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民族合唱藝術泛析

2023-12-10 06:55何昌輝
戲劇之家 2023年30期
關鍵詞:合唱團民族藝術

何昌輝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 廣西 桂林 541199)

傳統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祖祖輩輩生活的見證,是祖先們對生活、歷史、理想等內容的記錄與美好希冀,現今的民族音樂是現代音樂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56 個民族,構成了百花齊放的偉大中華民族版圖,民族藝術能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民族合唱內涵豐富,飽含藝術價值,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遺忘、不可丟失的藝術瑰寶。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劇,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頻繁,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逐漸成為常態,外來音樂文化與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不斷發生碰撞和交融。在新的環境背景下,民族合唱藝術如何順應歷史并獲得新的長足發展,已成為我們音樂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合唱藝術起源與民族合唱藝術沿革

合唱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希臘時期,一直到中世紀時期隨著宗教文化的興起而在西方社會各階層中普及,在早期的發展中,合唱藝術以單聲部音樂為主,隨著復調音樂、世俗音樂等音樂相繼興起,以文藝復興時期以及著名的巴洛克時期為節點,合唱藝術不斷發展,成為了西方貴族生活中的“??汀?,直至今日合唱藝術在西方國家中仍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在我國,最早的合唱藝術源于人民生活,先秦時期的祭祀活動、巫文化中產生的《大夏》《大武》等大型樂舞音樂,本身便滿足現代藝術對合唱“多人的歌唱藝術”的基本定義。與發展歷史漫長的西方合唱藝術相比,我國合唱藝術真正開始被視作藝術專業僅有百余年的歷史,它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事業一路走來并逐漸發展成熟,可謂見證了新中國崛起的艱辛。因我國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和習俗,各民族的合唱藝術也都形成了風格各異的藝術特色。它們不僅具有鮮明的本民族色彩,也能融合出專屬于中華民族的藝術語匯,令人不得不驚嘆于生長在華夏大地上歷代先輩們的智慧與偉大。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合唱藝術更是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如《牧歌》《半個月亮爬上來》《阿拉木汗》《趕圩歸來啊哩哩》等一批藝術性極高且極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合唱作品被大眾所熟知,人民群眾也開始感知民族合唱藝術的魅力。

二、民族合唱藝術的價值意義

我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尤其是少數民族傳承了獨特的藝術元素,不少著名的合唱作品都出自少數民族地區,如上述的《牧歌》便改編自東蒙民歌,《趕圩歸來啊哩哩》便是取材于廣西彝族民歌等等。隨著生活質量逐漸提升,人們的精神需求隨之擴大,人們也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追求。民族合唱藝術自身具備的獨特藝術魅力在合唱演繹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不同的民族合唱具備不同的藝術魅力,且民族合唱與當地人文、風俗都有著密切的聯系,發展民族合唱有助于弘揚與傳承民族文化,民族合唱表演也有利于豐富人們的音樂認知,提升人們的音樂賞析能力,起到提升社會公眾素質修養的作用;在眾多民族合唱作品中不難發現,大多民族合唱作品內容是以生活、歷史、愛情、理想等題材為主,容易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這也有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同時發展民族合唱藝術還能豐富人們的生活,相互滋養,推動人與文化協同發展。

三、現階段民族合唱藝術面臨的困境及挑戰

(一)優質民族合唱作品相對較少

我國早年間的民族合唱藝術以民間自演的形式為主,大多數民族合唱作品存在“走不出去”的情況,一些優質的民族合唱音樂通常只有本地人知曉或傳唱,僅在一村、一寨、一鄉口口相傳,傳承與發展皆不具規模。隨著時代的發展,合唱藝術也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受,一些音樂家、作曲家們開始嘗試深入采風,挖掘當地民族音樂文化元素,基于當地民族音樂文化創編出了一些優秀民族合唱作品,如瞿希賢女士創編的《烏蘇里船歌》(赫哲族民歌改編)《云飛天不動》(壯族民歌改編);劉曉耕先生創作的《撒里祎》(彝族、苗族、藏族、納西族旋律混編)《崴薩祎》(傣族曲調創編);曾令榮先生創編的《海耕謠》(京族曲調創編)《蝴蝶飛》(瑤族曲調創編)等等。我國目前優質民族合唱作品在數量上,與繁星般的優秀經典合唱作品相比仍算不上“豐沛”,而優質的民族合唱作品可謂是民族合唱藝術發展的基石,對民族合唱藝術的發展影響重大而深遠。

(二)民族合唱表演形式陳舊

社會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止,合唱藝術亦需要與時俱進,當前音樂藝術舞臺廣闊,資源豐富??绲赜蛏踔量鐕幕涣鞯然顒?,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合唱藝術的資源與形式,這為民族合唱的發展帶來了新問題:如何改良、創新民族合唱藝術的表演形式,使其更適應新時代大眾的審美?這或已成為廣大合唱工作者亟待思考的問題。試想如果社會公眾??吹?、聽到的幾乎都是“西式”的合唱藝術,久而久之觀眾也會潛移默化地認為合唱應該就是這樣的。再試想一些新穎、有趣的西方合唱藝術表演,如西方歌劇《唐·帕斯夸萊》中詼諧幽默的選段《捉弄》等,不斷地通過緊張的故事情節和夸張的表演吸引著觀眾,而民族合唱藝術的表演形式始終守舊,一成不變,長此以往觀眾也會逐漸將目光轉移。因此,當下的民族合唱藝術,需要更多地挖掘、傳承和創新傳統資源,改善陳舊的表演形式。如若不然,一方面合唱藝術容易與社會的發展脫節,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另一方面,舞臺下的觀眾不斷減少,舞臺上的民族合唱藝術也容易逐漸走向無人問津之境。

