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古箏藝術創作的一股清流
——簡評劉樂和他的純箏三部曲(下)

2023-12-04 05:53韓建勇
樂器 2023年11期
關鍵詞:古箏樂曲旋律

文/韓建勇

(接上期)

三、摒棄技術堆砌和雕飾?,F代古箏演奏技巧的加持使樂曲擁有高技術含量,成就出藝術與技術協調匹配的當代佳作。

在人們審美期待不斷日益增長、視野不斷開闊的當下,想創作一首叫好又叫座的獨奏是有一定難度的。對于資深的古箏愛好者、從業者而言,太過簡單的獨奏不屑于彈,對于普通大眾而言,太過復雜、繁瑣的獨奏又不討好,問世即結束往往也是部分創作的固有命運。對于演奏出身的作曲家而言,對于專業演奏技巧的熟悉有時對創作、藝術表現錦上添花,有時又難免落入過于技巧化的窠臼,樂曲本身的藝術性差強人意,但劉樂的創作順利地兼顧到了這幾點,在內涵與形式、技巧三者找到了一個平衡,而不至于厚此薄彼甚至更嚴重地顧此失彼。

對于現代古箏演奏技巧的熟稔,使得他在古箏創作上駕輕就熟。樂曲并不追求刻意而為的新意。一切皆在節奏把握中,一切又皆在情緒的醞釀中。整首樂曲沒有強烈的對比和戲劇性的沖突,在詩意抒情、大寫意的表達的基礎上,涓涓細流般的箏言箏語窺見意象上的磅礴大氣。這在他的純箏作品《袖夢》《翠語》體現得尤為明顯。在他的創作中,找到了一條以時代氣息歌頌傳統經典的方式。近作《逍遙游》曲繼承了浙派古箏藝術的演奏技巧,同樣體現出曲作者“守正創新”的理念。何為“守正創新”?意即在堅持守正的基礎上力求創新?!笆卣?,字面意義“守住正確的”,延伸開講就是完整地繼承前人創造和積累的成果,準確理解和把握前人的理論經驗。在“守正”的前提下,后人以創新作為價值取向,敢于挑戰權威、探索新知,并逐步建立起超越前人的知識和技能體系。

《逍遙游》曲,曲作者并沒有刻意引用哪首曲子或音調作為發展動機,但從該曲中卻時時碰撞到傳統古箏音樂的影子。比如傳統浙江代表曲《月兒高》伊始,運用大篇幅的刮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刮出,描繪出茫茫海島冰輪出海的美好意象?!跺羞b游》曲也運用了右手大篇幅的刮奏,由弱到強由遠到近地展示出一個宏大而景深的意象空間。右手在弦面上大幅度刮奏配合左手襯滑音,此技巧在浙派經典曲《高山流水》流水段、《戰臺風》臺風來襲一段均有運用。再如掃弦的多處運用,有力的音塊音響效果已經成為樂曲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有一些帶來驚喜的技巧,比如右手連續的連勾花、左手在左側弦段的按壓,還有多處右手做固定音型或指序伴奏,左手擔任旋律的奏法,這在箏曲尤其是獨奏曲中是不多見的。多處運用的雙手點彈、掃弦的技法,都是典型的浙派技巧。尤其是曲末一長段抒情的彈奏,一個如銀瓶炸裂般的音型作為曲終音,給人以不同以往的那種常規結束方式。

在業內,同樣以如此浪漫意向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作品還有李萌大師的《鯤鵬賦》(為小瑟、低音箏作)。在《鯤鵬賦》中,對于旋律和音調,并非是作品追求和表現的側重點,而是更注重各種現代技巧的運用以及由此所造成的音響效果的交織疊加,比如以弓子擦弦、敲打弦面,以飯鏟狀木制撥子撥弦發出悶音,以及不張馬琴弦撥奏與面板產生摩擦的刺耳噪聲等特殊效果,等等這些對于普通大眾不太那么容易接受。相比之下,《逍遙游》聲韻相協,有線性音調,關照普通大眾的聽覺審美,在技巧有所突破的前提下還屬傳統的范疇。當然,兩者相比較,無關乎作品的優劣好壞,作曲家的寫作意圖、風格側重和審美所求不同而已。畢竟,這與我們不能因為喜歡抒情民歌而否定動力搖滾的存在道理一樣。

