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血明目片聯合二甲雙胍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血糖控制及視網膜功能恢復影響

2023-12-04 13:33何偉杰徐建鋒陳吉婷李維娜吳曉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8期
關鍵詞:明目視網膜視力

何偉杰,徐建鋒,陳吉婷,李維娜,吳曉玉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一〇醫院眼科,福建泉州 362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屬于糖尿病最常見的一種并發性病癥,初期發病可能無任何癥狀表現,但隨著后續時間推移,患者會逐漸出現視物模糊、飛蚊癥復視、視野缺失等癥狀,還可能伴隨視物重影、扭曲,若不及時采取有效診療干預,病情會逐漸加重,患者的視力水平會隨著血糖水平增高而不斷下降,生活和工作都將受到嚴重影響[1]。目前,除開必要的手術治療,考慮到眼部組織的脆弱,加之治療周期較長(需要長期穩定控制血糖水平),臨床多建議采用藥物治療,該病無法徹底治愈,因此,藥物治療的目標就在于延緩病情發展、預防失明[2]。有研究發現和血明目片聯合二甲雙胍能夠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中發揮出顯著作用,不僅能夠改善血糖水平,還能夠降低黃斑厚度,提高視力水平[3]。為佐證這一臨床結論,本研究特從2021 年12 月—2022 年12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一〇醫院眼科抽取60 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展開分組治療觀察,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于本院眼科接受診斷治療的60 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入組案例進行數字1~60 號排序,按照奇偶性進行分組,奇數的30 例作為觀察組,偶數的30 例作為對照組,分別對其實施不同治療方案的分組治療觀察。依據院中整理歸檔的個人病歷檔案顯示,觀察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8~76 歲,平均(56.97±3.46)歲;糖尿病病程5~12 年,平均(8.13±2.03)年。對照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齡48~80 歲,平均(57.25±3.53)歲;糖尿病病程5~14 年,平均(8.22±1.98)年。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審核和上報,最終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得到了研究開展的準許。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斷標準[4]患者;②臨床資料完善且既往病史明確患者;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表示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①除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外,還檢查出了其他嚴重眼部疾病患者;②有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疾?。òǖ幌抻趷盒阅[瘤)患者;③精神狀態有異無法維持正常交流患者;④不愿配合治療患者;⑤中途因故退出研究流程患者。

1.3 方法

觀察組采取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11021518;規格:0.25 g)+ 和血明目片治療(國藥準字Z20025067;規格:0.3 g)治療。用法用量:二甲雙胍口服,0.25 g/次,3 次/d;和血明目片口服,0.15 g(5 片)/次,3 次/d。

對照組實施二甲雙胍+復明片(國藥準字Z20073053;規格:0.31 g)治療,用法用量:二甲雙胍參考觀察組用法;復明片口服,1.55 g/次,3 次/d。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 個月,期間若發生任何異常不可擅自更改用藥方式,具體需咨詢醫師進行調整。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血糖水平、視網膜功能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①治療總有效率:根據患者治療后的恢復狀態劃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患者的視物模糊、飛蚊癥復視、視野缺失、出現重影等癥狀顯著改善,視力下降情況和血糖水平增高的情況均得到良好控制;有效: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程度的減輕,視力不再持續下降,血糖水平也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無效:病情無任何改變或加重[5]??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血糖水平:對比指標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及餐后2 h 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t 2 hours, 2 hPG)。治療前和治療后均需檢測1 次,通過兩個時間段的水平變化來評估藥物的治療作用。FPG 的正常值為3.9~6.1 mmol/L,2 hPG 的正常值為<7.8 mmol/L,HbA1c 的正常值為4.99%~6.79%[6]。

③視網膜功能:對比指標包括黃斑厚度、視力水平(標準視力表),治療前和治療后均需檢測1次,通過兩個時間段的水平變化來評估藥物的治療作用[7]。

④不良反應:根據對入組患者的臨床觀察發現,患者主要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暈乏力、黃斑水腫等。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和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FPG、HbA1c、2 hPG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注:a表示同組治療前后數據相比較,P<0.05。

?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網膜功能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黃斑厚度低于對照組,視力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網膜功能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視網膜功能比較()

注:b表示同組治療前后數據相比較,P<0.05。

?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基于糖尿病影響所致的一種嚴重致盲性眼部疾病,主要就是因為胰島素代謝異常、血糖升高破壞全身小血管,降低了血流量,眼中的視網膜血管受損,繼而產生病變[8]。該病主要病理特征在于視網膜血管改變,由于視網膜滲出水腫、新生血管、出血及增殖膜的形成,患者的視覺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視力下降是該病最直觀的表現[9]。如今,隨著糖尿病人的增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糖尿病病程越長,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概率越高[10]。要想降低該病損害,除了養成良好作息,定期進行血糖檢測和眼科疾病檢查以降低發病率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盡早找到有效治療之法。

如今,雖然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相關醫療技術也日趨完善,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仍然屬于無法治愈的疾病范疇。視網膜一旦受損,無法恢復,只能通過相關治療手段干預來維持現狀,抑制病情繼續惡化,保持現有視力,預防失明[11]。由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既要注重視力改善,還要兼顧做好血糖控制,因此,其用藥方向很明確。經過多年的研究驗證,最終發現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藥聯合二甲雙胍能夠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取得良好療效,其治療有效率高,血糖水平和視力在用藥后也可得以改善[12]。本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了和血明目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和二甲雙胍聯合復明片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血糖水平改善更優,視力水平提高更明顯,不良反應率也更低(P<0.05)。本研究結論與以往同類型研究結果具有較高的相似度,這充分說明了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中,和血明目片和二甲雙胍的用藥效果確切,聯合用藥的應用價值更高,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以切實印證。究其原因,二甲雙胍是當前最常用的一線降糖藥,可直接抑制腸壁細胞攝取葡萄糖,降低肝糖輸出,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較大[13]。和血明目片和復明片都是常用的眼科疾病用藥,和血明目片的主要作用在于涼血止血、滋陰化瘀、養肝明目,用于陰虛肝旺、熱傷絡脈所引起的眼底出血正好對癥,其中蒲黃、丹參、地黃、墨旱蓮、菊花、黃芩(炭)、決明子、車前子等成分都或多或少有助于清熱利濕、養肝明目[14-15]。雖然復明片也具有滋補肝腎、養陰生津、清肝明目的作用,但其用量較大。兩種藥物的藥效均較好,但單用無法兼顧改善視力和控制血糖,而聯合應用不僅僅能夠互相彌補各自單用藥的不足,促進藥效的提高,還能夠減少單一大量用二甲雙胍帶來的不良反應。此外,要想維持良好的預后,在用藥的基礎上還必須養成良好生活方式,規律作息,飲食健康,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失明的風險。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取和血明目片聯合二甲雙胍治療對其血糖控制良好,有助于促進視網膜功能恢復,改善視力降低的問題,是一種切實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式,可以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明目視網膜視力
明目養胃食薺菜
上午給眼睛“充電”或可改善視力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種成分的含量測定
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合并孔源性視網膜脫離1例
高度近視視網膜微循環改變研究進展
保護視力等
好奇:20/20視力到底是什么?
視力測試
UPLC-Q-TOF法分析雙丹明目膠囊化學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雙丹明目膠囊入血成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