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常態化管理背景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研究

2023-12-18 11:18齊魯醫藥學院董慶濤陳月虎
成才 2023年17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職業道德職業

■ 齊魯醫藥學院 董慶濤 陳月虎

護理專業人員是為廣大患者提供臨床就醫及護理服務的特殊群體,在醫學院校護理專業教育體系中,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價值。在我國現階段所處發展環境下,盡管各大醫學院校都相繼開展了職業道德教育,但由于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經歷,并結合其具體情況總結出一系列優化策略,希望能真正促進我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1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1.1 概念

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與護理專業課程教育相結合,既可以滿足護理職業特點中強調的道德準則等方面的要求,又可以注重學生的道德情操、良好品質等培訓。所以在當前的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教師要強調社會道德在職業發展中的實際應用,如護理職業品質、職業紀律、專業素質、職業責任等。雖然從概念上來看,這屬于自律范疇,但是需要通過道德公約、品質守則等方式對其進行規范與約束。

1.2 內涵

當前,通過結合實踐研究、經驗積累等方面的研究來看,醫學院校在護理專業職業道德教育方面已經獲得了不少成就,對其內涵來說,一般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表現出來。

1.2.1 注重服務意識

根據我國衛生部的相關規定,其中明確指出必須要在全國各個地區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活動”,確保各大醫院能注重臨床護理質量管理,由此能為廣大病患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并且醫學院校還需要積極夯實護理學教學基礎,促使其教習內容更加豐富,將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與日常專業教學相結合,真正改變傳統教學活動中“重專業、輕基礎;重技術、輕道德”等錯誤思想。學生在校學習、在醫院實習等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職業可塑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對其實施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最大化地增強其服務意識,從而獲得顯著的教育成效。

1.2.2 加強人本主義道德關懷

根據我國衛生部在2015年頒布的《護理事業發展綱要》的內容來看,已經將護理職業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上。其中,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道德素養、人文關懷等培訓,促使護理專業學生真正地熱愛臨床工作,并發自內心地關心患者、幫助患者、尊重患者。

1.2.3 樹立嚴肅自我觀念

嚴肅自我觀念是醫療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著護理人員需要在無人監管的條件下,依舊能積極地遵循職業道德規程、崗位規程等,謹慎工作、嚴格要求自己,避免發生違背職業道德等相關行為。由于護理專業學生在校學習、在醫院實習等過程中,大部分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所以樹立嚴肅自我觀念具有較強的臨床實踐價值。

1.2.4 注重職業禮儀

根據我國衛生護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護理禮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也是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必須認真掌握的一門課程。當前該課程在實際落實階段獲得的成效是比較理想的,它不但能真正地幫助護理專業學生彌補學習期間存在的不足與短板,促使其專業素質提升,而且還能提高學校護理專業的教學質量,確保護理專業學生在醫院實習期間能為醫院塑造良好的形象。

2 基于常態化管理背景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意義

2.1 醫德醫風建設是現今社會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

在常態化發展背景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接班人。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醫德醫風培訓,促使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并逐步提升思想境界,不但對其未來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而且對建設和諧社會也發揮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飛躍發展的背景下,醫療護理行業需要盡快轉型,具體表現為轉變護患關系緊張,大眾對臨床護理專業不夠信任等。為了維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神圣感,尤其是在當前人們素質不斷提升、權益意識逐步增強、信息觀念不斷形成等背景下,一些社會問題相繼暴露出來,教師要全面加強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

2.2 醫護職業的神圣性,需要加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在職業道德這一觀念中,古往今來,醫護人員必須要遵循以“救死扶傷”為根本,才能真正贏得社會大眾的敬重與信任。當醫護專業學生穿上潔白的護士服,并站在紅十字下莊嚴宣誓時,會很自然地涌現出一種責任感、使命感。醫學是鉆研人類生命奧妙的重要學科,由于生命異常珍貴,所以人民對生命的尊重,必然會讓醫學護理學科變得非常的高尚和崇高,所以護理職業在世人眼中也變得非常神圣。護理專業學生在從事這一職業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并積極踐行誓言,一心一意地為廣大患者提供服務。

2.3 醫護職業具有高危性質,需要護理專業學生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意識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傳染性疫情、放射性損害、化學毒品滲透、針刺感染等一系列危險事件是很常見的,這會對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在戰爭時期,醫護人員在為軍人救治期間,很容易因操作不慎而遭受感染,如果搶救延誤等,甚至會威脅生命。在國際護理事業發展中,南丁格爾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她代表著那些無私奉獻、護佑生命的護理人員。對此在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教育方面,教師要讓護理專業學生意識到,唯有真正地將患者放在重要位置上,才能無私奉獻、愛崗敬業,最終實現自身的職業價值,從而真正地贏得社會大眾的尊重與信任。

3 基于常態化管理背景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基于常態化管理及研究等背景下,現今我國各大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不少問題,這會對實際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具體表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教育內容滯后,實際效果不理想

首先,在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中,教師會錯誤地將教育內容和傳統的思政教育內容相混合,導致實際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限制;其次,教育模式與實際需求不相符,不能最大化地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再次,個別教師教學態度不認真,過于敷衍,不主動強化自身思維意識,優化教學手段;最后,學校輔導員無法及時掌握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政問題,并且選擇的教學模式不夠科學與合理,導致師生關系生疏,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3.2 教學工作無法靈活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干擾

在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后,國家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盡管獲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風氣。首先,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缺乏一些典型的教學案例,導致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其次,學校和醫院的教學氛圍有一定的差異性,護理專業學生在畢業前缺乏社會實踐經歷,思想相對單純,在進入醫院實習后,會面對不同的誘惑和困難等,導致學生會變得非常迷茫,抵御能力不斷下滑。

