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單一走向多元:多民族地區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景觀的塑造

2023-12-12 11:09農麗嬋
文化與傳播 2023年4期
關鍵詞:文學作品景觀文學

農麗嬋

法國學者居伊·德波在《景觀社會》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景觀理論。他認為,“在現代生產條件占統治地位的各個社會中,整個社會生活顯示為一種巨大的景觀積聚”,景觀是一個客觀化的世界現實,蘊含在景觀背后的是社會實踐和社會的統一性。[1]1-5現代生產條件無所不在的社會生活展現為一種景觀,從生活分離出來的影像匯成一條河流。居伊·德波將景觀分為集中的景觀(concentrée)和彌散(diffuse)的景觀兩種存在方式,后來他又提出了綜合景觀的概念[1]22。集中景觀政治話語單一,場景單一,綜合景觀則維度多元,場景多元。自景觀理論提出以來,相關研究一直不斷,主要運用于園林、影視和社會學的研究。在國外,該理論除了運用于園林和社會學研究,還應用于語言研究、高校的藝術教育等領域①外國教學景觀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Chunyan Shi, Environmental Art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Design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ICEMAESS, 2015;(2) Hancock.A, Capturing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Edinburgh: a pedagogical tool to investigate stud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in C Hélot, M Barni, R Janssens & C Bagna (eds), Linguistic Landscapes, Multilingualism and Social Change.Peter Lang Publishing Group, Frankfurt , pp.249-266.2012.(3)Andrea Bonaccorsi · Cinzia Daraio · Aldo Geuna,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Knowledge Landscape: Tensions, Challenges, Change—An Introduction, Minerva, 2010(48):1-4, Published online: 20 March 2010;(4)Aaron Hirsh,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Home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ation Type: Reports - Evaluative, ERIC - ED596627 -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Home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Center on Reinventing Public Education, 2019;(5)Guy Ernest Bobord(France), Translated by Muxin Zhang, Landscape Society[M], N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17:pp.3-17;(6)Pingyuan chen, How to Educate Literature: Literary Education from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M],Beijing: Oriental Press, 2021:pp.171。。目前,我國將景觀理論應用于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少,主要有邱奕彬《基于景觀社會視域下的教育內卷化》[2]等。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景觀多元,景觀理論可以為解決民族地區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中的文學教育問題提供有力借鑒。

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國際形勢日益多變,國內經濟面臨著多重挑戰,多民族地區的高職高專文學教育處在復雜的社會發展維度之中。對民族地區當前文學教育主體進行更為深入的審視,及時轉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部分文學專業教師教學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對文學學科本位反思不足,教學過于注重闡釋理性知識。部分學生文學閱讀過度經典化,學科教育分層意識明顯,教育管理部門管理話語單一。文學教育呈現出話語相對單一、權力過于集中的景觀化現象,這不但制約了多民族地區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中的課程教學的發展,還可能影響到多民族地區鄉鎮一級的小學語文教育,甚至影響其由小學至大學語文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熱愛文學的功利化。我國高職院校發端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自建立起,就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提倡高產能的市場經濟對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影響深遠,不但帶來了發展機遇,也使其面臨著挑戰。近年來,一些大學生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考取了文學專業的碩士、博士和高校教師資格證,獲得了進入高職院校擔任文學專業教師的資格。進入高職院校工作后,他們憑借扎實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熱情,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文學比賽且多次獲獎,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突出。但經過調查,實際上一些高職院校文學專業教師熱愛文學的程度并不高,年人均閱讀文學作品不足8 部。例如,筆者調查發現廣西崇左市某高職院校喜歡文學并能長年堅持閱讀文學作品的文學專業教師僅占總人數的22.7%,堅持從事文學創作的教師僅占9.0%。一些文學專業教師的教學僅限于人才培養方案和上級部門的要求,設置相應的文學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學熱情同樣受制于多種因素,主要包括就業、升學等因素。筆者以2022 年11 月22 日廣西崇左市某高職院校2021級語文教育專業年級成績排名前列的A 班、成績中等的B 班、成績最差的C 班一共155 名語文教育專業的學生為例進行調查,相關數據如表1。

表1 選擇語文教育專業的原因統計表(人)

表1 數據顯示:在這三個班中,因為喜歡文學而自愿進入該專業學習的學生有71 名,占總人數的45.8%;采取中立態度的學生有59 人,占總人數的38.1%;不喜歡文學的學生有25 人,占總人數的16.1%。對文學持中立態度和不喜歡文學的學生有84 人,共占學生總人數一半以上(54.2%)。

