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視野與本土成長

2023-12-25 03:22林潔
上海戲劇 2023年6期
關鍵詞:戲劇節烏鎮劇目

林潔

每年的烏鎮戲劇節,讓追好戲的、追藝術夢想的、追明星的、追美景和美食的都各得圓滿,戲劇節期間的烏鎮,因活動的豐富與舉辦時間的短暫和空間上的封閉,營造了與絕大多數人的平日生活拉開極大距離的夢幻感,成為魔力場域和現場參與者的心流(Mentral Flow)時間。尤其是經過2020年戲劇節暫停、2021和2022年國外劇目缺席之后,以“起”為主題詞的第十屆烏鎮戲劇節是一次高調的躍起。

烏鎮戲劇節創辦之初就設計了四大板塊:特邀劇目、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古鎮嘉年華,2021年起又在北柵開設了戲劇集市。今年與往年的顯著區別,除戲劇集市的擴容之外,莫過于特邀劇目中國外劇目之重磅和先鋒了。28部特邀劇目中,國外劇目14部,占一半比例,這是在2023年3月20日起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恢復對涉外營業性演出受理和審批后,最密集也是最高質量的國外劇目盛宴。

今年的國外劇目,無論是名導羅伯特·威爾遜和漢堡塔利亞劇院合作的《H-100秒到午夜》、希臘導演西奧多羅斯·特佐普羅斯的《等待戈多》,或是根據帕慕克《雪》、貝克特《終局》、托馬斯·曼《魔山》等名著改編,還是名團巴西倉庫劇團的《布拉斯·庫巴斯死后的回憶》,或是日本新銳導演岡田利規《宇宙飛船中間的窗口》等,都具有強烈的歐洲當代先鋒劇場的特點。前幾年由賴聲川、田沁鑫、孟京輝輪流當值藝術總監時,當年的戲碼都不同程度帶有總監個人的美學偏向。2018年后藝術總監皆由孟京輝擔任,先鋒實驗味道更濃,這當然基于孟京輝的趣味偏好和視野,不過本屆情況也有一定特殊性,由于國際邀約劇目一般需提前一年以上聯系,而今年恢復涉外演出審批距離戲劇節演出只有半年,時間相當緊張,因此有幾部劇目的創作團隊都是二次受邀,如西奧多羅斯·特佐普羅斯的《等待戈多》、巴斯蒂安·卡拉夫特的《魔山》、迪潘·斯瓦爾曼的《培爾·金特》、巴西倉庫劇團的《布拉斯·庫巴斯死后的回憶》等。

與往屆相比,此次特邀劇目的欣賞難度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這當然反映出,戲劇節出資方烏鎮旅游公司充分尊重藝術家,確保藝術總監的自主權,由藝術家全權決定劇目。今年的選戲尤其追求藝術品質的前沿性和國際影響力,與通常商業劇場的通俗、大眾、娛樂導向是完全不同的邏輯。觀眾雖然也有少部分由于難懂而離場,但大多數觀眾覺得大開眼界、大有收獲。

羅伯特·威爾遜導演的《H-100 秒到午夜》作為開幕大戲演出,在次日舉行的小鎮對話“《H-100秒到午夜》——羅伯特·威爾遜的魔力”中,連身為國內戲劇專家的對談嘉賓都表示“難以評價,不明覺厲”。在戲劇節發行的場刊中,漢堡塔利亞劇院院長、該劇戲劇構作約阿希姆·盧克斯對記者說:“對威爾遜來說,文字只是眾多元素中的一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空間、光和時間的巨型結構,文字必須要契合這個結構。文字是非邏輯的、聯想的、部分超現實的,但也是重復的。觀眾可以‘隨之入夢’,直觀的邏輯性理解是次要的?!边@段話可以是解讀羅伯特·威爾遜魔力的一把鑰匙。此次戲劇節有兩部荒誕派戲劇代表人物貝克特的作品,西奧多羅斯·特佐普羅斯導演的《等待戈多》、維也納人民劇院的《終局》,都以舞美、燈光、音效、演員肢體等精妙震撼的視覺表現力傳遞出在當代藝術創作中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合流的趨勢,這些作品都可被歸類入德國著名劇場理論家漢斯-蒂斯·雷曼所說的后戲劇劇場作品。在后戲劇劇場中,文本已不占主要地位,但是這些被解構或者被作為戲劇構作對象的文本,多是西方觀眾熟悉的經典文本,而絕大多數中國觀眾或者對文本不熟悉,或者由于文化差異,例如對于荒誕派的文學觀和人生觀存在隔膜,導致了理解存在難度。

