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提琴演奏中的發音問題

2023-12-10 06:55
戲劇之家 2023年30期
關鍵詞:弓子運弓琴弦

譚 汀

(湖南工商大學 湖南 長沙 410205)

一、小提琴發音的基本規則

對于小提琴來講,飽滿、結實是最基本的發音要求,要能夠發出集中而不嘈雜的聲音,且琴聲優美、動聽,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演奏者要想獲得這種聲音,就必須協調好左右手的分工,學會正確使用右臂的自然力量拉動弓子,掌握更多小提琴演奏技巧。不僅如此,演奏者要將手臂的自然力量運用到弓子上去,但不要刻意施加壓力,放松整個右手,讓其有一種下墜的感覺,拉出動聽的聲音[1]。但要注意的是,弓子本身是一種很輕的東西,因為手臂力量全部集中在弓子上,才給人一種弓子很重的錯覺。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必須遵循“一直、二平、三穩”的原則,適當用力。其中,“一直”指的是運弓時的觸弦點不管是靠近紙板或者碼子,還是在兩者中間,弓必須始終與碼子保持在水平狀態上,否則將會損壞弓毛與琴弦。所謂的“二平”,是指演奏者在運弓之前必須掌握琴弦的七個基本平面,擺出正確的姿勢。最后是“三穩”,演奏者要保持弓子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杜絕隨意擺動、扭動,并且讓弓子向琴頭方向傾斜15度,滿足發聲標準。

二、小提琴發音的三要素探討

(一)運弓速度。小提琴在我國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調色板”,因為運用不同的手臂力量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因此,在演奏過程中,就需注意運弓速度、運弓壓力以及運弓接觸點三個要素,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一旦某種因素發生變化,其他兩種要素也必須隨之改變,否則將會破壞原本的聲調。在一定時間內,如果弓子的運動速度比較快,就會有大的力量傳遞到小提琴上面;如果弓子的壓力保持不變,將會改變弓子的速度。通俗來講,弓子的速度決定著聲音的大小。而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采用均勻壓力與相同發音點是演奏幾個相同音量的聲音的最好辦法,只有力量的使用恰到好處,才會發出滿意的聲音。但要注意的是,演奏者一定不能在開始運弓時就浪費大量弓子,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會出現后期弓子不夠用的情況,從而影響演奏的順利進行。弓子一旦損壞,拉出來的聲音就會是破裂的,而剩下的一點弓拉出來的聲音也是壓死的,無法將力度分布均勻,最終影響演奏效果。不僅如此,還有些演奏者剛開始走得太慢,到后來剩的弓子太多,加之其為了快速把弓子拉完,會形成猛地一抽的情況,出現了前面聲音小、后面聲音大的問題,使曲子失去原本的意義。為此,演奏者一定要改掉這些壞習慣,在演奏前必須合理劃分弓子在各個部位的使用以及用弓長度,有效防止出現聲音不均衡的問題,使演奏的曲子更加優美[2]。

(二)運弓壓力。一般情況下,小提琴的運弓壓力往往來自弓子自身的重量、演奏者右手和右手臂的重量以及自控肌肉的動作,需要演奏者合理使用自身力量。站在其他領域來講,弓子是一個杠桿,受一般杠桿原理支配,其最輕的地方在弓尖,離弓尖越遠的地方越重,最重的地方在弓根,對弓尖和弓根所用的力度也不相同。對于演奏者來說,從轉移手與手臂的重量所用的壓力來看,也是越靠近弓尖越輕,越靠近弓根越重,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演奏者造成了困難,容易發生意外情況?;诖?,演奏者要想演奏出均勻的聲音,手和手臂給弓的壓力在弓子各部位是不相同的,在弓尖要加大壓力,離開弓尖時,就要慢慢減小壓力,這樣才能使弓的受力更加均勻,演奏出優美的曲子。另外,小提琴在演奏過程中所發出的聲音的壓力是有彈性的,通過運用右手、右手指與右手臂配合,形成彈簧系統,傳遞出聲音。彈簧系統所包含的所有部位都必須具備彈性,不能僵硬,否則會給力量的傳遞造成影響,不利于演奏。

