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劑型印楝素對花椰菜小菜蛾的田間防效試驗

2023-12-05 08:47熊宏玉郭永星王婉瑩李忠華
云南農業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印楝素宜良縣小菜蛾

熊宏玉,郭永星,李 嘉,王婉瑩,張 瑩,李忠華*

(1.宜良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云南 宜良 652100;2.宜良縣植保植檢站,云南 宜良 652100;3.宜良縣種子管理站,云南 宜良 652100)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危害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藍、白菜、油菜的世界性害蟲。該蟲主要以幼蟲取食菜葉,還可危害幼嫩莖干。由于該蟲繁殖迅速,在宜良發生代數多,高齡幼蟲對多種化學藥劑有很強的抗性,生產上很難有效防治。徐巨龍等[1]研究表明,5個地區小菜蛾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均產生了中等水平以上的抗性,江蘇無錫和廣東增城種群的抗性達1428.16 倍和6642.12 倍,為極高抗性水平;對丁醚脲均處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水平,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蟲螨腈、S-茚蟲威、蟲酰肼和唑蟲酰胺等5 種藥劑的敏感性大多處于敏感性降低水平,有些地區產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王思展等[2]研究顯示,西藏小菜蛾田間種群對氰戊菊酯的抗性最高,對阿維菌素的抗性也較高,謝通門、日喀則、林芝和米林4 個監測點的田間種群對其均達高水平抗性[2]。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一種檸檬苦素類活性物質,屬于四環三萜類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活性最強的拒食劑,對大多數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對脊椎動物安全,被認為是最優秀的生物農藥之一,也是目前商品化開發最成功的植物源殺蟲劑[3]。邵雪花等[4]研究顯示,印楝素對小菜蛾胚胎細胞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侯有明等[5]研究顯示,印楝素乳油0.005 mL·L-1處理對成蟲的忌避率為78.3%,對幼蟲的選擇性和非選擇性拒食率分別為71.8%和62.9%;何成興等[6]研究顯示,印楝素對田間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種群均具有較好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隨其濃度的增加而顯著增強;相對于抗性種群,印楝素對小菜蛾敏感種群表現了更強的拒食活性,其抗性種群拒食濃度是敏感種群的4.91 倍。

在生產應用中,農戶反映不同的印楝素產品效果差異較大,為比較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 對小菜蛾的防效差異,開展本次藥劑試驗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藥劑

供試藥劑為0.5%印楝素EC(云南綠戎生物產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證號:PD20110336)、1%印楝素WG(成都綠金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登記證號:PD 20170766)、1%印楝素ME (江西豐源生物高科有限公司,登記證號:PD 20181114)、0.3%印楝素SL (內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記證號:PD 20183655)。

1.2 試驗對象

試驗對象為小菜蛾,試驗作物為花椰菜。

1.3 試驗地點

2021 年5—6 月,試驗在昆明市宜良縣狗街鎮中營村農戶蔬菜地進行,試驗地為蔬菜溫室大棚,土壤類型為黃壤土,肥力中等。

1.4 試驗方法

1.4.1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5 個處理,包含4 個不同劑型印楝素處理和1 個清水對照處理。每個處理設4 次重復,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各小區面積12 m2(1.2 m×10.0 m)。試驗期間,試驗區不再施用其他防治害蟲的藥劑,病害防治及水肥管理按照花椰菜日常生產管理規范進行。

1.4.2 施藥方法

各藥劑均施用1 次,于小菜蛾低齡幼蟲危害期(2021 年5 月11 日)施藥1 次。采用常規噴霧法施藥。各藥劑施用量見表1。

表1 各藥劑施用量

1.5 試驗調查

1.5.1 蟲口數調查

于施藥前調查小菜蛾蟲口基數,施藥后3 d(2021年5 月14 日)、7 d(2021 年5 月18 日)和10 d(2021年5 月21 日)分別調查小菜蛾活蟲數,計算小菜蛾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1.5.2 調查方法

