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

2023-12-14 22:11王海濤字發國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3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課程體系

吳 萍,王海濤,字發國

(云南技師學院 a.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德育部〕;b.招生與就業培訓處;c.智能制造系,云南 安寧 650300)

引言

“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是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的新概念,融通一詞強調“崗課賽證”四個方面的有機鏈接和融合貫通,其中的課是育人課程、賽是技能競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院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值得技工院校研究的課題,對職業技能競賽更好地服務于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賦能效果。

一、基本概念

職業技能競賽是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結合生產和工作實際開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的、有組織的群眾性競賽活動。技工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般是按專業進行編制,規范人才培養標準規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養過程各環節的具體要求。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怎樣培養人”的具體實施,職業技能競賽是“培養什么人”的目標方向,二者的聯系也就顯得密不可分,“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現實意義之一將在“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展現。

二、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現狀分析

(一)職業技能競賽驅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

職業技能競賽是院校溝通的橋梁,以共同的目標相聚競賽場地學習交流辦賽、參賽經驗,展示參賽選手技能風采,提升教師“工學一體化”的教學能力。技能競賽體現的先進性、時代性、技能性、職業性有助于教師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養,繼而改進教學方法、育人方式。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基本框架結構,由參加(參與)過職業技能競賽的“雙師型”教師或金牌教練、教練團隊執筆編制,質量定會得到優化提升[1]。

(二)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足

調研分析,部分技工院校的職業技能競賽開展處于“精英教育”階段,只有少部分選拔、備賽的學生參與,暫時還沒有將職業技能競賽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納入課程體系、植入課堂教學,或者還在學習研究階段,和職業技能競賽“普惠性”教育存在一定差距,以有限的教育資源按更加合理、科學、充分的分配方式服務到更多學生。職業技能競賽的普惠教育特征主要表現在“全納性、公平性、全面性”三個方面,技能競賽作為一種檢驗教學質量的手段、選拔技能人才的方法,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具體對接、挖掘元素、融入方式、實施過程、考核評價等需進一步探討。

(三)職業技能競賽獲獎提升技工院校就業競爭力

課題組成員開展了“職業技能競賽獲獎對技工院校就業競爭力提升”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結果分析,80%以上的學生認為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可以提升就業能力,并且愿意積極參加競賽,能夠提升其專業知識能力、工作實踐能力、社交適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就業時最有效的幫助是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另外,職業技能競賽獲獎對技工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意見建議歸納: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獎勵機制,激勵更多的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落實政策,提高教師及學生的獲獎待遇,社會激勵性增設在技能競賽中獲獎師生的人才引進計劃;要緊跟時代變化,做到人性化教育管理,跳出固定思想,實行創新教育,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適合團體的不一定適合個人,適合個人的也不一定適合團體;將職業技能競賽成果融入日常教學中,使更多的學生受益,更大力度地鼓勵學生參加競賽,通過競賽獲獎使學生提高了技術水平,增長了見識,對未來職業有很大幫助;加強企業對技能競賽的關注度,技能競賽項目要更加貼近實際;進一步規范,增加實踐,提升教育專業性、適應性;加強社會面宣傳,努力營造崇尚技能的社會風氣,提升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力[2]。

三、職業技能競賽是課程體系重構的組成部分

新編制(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職業技能競賽是重構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能力培養實訓教學體系的高端延伸。職業技能競賽代表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提質培優、賦能育人的有效手段,實施過程要重視賽教融合,朝著“賽事訓練生產化、賽項資源普惠化、賽教育人協同化”的方向努力。以職業技能競賽標準為引領,深化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重構。

職業技能競賽加入教學課程,重構課程體系。職業技能競賽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文件體現了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職業技能競賽的考核內容對接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塊,按照專業知識培養、非專業通用能力培養、專業核心能力培養、專業延展能力培養、綜合素質培養五大模塊分別對應進行課堂教學課程和實踐教學課程開發設計,具有實踐應用價值。

四、職業技能競賽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途徑

(一)職業技能競賽選手素養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勞動素質

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進一步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掌握勞動基本技能并參與生活實踐、生產勞動,實踐性和服務性勞動,動手實踐,磨煉意志;具有令行禁止、雷厲風行、整潔規范、吃苦耐勞的品質。

(二)職業技能競賽訓練要求融入實踐性教學環節

職業技能競賽訓練要求十分嚴格,有專業性、科學性、系統性的訓練體系,組織實施方案、考評細則切實可行,注重過程性考核評價,有創新團隊建設,從制度保障、后勤保障、經費預算、教師提升、選手成長等多方面構建制度體系。

其內容可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提供參考借鑒。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生產勞動鍛煉、社會實踐等,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專業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文字表達、信息技術素養、溝通協調的通用能力[3]。

