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公眾溝通研究

2023-12-22 01:37
中國核電 2023年5期
關鍵詞:核電輿情公眾

曹 凱

(中核核電運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海鹽 314303)

1 概述

1.1 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實施目的

為切實維護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公眾更多地了解核電、認識核電、接受核電,積極有效地開展公共宣傳、公眾參與、信息公開以及輿情應對等工作,促進公眾科學理性地了解、支持核電項目的推進,促進核電事業健康發展,提高項目所在地區公眾對核電的接受程度,核電項目建設單位應與地方政府共同制訂公眾溝通工作方案,開展公眾溝通工作,并涵蓋核電項目廠址選擇、建造和運行等主要階段,面向項目廠址周邊一定范圍內能受項目建設、運行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公眾,實施公共宣傳、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和輿情應對等工作。

1.2 核電項目公眾溝通的必要性

自1985年開始,隨著我國大陸第一座核電廠秦山核電廠開工建設,中國核電事業經過30多年的迅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在建核電機組數量最多的國家。但與此同時,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持續增強,公眾對于核的敏感程度也愈加強烈。公眾是否支持核電建設、是否能夠正確客觀地認識核電,直接決定了我國核電發展是否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新時代核電發展,公眾溝通不容忽視。公眾的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核電項目能否最終落地[1]。

2 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內容

根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關于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的相關具體要求,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重點關注廠址半徑30 km范圍內可能受項目建設、運行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公眾特別是廠址半徑5 km范圍內公眾。

2.1 公共宣傳

根據核電項目推進實際情況,公共宣傳工作對象將以社會公眾為主,由地方人民政府和核電項目建設單位聯合實施,選擇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主要在核電項目所在地的城區及廠址周邊地區(半徑30 km范圍內)開展核電科普宣傳和項目情況介紹等工作。

核電科普宣傳重點突出核電安全、高效、經濟、清潔的特性及世界核電發展狀況和我國核電建設、運行情況還有我國核電的安全監管情況等。項目情況介紹重點突出核電項目建設的意義、必要性、工程擬采用的核電技術與特點及核電項目建設單位的企業文化、社會責任和安全承諾等。

2.2 公眾參與

在以核電項目廠址為中心的半徑30 km范圍內開展核電項目公眾參與工作,通過公告、調查問卷、座談會、地級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等形式了解公眾對核電項目的意見和接受程度,并通過適當的方式,向提出意見的個人或組織反饋意見受理情況。

2.3 信息公開

核電項目所在地的地級市人民政府將負責在政府網站發布項目建設信息公告,核電項目建設單位將負責在公司網站發布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主要向社會公眾公告項目建設基本情況、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項目已完成的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情況、項目取得的國家和省、市人民政府關于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支持性文件情況等內容,以便讓公眾充分了解項目情況。同時,廣泛收集各方意見,并設置專業人員對公眾提出的問題進行答復,正確引導公眾客觀認知核電安全,為項目獲得批復提供支持。

2.4 輿情應對

核電項目的輿情應對工作在核電項目公眾溝通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由核電項目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會同核電集團和建設單位共同參與實施。

參與實施單位建立輿情監測隊伍,通過信息渠道進行輿情監測、分析和研判,密切跟蹤輿情的發展趨勢。在輿情監測過程中發現的負面輿情,有關單位和部門應在發現輿情后的規定時間內進行研判并將輿情通報輿情聯絡員。

核電項目輿情應對工作納入核電項目所在地的省、市、縣輿情處置及應對體系中,建立有效組織機構,積極做好輿情應對準備,并針對不同訴求的人群,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置和應對措施。同時,建立輿情報告工作制度,及時報告輿情動態,如發現重大輿情或群體性事件,及時通報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等有關部門。

2.5 總結和評估

在公眾溝通工作開展實施后,核電項目建設單位將相關的實施情況匯總形成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總結報告,并上報核電集團公司及項目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和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核電項目建設單位需要每年對本年度公眾溝通工作的效果進行一次內部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并不斷改進公眾溝通工作。

3 公眾溝通工作職責分工

(1)核電集團職責

1)審查認可并與項目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聯合發布公眾溝通工作方案;

