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人議戲劇熱點

2023-12-25 03:22
上海戲劇 2023年6期
關鍵詞:劇場戲劇舞臺

編者按:

金秋十月,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家相聚烏鎮,探討中國戲劇乃至世界戲劇的趨勢,并拓展到文學與劇場、觀眾與劇場、跨界劇場等熱點議題。第十屆烏鎮戲劇節12場小鎮對話精彩紛呈,本刊特別挑選了4個議題,聽他們暢談藝術和作品,帶大家進入絢麗的戲劇世界。

觀眾在場——當代劇場藝術的觀演關系

多年來,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關系是如何演化的?參與者討論著這不斷進化的微妙關系。

張先:我認為,現在的很多演出往往忽視戲劇藝術一個基本的準則:同一時空,同時有現場交流的觀眾和表演者在同一個地點進行交流,這樣的形式叫戲劇。這里的關鍵在于“同一時空”,如果不是在同一時空間,沒有這樣一種交流的話,那么“劇場”的這個概念就不存在了?,F在非?!皶r髦”的一個概念就是“沉浸式”,我覺得有點不準確。因為戲劇從誕生那天起,本身就具備讓觀眾沉浸在整個戲劇氛圍中的作用,這是它的本質。我們現在所謂的“沉浸”,只不過是局部地夸大某一部分。其實不單是戲劇,藝術本身就是讓欣賞者沉浸進去。

王婧:我們走進劇場,演員在舞臺上呈現一場表演,其實是一場某種意義上的觀眾和演員之間的共同表演。觀眾帶著預知走進劇場,演員也是一樣,演員在站到舞臺上的時候,他知道他是在扮演某個角色,或者不是在扮演那個角色,是“我的身體在場”,然后帶給你們觀眾一種解讀的可能。劇場是一個提出問題的場所,觀眾在這里進行自己的思考。劇場不是讓我們進入一個幻覺空間,與現實抽離的一個地方,反而是非常真實的。進入20世紀末之后,文本的作用慢慢淡化了。我覺得當下的一個趨勢就是,因為文本退居了二線,那么更多人就想要借助其他的舞臺舞美去跟觀眾之間發生關系。而《倒行逆走新世紀》的創作方式給了觀眾無限的建構或想象的空間,給觀眾以主動權:你不一定要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你的想象力也可以參與到這個故事的建構中。不要帶預設,而是去現場感受。劇場是拋出問題、提出問題,大家可以討論的一個場域。那如果我們所有人答案都是一樣,就太遺憾了,因為每個人是那么鮮活、那么不同,所以“不同”很重要。

亞歷山大·戴夫連特:我對于所有劇場創作最核心的考慮都是我們如何改變劇場。雖然說,在所謂的劇場,觀眾要有參與感,但是創作的責任不是在觀眾身上,觀眾不應該帶著“共創”的責任,這是創作者的責任?;又傅氖俏覀兊膽蚝陀^眾之間的關系,但有時候沒有演員卻可以有劇場。所以我們要活在當下。在看劇的時候,你是鮮活的,要保持這種鮮活性。我就是要通過劇場這樣的場域,讓大家感受到可能性。作為一個創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此時此刻我要講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而劇場是可以在此時此刻把這個故事和大家一起討論的場所。觀眾沒有那么的無知和智能,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給觀眾這個主動權。劇場中的一切都是你的自由,你可以不喜歡,而如果喜歡看、覺得很感動,那這是你獲得的禮物。因為我做的戲就是一個禮物,有些人在收到禮物之后是不打開的,那沒關系,我禮物送完了。因為《倒行逆走新世紀》的前30分鐘其實也是一個技巧,不是說故意要間離觀眾,讓觀眾完全看不懂。就算在這個倒行的過程中,我還是希望在每一個點上都還是給到觀眾好奇的點,讓觀眾可以跟著一起走,直到有那個驚喜。