(三)民族合唱團體結構不完善

合唱演繹中的合唱團和合唱指揮缺一不可。專業的合唱指揮能在排演中掌控合唱表演的節奏,主導合唱表演的情緒,引導合唱團作出精準的表演,甚至能夠直接決定合唱表演質量。在民族合唱藝術表演中,除了一部分專業民族合唱表演團體之外,民間的合唱表演團體幾乎很少有專業的合唱指揮出現,大多是一些未經過專業指揮學習、未掌握專業指揮技能的人在扮演“指揮”的角色,甚至很多合唱團體演出時沒有指揮,這就導致了民族合唱表演團體結構不夠完善。一些民族合唱團體對合唱指揮一職不夠重視,不了解指揮的基本職能與作用,甚至出現認識偏差,認為沒有指揮也可以表演好合唱。在實際的合唱表演中,專業合唱指揮的影響重大,因此,推動民族合唱藝術長期發展,專業的合唱指揮人才引入必不可少。

(四)過于側重參賽獲獎

合唱藝術以“和諧”“統一”為標準,高度講求“團結協作”,又以其藝術性高、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參與門檻較低等多種特點得以廣泛普及。因此,許多地區每年都會舉辦合唱比賽,以賽促團結,以賽促協作,以賽促藝術,這原本是非常好的出發動機,在感受合唱藝術和比賽帶來的藝術體驗的同時,還能通過集中排練、共同比賽等集體行為提升團隊整體的凝聚力、藝術修養與人文素養。但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快節奏的生活成為了常態,許多單位、企業組織起合唱團并進入排練,最終卻只為參賽獲獎,哪怕最后獲得了很好的名次,比賽結束后這個合唱團也不再集中、不再訓練,久而久之合唱團便形同虛設了,當初為參賽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卻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應有的可持續發展與回報。

四、新時代背景下民族合唱藝術發展措施

(一)文化宣傳,提升民族合唱知名度

民族合唱表演想要在社會中長期穩定地發展,需要有效吸引社會公眾,提升民族合唱在市場中的認知度與知名度。當下我國大力支持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為民族合唱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民族合唱藝術種類豐富,風格眾多,欣賞民族合唱藝術能夠提升觀眾的審美能力,有助于普及和推廣民族文化。多數在地方表演民族合唱的合唱團,很少能夠破除地方的限制,導致外來人群缺乏對民族合唱表演的了解。筆者認為,民族合唱表演可以結合當地政策與規定,展示當地的民族特色,打造當地民族的文化藝術品牌,還可以通過舉辦合唱比賽、民族合唱公益展演等形式有效提升社會公眾對民族合唱藝術的認知,使民族合唱藝術長期、健康、穩定地發展。

(二)改革創新,調整民族合唱內容

新時代社會的發展,對民族合唱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想要登上新的舞臺展現民族風采,弘揚民族文化,首先便是改革創新民族合唱作品的演唱內容。民族文化彌足珍貴、大多民族合唱作品的內容來源于祖先對于生活、歷史、理想的記錄和美好愿景,不少民族合唱作品甚至是以當地方言來演唱的,如《壯族敬酒歌》(壯語演唱)《月亮今晚要出嫁》(布朗族語言演唱)等,但它們的普通話版本相較于方言版本卻更為人所熟知,想要將民族合唱作品推向更高的舞臺,除了具備動聽的音樂旋律,歌詞內容也是非常關鍵的。

(三)多元融合,豐富民族合唱表演形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各民族的歌唱技巧、服裝、肢體動作也各具特色,民族合唱藝術更應該百花齊放,豐富民族合唱藝術的表演形式。在新時代背景下,各國經濟往來密切,文化交流頻繁已成常態,現階段民族合唱藝術的表演形式應當怎樣革新,已然成為民族合唱藝術發展道路上必須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民族合唱表演想要“走出去”,便要與時俱進,當今合唱藝術的表演除了“好聽”,還要兼具“好看”“好玩”等特點,民族合唱藝術更應如此,表演時演員可以穿上獨具當地民族特色的服飾,在不影響演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動作設計或是一些帶有故事情節的表演,豐富民族合唱藝術的表演形式,使表演滿足人們聽覺體驗的同時,增強人們的視覺體驗和趣味感。

(四)人才賦能,引入專業合唱指揮人才

當前民族合唱藝術的舞臺十分廣闊,優化民族合唱團體人員結構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增強民族合唱團體整體實力的途徑,也能為民族合唱藝術的發展提供驅動力。各民族代表可以與當地政府攜手,在人才招募欄發布合唱指揮人才的需求或者與當地高校合作,引進專業的年輕力量,促使民族合唱團體開展專業、系統的合唱訓練,提升民族合唱隊伍的整體實力水平,更好地推動民族合唱團體的發展。

五、結束語

合唱形式、作品、聲音、服飾、指揮的“民族化”,語言的“普通化”以及審美的“現代化”會使民族合唱藝術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展現異彩。筆者認為各民族合唱藝術在發展中,應充分發揮自身民族文化優勢,打造民族合唱藝術品牌。同時,為提升民族合唱的知名度,各民族可以定期攜手有關部門開展公益表演、利用好信息技術新媒體平臺等,做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任務??偠灾?,“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是民族合唱藝術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制勝法寶。

猜你喜歡
合唱團民族藝術
我們的民族
難忘的合唱團
紙的藝術
多元民族
合唱團的那些事兒
毛茸茸合唱團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