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蛋白肉生產的關鍵因素分析

2023-12-12 06:18陶相錦黃立強王冬玲馬文平馬世岷
食品安全導刊 2023年30期
關鍵詞:纖維結構組織化口感

陶相錦,黃立強,王冬玲,馬文平,馬世岷

(菏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山東菏澤 274000)

肉類具有獨特的味道和質地,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能夠提供人體健康所需的營養,是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全球人口的急劇增長導致肉類供應短缺,與此同時,養殖動物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糧食等資源,養殖過程中糞便和污水的排放加劇了環境污染。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與肉類具備相似口感、提供相似營養的植物蛋白肉進入市場,取代了一些現有的肉類產品。

植物蛋白肉是以植物蛋白為原料,輔以植物油、調味料等,通過生物技術生產的一種類似于肉的制品。目前植物蛋白肉常用的制備技術有高水分擠壓法、高溫誘導剪切法、靜電紡絲法和3D 打印法等[1]。相關研究多集中在工藝的優化、植物蛋白肉特性的研究等,對肉制品的影響因素的論述相對較少。本文綜述了影響植物蛋白肉的口感和品質的關鍵因素,并對植物蛋白肉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旨在為植物蛋白肉制備技術的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1 水分含量

水在擠出加工過程中具有多種作用。例如,水在擠出機內可充當潤滑劑,水分含量增加,材料通過模頭出口所需的力降低,材料、螺桿和機筒之間發生的摩擦力會降低。此外,水分還能決定熔體的黏度、影響擠出過程的溫度和壓力、充當增塑劑和發泡劑等。植物蛋白肉的水分含量與持水能力和水結合能力有關,而這些又與直接影響產品口感的多汁性有關[2]。

岳程程等[3]發現水分含量顯著影響植物蛋白肉的硬度、咀嚼度和彈性,隨著水分含量的增加,植物蛋白肉的質地更柔軟,硬度、彈性和咀嚼度明顯降低,尤其是硬度變化最明顯。因此,可通過調節水分含量控制植物蛋白肉的口感,以期與動物蛋白肉接近。孫照勇等[4]研究表明當物料含水率從28%增加到38%時,大豆蛋白植物擠出肉的組織度、硬度、咀嚼度和吸水能力沒有顯著差異。當含水率高于38%時,組織度和吸水能力迅速增大,顏色變亮,硬度和咀嚼度明顯下降。在高水分范圍(60%~70%),質構化大豆蛋白的吸水能力和溶解度隨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這可能與模具壓力和蛋白變性有關。CARMO 等[5]研究了在高水分擠壓過程中溫度、水分含量與產品進料比、產品進料速率等因素對蠶豆蛋白肉理化性質的影響,評估了產品的功能、質地和感官特性,發現水分含量對蠶豆蛋白肉的影響通常高于溫度和進料速率的影響。魏益民等[6]提出了“膜狀氣腔”理論假設用來解釋水分對植物蛋白肉品質的影響。當水分含量高于40%時,制備蛋白肉的物料相互作用劇烈,大量疏水基團暴露,加劇蛋白質的變性,形成的植物蛋白肉的持水性高;而水分含量低于40%時,制備蛋白肉的物料相互作用較小,導致組織化程度輕。

2 溫度

加工過程中的溫度是植物蛋白質構象變化的一個關鍵因素。低溫條件下植物蛋白質不發生組織化,高溫條件下植物蛋白質的分子降解成片段后,通過二硫鍵作用形成聚合體,開始組織化,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二硫鍵斷裂,組織化程度降低。故溫度與蛋白質原料在擠出機中的變性質量和纖維結構的形成有關,可直接影響植物蛋白肉的最終質量。

關家樂等[7]發現在擠壓過程中隨著溫度的升高,高水分組織化花生蛋白肉的硬度及耐嚼性逐漸增強,產品顏色不斷加深??刂茰囟葹?50 ℃時,擠出的花生蛋白肉具有較好的感官特性和質構特性。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冷卻溫度也是影響植物蛋白肉組織化蛋白形成的重要因素,冷卻溫度為45 ℃時組織化度較高。肖志剛等[8]進一步證實了擠壓溫度可以影響大豆組織蛋白肉交聯結構的強韌度,并給出了可能解釋,即擠壓溫度影響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等聚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溫度越高,相互作用越強。通過調節溫度可以改善大豆蛋白肉的結構特性,改善植物蛋白肉的口感和品質。KRINTIRAS 等[9]應用誘導剪切法制備生牛肉類似物時,發現90 ℃下制備的蛋白肉未呈現明顯的各向異性結構,95 ℃下制備的蛋白肉樣品在整個樣品區域內呈現出纖維結構,100 ℃下制備的植物蛋白樣品則有時會形成明顯的纖維,有時則會呈現出具有層狀甚至各向同性的結構。XIA 等[10]研究了水分含量和加工溫度對酵母分離蛋白肉的纖維結構強度和取向調節的影響,發現相同含水量下,隨著加工溫度的升高,蛋白肉的纖維結構變強,同時纖維結構的取向與擠出方向之間的角度減小,這一結果可歸因于酵母分離蛋白肉在較高加工溫度下的變性更強。因此,在冷卻過程中,高水分的酵母分離蛋白中形成了更強化的纖維結構。

