范圍為200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檢索策略主題詞包括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acupoin*”“laser”“meta-analysis”“systematic review”“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與針刺研究相關的系統評價或指南;②納入研究的干預措施以針刺治療為主,如電針、火針、干針、耳針等;③療效指標包括針刺的療效和安全性。

排除標準:①其他類型的綜述、摘要、網絡出版物、會議論文、計劃書和新聞;②非針刺穴位治療的研究,如按摩、艾灸、指壓等;③重復發表的文獻。

1.3 文獻篩選

使用Endnote軟件X9版本對檢索結果去除重復后,由兩名研究人員對標題和摘要進行獨立篩選,交叉核對后下載初篩納入的文獻,進行復篩;若遇到分歧,則通過討論或由第3位研究者協助解決。

1.4 研究方法

從WOS核心合集數據庫將文獻以純文本的格式導出“全記錄和引用參考文獻”,并以download_txt格式存儲。使用CiteSpaceV 5.8 R3軟件對納入研究的國家/地區、機構、期刊和作者生成知識地圖進行共現分析,比較分析主要依據頻次、中心性等指標。中心性表示每個節點在網絡圖中的作用,中心性越高,影響越大。一般來說,節點之間的連線越粗,合作就越緊密[8]。選擇時間跨度為2001-2021年,除了關鍵詞時間軸分區間隔3年,其余均間隔1年,網絡節點關聯強度選擇 Cosine 算法,閾值參數設置為k=25,TopN=50,TopN%=50,地圖剪輯模式設置為“Pathfinder”“Pruning networks”和“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將文獻以制表符分隔文的格式導出“全記錄和引用參考文獻”,使用VOSviewer進行關鍵字聚類分析,網絡圖中的關鍵字至少出現20次[9]。關鍵詞用一個圓圈表示,圓圈越大,關鍵詞越重要,顏色差異表示不同的聚類。兩個關鍵詞之間的距離反映了它們的關聯強度,距離越小,關系越緊密。使用Excel 2016進行頻率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篩選結果

本研究共檢索了14 606篇潛在相關文獻(圖1),最終有852篇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被納入。

圖1 文獻篩選過程及結果流程

2.2 出版物發表趨勢

針刺相關研究的數量逐年增加(圖2),2001-2004年增長較為緩慢,期間只有15項針刺相關系統評價發表。2005年發表12篇,到2021年達到132篇。針刺相關指南第一篇發布于2013年,2015-2017年發表4篇,2020年發表1篇。

注:SR:系統評價;CPG:臨床實踐指南。

2.3 作者和共被引作者聚類分析

共有559位作者發表了針刺相關的系統評價(圖 3A),其中Ernst發表篇數最多(42篇),其次是Lee (41篇)。但是,所有作者的中心性都相對較低。共有838位作者在針刺相關系統評價被共引,排在前3位是Higgins(423次)、Moher(227次)和Macpherson(184次)。

2.4 國家/地區和機構聚類分析

全球共有42個國家發表了與針刺相關的系統評價,其中中國發文量超過一半(484篇,57.21%),其次為韓國(141篇,16.67%);中心性排名前3的國家分別是荷蘭(0.74)、德國(0.59)和美國(0.56)。共有431所機構發表了與針刺相關的系統評價(圖3B),北京中醫藥大學和慶熙大學發文量均為73篇,其次為廣州中醫藥大學(52篇);中心性排名前3的機構包括北京中醫藥大學(0.35)、??巳卮髮W(0.27)和香港大學(0.24)。

圖3 針刺系統評價文獻作者(A)和機構(B)圖譜

有6項與針刺相關的指南,其中,韓國東方醫院發布3篇,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各發布1篇,西悉尼大學發布1篇。

2.5 期刊和共被引期刊的聚類分析

與針刺相關的系統評價和指南發表在246個不同的學術期刊上。大多數研究發表在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108篇),其次是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55篇)和Acupuncture in medicine(49篇)。被引次數最多的期刊是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572次)。

2.6 研究熱點和前沿

根據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圖4),圖譜共有4個聚類,依次為#1療效和安全、#2失眠和抑郁、#3疼痛、#4血管舒縮癥狀。通過對關鍵詞的分析,得出了該領域當前和未來的研究熱點,表1列出了針刺相關系統評價中排名前20的關鍵詞,揭示了過去21年最突出的問題。最常見的關鍵詞包括隨機對照試驗(150次)、電針刺(146次)和生活質量(137次)。

