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爾尼卡》:和平衛士的吶喊

2023-12-11 12:06王亞軍
初中生世界·九年級 2023年11期
關鍵詞:巴勃羅格爾尼卡立體主義

王亞軍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出生在西班牙,是立體主義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西方極具創造性和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成就除了繪畫以外,還涉及雕塑、陶藝、書籍裝幀等方面,被藝術批評家稱之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

20世紀初期,立體主義的藝術思潮在西方繪畫和雕塑領域興起,這股思潮最早由西班牙畫家巴勃羅·畢加索與法國畫家喬治·布拉克發起。1937年初,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的委托,為巴黎世界博覽會西班牙館創作一幅宣傳畫。在他構思期間,西班牙北部重鎮格爾尼卡遭遇了納粹德國的空襲,畢加索便以此為靈感來源,創作了立體主義繪畫《格爾尼卡》。

│鑒賞│

《格爾尼卡》是一幅巨型油畫,長7.76米,高3.49米,現藏于西班牙馬德里的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展現的是法西斯政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場景。畫面右端有一位母親抱著孩子在痛苦地哀嚎,地上躺著一位被戰火擊倒但仍緊握斷劍的戰士,在人物周圍,動物嘶鳴著。左側人物跪地長嘯,發出陣陣怒吼,頂部的燈光預示著他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人物、動物的斷臂殘肢相互交錯,姿態各異,表情痛苦猙獰。畢加索把這種戰火下支離破碎、人仰馬翻的創傷場景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的視覺沖擊和感召力直抵人心。畫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法西斯政權的控訴和批判,同時也希望人類能夠免于戰火,最終走向和平。

│技法│

在色彩表現上,畢加索以單純的黑、白、灰為主色調,營造出低沉悲涼的氛圍;在形式構成上,畫家運用立體主義的表現方式和超現實主義的象征手法,把生活中的物體形象以點、線、面的方式進行抽象化解構,再根據獨特的審美方式和構成規律將形體重新組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視覺藝術形式。這種對形式和空間的重新構造,突破了西方傳統寫實畫法和透視規律的定式,使畫面具有抽象和復雜的神秘感,為后來現代繪畫藝術形式的多樣化創造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巴勃羅格爾尼卡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繪畫的先驅
《格爾尼卡》掛毯“重返”聯合國
新批評視角下聶魯達情詩解讀
立體主義迷宮
戰爭之殤——《格爾尼卡》
用幾何體表現自然
職業殺手
英 雄
巴勃羅·畢加索:不安分的藝術大師
格爾尼卡七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