經過一年的語文教育專業訓練后,筆者發現喜愛文學的學生數量有所增加,具體的調查數據如表2 所示。

表2 進入語文教育專業學習一年后文學興趣情況統計表(人)

表2 數據顯示:這三個班熱愛文學的學生數量有所增加,但對文學持中立和不喜歡文學的學生仍然占較大比重,所占比例為總人數的45.1%;學生年平均閱讀文學作品的數量較低,為4.42 本;一年來堅持文學閱讀的學生僅為43.8%,現階段能堅持較長時間進行文學創作的7.7%。這部分學生畢業后,很多將成為縣鄉(鎮)的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語文教育專業中的文學課程的學習自主性不足,容易導致其不能較好支撐鄉鎮一級的小學語文教育,表面繁盛的文學教育背后存在隱憂。

(二)文學學科意識的層級化。文學教育的學科分層意識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語文教育專業中普遍存在。文學教育存在以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為尊的學科意識,很多高職院校至今沒有開設民間文學、地域文學和少數民族文學的相關課程,認為這些是普通本科院校開設的課程,高職院校沒有必要開設。不少文學專業教師對相關學科的教育認知也較為缺乏。本文以2022 年11 月30 日廣西崇左市某高職高專語文教育專業的教師為例進行調查,相關數據如表3。

表3 廣西崇左某高職院校文學專業教師對學科的認知情況

從表3 可見,在該校的語文教育專業中,至今沒有開設民間文學課程,將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學融入課堂教學的文學專業教師不多,開發的相關教材也寥寥無幾。部分文學專業教師的民間文學和民族文學的知識缺乏;部分教師雖然掌握了地方文學知識,但在課堂中因為覺得不符合學校專業培養目標,也很少提及;部分教師認為普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不利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主流社會,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就業,沒有必要占用必修課的課時。據統計,廣西崇左市某高職院校了解民族文學知識、能熟練運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對話的教師不足總人數的60%。

(三)文學閱讀的影像化。目前,高職院校的文學專業教師主要圍繞著教材,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為學生擬定文學作品的閱讀計劃。如古代文學和中國現代文學課以時間為軸,介紹各個朝代、各個發展階段著名作家的作品;外國文學則以國家為橫坐標,以時間為縱向坐標,向學生介紹國外作家的優秀文學作品。以時間為順序的文學史的授課方法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文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但單線的文學史教育和閱讀引導,容易引發學生對文學流變的簡單化理解。在以時間為序的文學教育中提倡經典閱讀,無疑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效率,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但過度強調文學作品中的經典化閱讀引導,忽視普通大眾的文學作品閱讀,容易使學生對文學產生唯美的鏡像和幻化想象。經典文學作品淪為一種高不可及的“空中樓閣”,不利于文學基礎較差的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模仿和創作。

(四)文學研究的荒漠化。目前,我國高職高專文學教育的師資隊伍和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普遍存在著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筆者調查了三所廣西高職院校,其教師擁有博士文憑的人數比例占總人數不足10%,擁有教授職稱的教師人數不足總人數的5%。部分多民族地區高職院校存在有科研能力較低、學術氛圍差、學術能力弱、科研成果少的現象。以廣西崇左市在校學生1 萬多人的某高職院校為例,教師雖然達400 多人,但擁有教授職稱的教師不足總人數的3%,每年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不足10 篇,其中文學研究的論文不足5 篇,每年舉辦的文學學術講座不足5 場。這樣的學術氛圍和科研能力使這些高職院校無能力承擔一些重大的科研活動。高職院校文學研究與中國文學高端學理對話的長期缺失,使高職院校文學研究和文學教育理論研究長期陷入一種相對滯后局面,嚴重影響了其學術提升和再造。

二、建構多維度文學教育景觀的策略

部分多民族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中的文學教育呈現單一維度的景觀化,原因是復雜的,有歷史文化的因素,也有經濟發展的因素,文學教育呈單一維度與社會現象和實踐、表象與本質、能指和所指統一性的割裂相關。均衡文學教育權力,以自我生命意識的覺醒現照文學生態的發展,回歸文學、生活和美,有利于促進多元、和諧的文學教育景觀的呈現。