關注人類未來是今年國外作品的熱點議題,如德國漢堡塔利亞劇院的《H-100秒到午夜》,以天才物理學家霍金的科學研究和黎巴嫩詩人伊黛爾·阿德楠的詩歌為靈感,抒發對星系、黑洞、大爆炸等宇宙未來的狂想;法國路易·霧靄劇團的《童話傳奇》用帶有預見性和紀實性的虛構劇場作品講述了人工智能與青少年共生的未來世界;日本Chelfitsch劇團的《宇宙飛船中間的窗口》則是關于人類和機器人一起飛往宇宙深處偶遇外星智慧生物的科幻想象。這些主題也是國內作品極少觸碰的。

也許是國外重磅劇目占用了烏鎮不多的大劇場,如烏鎮大劇院、環湖劇場,對于國內劇目的邀請就不得不考慮場地條件。今年的國內劇目以年輕人的戲、小戲為主,往年國內特邀劇目中會有一些當年口碑和市場較好的劇目,如2017年第五屆的《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鼓樓西劇目的《枕頭人》,2021年第八屆的金星導演的舞臺劇《日出》、話劇九人的《春逝》等,而今年國內14個劇目,除“舞蹈劇場”板塊中高艷津子編舞的《水·問》、陶身體劇場的《“數位系列”13/14》之前已公演外,其他多為初見于市場的小體量劇目。

2018年以來連續受邀在烏鎮戲劇節推出首演劇目的李建軍導演及其新青年劇團,已逐漸成為戲劇節尤其是戲劇節國內劇目的扛把子。2015年,《飛向天空的人》在烏鎮戲劇節首演,此后,2018年《大眾力學》、2019年《人類簡史》,三部使用全素人演員的作品構成“素人劇場”系列;2021年《世界旦夕之間》、2022年《大師和瑪格麗特》先后在烏鎮首演,以及改編自卡夫卡小說的《變形記》,均改編自西方經典,與專業演員合作,并采用實時攝像、綠幕摳像等技術,借由經典思考后現代社會的科技文明與人類處境。今年在日月廣場首演的《阿Q正傳》則回到中國文本,與魯迅其他小說《狂人日記》《藥》《祝?!返燃藿尤诤?,讓阿Q穿越到了今天,反思自己的“精神勝利法”,去思考自己應該怎么活,在表現手段上則堪稱李建軍近年作品的“集大成之作”?!蹲冃斡洝防锏膶崟r影像,《世界旦夕之間》里的面具、綠幕摳像,《大師和瑪格麗特》里的現場配樂等都在《阿Q正傳》里嫻熟運用,將嚴肅的思考與視聽感受的游戲感巧妙結合。通過烏鎮戲劇節的平臺,李建軍作品《大眾力學》曾受邀參加2019年德國邵賓納劇院舉辦的FIND戲劇節,《變形記》《世界旦夕之間》《大師和瑪格麗特》組成的“后人類三部曲”今年夏天在北京、上海巡演,成為烏鎮戲劇節助力本土人才脫穎而出的優秀案例。今年的烏鎮戲劇節,李建軍除完成自己作品的四場演出外,幾乎觀摩了全部國外劇目,因為“本來要去歐洲看戲,但這么多好劇目都送到跟前了”,被媒體譽為“烏鎮戲劇節是所好學?!钡穆曌u果然實至名歸。

一所好學校的滋養,既包括專業上的針對性提升,也包括了精神和物質的鼓勵和資助。戲劇節閉幕式宣布的青年競演獲獎名單中,最終大獎——最佳戲劇獎,花落《五樓九樓》,頒獎詞盛贊該劇“以云彩一般的自如和輕巧,探索了戀愛關系中真實到幾乎不可言說的幽秘與沉重。作品在文本及呈現上取得了很高的完成度,兩位演員并未倚重化妝或造型,卻為角色轉換平添了趣味”。上臺領獎的主創團隊中兩位年輕女孩現場落淚,導演坦言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只剩下了7塊錢,但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感謝烏鎮戲劇節的肯定、鼓勵,以后一定會繼續做戲。這一刻令人感動。

烏鎮戲劇節不僅是帶來幸福感受的烏托邦,它是一道光,切切實實地為創作者、為觀眾,照亮了外面的世界,也照亮了他們的腳下和前路,在光的照耀下,夢想會成為現實,未來會更加寬廣明亮。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本文系浙江音樂學院藝術與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開放基金資助項目“文化強國目標下中國演藝生態重塑構建研究”(項目號:ZY2022A004)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戲劇節烏鎮劇目
學校里的戲劇節
舞臺劇目
新見晚清民國傳奇劇目十一種
第七屆江西藝術節·第十一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演出安排表
文華大獎”獲獎劇目
輕輕松松聊漢語——去烏鎮
優秀劇目進校園
在烏鎮做一場戲劇的夢
第二屆中國校園戲劇節演出日程表
第六屆江蘇省戲劇節、第七屆江蘇省音樂舞蹈節隆重舉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