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集中教育的政治功能研究
——基于政黨理論視角的考察

2023-12-18 23:39鄧建華
攀登 2023年3期
關鍵詞:廣大黨員權威政黨

孫 鎮 鄧建華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6)

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是在黨的二十大閉幕后一周黨中央安排部署的新的主題教育。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對黨內集中教育的重視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集中教育的力度之大、頻率之高實為罕見,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內集中教育的高度重視,也映射出黨內集中教育對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功能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黨內集中教育的政治功能闡析

目前,學術界對黨內集中教育的研究主要分為整體性研究和具體研究:整體性研究方面主要對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開展的黨內集中教育進行整體性研究,考察其歷史演進[1]、鮮明特征[2]和實踐啟示[3]等;具體研究方面主要對某一個階段或者某一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進行研究分析,考察其生成動因、主要做法、實踐功效和深化路徑。譬如,有的學者考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黨內集中教育[4],有的學者則是考察了單次主題教育的發生邏輯與實踐路徑[5]。無論是整體性研究還是具體研究,鮮有學者使用政治學的研究視角去考察和分析黨內集中教育,使用政黨理論去分析黨內集中教育的就更少了。因此,本文試圖從政治學的學科視角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集中教育的政治功能進行探討。

從“政黨特質”的視角來看,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具有特質呈現功能,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使命型”“革命型”和“先鋒隊”的政黨形象。從“政治文化”的視角來看,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具有價值傳承功能,豐富和發展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體系、推動黨內政治文化的賡續傳承、為黨內政治文化的發揚提供了強大動力。從“政黨認同”的視角來看,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具有思想凝聚功能,為增進政黨認同提供了思想基礎、制度基礎和價值基礎,增進了廣大黨員對黨組織的政治認同。從“政治信任”的視角來看,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具有合法性積聚功能,在合法性積聚的過程中,構建起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規范、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化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從“政黨權威”的視角來看,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具有權威建構功能,有助于維護政黨自身的權威和政黨領袖的權威、實現了政黨權威的理性化。本研究通過結合上述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密切相關的若干政黨理論,以期多角度探究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所釋放的政治功能,進而深入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集中教育的政治意旨。

二、特質呈現功能: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的建構與彰顯

政黨形象的呈現一般包括主客觀形式:在客觀上,政黨的符號、儀式等均能呈現政黨形象;在主觀上,“致力于全人類解放”“堅持消滅私有制”“為人民服務”等思想觀點均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共產黨的政黨形象。一方面,政黨形象一般是由政黨所信仰的意識形態來決定的,政黨的性質宗旨決定了其在政治實踐中的具體行為。另一方面,政黨形象一旦呈現出來,必然會反過來對政黨自身的行為起到一種規范與制約的作用。所以,有學者對政黨形象作出了一個定義,即“組織成員和公民乃至國外公眾對黨本身、黨的各項活動及其成果給予的總體評價和認定”[6]。從政黨形象生發的條件和過程看,政黨自身的實踐行為對政黨形象的塑造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中國共產黨不僅通過開展黨內集中教育來加強自身建設,而且將開展黨內集中教育作為直觀展示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的重要方式。系統地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更能凸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和性質宗旨,構成中國共產黨的獨特政治標識。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呈現出了中國共產黨“使命型”“革命型”和“先鋒隊”的三重政黨形象。

(一)彰顯“使命型政黨”的形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有什么樣的歷史使命,怎樣實現歷史使命?!笆姑币辉~被不斷地提及,并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而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學術界也對“使命型政黨”進行了初步研究。李海青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劃分標準,即“是否以高遠歷史使命為己任”[7]。有些學者從現代民族國家建構的視角分析認為,中國共產黨受到使命的驅動,領導中國人民建立新的民族國家,并再之后擔負了治國理政的使命,將引領中華民族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都集中指向了一個使命任務:“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必須時刻牢記自身的使命任務,并以此為作為一種“政黨規范”來規約政黨的實踐活動。

(二)繼承“革命型政黨”的形象

革命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標識。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早期的共產黨人也都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中國共產黨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又下氣力開展反腐敗斗爭,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盵8]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徑??傊?回溯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不難發現,“革命”一詞始終貫穿其中,從領導中國革命到開展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型政黨的形象已然聳立。