3 原料配方

用于制備植物蛋白肉的蛋白質成分是產品識別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蛋白質在水合和溶解、界面性質(乳化和起泡)、風味形成、黏度、凝膠化、結構化和面團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結構-功能關系。

盡管植物蛋白成分的選擇是產品開發的起點,但實際選擇時通??紤]蛋白質的可用性、作物的產量和蛋白質的提取潛力。常用的植物蛋白成分的共同特征是最初為食品工業的副產品(主要是油或淀粉生產)。大豆蛋白作為提取油脂的副產品,價格低廉,在加工過程中表現出良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凝膠性和持水性等特性,是生產植物蛋白肉的最常用蛋白質。加工過的大豆蛋白與未經加工或最低程度加工的蛋白相比,含有更多的不可缺少的氨基,這使加工大豆蛋白獲得蛋白質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s Score,PDCAAS)為1.00,可與肉類、蛋類和乳制品等動物源性食品相媲美。但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豆腥味,這對生產技術具有一定的挑戰,即如何在保留營養價值的情況下去除豆腥味,使口感趨近真肉。

谷類蛋白質來源廣泛,種類繁多,有小麥蛋白、大米蛋白、大麥蛋白和燕麥蛋白等。小麥蛋白(面筋)是小麥淀粉生產的副產品,具備良好的價格優勢,成為備受關注的蛋白質來源。小麥蛋白具備優良的吸水性和黏彈性,薄膜成型性佳、熱固性好,發生水合作用后可形成二硫鍵支撐的蛋白質三維網絡結構,提高產品的纖維質感,增強黏彈性和韌性,維持色澤穩定性等。大米蛋白的賴氨酸含量遠高于小麥蛋白,其生物效價與牛肉和魚類相似,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常和大豆蛋白復用以均衡產品的氨基酸組成。燕麥是氨基酸最均衡的谷物之一,含有18 種氨基酸,包含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明顯優于小麥、大米等谷物蛋白[11],是很有發展潛力的植物蛋白肉原料。

豆科蛋白(豌豆、小扁豆、羽扇豆、鷹嘴豆、綠豆等)資源豐富、營養健康,近年來廣受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從營養角度講,未加工的豆科產品的蛋白質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一般在0.40 ~0.70,豌豆蛋白的PDCAAS 為0.893,其中必需氨基酸配比貼近人體需求,并且賴氨酸的含量尤其豐富。豆科蛋白與其他蛋白質成分具有很強的互補功能,相較于大豆蛋白,豆科蛋白豆腥味小,致敏性低,不含雌激素,生物利用度高,乳化性、泡沫穩定性強,成為市場上深受歡迎的蛋白原料之一[12]。

隨著人們對蛋白質來源認知的進一步加深和科技的發展,其他來源的蛋白質也備受關注。異養微藻在生物質生產中對水、土地和養分的使用較少,因此作為蛋白質來源受到了關注。微藻蛋白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PDCASS 約為0.5,與大米、豆類和大豆相比,谷氨酸和精氨酸水平更高。螺旋藻具有與蛋清蛋白相當的發泡、乳化、凝膠和持水/持油能力,但目前關于微藻中與食物功能相關的蛋白質的研究非常有限。

其他原料配方也至關重要,其直接影響植物蛋白肉的質地、風味、多汁性和口感,如以復配植物油如椰子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可可脂、芝麻油、玉米油等成分模擬肉類產品的脂肪,阿拉伯膠、甜菜果膠、甲基纖維素等為代表的植物蛋白肉黏合劑[13]。

4 結語

在植物蛋白肉的加工過程中,溫度、水分含量和原料配方等因素直接影響產品的品質,如口感、色澤、硬度、營養價值等,需要嚴格控制。為推動我國植物蛋白肉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①改進生產配方,使用單一來源的蛋白質在加工特性和營養價值方面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提高植物蛋白肉的質構化質量和口感,制備植物蛋白肉過程中往往需要兩種或以上的蛋白成分復配協同使用,完成從單一原料到復配原料的發展。②結合新的生物技術、酶技術等改善植物蛋白肉的口感和質量,提高產量,為規?;a提供技術支持。③加強植物蛋白肉的安全性評估和全營養評價,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的評估和評價體系。④發展個性化的定制產品,調整原料的配方和比列,如減少飽和脂肪酸等成分添加,根據需要添加礦物質和微元素,滿足市場和消費者需要。

猜你喜歡
纖維結構組織化口感
股骨近端纖維結構不良的研究進展
亞臨界芝麻蛋白粉擠壓組織化工藝研究
東華大學開發出全纖維結構智能電子皮膚
青菜口感嫩的辦法
添加劑對高水分擠壓組織化復合蛋白理化性質的影響
擠壓工藝參數對高水分組織化小麥蛋白產品特性的影響
莊園熟酸奶 品味奢華口感
酸奶加熱口感更好嗎
復合蛋白原料組成對擠壓組織化產品特性的影響
纖維結構不良合并動脈瘤樣骨囊腫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