(一)均衡文學教育權力,規范教育權力邊界

權力是景觀產生的根源,是現行秩序在其自身保持的不間斷的話語。[1]10單一向度文學教育景觀的呈現是權力話語過于集中的表達和象征。??略觯骸皺嗔﹃P系造就了一種知識體系,知識則擴大和強化了這種權力效應?!盵3]權力不但造就了主體,也制約了主體,還構建了某種知識體系和教學秩序。因此,對文學教育權力進行規范化管理是必要的,只有全面釋放過于集中的文學教育權力,才能促進多元、和諧的文學教育景觀的生成。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受歷史、文化、經濟等原因的影響深遠,自上而下直線型的管理思維和呵斥、訓誡等教學管理話語,使一些文學專業教師和學生身處焦慮的心境和相對自我封閉的教學語境之中。在長期單向度、直線型管理的教育語境重壓下,教學主體只能被動接受訓誡話語,而創新思維、文學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受到嚴重制約。另外,部分微觀權力主體在教學上對文學教育權力的濫用,也會造成學生單一向度文學觀的生成及文學傳統的長期延續。文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文學教材的強制使用、文學文本的過度推薦和強制閱讀、文學尊卑觀的強勢推進等,會強化單一景觀的統治效果,使文學教育淪為集中權力話語的一種表征。為了避免產生教育權力過于集中的問題,可以引入多種文學教育的權利主體,如邀請當地的民族作家、民間文學的山歌傳承人進入文學課堂,讓學生領略別樣的文學之美,不斷拓寬學生的文學思路。文學專業教師不是文學教育景觀唯一的權力擁有者,而應該是微觀權力的執行者和擁有者。教師只有明晰了文學教育權力的邊界并進行自我約束,才能充分尊重學生的文學受教育的權利,才能真正實現以個體的生命體驗和文學感受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的文學交流。高職院校多維度的綜合文學教育景觀從屬于廣大師生擁有共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范疇,師生們通過形態各異的鮮活的生命意識和文學思想進行平等對話和交流,構建話語多元、喧囂的文學世界。

(二)改進文本與生命的交互方法,以生命激情點燃文學熱情

景觀與經濟社會聯系密切,一些景觀存在的本質就是某種經濟利益的顯現。單一維度、話語相對集中的文學景觀的生成代表了某種經濟利益的存在。在高職院校與市場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文學教育的功利性不可避免,也將長期存在。應正視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對文學教育發展的影響,對教學主體進行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枴ぱ潘关悹査乖觯骸拔ㄓ袑⑷艘蚱渥陨淼?、無目的的轉變,才能使人在內心對可能的沉淪有所準備,從而得到救贖。沒人愿意當作工具,因為,就其本源而言,人渴望成為真正的人?!盵4]教育的終極目的指向了生命的本源。應在傳播文學知識和感受文學魅力的過程中,激活文學教育教學主體的生命意識,使其回歸自我。一是教師在文學教育中將“小我”融入“大我”,在傳播多民族文學知識中激發生命意識。當文學專業教師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民族、國家的發展需要緊密聯系,意識到文學教育可以提振民族精神、助力社會發展的時候,更能激發出生命的熱情。二是文學專業教師和學生交流真實的閱讀感受,以真實的生命體驗講述文學作品。廣松涉曾述:“現象之所以具有中心的意義,不在于所具有的個別的實在規定性,而在于現象作為現象而顯現的‘意義’?!盵5]進行文學教學的目標絕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文學知識和創作技巧,而是借助文學這個媒介交流情感,濡化生命,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文化和生命的意義。久而久之,學生對文學的喜愛就不僅僅源于一種功利的考試目的,而源于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未來的人生需求,自覺地將文學的感染力轉化為生命向上的動力。如文學專業教師在講解泰戈爾詩歌代表作《生如夏花》的時候,可結合自己的生命感受去闡釋文本,鼓勵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讀詩,并通過書面或口頭的方式分享給大家。在詩歌中,詩人不但抒發了人生的短暫,還抒發了奮斗者的孤獨感,抒發了與命運抗爭的不屈,表達了對完美愛情的執著追求。師生在文本的閱讀、傳播、交流和再創造中,共同完成了文學文本和鮮活生命主體的交互過程,物象和心象合一,有效地實現了濡化心靈的教學效果。

