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共同富裕觀的方法論體系探析

2023-12-18 23:39郭敬生
攀登 2023年3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總書記方法

郭敬生

(中共聊城市委黨校,山東 聊城 252000)

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追求。對于實現什么樣的共同富裕,怎樣實現共同富裕時代課題的解答,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進行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論探索和理論創新。習近平共同富裕觀內含的方法論體系必將科學、有效引領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一、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中的思想方法論

(一)實事求是方法

實事求是方法要求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客觀認識事物的本質、發展規律,制定的發展政策和發展措施要符合實際。

第一,實事求是把握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必須科學地認識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不是所有人都同時富裕,不同人群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后,不同地區富裕程度也會有一定差異??梢?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但也不是同步富裕、同時富裕、同水平富裕、同層次富裕。這澄清了對共同富裕的認識誤區,統一了思想,達成了共識。

第二,實事求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遵循。制定共同富裕的水平標準必須從我國發展實際出發,這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邏輯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定共同富裕的水平標準不能超越發展實際,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統籌需要和可能,不要好高騖遠,吊高胃口,即使將來發展水平更高,也要實事求是,不能提過高的目標,搞過頭的保障??梢?共同富裕是高水平富裕,但也不是“福利主義”[1],這為實現共同富裕明確了基本遵循。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要求我們在促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立足于我國發展實際,在動態發展中實事求是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建設規律和客觀實際,進而作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更加科學的決策。

(二)辯證分析方法

辯證分析方法是指,要用唯物辯證的觀點認識事物、分析問題、把握事物發展演變規律。

第一,堅持聯系分析法。推進共同富裕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而且各方面相互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聯系分析方法推進共同富裕,強調要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拔逦灰惑w”總體布局的全面推進既是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和基本內容,也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保障和發展路徑。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把推進共同富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機聯系起來,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并強調要通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并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全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推進共同富裕,必須不斷優化和完善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并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堅持質量互變分析法。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產生質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等不得,但同時,共同富裕也是一個長遠目標,要充分估計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也急不得,強調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要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在引領推進共同富裕發展實踐中,必須堅持質變和量變的辯證統一,要全面持續推進共同富裕,進而推動實現從低層次共富到高層次共富、從單方面共富到多方面共富的發展,[2]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辯證地處理推進共同富裕中的重要關系。在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上,習近平總書記既重視提升效率又注重公平,要實現公平與效率的有效統一;在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以全局引領局部,局部又促使全局發展,推動形成全面協調的發展;在處理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系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強化頂層設計,又要重視基層探索,保障共同富裕建設實踐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基層探索;在處理先富與共富的關系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使先富帶動后富,并最終實現共富。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辯證分析方法去認識、分析和解決共同富裕的相關重大問題,實現對各種關系的科學把握。

(三)矛盾分析方法

唯物辯證法認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處處存在、時時存在,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正確把握推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對于制定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意義重大。

第一,著力解決主要矛盾。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的發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解決主要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所以,著力解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面臨的主要矛盾,能更高效率地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推動共同富裕的發展過程中要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發展實踐中,要抓住并著力解決主要矛盾,進而增強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動力。

第二,把準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僅要抓住主要矛盾,還要把解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作為主攻方向。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是主要方面,因為共同富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提升,那么,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更高質量的發展。馬克思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矛盾分析方法在指導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發展進程中能夠抓住發展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從而把握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主流、主線和中心工作。

(四)群眾路線方法

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人民的支持、擁護和認可是黨長期執政的基礎保障。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3]

第一,站穩人民立場,尊重人民創造。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不僅要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而且要促使每個人實現發展能力的提升、發展權利的公平可及。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推動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尤其是要求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幫扶力度。我們認為,推進共同富裕,既要強化政府作用,又不能忽視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價值,要彰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的生產能力是社會生產力的主要來源,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盵4]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主體的作用。因此,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確保人民群眾在共同富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人民群眾建設主體的作用,實現人民群眾的主體價值。

第二,把握人民愿望,集中人民智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斷增加。發展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不斷滿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要實現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在本質上要求必須實現共享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共同富裕的基本表現,也是促使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保障。所以,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群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上來。

同時,人的全面發展是立體化、多層次的,不僅包括實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富裕,而且還體現在個體發展能力的提升、發展權利的公平可及、公共產品的公平供給等。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盵5]因此,人的全面發展在整體上必須實現平衡和更加充分的發展,消除發展存在的差別、不平衡和不充分。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