(三)發揚“先鋒隊”的政黨形象

從政治學的視角來看,政黨作為特定階級利益表達的工具,政黨的組成人員應該是本階級當中的活躍分子。對于無產階級政黨而言,其承擔的職責不同一般意義上的政黨,其需要有強大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因此,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結構形態和組成人員必然要有別于其他性質的政治組織。列寧在總結俄國革命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了先鋒隊理論,并指出:“黨是階級的先鋒隊,它的任務絕不是反映群眾的一般水平,而是帶領群眾前進?!盵9]中國共產黨則是在此基礎上將自身確證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的主題既有旨在堅定理想信念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也有注重教育黨員樹立正確權力觀、利益觀、政績觀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還有發揚無產階級政黨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這些集中教育活動所直接解決的問題或許有所差異,但其根本上都是為了維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塑造一支強大的先鋒隊,并同時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先鋒隊”的政黨形象。

三、價值傳承功能: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文化的培育和發揚

考察人類政治社會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某一點特定階段或時期,特定政治體系中的制度和成員的行為模式都具有自身的特點。這是特點一方面是由客觀的物質條件決定的,另一方面則是受到該地區的風俗、習慣等文化要素的影響。在政治文化概念興起前,孟德斯鳩將其表述為“法的精神”,也有一些學者將其歸納為“民族性”。當政治文化的概念被阿爾蒙德提出后,政治文化一詞也被廣泛使用了,政治體系中的主觀因素逐漸都被歸納為政治文化。由此分析,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中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黨內政治文化,這種黨內政治文化影響著共產黨員的行為模式。梳理黨史上的重要文獻可以發現,“黨內政治文化”最早是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的新概念,但其形成和培育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建黨時期。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有助于中國共產黨人樹立馬克思主義政治觀、文化觀,引導正確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并不斷培育出更加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將共產黨人的價值信念不斷傳承下去。黨內集中教育的價值傳承功能主要體現在:豐富和發展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體系;為黨內政治文化的發揚提供了強大動力;推動著黨內政治文化的賡續傳承。

(一)豐富和發展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體系

黨內政治文化為廣大黨員增強“政治三力”、接受政治洗禮營造了良好氛圍。因此,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積極利用好黨內集中教育來培育和發揚黨內政治文化,更好地傳承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軟骨病’?!盵10]黨內政治文化要實現價值傳承功能,必須依賴政黨的實踐活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則是黨內政治文化不斷傳承的重要方式。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廣大黨員在認知、情感、評價等方面,都能深度融入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體系中,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的主題雖不相同,但都共同塑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政治認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評價,豐富和發展了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體系。

(二)有助于推動黨內政治文化的賡續傳承

文化的傳承必須依靠特定的載體,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形成了許多傳承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載體,譬如,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這些價值載體不僅能彰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質,還能對廣大黨員的價值理念進行引導,為新時代黨內政治文化的建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成為黨內政治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2021年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在全黨范圍內掀起黨史學習的熱潮,廣大黨員通過認真學習黨史中的歷史人物、重要事件、紅色精神,堅定了理想信念,保持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通過開展黨內集中教育活動,黨史上的一些優良作風和寶貴精神被廣泛發揚,優良的黨內政治文化也得以賡續傳承。

(三)為黨內政治文化的發揚提供了強大動力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變局之中,面對日益復雜的政治環境,只有不斷創新黨內政治文化的內容和發揚方式,利用好黨內集中教育活動,發揮黨內政治文化的價值傳承功能,及時地對黨內政治文化激濁揚清,才能使我們黨內的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從歷史上看,延安整風運動促進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三大優良作風的形成,使全黨達到空前的團結統一。從當下來看,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引導廣大黨員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信念,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從而筑牢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根基,為黨內政治文化的發揚光大提供強大動力。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成效顯著,發揚了黨內政治文化,凝聚了全黨共識。

四、思想凝聚功能:中國共產黨“政黨認同”的建構與增進

從概念定義的角度出發去考察政黨,不難發現,政黨區別于其他政治組織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政黨致力于謀求執政地位。執政地位的獲得不是憑空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政黨必須建構出政黨認同和政治信任才能在黨內外獲得廣泛支持,為將來執政夯實根基。有的學者側重于從政黨外部去考察本黨的認同,并作出了政黨認同的定義,即“衡量某一政黨支持率的長遠傾向的標準”[11],還有的學者兼顧了政黨的內部與外部,認為政黨認同是“人們在心理上對某一政黨的歸屬感或忠誠感”[12],這其中的“人們”既包括政黨內部的成員自身,也包括了政黨外部的人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集中教育為“政黨認同”的建構與增進提供了思想基礎、制度基礎和價值基礎,發揮了思想凝聚的功能。