(三)運弓接觸點。所謂小提琴發音點,主要指弓和琴弦接觸所發出的最好聽聲音的位置[3]。弓速不同,壓力不同,所發出的聲音也就不同。因此,演奏者一定要了解琴弦長度、細度與緊度對發音點的影響,琴弦越細、把位越高,發音點就越靠近琴碼,所以,演奏者每換一把琴都應當改變發音點,為的是不影響音質。當下,要想獲得正確控制發音點的技巧,不僅要有很好的聽覺,還要有完美的音樂直覺。要想把握好運弓接觸點,在變化接觸點時不能放棄弓與琴弦之間的直角,將弓子滑向指板或者琴弦。當弓子滑向指板或者琴弦時,弓子與琴碼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在演奏下弓時,演奏者必須把接觸點移至指板,待演奏越來越強時,再將接觸點轉至琴碼,形成一個演奏體系。當此環節的訓練結束,接下來就固定進行一個接觸點與精確改變接觸點的練習,在琴碼附近最洪亮的發音點放上慢且響的長弓,待找到正確的發音點后再加快運弓速度,使發音點慢慢向著指板靠近。隨后,再用輕壓力重復上述練習,在不改變運弓速度的前提下,慢慢加大壓力,使發音點靠近琴碼,加快練習速度。但要注意的是,實際演奏過程必須根據不同音樂內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弓弦接觸點來演奏,保障演奏時不出問題。

三、小提琴演奏的姿勢與發聲之間的關系

(一)左手執琴的姿勢要點。在小提琴演奏領域,通常都是左手執琴、右手握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指按壓動作,該動作是保障小提琴位置與框架的基礎,也是演奏者必須掌握的精髓。左手執琴主要是要把握整個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與指關節之間的聯系,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樣既能保證各部位相互獨立,也能讓各部位相互協調,達成配合。但要注意的是,由于手指長期處在按壓狀態下,待一段曲子完成后,要及時放開,以便隨時進行下一段演奏。另外,在執琴方面,演奏者要時刻注意執琴的角度與方向,將其始終保持在水平狀態,而琴頭則放在身側45 度角方向的位置,把琴頭高度拉到與嘴唇齊平稍微向右側傾斜的水平,把琴尾墊在肩膀上,這種演奏方式最為舒適,能夠將演奏者帶進曲子中,產生共鳴。除此之外,小提琴在遭到擠壓后,聲音會發生改變,那么,演奏者在演奏時,就需要放松頭部,將下巴輕柔地落在琴上,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夾著琴,否則會造成音色變化,影響體驗。與此同時,演奏者的左手動作要輕,指關節要與琴弦之間要保持距離,這樣演奏出來的聲音才不會受到影響,給觀眾帶來出色的聽覺體驗。

(二)右手持弓姿勢要點。站在演奏者的角度來講,右手持弓的姿勢也要符合標準。但由于弓法的使用類型很多,每種弓法所適應的演奏方式不同,因此,演奏者一定要自由運弓,將大拇指微微彎曲,頂在弓桿和弓枕的交匯處,然后再將其他四個手指放在弓桿上,使中指與無名指的距離更近,而食指與小拇指要呈略微分開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讓琴弓自由運轉,且速度與力度也要在標準范圍內。此外,在運弓過程中,演奏者需要注意,一定不能將琴弓重力放在琴上,并且,拉動的速度也要張弛有度,讓琴弓走勢平穩地運轉,給音色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影響因素的干擾[4]。

(三)演奏姿勢與發聲之間的聯系。人類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不同的人對小提琴的演奏方式也不同,為了讓手部與肩部的動作相協調,現在大多數小提琴上面都安裝了腮托,更加方便演奏者演奏,且演奏方式也更加舒適,給演奏者更好的體驗。目前,小提琴出現了兩種演奏方式,即站姿與交響樂坐姿,適用于不同的演奏活動。在站姿方面,腳通常呈丁字形,以左腳為支點,右腳為輔助,而交響樂坐姿最重要的就是身體一定要呈放松狀態,但身體必須是筆直的,屁股要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二處,左腳平放在地面上,身體略微前傾,這樣有助于演奏者更加方便地演奏,提高演奏效果。