二、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中的思維方法論

(一)戰略思維方法

戰略思維是指,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分析和解決相關重大發展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第一,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對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基礎、實現社會和諧安定等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根本解決收入不平等和貧富差距大的問題,有效實現社會更加和諧安定,其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必然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同時,共同富裕還促使提升人力資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基礎。因此,戰略思維方法為把實現共同富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供了科學認識和重要依據,進而指引全黨全力謀劃推進實現共同富裕。

第二,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舉措。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的基本特征和本質要求。這要求全黨必須錨定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領導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實施重大發展戰略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業是最大民生,強調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為了更好地解決城鄉區域差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等等。制定并實施更為有效的發展戰略能夠提升共同富裕的發展效率,因此,戰略思維方法促使實現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去謀劃共同富裕,使共同富裕的推進更有保障。

(二)法治思維方法

法治思維方式是將法治的原則、要求等運用到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推發展中的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方法去認識、分析、解決推進共同富裕發展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第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在推進共同富裕的發展實踐中,一部分人會通過辛勤勞動、合法經營、積極創業等率先富裕起來。先富與共富并不矛盾,先富不會阻礙共同富裕的實現,同時,積極推動先富幫助后富,會更高效率促進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當然,先富必須建立在合法收入的基礎上。合法收入必須得到法治有效保障,這不僅是對合法的發展權利的保障,同時,還能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和發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鼓勵勤勞守法致富,要求要依法加大對合法經營、合法收入的保護,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合法致富。法治思維方法能夠增強對發展中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權利公平的法治保障,提升生產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二,依法治理不合理、非法等收入。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會存在不合理過高收入、非法收入等問題,這與共同富裕的目標是相背離的,不僅會制約我國社會發展效率的提升,而且會導致社會不和諧、不穩定,進而對共同富裕的實現造成阻礙、制約、限制和破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法合理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特別是要堅決取締非法收入,打擊各種非法收入行為。法治思維方法引領人們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效治理影響共同富裕實現的各種違法行為,實現對非法收入的有效治理,保障了收入的公平性、公正性。

(三)底線思維方法

底線思維方法是,根據現有的發展實際、發展條件和發展可能,客觀地設定最低發展目標和發展要求,通過相關政策體系的實施,力爭達到最大發展目標值和嚴格執行最低發展要求的思維方法。

第一,防止兩極分化。在推進共同富裕的發展實踐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貧富差距,這與我國社會主義的原則要求是相背離的。收入不平等,貧富差距大,出現兩極分化,就會導致發展秩序混亂,社會失去和諧安定。和諧安定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諧安定的保障。因此,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持續發展,必須以建設形成更加和諧安定的社會秩序為前提保障。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要發揮價值引領和制度原則的導向作用,推動形成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共識和發展理念,形成強大的制度引領力。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導向作用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和原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消除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幫扶保障,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兜住基本生活底線,堅決防止兩極分化。[6]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止兩極分化提出要求的同時,作出的有效制度安排。

第二,防止社會階層固化。社會階層固化導致社會活力受到限制和束縛,造成收入差距不斷加大,出現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并最終影響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有效的政策,暢通向上流動通道,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同時,要堅決防止落入“福利主義”養懶漢的陷阱,推動在發展過程中注重政策的科學設計,形成防止社會階層固化,以及充分調動全體人民群眾積極性的政策體系。

(四)創新思維方法

創新思維是指,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過程中要敢于打破常規、突破束縛,運用新的方式方法、開拓創新的思維方法。

第一,推進制度創新。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須推動制度創新,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要發揮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等調節作用,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貧富差距問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壟斷行業改革,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等。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科學的公共政策體系,把蛋糕切好分好,[7]形成有效的制度體系,提升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保障力。

第二,推進政策創新。政策創新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增強發展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政策創新在推進共同富裕中的作用,例如:在鼓勵勤勞創新致富上,指出要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增強致富本領,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等,為構建保障發展權利公平的政策體系提供了科學指引??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推動產業不斷變革和升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思維方法為創新推動共同富裕指明了路徑,增強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動力。

(五)系統思維方法

系統思維方法是,對問題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的思維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系統觀念謀劃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第一,進行前瞻性思考。中國共產黨能夠獨立自主地領導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關鍵在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難題,必須進行前瞻性思考,形成對共同富裕的科學認識,從而更好地指導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對共同富裕的戰略意義、共同富裕的內涵、促進共同富裕的原則、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推進共同富裕的方法等進行了系統的前瞻性思考,[8]為推動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學指導。

第二,注重全局性謀劃。全局性謀劃是前瞻性思考的結果,是整體性推進的保障。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整體性、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等特征決定了必須進行全局性謀劃,否則就不能實現更高效率的整體性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系統地前瞻性思考的基礎上,對推動實現共同富裕進行了全局性謀劃,例如:必須遵循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循序漸進等基本原則,并系統性謀劃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措施,是更高效率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指導。

