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首善標準著力打造垃圾分類“西城模式”

2023-12-21 20:22北京市西城區城市管理委員會
城市管理與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西城區垃圾分類

北京市西城區城市管理委員會

2020年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市西城區以垃圾分類“關鍵小事”為抓手,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經過三年的實踐,全區垃圾處理全流程分類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廚余垃圾分出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顯著提升,垃圾分類在西城區已經成為新氣象。

一、強化黨建引領,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動員

一是發動1386個小區群眾、1.1萬個責任主體共治共建。駐區單位、在職黨員、老黨員先鋒隊、志愿者等社會力量8.4萬余人參與桶前值守。發揮“西城家園”宣傳平臺作用,開辟垃圾分類宣傳陣地,宣傳典型經驗做法。各街道將精準宣傳指導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建立薄弱對象清單,采取入戶走訪、桶前勸導、城管執法進社區等舉措,對薄弱對象進行反復精準指導,逐步減少不分類人群數量,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建立健全宣傳機制,制定宣傳計劃,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在黨政機關單位、駐京部隊、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和賓館、購物中心、商用寫字樓等相關企業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培訓,逐步擴大在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的垃圾分類示范效應;在社區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居民分類意識,促進全區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純凈率不斷提高。

二、壓實各方責任,建立完善常態化機制

一是將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區主要領導定期調度點評,各街道、各單位紛紛亮出獨具特色的垃圾分類“高招”,尤其是圍繞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示范樓宇創建工作,各單位分享工作經驗,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二是堅持發布《垃圾分類日報》。堅持日檢查、日通報、周調度、月考評制度,實行末位約談。每日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形成《垃圾分類日報》,主要內容包括當日驛站、中轉站及精細化系統運行情況;垃圾減量、熱線訴求等各類數據;日常檢查、問題整改、城管執法和桶站值守情況。這項舉措增加了緊迫感,將壓力縱向傳導,使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成效明顯。

三是強化“城管執法進社區”。加強溝通,區指揮部與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和各街道按月制定合理任務目標。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各街道執法人員加強業務培訓,充分利用各小區薄弱清單進行精準執法,提高執法量和規范錄入量。同時,嚴格執行監督考核機制,強化對各街道的引導效果,以執法督促居民養成自主分類習慣。

三、多部門協同發力,共同促進垃圾源頭減量

一是強化可回收物體系建設。西城區建設生活垃圾分類驛站270座、路側交投點110個、可回收物中轉站15處,達到了可回收物體系建設運行全覆蓋。在固定回收模式的基礎上推行流動回收、上門回收、定時定點回收等方式,為居民提供最大限度的生活便利條件,做到“應收盡收”。為推動低值可回收物的分類分揀,西城區出臺相應的獎勵政策,充分調動企業回收積極性。

二是常抓塑料污染治理。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宣傳活動,在轄區內使用、銷售塑料購物袋的經營主體、經營場所張貼宣傳掛圖,使經營者充分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相關政策,引導群眾挑選符合要求的綠色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三是廣泛開展綠色示范創建。全區機關單位完成區級黨政機關創建任務,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入選“北京市能效領跑者”,榮獲“北京市節能減排先進集體”;發揮“綠色家庭”示范引領作用,建立了1300余名“街巷小管家”隊伍,大力宣傳家庭環保,倡導光盤行動,以“小家”帶動“大家”;綠色學校實現全面覆蓋,全區100%學校完成綠色學校創建達標任務。

四是強化執法整治過度包裝,多措并舉減少餐飲浪費。2023年,針對茶葉、化妝品、食品行業過度包裝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檢查經營主體204戶次。

四、制定預算定額標準,規范資金投入

按照“以事定費、區分主體、分類實施、保障投入、控制成本、預算約束、講求績效”的原則,依據《北京市居住地區垃圾分類主要工作內容清單》,結合各街道歷年垃圾分類工作經費戶均支出情況的分析和調研,制定了《西城區街道“垃圾分類工作經費”預算定額標準暫行辦法(試行)》,明確了應由街道提供的垃圾分類服務內容,規范了設施維護、桶站值守、驛站運營、宣傳動員等方面的預算定額標準。該定額標準的實行,切實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均衡了全區垃圾分類資金投入水平,強化了垃圾分類資金使用的績效管理。

五、倡導“小手拉大手”,助力垃圾分類習慣培養

廣泛組織發動共青團員、少先隊員、注冊志愿者,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團教工委制定了《團隊組織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向全區青少年學生發布參與垃圾分類活動倡議書,指導學校團隊組織在校內成立垃圾分類志愿者指導員隊伍,負責在課間和午飯時間在校內的垃圾桶旁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指導老師和同學們進行垃圾分類。學校團隊組織通過線上、線下主題團隊日活動、少先隊活動課等多種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踐活動。

六、深化探索創新,實現垃圾分類新突破

一是西長安街“垃圾不落地”試點平穩推進,運行方案不斷完善,形成“由線到片、由片到面”的工作方針。招募“環保管家”33名,規范垃圾分類,實行日常檢查,上門收集可回收物,并為社區“分類之星”的評選和執法單位處罰嚴重違規者提供依據。二是廣安門外街道與京東物流合作,推出了快遞包裝箱循環利用的新模式,目前輻射廣安門外街道的24個小區,有6個垃圾分類驛站可供回收積分服務。三是垃圾分類“積分換充電”模式在各街道全面試點,進展較快的新街口街道已經實現分類積分與充電電費相互兌換,小區居民可使用分類積分兌換為電費,用于電動自行車充電或兌換口罩、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得到北京電視臺的關注與報道。四是為實現“干凈、整潔、優美”的轄區衛生環境和提高收運效率的目標,生活垃圾“公交化”收運模式2023年下半年將在西城區試點運行,緩解“綠桶滯留影響市容市貌”等現存問題。

下一步,西城區將持續發力再突破。一是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精細化信息系統升級,以數字化創新基礎設施運營和監管模式,強化信息收集、分析和評估。采用城市大腦數據平臺統一調度,推動各環節高效運轉。二是按照綠色低碳、集約高效、循環發展的原則,鼓勵餐飲單位從源頭建設油水分離和就地廚余處理設備,高標準建設可回收物中轉站,促進區域中轉設施共用、環境污染共治,實現資源合理利用,穩步提高綜合運轉水平。三是聚焦基層治理、聚焦民生實事再發力,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努力打造更加整潔、舒適、宜居的人居環境。

(責任編輯:張秋辰)

猜你喜歡
西城區垃圾分類
西城區總工會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守護居民平安
踔厲奮發新時代 篤行不怠向未來 西城區召開慶“五一”表彰座談會
垃圾去哪了
分類算一算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據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倒垃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