舞蹈在劇場發生

傳統話劇的肢體化趨勢,勢必會打破不同舞臺藝術的邊界,將舞蹈等重肢體的表達視為其天然的伙伴,甚至變成其組成部分,融合與嫁接讓劇場更繁花似錦。

高艷津子:生命是一個整體,特別在藝術表達上,事實上我們都在力圖去表達我們看不到的存在。作為舞蹈來說是身體性,戲劇和身體和舞蹈是一件事情,你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塊肌肉里面,都是你的故事,都是你的秘密。對我們來說,戲劇不一定只是說話,也有很多沒有聲音的故事,正在生命內發生。所以舞蹈在今天,特別是在我的作品里面,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而那個戲劇性是無聲的,用身體的語言去傳遞身體和生命中的秘密。當舞者在舞臺上表現身體秘密正在展開的過程,它就成為了生命里瞬間被看到的景。由此我們也會因這些景,在生命特殊的景域里相遇,跟你有默契地對話和感知。我是一個拋種子的人,每個作品會拋出一個和大家去共鳴或者去對話的種子,每個人會在自己的種子上開花結果。作品里鮮活的生命力來自于每一個坐在當下的主人,而不來自于主創的主觀意識。

芮安娜·菲斯:無論是舞蹈還是戲劇,在我看來都是一體的。我的工作方式,是來到劇場里面去熟悉我的演員和舞者,先去了解每個人的背景,他們是誰、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肢體能力。這個作品的參與者,有些是專業舞者,有些不是專業舞者。所以我需要了解每個人自己的故事,為什么來到這個排練廳,我要了解清楚之后在舞臺上決定,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講一個故事,無論是用語言也好,肢體也好,什么樣的方式才是最合適的,這是導演在舞臺上要實現的一個加工。所以我的工作方式是了解每個人,把每個人解構之后再把每個人在臺上體現出來。就《沉沒之城》這個故事來講,這個作品體現的內容非常痛苦,整個臺上的演出是非??嗤吹?。而對于觀眾來講,你可以選擇去沉浸式地體會這樣痛苦的人生,也可以選擇不去。但是你至少不要去妄加判斷,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都很不一樣。我希望這個作品能讓大家更理解彼此,希望觀眾能產生更多的共情和對于其他人的理解。

看一個作品很像解一個謎題,舞臺上每樣東西可能都是一個線索,燈光、道具,都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線索,而你們都是偵探。每個觀眾都用心去看這個作品,比用大腦去看這個作品更重要。你的“體會”是什么,而不是你“看到”什么,你的體會是最重要的。借用一位美國劇評人的話:“每次進劇場的時候把它想象成一場宿醉,但是醒來以后卻能理性地去思考、去回憶這個作品?!?/p>

唐納德·胡特拉:我覺得水給每一個人成為海洋的機會,給每一個水滴成為海洋的機會。作為表演者,我的工作是要絕對地敞開我自己,向每一位觀眾展示自己。當我足夠坦誠,把我身體最脆弱的情感向大家展示的時候,我希望能創造一個機會讓大家能真正地表達自己,能做到表達的沉浸。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每個人都逐漸回憶了自己的苦痛,所以在臺上的肢體語言非常的多樣,可能是很平靜、很跳躍的、很激動的,但是這些都給了演員一種機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對于我來講,參與這次演出是用這種語言和觀眾溝通的一次機會。

文學綻放在舞臺

文學和戲劇有著相生相成、互為疊加的關系。當代中國文學呈現出強烈的戲劇性,而劇場的二度創作則盡顯其獨特風采,為文字添加了各異其趣的翅膀。

喻榮軍:我一直認為創作就是一種冒險。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各種各樣的人在一起,大家共同去創作,在創作中去碰撞。我們可能知道一個未來的方向,沿途過程中的風景,對創作者來說可能是最好的收獲。在改編的時候,我不太知道未來在舞臺上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知道一個方向就行了,然后去進行創作。

