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大池持續引流聯合靜脈抗菌藥物治療神經外科患者術后顱內感染

2023-12-23 01:59楊榮剛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大池神經外科腦脊液

閆 峰,楊榮剛

南陽南石醫院神經外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術后顱內感染為神經外科常見并發癥,隨著神經外科新手術技術的進步,外科疾病的治療效果也越來越顯著[1]。但術后可能導致顱內感染,對患者的預后帶來不利影響。目前,臨床上采用的靜脈注射可將抗菌藥物直接送至病灶區,但單獨應用效果不佳。有學者指出[2]術后顱內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為腰大池持續引流,該方法可進一步抑制感染[3]。本研究選取70例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部分患者實施腰大池持續引流+靜脈抗菌藥物治療,并以單獨靜脈抗菌藥物給藥作為對照,旨在觀察聯合方法應用在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期望為術后顱內感染的臨床診治提供基礎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南陽南石醫院神經外科2018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術后顱內感染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35例與觀察組35例。納入標準:①術后均產生高熱、頭痛、嘔吐等癥狀;②腦膜刺激征陽性;③腦脊液白細胞計數增高。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②合并肝、腎、心功能不全者;③萬古霉素使用禁忌者。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9~59歲,平均(39.56±6.11)歲;對照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30~60歲,平均(39.64±6.23)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平均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患者與家屬知情狀態下開展,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

1.2方法對照組行靜脈抗菌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萬古霉素1g融于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治療時間2周。以靜脈抗菌藥物為基礎(方法同對照組),觀察組加用腰大池持續引流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采用EDM引流組套,在患者L3~4椎間穿刺,蛛網膜下腔置入深靜脈導管,約4~5cm,在穿刺點1cm處,固定導管,且縫合皮膚,連接三通,無菌腦室引流袋進行連接,持續引流2周。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病原菌檢出率、顱內壓及治療前后腦脊液指標,①臨床療效判定[4]:治療后,感染被抑制,體溫恢復,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感染部分被抑制,體溫有所降低,癥狀明顯好轉,為有效;感染未被抑制,體溫沒有恢復,癥狀沒有消失,病情無改善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腦脊液指標:包括白細胞計數、蛋白質含量、葡萄糖含量。③炎癥因子:采集靜脈血3mL,以3000r/min速度離心,半徑為10cm,將血清分離,置于冰箱中待測,應用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與和降鈣素原(PTC)。

2 結果

2.1治療后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629,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35,n(%)]

2.2治療前后兩組腦脊液各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白細胞計數、蛋白質含量和葡萄糖含量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計數、蛋白質含量明顯降低,葡萄糖含量明顯增高(P<0.05),組間比較,觀察組白細胞計數、蛋白質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葡萄糖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腦脊液指標比較

2.3兩組治療后顱內壓及病原菌菌檢出率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顱內壓明顯更低(P<0.05),病原菌檢出率低于對照組(χ2=5.714,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顱內壓及病原菌檢出率比較

2.4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治療前,兩組腦脊液各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PC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3 討論

機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保護層構成物質包括頭皮、蛛網膜、軟膜層、顱骨等,病菌入侵感染的預防需要依賴于血腦脊液屏障與血腦屏障[5],但外傷、腦脊液漏、高血糖與顱腦外科手術等因素可造成顱內感染的發生,其顱內感染發生風險為0.2%~5.0%,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6]。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重在預防,可通過加強無菌手術操作原則,盡可能對圍術期的各個易感環節進行控制,以減少顱內感染的發生[7]。但在實際臨床中,由于顱內神經、組織較為復雜、手術難度大,手術時間過長,易引發顱內感染。顱內感染的發病率為0.2%~0.5%[8]。該病起病急、進展快速、感染易擴散、病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由于顱內感染存在血腦屏障[4],將抗菌藥物直接送至患者病灶區域[9],但單一使用效果不佳。鑒于此,本研究將術后顱內感染患者納入本研究,對其開展腰大池持續引流+靜脈抗菌藥物治療,評價其在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經腰椎穿刺途徑給藥避免了腦屏障對藥物的過濾作用,最終提高顱內局部藥物濃度,以達到較好的控制感染效果[10]。與傳統靜脈注射相比,靜脈注射對顱內感染具有較佳的控制效果,但靜脈注射藥物需要反復穿刺,增加患者痛苦,穿刺過程中的腦脊液引出量有限。有研究指出[11]在高血壓腦出血術后顱內感染中,將腰大池持續引流與靜脈注射結合應用于患者中,其獲得的療效比較理想。本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更高(P<0.05)。提示腰大池持續引流的特點為快速有效,可迅速修復受損硬膜、清除毒素,而靜脈注射可控制用藥量,并降低藥物所引發的不良反應,創傷較小,兩者合用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腰大池引流可以將感染的腦脊液向體外引流,進一步降低顱內壓,減少在腦內的細菌繁殖,同時抗菌藥物進入病灶后,可發揮較大的藥效。有研究指出[12]腰大池持續引流聯合靜脈藥物應用于顱腦術后顱內感染患者中,可顯著改善其腦脊液指標,而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白細胞計數、蛋白質含量較對照組顯著降低,葡萄糖含量顯著升高,且患者顱內壓及病原菌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在于感染后的腦脊液能被腰大池持續引流引出,有助于分泌全新的腦脊液,對具有炎性反應的腦脊液可重新更換,進一步提高腦脊液的循環速度和置換速度。而靜脈藥物注射可提高腦脊液中的藥物濃度,抗菌效果顯著。兩者合用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腦脊液指標[13]、降低顱內感染發生率。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RP、PCT水平有所降低,可見腰大池持續引流聯合靜脈給藥抗菌藥物可降低患者炎癥反應。

綜上所述,腰大池持續引流聯合靜脈抗菌藥物治療神經外科術后顱內感染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腦脊液指標,降低顱內壓,預防術后顱內感染的發生。但是本文存在樣本量不足的問題,需擴大樣本量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大池神經外科腦脊液
Ommaya囊與腰大池介入對結核性腦膜腦炎并腦積水的療效對比
海(hǎi)
腰椎術后腦脊液漏的治療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護理分析
腦脊液引流在早期顱內破裂動脈瘤治療中的應用
PC-MRI對腦脊液循環的研究價值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波:行走在神經外科前沿
神經外科昏迷患者兩種置胃管方法比較
開顱手術后常規腰大池引流對防治顱內感染的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