第三,強調整體性推進。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安排要強化整體性推進,否則會導致短板明顯,甚至可能會因為一個方面的發展不足導致整體性上的失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整體性推進共同富裕的各方面工作,例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指出要“統籌做好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9]。

三、習近平共同富裕觀中的工作方法論

(一)目標引領方法

目標引領方法是指,根據發展基礎、發展實際、發展要求和發展可能,通過科學規劃和戰略謀劃,務實設計發展的進程和階段,并明確發展進程和不同階段的具體目標任務,以具體目標任務引領和推進發展進程的方法。發展目標引領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

第一,制定總體發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分三個發展階段促進共同富裕。第一個階段是到“十四五”末,邁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第二個階段是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第三個階段是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這三個發展階段劃定了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進程和總體發展目標,是對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引領,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明確要求,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具體發展目標。

第二,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引領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盵10]可見,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目標。這要求把實現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斷完善共同富裕的政策,推動全黨全力謀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目標引領方法保障共同富裕建設實踐有明確的目標指引,進而提高實現共同富裕的質量和效率。

(二)頂層設計方法

頂層設計方法是指,從指導和引領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出發,設計發展的戰略規劃、戰略部署、戰略步驟、戰略目標、戰略舉措、制度安排等,并形成對發展的系統性指導,實現發展的整體協調、統籌推進,增強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和實效性的方法。

第一,制定共同富裕行動綱領。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重大系統工程,具有長遠性特征,必須制定共同富??傮w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抓緊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并制定指標體系和考核評估辦法。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是推進共同富裕的戰略部署,也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基本依據和基本遵循,加快了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步伐。

第二,加強制度頂層設計。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成為主要發展任務,不僅需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時,還需要保障發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制度的導向作用和優勢作用的更好發揮需要推動制度優化和完善,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制度設計不完善的問題,提出要加強制度頂層設計,推進制度發展和完善,提升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治理能力。這一要求既能夠提升發展的效率,又能保障發展的公平正義,進而系統性、全局性、整體性推進共同富裕。

(三)問題導向方法

問題導向方法是,要強化問題意識,聚焦發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積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直面推進共同富裕發展實踐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并積極去解決問題。

第一,聚焦面臨的問題。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及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必須解決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發展實踐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11]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問題觀念,積極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符合實踐要求的科學認識,并指導解決面臨的問題。

第二,提出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共同富裕的實現歸根結底要靠經濟高質量發展。沒有經濟高質量發展,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昂貌缓谩钡膯栴}是解決我國主要矛盾的根本選擇、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指向。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必須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高效率推進了共同富裕建設實踐。

(四)調查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方法是指,在明確研究對象的基礎上,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系統、持續地深入調查,掌握研究對象的全面、詳盡的實際資料,在深入分析外在的現象、具體的表象的基礎上形成對事物運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的工作方法。

第一,察實情。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復雜性的問題,需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把握實際情況。對實情的充分把握是高效率推進共同富裕的邏輯起點,因此,我們要通過調查研究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以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加等實際存在的情況。同時,推動實現共同富裕要總結實踐經驗,以先進經驗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總結經驗,逐步推開?!盵12]

第二,辦實事。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必須有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這是高效率、高水平推進共同富裕的關鍵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實現共同富裕上力求辦實事,因此,我們要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例如:要幫助高校畢業生盡快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技術工人隊伍、幫助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盡快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穩定進城農民工就業等,促進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五)狠抓落實方法

狠抓落實方法是指,要把規劃部署、決策方案、政策措施、制度安排等真正落實、貫徹和執行,實現問題有效解決、發展有效推進的工作方法。

第一,抓實主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和政府的重大責任[13]。這要求全黨必須擔當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責任,不能缺位、失位,不能弱化、淡化黨的全面領導,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全過程,要增強領導自覺,謀劃發展戰略,積極解決遇到的難題。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城鄉區域差距問題、低收入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等主要任務,并要真正貫徹落實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措施。

第二,提高落實實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已經到了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歷史階段?!盵14]為了更好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發揮黨在實現共同富裕中的領導作用,不僅不能缺位、失位,還要更加有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落實民生保障政策,扭住突出民生難題,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而且要“實打實地一件事一件事辦好,提高實效,這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指出了方法和明確了要求。狠抓落實方法必須更加注重對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各項要求、任務、政策的落實,并提高效率和質量,從而更好地保障共同富裕的實現。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總書記方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可能是方法不對
總書記的告誠
用對方法才能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