四、小提琴的演奏狀態與發聲之間的關系

(一)演奏者的呼吸狀態與發聲之間的關系。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演奏者要重視調整自身呼吸狀態,以達到最優的演奏狀態,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盛宴。對于小提琴演奏來說,呼吸狀態與小提琴發聲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演奏者需要勤加練習,注意掌握節奏點。在目前的小提琴演奏教學中,很多學生存在未能夠關注呼吸狀態的情況,并且,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問題。呼吸是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很多演奏者在演奏小提琴時可能會有緊張心理,導致自身出現不自覺的顫抖,極易影響整個演奏過程,而通過對呼吸狀態進行調整,不僅可以緩解緊張感,還能夠通過呼吸調整演奏狀態,甚至將情緒、情感融入到演奏中[5]。

(二)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與發聲之間的關系。除呼吸狀態外,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是小提琴演奏者必須具備的素質,需注意的是,很多比較年輕的演奏者往往可能因經驗不足而影響心理狀態,甚至會給整個演奏過程造成不利影響?;诖?,在小提琴的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各種演奏技巧的傳授,還要指導學生學習心理素質的把控,避免因緊張情緒影響正常演奏?,F如今,很多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時出現緊張情緒時往往會通過調整呼吸改善心理狀態,這是最為常用的方法,不過,還是要在日常練習中多多重視心理素質的鍛煉。

五、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與發聲之間的關系

(一)左手技巧與發聲之間的關系。熟練的演奏技巧至關重要,在演奏小提琴時,演奏者雙手均應熟練掌握各種動作技巧,對于左手,要注意手指起落間動作的精準性,這是確保每個聲調均可準確的重要前提,還可根據演奏過程自由調整音量、音準。在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學習中,左手的起落練習十分重要,對此,在實際練習中,要注重通過指關節獲得按壓琴弦的力量,避免通過指尖肉墊發力;其次,要熟練運用手臂肌肉的拉動,而不是單純地通過手指的力量按壓;最后,在個別情況下,需要通過手指根部發力,因此,應注重練習指跟的爆發力和速度。小提琴演奏時,多數情況下演奏者會保持四度手型,該手型不僅是基本手型,也有較強的穩定性,根據每人情況的不同,使用四度手型也可能對小提琴的發聲產生影響。因此,在四度手型的練習或演奏中,應確保左手保持放松狀態,并應對左手手指的具體放置位置進行調整,確保每一根手指均可單獨發力,另外,應確保大拇指處于一個比較固定的位置,具體演奏時四指避免大幅度活動,僅可以小幅度調整。揉弦是小提琴演奏時比較常用的動作,可以提升聲音的飽滿度和圓潤感,是每名小提琴演奏者均需熟練掌握的技巧,具體包括手腕、手指、手臂以及混合揉弦。進行揉弦練習時,應重視尋找手指與琴弦在不同力度、不同情感下的感覺,提升人與琴之間的貼合度[6]。

(二)右手技巧與發聲之間的關系。琴弦與琴弓之間的接觸可以使小提琴發聲,右手作為持弓手,應注意對運弓技巧的掌握,一般需使弓與弦之間呈90 度,并根據演奏作品的特點合理控制力度、速度,不僅如此,還應重視了解琴弦的彈性。根據演奏音樂的不同,弓段的使用也有差異,一般可分為弓尖、中弓和弓根,在演奏時,應根據演奏音樂的特點合理選擇弓段,例如,對于比較輕快的音樂,可以選擇弓尖。在實際學習、練習時,要重視全面學習各弓段的特點,并熟練進行不同弓段的練習,掌握各弓段的發聲技巧。

六、結語

小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由西方國家傳入,有許多著名曲子,如《恰空舞曲》《西班牙交響曲》以及《流浪者之歌》等,這些曲子讓小提琴的地位漸漸提升。小提琴是最優雅的樂器之一,其擁有優雅的外觀、流暢的音色、豐富的表現手段,成為優雅與動人的代名詞。但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比較難以掌握,需要深入研究,掌握不同音色的演奏方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人員。

猜你喜歡
弓子運弓琴弦
Thickness-dependent magnetic anisotropy in obliquely deposited Fe(001)/Pd thin film bilayers probed by VNA-FMR?
淺析二胡運弓技術與方法
紀念照片
論二胡右手運弓技術在現代二胡曲中的運用
我把雨絲當做琴弦
試論小提琴教學中運弓感覺的重要意義及方法
大提琴運弓的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