3.3 職業道德教育在實習期間存在異化

近些年來,由于醫療護理事業的持續發展,部分醫院過于注重經濟效益,這會對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帶來一定的影響,其表現包括:個別醫護工作者的道德思維認知出現偏差,這會對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造成負面干擾;另外,部分醫院的盈利經營思維較強,這與傳統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發生明顯的矛盾,導致護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職業道德教育與現實出現沖突,乃至會對學生已經形成的思想造成顛覆。在面對未來職業競爭壓力的過程中,一些護理專業學生為了確保在實習期間獲得認可與肯定,會沾染一些不良社會風氣。

3.4 護理職業道德教育缺乏職業價值觀危機干預策略

經過調查及研究發現,護理專業學生在醫學院校接受的職業道德教育不太集中且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造成其在實習期間的價值觀極易發生轉變。首先,對護理專業的自我定位產生影響,個別護理專業學生單純地將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照顧患者,與保姆、服務員無區別,有自卑感;其次,個別護理專業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會接觸不同類型的社會群體,極易出現受挫感與虛榮心理,導致其內心的價值觀失衡,進一步導致職業選擇危機出現。假若以上危機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調整與干涉,必然會對護理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4 基于常態化管理背景下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策略

4.1 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優化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內容,增強教學質量

在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首先,強化基層調研,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出現的問題、暴露的不足等,篩選出最適宜、最科學、最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確保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工作能真正地迎合時代發展要求;其次,最大化地彰顯輔導員的職業優勢,加強與護理專業學生積極溝通與交流,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內心想法,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疏導與教育,從而有效增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針對性;再次,加強思維認知更新,促使教學模式不斷升級,利用案例教學等方法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加強醫學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崗位培訓,促使其專業教育水平不斷提升,從而逐步增強其職業道德素養。

4.2 加強法治、理智與情感教育,強化教學成效

近年來,個別醫護人員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容易迷失職業方向,從而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對此,教師要結合一些真實案例來增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警惕意識,使其能認識護理職業具有高危性質,必須要不斷增強道德素養,才能修身慎獨,真正地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在具體落實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護理專業學生的法律、理智與情感等方面的培訓與指導,確保其職業道德素質持續提升。具體做法包括:第一,對于社會不良風氣帶來的消極影響,教師要引入法律教育機制,利用一系列負面、惡性護患案例以及違法違紀事件等,增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警惕意識,促使其積極地形成法律防線,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第二,教師要結合社會不良風氣引起的負面影響,合理利用反面教材、護患矛盾等素材,促使護理專業學生加倍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為積極地塑造良好、正直的職業形象做出努力,從而使護理專業學生逐漸形成理智防線,確保在面對不良社會風氣的情況下,能冷靜思考,不出現盲目、迷?;螂S波逐流等情況;第三,根據社會不良風氣帶來的影響,教師要給予正面案例引導與教育,促使護理專業學生增強崇高的護理職業道德觀念,并激發其責任意識,促使其形成事業心,能站在道德、情感、事業責任等方面提高思想毅力。

4.3 根據護理職業道德異化問題,強化護理職業道德對比教育

結合現實情況來看,社會環境的改變會對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具有表面性、短暫性等特點,無法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實質造成干擾。首先,加強環境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在相關性,使護理專業學生認識環境因素會對職業道德異化帶來影響,并且這個現象是普遍的、短暫的,所以這一異化不會與正確的職業道德教育產生沖突,而且還能反向驗證正確職業道德觀念的規范性、持久性和合理性,并為進一步增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打下堅實基礎;其次,加強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能促進學生的判斷能力提升,確保學生能正確的看待異化現象,嚴格遵循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最后,加強自我教育,促進護理專業學生提高個人實力,使其積極地面對未來的就業壓力,在面對困難與挫折的過程中,不盲目妥協,由此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機會與支持。

由于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且精力充沛,極易接受一些新思想、新觀念、新現象等,但也極易受到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所影響,所以教師要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確保其教育形式新穎、教育內容豐富,且緊跟時代文化的發展趨勢,最大化地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一個有趣、有益的校園教育活動中獲得正確的引導與教育。

4.4 加強護理職業道德危機干預培訓,提高干預應對能力

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心理問題、情緒危機等,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對此醫學院校必須要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計劃、有目標地實施干預指導與培訓,促使護理專業學生能在第一時間內克服困難、化解困境等,具體的應對做法包括:第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使護理專業學生認識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特點,在遇到心理危機的情況下不能過于緊張或迷茫,一定要沉著、冷靜、理智,才能游刃有余地解決問題;第二,逐步增強醫學院校護理專業教師的示范功能,通過塑造良好的教師職業形象等,為廣大護理專業學生樹立一個積極的學習榜樣,利用言傳身教的方法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促使其能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年齡段上來看,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逐漸成熟,但是會存在較強的模仿能力,假若教師的一言一行比較合規、得體等,必然會對護理專業學生產生直觀、深刻和積極的影響。

5 結語

俗話說,德為醫之先。對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來說,他們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必須要具備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職業觀念。護理專業學生是否擁有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崇高的職業道德素養等,學校教育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在當前醫學院校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結合其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針對性地進行優化與改進,從而幫助護理專業學生積極地踐行職業誓言,為其成為一名專業精湛、品質高尚的優秀護理人員打下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職業道德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職業寫作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我愛的職業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在弘揚職業道德中爭創“青年文明號”
“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