圖4 針刺系統評價文獻關鍵詞共現圖譜

時間軸圖呈現了針刺的階段性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見圖5)。2001-2007年,針刺相關系統評價主要集中在針刺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主要關鍵詞為生活質量、電針、針刺鎮痛效果以及對傳統治療的補充和替代療法;2010-2021年,不同的針刺類型逐漸出現,并被廣泛用于多種疾病的干預,主要關鍵詞為中風、耳穴/激光針刺、胚胎移植、卵母細胞吸取、癌癥、潮熱、疲勞和血管舒縮癥狀。針刺指南從2013年到2020年出現,主要關鍵詞是肩痛、過敏性鼻炎、帶狀皰疹、特應性皮炎、急性踝關節扭傷和急性神經性厭食癥。這些關鍵詞反映了學者們對針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圖5 針刺系統評價文獻關鍵詞時間軸圖譜

3 討論

知識圖譜顯示該領域在各國家、機構以及作者之間缺乏合作和交流,在未來的研究中,隨著針刺應用的推廣,應加強在針刺相關研究方面的合作,共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針刺甚至中醫藥走向世界。

3.1 聚類1“療效和安全”

HUGH和CAO等[10-11]揭示了與針刺相關的潛在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僅為0.01%,且大多數并發癥僅持續2周就可以緩解。同樣,HUIMIN等[12]研究發現針刺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降壓方法,僅能觀察到微小的副作用;CHEN和LIU等[13-14]發表了針刺治療過敏性鼻炎和帶狀皰疹的臨床實踐指南,表明針刺治療這兩種疾病的效果令人滿意,而且相對安全。以上研究結果證明了針刺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 聚類2“失眠和抑郁”

失眠常伴有情緒障礙,最常見的是焦慮和抑郁[15],針刺可以通過提高患者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來改善記憶、認知、運動和語言功能,進一步改善心理狀態、減輕神經損傷,同時,針刺膻中穴可調節氧自由基的產生,緩解氧化應激損傷,改善血管彈性和腦血供,促進受損腦組織的逐漸恢復[16-17]。

2015年,SARAH等[18]發表了一篇針刺作為神經性厭食癥輔助治療的實踐指南,該研究表明針刺可以治療厭食癥。然而,大多數建議都沒有基于循證證據,納入的研究質量也較低,未來的研究應嚴格遵循臨床實踐指南以及報告質量評估工具[19-20]。

3.3 聚類3“疼痛”

在針刺緩解疼痛方面,患者對針刺的滿意度高于阿片類藥物[21]。根據已發表的系統評價,可以發現針刺能緩解腰背、肩痛和肌筋膜痛[22-23]。CHOI等制定了針刺緩解肩痛和急性踝關節扭傷疼痛的指南[24-25]。無論是單獨使用針刺或與其他物理療法結合,其結果都是有效的。然而,由于缺乏可靠的證據,針刺技術仍存在爭議。因此,在后續研究中應考慮指南的實施和應用,并開展大量的高質量研究為針刺療效提供可靠的證據。

3.4 聚類4“血管舒縮癥狀”

血管舒縮癥狀的特征是潮熱、盜汗和血壓變化,這是更年期婦女特有的癥狀。針刺可以改變下丘腦神經遞質的活性,如血清素、神經肽和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以緩解血管舒縮癥狀[26-27]。CHO等[28]在一項系統評價中發現,針刺能顯著減少絕經期潮熱。此外,SYLVIE等[29]研究證實,針刺在減輕婦女血管舒縮性更年期癥狀和改善整體生活質量方面優于激素治療或谷維素治療。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與優勢

首先,本研究所分析的內容主要來源于WOS,盡管該數據庫資源豐富,但某些重要的研究可能被遺漏,結果可能存在偏差。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可選取多個數據庫來進行分析,并對中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其次,由于知識圖譜分析是一種方法評價,而不是對全文的分析,因此本研究的結果僅限于關鍵詞匯,即使它們能反映重要的發現,但是其他的結果也可能被遺漏。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應用軟件及相關輔助工具進行數據分析,可以減少個人偏好、知識結構和專家背景的影響,提高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報告的準確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與針刺相關的研究每年都在增加。針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針刺對某種疾病的干預作用及其機制、針刺指南等均反映了當前和未來的研究熱點。然而,不同機構、不同國家的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程度較低,限制了針刺應用的發展。因此,需要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以增強針刺的研究和應用。

猜你喜歡
圖譜指南針刺
談針刺“針刺之要,氣至而有效”
繪一張成長圖譜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指南數讀
主動對接你思維的知識圖譜
論碰撞的混搭指南
針刺聯合拔罐治療痤瘡50例
針刺結合聰耳息鳴湯治療耳鳴80例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雜草圖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