(一)為增進政黨認同提供了思想基礎

同其他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樣,中國共產黨也非常重視對黨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讓廣大黨員接受思想洗禮,以此來增進和實現政黨認同的目標。新時代以來的幾次黨內集中教育均是以改造思想為前提,面向的是黨內思想不純和思想不統一的問題。在蘇維埃俄國的關鍵時期,列寧也曾多次提及:“這個時候特別需要保持黨的隊伍的統一和團結,保證黨員相互之間的完全信任,保證在工作中真正齊心協力,真正體現無產階級先鋒隊的意志的統一?!盵1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進一步增強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確保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進?!盵14]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著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具大考驗,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必須保持黨內的高度團結統一。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為廣大黨員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為政黨認同的建構與增進提供了思想基礎。

(二)為增進政黨認同提供了制度基礎

新時代以來,隨著黨內集中教育的常態化展開,黨內集中教育逐漸走上了制度化進程。黨內集中教育的生發動因是出于對黨的思想建設的考量,伴隨著其在制度形式上的確立,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路徑依賴,制度上的路徑依賴順勢推動著制度的實施,并最終實現了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的同向發力,使得黨內集中教育作為黨的建設的一種方式,為政黨認同的建構提供了制度基礎。新時代以來的多次黨內集中教育,讓越來越多的黨員從思想上認識到黨內集中教育不僅是黨的優良傳統,它還是一項重要制度安排。黨內集中教育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氛圍,在組織與個人之間形成了一種互動機制,讓廣大黨員更能自覺地接受思想教育和學習,將教育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終增進廣大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

(三)為增進政黨認同創造了價值基礎

黨內集中教育為政黨認同提供了思想基礎,這種思想基礎幫助中國共產黨解決了“思想要不要統一”的問題。同時,黨內集中教育也為政黨認同提供了價值基礎,價值基礎則是涉及了更多具體的內容。在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中,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指向群眾觀;“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指向權力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指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這一問題??傊?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使全黨在群眾觀、權力觀、使命觀等方面形成了共同的認識,促進了全黨在價值層面認知的一致性,保證了黨內政黨認同建構與增進的基礎。廣大黨員通過形成共同的思想認識和價值理念,并在黨內集中教育制度的實施和助推下,極大地增進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認同,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黨內集中教育的思想凝聚功能得以體現。

五、合法性積聚功能:中國共產黨“政治信任”的深化與加強

政治認同與政治信任都用來體現政治人對政治系統及其內部的政治態度的概念,但是這兩者所代表的層次則是不同的。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政治信任是一種政治情感傾向,與現實情況直接關聯,具有不穩定性,是淺層次的政治態度。而政治認同是政治人內心深處對所屬政治系統的依附感,與政治信任相比,其動機傾向更穩定,更有可能輸出積極的政治行為,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政治態度。因此,對于一個政黨來說,應該不斷增進政黨成員對自己政黨的認同,對于政黨外部人員,應該不斷深化他們對本政黨的政治信任。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集中教育的發生場域是在黨內,其直接作用于廣大黨員,但隨著黨內集中教育的火熱開展,對廣大群眾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對于中國共產黨內部而言,黨內集中教育發揮的是思想凝聚功能,增進廣大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對于政黨外部而言,黨內集中教育發揮的是合法性積累功能,深化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黨內集中教育在程序上,推動構建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規范;在績效方面,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在意識形態方面,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并最終完成了對政治合法性的積聚,深化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

(一)推動構建了中國共產黨的政黨規范

政黨規范是關于政黨的各種規范的總稱,既包含正式規范也包含非正式規范,既有政黨的內部規范,也有政黨的外部規范。[15]現代政黨是連接國家與社會的橋梁,政黨在國家內部活動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產生了政黨的法律規范;政黨在社會中也相應地產生了政黨的社會規范;政黨內部則產生了政黨的內部規范。新時代以來的幾次黨內集中教育都對廣大黨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屬于在政黨內部確定一種規范。這種規范伴隨著政黨成員在國家與社會中活動,便呈現出了政黨的法律規范與社會規范。政黨規范的構建必然有賴于特定的程序,而特定的程序是可以積累政治合法性的。按照這個邏輯,黨內集中教育在構建政黨規范的同時,利用特定的程序積累了政治合法性,最終提升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

(二)提升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

黨內集中教育不僅要注重提高黨員的干部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還要突出提升黨員干部執政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對執政能力作出了細分,即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16]對教育的主體來說,其是內容的輸出者,對于教育的客體來說,被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提升了執政能力,提高了執政績效,利用執政績效積累了政治合法性,深化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

(三)鞏固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盵17]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8]。過去的一段時期內,黨內意識形態方面出現了一定弱化和虛化,部分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出現了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學習不夠深入,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宣傳浮于表面。黨內集中教育作為黨內的一項重要政治活動,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直接面向黨內在意識形態方面所出現的問題。新時代的幾次黨內集中教育發揮了價值傳承功能和思想凝聚功能,讓廣大黨員的思想認知重新回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正軌”上,解決了黨內存在的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得以有效發揮,深化了廣大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信任。