(三)世賽成果轉化教材成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材資源的重要部分

職業技能競賽以世界技能大賽為引領,成果轉化受益是多方面的。鼓勵開發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傳統技術的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式教材。技工院校的教材資源建設一直在路上,世賽成果轉化教材是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技能競賽課程資源的建設和應用,借鑒世界技能競賽先進理念、技術標準和評價體系,培育適應經濟發展、服務社會需求、與世界技能職業標準(WSOS)接軌的技能人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啟動并推進課程改革,課程改革采用創新開發新專業、升級改造傳統專業、深化一體化專業課程改革三種模式,對接19個世賽項目深化12個專業的課程改革,開發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及配套教學資源。

(四)職業技能競賽考核評價方法和標準細則運用到學生學業評價過程

學生學業評價內容應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應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包含如筆試、實操、培訓鑒定等評價方式。將職業技能競賽考核評價方法和標準細則運用到學生學業評價過程,從工作崗位人才需求出發,以典型工作項目為載體,構建專業化、模塊化的課程體系,以技能競賽能力和素養要求為目標整合學業評價內容;競賽標準、規范融入日常課程教學,將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基本要求融入學業評價過程,體現對學生職業素養、知識能力的綜合評價要求[4]。職業技能競賽是對教學質量的檢驗,可作為學業評價體系中的增值賦能評價。

(五)組織承辦職業技能競賽反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完善

辦賽要注重技術標準,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完善有引領示范作用。組織承辦職業技能競賽要特別注重技術標準的銜接和保障,通過組織承辦各級各類大賽,促進相關專業領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升。組委會技術組要對標賽事技術文件,組織制訂競賽技術工作方案,編制好技術規則,對競賽各環節技術工作提出規范要求;執委會技術工作組要做好各賽項技術保障及賽務保障工作,抓好賽前培訓,落實好場地及設施設備等賽務保障;裁判組要組織好技術文件制定、比賽試題的命制,嚴格按照評分標準做好大賽評判工作;場地經理和技術支持人員要根據各競賽項目的具體需要,組織做好競賽區域內設備設施、工具材料等保障工作。

五、職業技能競賽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效益分享

(一)學生群體

1.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積極借鑒或參照職業技能競賽標準,嚴格按照企業培養技術技能人員的標準訓練學生,不僅體現在提升技術技能方面,還在操作規范、工藝流程熟悉、安全責任意識、團隊合作等方面提出全方位要求,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規范操作流程、安全文明操作的工作行為習慣[5]。教育引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通過競賽促進技能提升,落實在強化訓練的技術規范要求上,提高學生解決現場技術問題的能力,強調動手實踐的體驗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強化學生持續學習的耐力。職業技能競賽,所檢驗的就是體現專業技術領域、職業行為規范的高水平技能。高水平技能涵蓋了“全面、專業、科學的理論知識,思考辯證、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可以獨立完成崗位工作,總結反思、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能力,創新工作方式、采用新技術的潛力”等知識與判斷力。這些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促使教師在競賽前的日常教學、訓練過程中,注重學生持續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輻射到日常教育教學,要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在備課過程要有意識地觀察、分析、學習成功者的有效教學策略,課堂上指導學生,引導學生樹立為自己學習負責的主人翁意識。

3.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能力。創新能力模塊應以提升學生創新創業、適應就業的能力為核心,以智能制造類專業為例,應加入工業機器人創新設計、機械智能化產品創新設計、電氣電子自動化產品創新設計等新課程內容。結合課程體系的課程開設邏輯,制訂具體的學期項目實施計劃,在體現課程學習銜接性的前提下,爭取更好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效果。豐富教學方式,開展創新性技能競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激發其探索意識,營造“比學趕超”的積極氛圍。

(二)教師隊伍

1.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拓寬教師發展新途徑。職業技能競賽已成為技工院校教師切磋技藝、共同提升的交流學習平臺和新發展途徑[6]。職業技能競賽交流是教師了解專業建設、行業發展的重要渠道,為個人成長成才提供機遇,相關參與教師得到了鍛煉,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學過程要借鑒技能競賽考評機制,將競賽的價值理念運用到教學、工作全過程,根據技能競賽要求,鼓勵教師多到企業鍛煉學習,努力做到“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拓寬教師個人發展新途徑,學到真本領。

2.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技能競賽促進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技能競賽是高技能人才之間的競爭,與選手能力有關,更與指導教師、教練的能力水平密切相關,教練團隊技能水平高低對競賽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院校積極鼓勵青年骨干教師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提升師資隊伍水平。組織教師參加技能競賽賽項或擔任競賽教練工作,促進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核心能力,形成“競賽時爭當優秀教練,教學時爭當骨干教師”的良好局面[7]。

結語

首先,職業技能競賽開展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協同推進。正如專家所說,職業技能競賽是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展現工匠精神,宣傳技能人才榜樣,交流先進生產技術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也是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一種重要方式。技工院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陣地,培養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必須履行的社會職能,舉辦各級各類比賽是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由此,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方能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其次,人才培養方案中職業技能競賽的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設置的課程間相互分工和配合構成了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構建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技能競賽細化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實踐中,高質量完成在課堂中植入、在課程中編入、在人培中納入,“三入”仍然是任重道遠,同時是提升發展的廣闊空間。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競賽課程體系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我看競賽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職業技能競賽國內外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