(三)打破格局差序,以平等開放的學科意識審視文學的發展

受歷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長期存在著格局差序意識,這種秩序意識是社會等級秩序在文學世界中的想象和表征。文學的分層意識主要表現在對學科、文體、語言等無意識或有意識地自我劃分文學性的強弱。如部分教師認為作家文學的文學性強,民間文學文學性弱;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性強,中國現代文學性弱;漢族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文學性強,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文學性弱;書面文學的文學性強,口頭文學文學性弱;等等。文學的自我分層意識表達了在文學空間進行領土治理的景觀想象?,F代社會飛速發展,“文學”概念的外延在不斷擴大,文學的表現形式日趨多元,其表現形式不僅局限于文本,還包括口傳、視頻、音頻、表演等形式。教師只有不斷開拓思路,才能深刻理解文學的豐富內涵。如教師可鼓勵學生多關注文學樣式、文體、語言的發展和流變;鼓勵學生精讀傳統經典文學作品外,關注普通大眾創作的文學作品,感受民間文學、口頭文學和表演等形式的藝術魅力。此外,我國多民族文學的傳統源于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歷史現實,文學專業教師應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把握中華多民族文學發展脈絡,讓文學教育回歸國家、社會和文化發展的脈絡,以建構起有特色、可持續強的文學知識傳播話語體系。誠如李曉峰所述:“作為民族國家建構重要組件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話語必然被納入民族國家話語體系,成為民族國家建構中不可或缺的意識形態方面的重要策應?!盵6]五彩繽紛的少數民族文學是中華多民族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以往一些高職院校對少數民族文學和民間文學知識的普及重視不足,學??山Y合實際情況,開設相關課程;成立多民族文學研究室,引導教師對相關領域進行專題學術研究;引導教師關注地域文學發展脈絡,整合教學的內容,逐步形成多民族文學發展的獨特見解;組織師資力量挖掘地方性知識,編制地域文學教材和作品選,選取有地方特色的文學作品編入文學作品選中;針對學科對立和分界的問題,確立學科之間的綜合聯系研究,盡早建立多民族文學教育評價體系;聘請知名作家到課堂、到學校開展文學講座,或聘請知名作家擔任校外文學指導的教師;推薦文學創作成績優異的學生作品到當地文學刊物發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地方文學界聯合會舉辦的各項文學活動。

(四)從文本轉向世界,走進經典作品之外的文學閱讀

我國古代十分重視文學教育,唐宋朝科舉考試制度使文學教育的地位變得更為重要。在清末,高等學堂中還專門設立了“中國文學”科目,講授文學的流變。[7]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文學教育延續了古代注重文學史的教育和文本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拔膶W教育的關鍵在讀本,而不在教科書,而在導師的指導下去探究?!盵8]中國文學教育長期以介紹文學史和以鑒賞文學作品為核心進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文學景觀的生活還原,忽視了文學作品之外世界的存在。文本閱讀是形成審美感受的基礎,是文學素養養成的必備基本功,但文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只有回歸生活的情境,回歸社會發展、文化發展、歷史脈絡中才能全面把握文學文本的審美價值。如教師在解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的時候,可以啟發少數民族學生回歸本民族的民俗生活場域,將本民族的求偶風俗和湘西苗族的求偶風俗進行對比理解。通過對比教學,讓學生深刻理解苗族人民獨具特色的婚姻觀,還可以將作品置于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脈絡進行解讀,如翠翠對儺送的選擇,體現了作家沈從文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審視等。通過“文學文本→生活情境和文化、社會發展脈絡→文學文本”模式的解讀,加深學生對小說人物性格、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的理解,啟發學生對社會和人生進行思考,激發他們對文學之美的向往。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提倡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但因為學生的文學功底相對于本科院校的學生較差、閱讀能力有限,提倡經典閱讀的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年閱讀量較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閱讀的范圍擴大,向學生推薦一些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學書籍,包括通俗文學、地域文學的書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循序漸進地引向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F代社會文學的存在形態多元化決定了文學閱讀表現形式的多元化。生活中處處都有文學閱讀,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善于學習,積極參與各種文學樣式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本民族口頭文學的鑒賞活動,如聽山歌、聽民族戲劇等,不斷提高文學的領悟能力?!澳7陆⒘藗€體與外界、他者相通的橋梁;模仿試圖打破主客觀之間的壁壘”,[9]教育模仿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學閱讀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模仿。讀者通過模仿,不但能使自己與文學世界融為一體,還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文學創作。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學以致用,可以引導學生走向更深層次的文學閱讀。

三、結論

我國多民族地區高職院校語文教育專業中的文學教育單向度的文學景觀呈現的原因是復雜的,與文學專業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歷史文化、教育制度相關,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完善教育機制,需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重視文本閱讀,關注文學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語境,如此才可以促進多元、和諧文學教育景觀的生成。均衡文學教育權力,改進文本與生命的交互方法,打破學科界限,提倡經典文學作品以外的閱讀,是文學由精英轉向大眾、由文本轉向主體、由單一轉向跨界的學科訴求。只有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學教育才可以洞見生命的真實,才可以真正發揮其應有的社會價值。

猜你喜歡
文學作品景觀文學
當文學作品扎堆影視化
為什么文學作品里總會出現“雨”
景觀別墅
我們需要文學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文學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圍觀者”
我與文學三十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