2)開展輿情監測和輿情信息通報;

3)提供公眾溝通相關工作技術支持;

4)加強與所在地省人民政府的聯系,建立政府與企業聯動機制;

5)提供核領域專家團隊參與公眾溝通。

(2)核電項目建設單位職責

1)編制公眾溝通工作方案;

2)按照公眾溝通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各級政府和核電集團的領導下開展公眾溝通工作;

3)公開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4)做好輿情應對準備工作,開展輿情監測及輿情信息通報、輿情引導工作;

5)加強核電公眾溝通宣傳團隊建設,為公眾溝通工作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3)核電集團應協商核電項目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統籌指導相關工作

1)批準發布公眾溝通工作方案;

2)領導各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實施公眾溝通工作;

3)組織開展輿情監測工作,負責跨省、跨市以及重大輿情的應對工作,向國家有關部門通報重大輿情信息;

4)負責省級公眾溝通工作,協調中宣部、中央網信辦在公眾溝通過程中給予支持,對新聞與網絡媒體管控、輿情處置等進行指導和支持。

(4)項目所在地市級人民政府職責

1)參與共同編制公眾溝通工作方案,并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2)負責牽頭組織實施經批準的方案;

3)協調、組織相關單位和項目建設單位開展公共宣傳、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工作;

醫院要完善新醫改下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就需要有力的財經管理部門作為支撐,按照《醫院財務制度》,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著力成本控制,有效防范風險,達成綜合績效目標,使財務工作實現閉環式管理。通過建立管理會計制度,促進醫院財務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優化流程,提升組織效率。但是,在這個階段,醫院財務人員的整體規模不足。這表明在推進管理會計的過程中,管理型人才實力就更加緊缺。

4)負責輿情監測和輿情信息通報,對輿情進行引導和管控,及時處理重大輿情或群體性事件。

(5)項目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職責

1)與項目建設單位共同編制公眾溝通工作方案;

2)組織縣級各單位按照公眾溝通工作方案的要求,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開展公眾溝通和公共宣傳工作,做好輿情應對工作;

3)配備足夠的人力及資源以滿足公眾溝通工作的需要。

4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公共宣傳的方式

4.1 宣傳對象

由于核電項目面對的受眾體量龐大,兼具范圍廣、差異性大的特點,因此在核電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將對受眾進行合理、科學的分類,從而使宣傳工作更具針對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項目所在地得到社情,充分考慮大眾對宣傳內容和宣傳方式的接受能力,從而達到“提認知、控風險、保推進、共發展”的目的。

4.2 宣傳形式

4.2.1 常態活動

1)考察學習活動。分批次邀請核電項目所在地各方代表到國內各個核電基地參觀考察,重點推動項目周邊鄉鎮干部群眾赴核電基地參觀考察。

2)科普宣傳“五進”活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利用走訪交流、分發宣傳冊、設置宣傳櫥窗、播放視頻宣傳片等形式傳播“綠色能源、環保家園”理念。在項目所在地周邊各個鄉鎮設置宣傳櫥窗,面向重要民意代表和一般社會公眾宣傳核電科普知識。

3)科普講座。開展專項核電知識培訓和講座,重點邀請核電項目所在地利益相關群體和媒體從業者,并現場交流互動,了解相關群體的利益訴求,回答公眾的疑問。

4)科普展。在項目所在地縣文化活動中心、屬地鄉鎮開展核電知識科普展,宣傳核電知識。

4.2.2 媒體宣傳

加強與省、市、縣相關媒體的合作,以專題專欄的形式宣傳核電科普知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增強群眾的感性認識,特別是新媒體渠道,如抖音、快手等自媒體平臺,投放核電短視頻,以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了解核電、認識核電。

1)電視。充分利用電視媒體的特點,對國家涉核政策等新聞事件及時報道。在項目所在地市縣兩級電視臺播放我國核電系列科普紀錄片、電視劇,廣泛介紹核電清潔能源發展概況及原理。