塞巴斯蒂安·凱撒:在改編《臭蟲》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尋找新的世界、尋找新的人類,新人類這個詞是“New Man”,但是還需要尋找新的女性,就是“New woman”,我覺得這個世界,其實新的女性已經在慢慢出現了。當然,我因為不是一個女性,所以我有很多東西沒有辦法站在女性的角度,或者說是就女性發聲,但是我覺得新的女性已經慢慢出現了。

保羅·馬瑞爾斯:在進入到經典文本改編之前,我的做法是把小說里面我認為最容易視覺化的,或者說最大的部分先拿出來,跟演員們在劇場里做很多的即興演出,試圖碰撞出一些火花,看什么東西能用、用什么樣的方式在舞臺上呈現出來,具有戲劇元素和效果。另外一個很大的挑戰是《布拉斯·庫巴斯死后的回憶》這個作品里面,有大量的反諷的元素,那么在舞臺改編上面,如何用戲劇的語言在舞臺上呈現出來,對我們來說這是很大的一個挑戰。還有它的內容,雖然說是反諷,但是有一定的含蓄性,這是另外的一個挑戰。我們對經典文本的重新改編,是希望它們能夠在當代的語境下跟觀眾進行同時再創作。

當代戲劇排演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當代劇場導演的關鍵詞,當代導演的工具箱已經被解放開了,能夠容納任何劇場空間、肢體運用以及影像等等,導演們談論這種多樣性對他們劇場創作是如何具有重要價值的。

巴爾托斯·西德洛夫斯基:做戲劇的前提是要有好奇心和良心,世界有多么全球化,我們就有多么豐富的議題可以表現。但是我們現在社交媒體流行,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關于淺薄事情的討論、注意力停留時間很短等現象一直存在著。我們做戲劇不能這么淺薄,必須集中注意,給觀眾非常豐富的信息和深層次的討論,和觀眾連接,所以這是我認為戲劇和現代的走向性所不同的部分。我們做戲的理念是,希望通過劇場給觀眾一些勇氣,使他們回到當代的社會中,去成為社會的活動家。我們要打破一些常規,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政治上,要給大家不同的、能夠用以斗爭的勇氣,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石坤森:我特別開心于烏鎮的觀眾對“多樣性”的好奇。在這里,我們每天一直在聊今天看了什么戲,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氣氛和空間特別重要。在孟導的戲和其他中國導演的戲巡演的時候,經常會有觀眾問我這樣的問題:這個戲的中國性在哪里?哪里是特別有中國特色的地方?我覺得這些問題很奇怪。我們在做劇場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更為開放的態度,對內容有更為廣泛視角、多樣性的審視,而不是局限地認為這個東西是哪個國籍才能表現出來的東西。

孟京輝:對我來講,多樣性除了是我們看到的表面、字面上的多樣性的展示,還是從不同的文化傳統和不同時代發生的各種事件里,藝術家不斷地汲取營養,用藝術的眼光重新搭配、重新創意、重新解釋。我覺得可能在現在的社會和文化狀態里面,如果要強調多樣性,除了表示對當代所有思想的寬容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傳統、歷史的充分尊重。我們要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多樣性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讓我們的情感更激蕩,這是特別有必要的。

蘇國云:由于東歐的歷史文化傳統,波蘭的藝術家們總是跟現實去碰撞搏斗,爭取“說話”,用戲劇來說他們想說的。波蘭戲劇者都努力在講,他們可能到處碰撞但也要講,我很希望在其他國家也去創造這樣的藝術環境。而現在,我在烏鎮看到了,過去十年吸引到了一批真正愛戲劇的人,匯聚了不同藝術家的表達,這是很珍貴的。

猜你喜歡
劇場戲劇舞臺
軍迷大舞臺
軍迷大舞臺
有趣的戲劇課
歡樂劇場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戲劇類
論《日出》的劇場性
開心劇場
我們的舞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