每個小區選取固定5 個點,每點標記5 株花椰菜調查記錄小菜蛾幼蟲數量。

1.5.3 蟲口減退率與防效計算

使用Excel 軟件進行原始數據統計與防效計算。

蟲口減退率(%)=(施藥前蟲口基數-施藥后蟲口基數)/施藥前蟲口基數×100

防效(%)=(施藥區蟲口減退率-對照蟲口減退率)/(1-對照蟲口減退率)×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蟲口數及蟲口減退率

由表2 可知,4 種劑型印楝素處理藥后3 d、7 d、10 d,活蟲數隨著時間推移下降,而清水對照活蟲數隨著時間推移增加。0.5%印楝素EC 藥后3 d、7 d、10 d 的蟲口減退率最高,分別為52.22%、66.29%、77.98%;其次是1%印楝素ME,蟲口減退率分別為46.00%、58.55%、69.09%。

2.2 各處理對小菜蛾的防效

由表2 可知,4 種劑型印楝素對小菜蛾的防效施藥3 d 后,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 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54.63%、39.89%、48.73%、39.09%,0.5%印楝素EC 的防效顯著高于1%印楝素ME,極顯著高于1%印楝素WG 和0.3%印楝素SL。施藥7 d 后,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 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71.55%、56.65%、65.02%、54.80%,施藥10 d后,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 印楝素SL 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83.40%、70.89%、76.70%、69.45%;施藥7 d 和10 d 后,0.5%印楝素EC 的防效均極顯著高于1%印楝素WG、1%印楝素ME 和0.3%印楝素SL;1%印楝素ME 的防效均極顯著高于1%印楝素WG 和0.3%印楝素SL。

3 討論與結論

本次試驗中,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 施藥3 d 后的防效分別為54.63%、39.89%、48.73%、39.09%,均低于55%;施藥7 d 后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71.55%、56.65%、65.02%、54.80%,均低于72%;本試驗結果與張利霞等[7]報道的0.3%印楝素EC 施藥3 d 后的防效高于88%、施藥7 d 后的防效高于91%有較大差距。施藥10 d 后,0.5%印楝素EC、1%印楝素WG、1%印楝素ME、0.3%印楝素SL 對小菜蛾的防效分別為83.40% 、70.89% 、76.70%、69.45%,僅有0.5%印楝素EC 的防效接近張利霞等[7]報道的0.3%印楝素EC 施藥3 d 后的防效。

本試驗結果顯示,不同劑型的印楝素對小菜蛾的防效存在顯著差異,劑型以乳油最佳,微乳劑次之,水分散粒劑和水溶性液劑防效較差。印楝素為植物源殺蟲劑,具有拒食、忌避和抑制昆蟲生長發育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將害蟲殺死,藥效相對較慢,在進行小菜蛾防治時,應選在害蟲處于低齡時施藥,能夠有效控制小菜蛾的生長發育與繁殖,抑制小菜蛾種群增長,有效控制小菜蛾危害。

0.5%印楝素EC 施藥10 d 后對小菜蛾的防效為83.40%,能夠有效控制小菜蛾繁殖和危害,防效顯著高于其他3 種劑型,最適合用于小菜蛾生物防治。

猜你喜歡
印楝素宜良縣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與半閉彎尾姬蜂種群動態研究
武漢地區春甘藍小菜蛾發生動態與氣象因子關系研究
大地彩畫 古樸村莊 宜良縣河灣村
小菜蛾半閉彎尾姬蜂簡化擴繁技術
宜良縣總工會:聯合舉辦就業扶貧招聘會
宜良縣總工會:圓滿完成第十五期醫互活動
印楝素超低容量液劑中印楝素A的HPLC法快速測定
印楝素水解動力學研究及水解產物結構解析
印楝素干粉的制備及生物活性測定
植物源殺蟲劑印楝素防治草原蝗蟲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