2)電臺。利用電臺傳播速度快、輻射面廣、感染力較強的特點,在項目所在地市縣廣播兩級電臺播放清潔能源小知識,主要以核電安全、清潔和環保等方面為主。

3)報紙雜志。緊密結合項目實際,利用平面媒體搭建科普宣傳平臺,發出正面聲音。在市縣兩級報刊上開設核電宣傳專欄,打造清潔能源發展評論專版,適時開通專題跟蹤報道。報紙雜志刊登科普宣傳文章。

4)網絡媒體。充分發揮市縣兩級新媒體和“兩微一端”做好宣傳報道,突出宣傳清潔能源建設的好處和優勢。

4.2.3 特色活動

1)愛心公益活動。通過開展捐資助學,關愛老人和特殊群體等公益活動,拉近公眾與核電的距離,并通過媒體進行宣傳,樹立企業形象,凝聚人心。

2)地方特色活動。結合地方民俗活動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積極融入地方。

3)其他主題活動。邀請項目所在地縣書畫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會員參觀核電基地,開展書畫作品展、攝影作品展等,通過書畫、美術、攝影文藝作品宣傳核電科普知識。

4.2.4 多渠道組建宣傳團隊

1)專家宣傳員隊伍。一是國內核能領域專家宣傳員;二是縣內專家宣傳員隊伍。

2)媒體宣傳員隊伍。一是由縣傳媒中心工作人員組成。主要在各類媒體平臺上做好科普宣傳和正面報道;二是由自媒體從業人員組成,主要在其自媒體平臺開展科普宣傳。

3)鎮鄉街道宣傳員隊伍。由各鎮鄉街道班子成員、聯村干部、村(社)班子成員、網格員等人員組成。

4)教師宣傳員隊伍。由支持項目建設、擅長宣教的教師組成。

5)文藝宣傳員隊伍。由支持項目建設、擅長宣教的文藝骨干組成。

6)“兩代表一委員”宣傳員隊伍。由支持項目建設、群眾基礎較好、擅長宣教的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

7)網絡宣傳員隊伍。由支持項目建設的網絡大V、意見領袖、網絡志愿者組成。

8)鄉賢宣傳員。由支持項目建設、威信高、擅長宣教的鄉賢組成。

5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的輿情處置

5.1 自媒體時代網絡輿情特點

(1)突發性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信息的傳播者,自媒體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自媒體平臺發表觀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重大事件或者涉及大眾的事件容易引起公眾關注,在自媒體平臺上廣泛討論。過多的過激言論和負面情緒在網絡上傳開后,網絡謠言就會像病毒一樣傳播,使網絡輿情發展更加不可控,網絡輿情的收集也變得更加困難。

(2)不確定性

相對于傳統輿論危機,公共事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傳播,對于輿情危機的形成具有可預見性,容易把握危機發展方向,便于控制輿情。網絡輿情的產生與傳播缺乏征兆,且網民意見具有不確定性,難以預測發展方向,網絡輿情的發展容易被網絡重要活躍人物和一些極端的觀點誤導,使事件朝著不利方向發展,引起公眾的不滿。

(3)互動性

自媒體平臺的評論、轉發、分享等功能增強了網絡輿情的互動性。經過互動后,自媒體平臺容易吸引更多的利益相關者,引發更大的輿情危機。網民受到網絡利益相關者團體的誤導,發布的信息更加非理性。通過自媒體平臺點贊、轉發、分享等機制,使相關信息能夠實現跨平臺傳播,擴大傳播范圍,給輿情數據監控、收集和梳理帶來較大困難。

5.2 自媒體時代核電項目公眾溝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1)輿情應對時間大大縮短

近年來,網絡輿情往往可以從短短數日完成輿情的產生到擴散,再到爆發的全過程,由于社會公眾的恐核、懼核心理,核電項目也更容易短時間內產生輿情。一方面是因為抖音、微信等媒體平臺打破了輿情傳播的渠道限制,使個體成為輿情傳播的主體,加速輿情傳播擴散;另一方面是由于個體的輿情傳播并不以準確為依據,而是以事件關注度、流量為導向,核電項目由于日本福島核事故污水排放也更容易成為自媒體的“流量密碼”,部分個體傳播者會歪曲事實,吸引眼球,加快輿情的傳播擴散。