在技巧方面,劉樂擅長運用輪指。輪指與搖指雖然都以連貫的音點見長,但兩種技巧在音色特點、音點的疏密以及樂曲旋律構成的意義上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同樣是追求抒情的線條,但有些地方采用不同手指輪彈同一弦的輪指,有些地方則采用大指托劈同一弦的長搖。為了表現旋律的連綿不絕、線性連貫,他在樂曲中大量運用分指奏法,分指奏法保證了曲作者演奏所需要達到的速度要求,音階自上而下連續滾動也營造出連綿不斷的線條美感。此外,他的創作特別重視小指的運用。一般而言,小指的運用是不多的,有些時候甚至是作為禁指,但在他的創作中,小指的運用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份量。在《袖夢》《翠語》《逍遙游》曲中都有大量運用。小指作為十個手指中,唯一一個不戴義甲片的手指,力度上求小,但實際效果要潤而實,不能虛泛蒼白。它參與了旋律組成,同時對整首樂曲的音色豐富、音色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劉樂箏樂創作尤其是在技巧的運用方面的一個典型又重要的顯性特色。

創作者一專多能,在演奏、教學、創作、研究、著述各方面、多向度全面開花,尤其是他的創作更是體現了民樂人在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守正創新的道路上,對于創造性發展思路的踐行。在劉樂的古箏創作中,中華民族傳統的器樂代表與中國傳統國學文化達到了很好的接通,他以“樂中箏”為表達手段、途徑,來體現中華文化的閎約博大,接通了傳統元素與當代審美,使優秀的傳統素材煥發出時代氣息。立足古箏藝術傳統,順應時代審美需求,將各種有益于箏樂表現的創作手法熔于一爐,拓展了古箏的藝術表現力,提升了古箏創作的藝術品味、技術含量,同時創作、演奏了一批深受人們喜愛的當代力作。而《逍遙游》恰恰是劉樂以自己最為熟悉的音樂語言、箏樂技巧來呈現中國文化,展現中國格調,彰顯國人精神世界和審美追求的當下佳作。

作為上海音樂學院古箏專業畢業的演奏家,其在演奏上有著堅實且充分的古箏教育體系的支撐,在創作上則體現為不拘一格,富有時代氣息,立意新穎獨特,亦不乏細膩精致??梢詮乃募児~三部曲《袖夢》《翠語》《逍遙游》里略窺一二。相對于動輒十幾分鐘、中西結合結構宏大的復雜大作,劉樂的箏曲創作以其清秀清新的氣質格調,輕柔曼妙、穩中見奇的風格獨樹一幟。相對于業內常見的動輒“刮掃砸拍”的勁爆音響效果,抑或通過哀婉音調彰顯抑郁苦悶哀怨的“鄉愁”曲,抑或是純粹是演奏技巧拼湊、堆砌而成的“技巧”曲,他的創作更像是室內樂,清新自然,不刻意造作。他更擅長用明快輕柔的曲風和節奏特征,用真摯樸實的旋律勾勒出明快抒情的動人畫面。富有田園牧歌般悠然而活力十足的《翠語》,富有典型浪漫主義美學特點,旋律優美動感,古韻優雅的《袖夢》,再到同樣是大顯浪漫色彩的《逍遙游》。無不如此。他的箏曲創作充滿了學院派作曲家特有的精致,旋律充滿古典與現代融合的意蘊,富有詩詞般的品格,編曲考究,具有很高的美學追求、藝術格調。以田園詩般的筆觸將音樂與自然、人文交相融匯。正如很多聽眾在線聽他的演奏的評價“聽他的演奏,治愈了我的抑郁”,“在他的音樂中享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致遠,升騰起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劉樂的箏樂創作是箏界的一股清流,尤其是他的純箏創作,在葆有國人欣賞音樂的根基—旋律的基礎上,為箏樂總結歸納了浪漫的標題,具有抒情詩一般的浪漫表述,技巧上又盡顯時代前沿,不落堆砌窠臼。希冀劉樂的創作一如既往,在新穎的素材、詩化的語言和前衛的技巧中,譜寫自己的“樂語箏言”,時代箏音!最后,祝賀劉樂“樂語箏言”古箏獨奏音樂會圓滿成功!

(全文完)

猜你喜歡
古箏樂曲旋律
春天的旋律
始亂
第一次上臺表演古箏
吟誦的旋律性初探
第一次彈古箏
古箏
準媽媽必聽十首胎教樂曲
7月,盛夏的旋律
我的古箏之旅
悲傷的樂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