六、權威建構功能:中國共產黨“政黨權威”的重塑與強化

政黨權威可以被理解為政黨通過特定的方式,讓政黨內部成員或外部人員服從于政黨的行為。政黨權威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一種政治資源,對中國共產黨推動決策落實落地具有重要意義。合理正確地利用好政黨權威,我們黨才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新時代開展的幾次黨內教育除展現價值傳承功能、思想凝聚功能和合法性積聚功能之外,為權威建構功能的發揮也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有助于建構政黨自身的權威

19世紀70年代,恩格斯在巴黎公社運動失敗之后,就總結到:“巴黎公社遭到滅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權威”[19]。構建政黨權威的前提是思維認知的轉變,即充分意識到政黨權威的重要性,其次才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維護政黨權威。政黨權威在政治實踐活動中的直接表現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即黨中央能否有效地集中統一領導全國的黨組織和全黨能否自覺接受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在教育內容上涵蓋到了政黨權威的內容,在教育方法上則是借用了列寧的“灌輸”理論。列寧十分重視“灌輸”主體和“灌輸”客體之間的關系,認為“灌輸”主體應當深入到各階級之中。管窺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教育的主體在某些時刻也會成為教育的客體,教育的客體則是覆蓋了全黨的上上下下。從黨內集中教育的實踐來看,中國共產黨利用“灌輸”理論將政黨權威建構的相關理論和“四個意識”在黨內廣泛傳播,推動政黨自身權威的建構,有利于廣大黨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有助于維護政黨領袖的權威

“兩個維護”自提出以來就成為黨的建設領域的研究熱點?!皟蓚€維護”中就蘊含著政黨自身權威與政黨領袖權威的辯證關系。列寧在總結俄國革命時就說道:“造就一批有經驗、有極高威望的黨的領袖是一件長期的艱難的事情。但是做不到這一點,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的‘意志統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盵20]政黨領袖的權威和政黨自身的權威是統一的,如果政黨的領袖沒有權威,那么政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也就無從談起,這樣的政黨也必然會走向分裂。從黨的百年歷程來看,在遵義會議之前,黨未能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政治上還不夠成熟。從遵義會議開始,毛澤東同志逐漸成為黨的核心,中國共產黨也開始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從黨的百年發展史可以洞曉,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引領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巍巍巨輪行穩致遠。做到“兩個維護”的前提是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新時代的黨史學習教育在描繪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都會提到中國共產黨正是有了領袖,即黨的領導核心,才能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取得不斷勝利。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的開展不僅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也是做好當下和展望未來。這啟示著我們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會讓民族復興之路走得更穩。

(三)有助于實現政黨權威的理性化

實踐表明,無產階級政黨不僅需要權威,更需要理性的權威。列寧雖然強調政黨自身和政黨領袖都需要權威,但他并不是一味地強調權威,也十分重視黨內民主。他在建黨之初,就將民主集中制寫入黨章,并指明“黨的一切組織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21]。政黨的權威與黨內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沒有民主的權威是不健康的,必然會滑向專斷;沒有權威的民主,又會成為極端的民主主義。因此,政黨需要塑造出一種理性化的權威。這要求我們不斷發揚黨內的民主,尊重事實,做到實事求是。新時代的黨內集中教育推動實現了政黨權威的理性化。一是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包h內民主是黨的生命”[22]。黨內民主的充分發揚保障了黨員的民主權利,讓黨內集中教育充滿生機活力。二是堅決維護黨章權威。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黨內法規的基礎和依據,是全黨意志的集中反映。黨章的權威是一種法理型權威,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全黨同志學習黨章黨規就是為了在黨內塑造出一種法理型權威,更好地讓廣大黨員樹立正確的權威觀。同時,黨內集中教育實現政黨權威的理性化,與政治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也是相契合的。

七、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盵23]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通過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塑造了中國共產黨的諸多政治優勢和政治特質。新時代,黨內集中教育的實踐表明:黨內集中教育的開展是有利于黨和國家事業的。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中國共產黨要總結黨內集中教育的經驗和優良做法,繼續發揮黨內集中教育的政治功能,使黨內集中教育在思想建黨、制度治黨中進一步彰顯和發揮出其價值作用。

猜你喜歡
廣大黨員權威政黨
“帶領人民過上好日子的政黨”
七〇五所廣大黨員積極為疫情防控捐款
各大權威媒體聚焦流翔高鈣
向廣大黨員拓展 向經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黨制度的“三個新”
切實推進石油企業黨建思想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跟蹤督察:工作干得實 權威立得起
權威發布
“四個全面”學習問答
權威的影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