(2)輿情監測難度大大增加

在傳統媒體時代,監管部門可以以輿情信息傳播“把關人”的身份,對部分敏感話題進行把控,并對輿情進行引導和控制。然而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監管部門對輿情傳播的“把關人”身份逐漸失效,每個傳播個體都能對輿情發表看法,向外傳播。另外參與網絡輿情的群體數量龐大,擁有巨大的轉發量和變化的快速性,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具有了“自主化”的特征,使監管部門在輿情引導方面的影響力日益削弱,也導致核電項目借助監管部門控制輿情的效果大打折扣。

5.3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的輿情應對措施

(1)輿情監控

互聯網時代,海量信息內容加上多元化傳播渠道,使得網絡輿情處置工作必須重視輿情監測,應用現代化監測技術促進預警研判能力不斷提升。

建立24 h網絡輿情監控、研判和日報告機制,發生重大輿情和群體性事件時要及時通報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通過實地走訪、布建信息員開展信息收集、研判,全面準確掌握線下輿情,并及時上報;針對負面輿情,快速組織網評員進行引導。對信息不實或者造謠、傳謠帖子迅速進行管控和刪除。

(2)統一口徑

群眾集會事件一般不公開報道,必要時由現場工作小組統一指揮,召開媒體見面會,由新聞發言人根據事件演變情況、口徑材料要求回答媒體和公眾提問。確需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公開報道的,由現場工作小組對報道內容進行審核通過后,協調安排相關媒體適當報道,并正確引導輿論。

(3)健全涉核網絡輿情的監測引導機制

新媒體信息化時代,其傳播速度之快和范圍之廣難以想象。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必須要對涉核信息建立過濾機制。如果對各種信息不加以控制、過濾、篩選,任其發展,后果將不堪想象。要進一步健全境外核事件應對機制,制定相應的預案,有效開展監測和輿情應對工作,降低境外核泄漏事故對我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4)完善輿情應對機制,縮短應對時間

核電項目建設單位需要切實轉變消極被動的輿情應對理念,充分重視輿情所反映的公眾訴求,特別是利益相關者的訴求,例如國內某核電項目所在地漁民群體對于受核電溫排水影響的海水養殖補償的訴求,項目建設單位會同地方政府立即響應,向群眾介紹賠償方案,最大程度解決群眾的訴求。在自媒體時代,公眾容易被不確定情緒化因素所影響,核電建設單位一方面需要暢通表達渠道,特別是自媒體渠道與公眾進行互動,引導輿情的方向,消除消極的影響;另一方面,在輿情發展為網絡“熱點”前,通過各個媒體平臺,盡早地客觀回應,防止惡性擴散。核電建設單位應會同地方政府建立一套完善的完善輿情應對機制,縮短應對時間。

(5)爭奪“意見領袖”,增強輿情影響力

自媒體時代的“意見領袖”是指在自媒體平臺上具有影響力、活動力和號召力的人。他們的一句話所產生的引導和共振效應,往往勝于普通輿情傳播者的千言萬語。對于核電項目來說,項目所在地的“意見領袖”的聲音尤為重要,核電項目建設單位要充分發揮“意見領袖”的引導作用,使其為自己所用,通過“意見領袖”與群眾進行互動溝通,用真實正確的信息占領傳播平臺,讓群眾接收到核電安全、穩定、高效的特征信息,引導群眾支持核電項目建設。

6 總結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對項目順利推進尤為重要,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基于實際工作經歷總結了自媒體時代背景下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的工作內容,核電集團、核電建設單位、項目所在地省、市、縣人民政府的工作職責與分工,公眾宣傳的方式方法及核電項目的輿情應對與引導,將為今后的核電項目公眾溝通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助力核電項目的大力推進。

猜你喜歡
核電輿情公眾
第四代核電 高溫氣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點亮核電未來
公眾號3月熱榜
公眾號9月熱榜
公眾號8月熱榜
公眾號5月熱榜
2020年核電活動安排
核電鏈接
輿情
輿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