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堆棧:促進個體高質量技能發展的新思維

2023-12-25 18:17祝思璇祝智庭沈書生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祝思璇 祝智庭 沈書生

摘要:“工業4.0”和技術創新持續推動社會轉型,對個體適應變化的高質量技能發展提出更高要求?!凹寄芏褩!笨勺鳛槔斫饧寄苄纬珊桶l展的新思維,為解決社會需求與技能培養脫節的問題提供裨益。從堆棧的思維視角來看,個體技能的形成可分為順應、變革與創生三個層級,分別與基于場景、跳出場景和改變場景相對應,呈現出基于堆棧、跳出堆棧和改變堆棧的技能形成邏輯。個體的觀察、聚焦、互動、內化、回饋等外顯行為決定著技能的演進階段,順應、變革、創生等內隱行為則決定著技能的進化層次,兩者的結合可將技能劃分為15種類型,最終指向更為高階和復雜的精異型技能。個體的技能堆棧結構需要不斷調整和發展,進而滿足其持續變化的技能需求。因此,為促進個體高質量技能的發展,需要運用數字技術營造真實場景以助于技能創生,注重優化技能堆棧以培養具備綜合技能的“斜杠人才”,并聚焦社會發展需求以促進個體技能的融通與反哺。

關鍵詞:技能堆棧;堆棧思維;技能形成;技能創生;技能劃分

中圖分類號:G43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5195(2023)06-0060-07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3.06.007

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國家一般課題“適應性學習空間支持下的學習范式研究”(BCA190081)。

作者簡介:祝思璇,碩士研究生,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祝智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上海 200062);沈書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

一、引言

社會和教育一直處于變革之中?!肮I4.0”的到來與發展持續推動社會轉型,也對人類技能提出了新要求。映射至教育領域,科技的持續發展貫穿人的整個學習與職業生涯,但個體往往難以提前關注到技術發展催生出的新技能需求,學校與教師在這方面所能提供的支持也很少?!肮I4.0”正倒逼教育的轉型與變革,從而加速“教育4.0”的到來(Shahroom et al.,2018)。2022年9月,聯合國教育變革峰會指出,教育系統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破壞,國家間以及國家內部不同學習者群體間的巨大差距隨之暴露(UNESCO,2022)。同年,世界經濟論壇在其發布的《推動教育4.0:投資未來學習實現以人為中心的復蘇》報告中指出,要以突破性技術、創新性教學與包容性心態重構教育范式,同時迫切需要關注技能的培養,進而將學習者置于學習的中心(World Economic Forum,2022)。未來教育應當秉持技能優先的理念,注重培養個體面向未來的技能(陳維維等,2023)。

技術創新將教育主體行為的協同方式從人際協同擴展到人機協同(祝智庭等,2020a),并更新了現代工作與學習所需的部分技能,教育系統亟需適應持續變化的技能需求——技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序列化的;技能不是獨立的,而是具有連貫性的;技能不是終身的,而是不斷迭代的。本研究嘗試用“堆棧思維”理解技能的形成及其關系,并以“技能堆?!睘榍腥朦c探索促進個體技能多樣化形成和個性化創生的方法,從而提出能夠解決社會需求與技能培養間脫節這一問題的實踐策略。

二、堆棧思維:理解技能形成的新視角

所謂“堆棧思維”,是參考了堆棧的基本屬性所建立的問題解決邏輯。堆棧具有三個基本屬性——空間屬性、時間屬性以及關系屬性,個體技能的形成也離不開這三種屬性。將堆棧思維引入到技能的培養中,就產生了“技能堆?!钡募寄芘囵B新樣態。

1.堆棧:指向問題解決的底層邏輯

《現代漢語詞典》對“堆?!钡尼屃x為“臨時寄存貨物的地方”。若將其拆分,分別從“堆”和“?!钡淖置婧x來看:“堆”既可以作為一種對形態的描述,指累積、聚積在一起,又能作為量詞,用于指代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眲t指儲存貨物或供旅客住宿的房屋、用木料或其他材料架設的通道等?!岸选奔瓤梢允菍Α皸!敝惺挛餇顟B的一種描述,也可以指向“?!敝兴娣诺氖挛?,而“?!眲t是存放事物的介質(場所或容器)。在計算機領域的數據結構中,“?!本邆鋽祿鎯δ芰?,存放于棧中的數據遵循著先進后出的原則,有序規整但不夠靈活;“堆”的動態分配能力則彌補了棧的弱勢,可為棧內數據分配合適的存儲空間,便于后續調用。在現實應用中,堆棧也被用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例如,圖書館的書庫管理就使用了“父—子—孫”三級堆棧的思維:新入庫的圖書先存放在“孫?!?,若一直無人借閱,其會在一周后被送入“子?!?,在“子?!贝娣乓荒旰笤偎腿搿案笚!?。根據借閱頻率和存放時長決定將圖書放置于哪一個空間當中,既有利于對空間的高效利用,也便于讀者尋書(Sun et al.,2012)。

堆棧的基本屬性包含空間、時間與關系三個維度,分別指向不同領域的共性問題,使得堆棧的應用范圍愈發廣泛。堆棧的空間屬性指向棧中的事物存在,譬如在計算機領域中將數據類型作為存儲規則。堆棧的空間屬性表現為兩種類型:一是特征分隔,即強調棧中事物的簡單存放,只以該事物自身的屬性特征進行劃分和存儲;二是意義分隔,即強調棧中事物的有意義存放,結合外部環境和用戶需求對事物進行劃分和存儲。堆棧的時間屬性指向棧中的事物序列,譬如在書庫管理領域中將借閱頻率作為存儲規則。堆棧的時間屬性同樣表現為兩種類型:一是順序排序,即基于特征分隔的空間,按照事物進入棧內的先后順序排定事物的存儲序列;二是并行排序,即基于意義分隔的空間,在劃分出的不同空間中進行事物的排序,同樣以事物進入棧內的先后順序為基準。堆棧的關系屬性指向棧內和棧間的事物關聯。當面對復雜問題求解時,我們需要關聯棧內與棧間事物進行綜合性處理,這就體現出堆棧的關系屬性。堆棧的關系屬性也大致表現為兩種類型:一是內聯關系,主要是指堆棧內部事物間的關聯;二是外聯關系,主要是指堆棧與堆棧間事物的關聯。前者范圍小,限于自身;后者范圍更大,且強調跨棧關聯,更利于特殊問題的解決。

2.堆棧思維:分析技能形成的思想啟示

參照堆棧的內涵與多重屬性而形成的堆棧思維,可以作為一種分析技能形成的思想啟示。從堆棧思維的視角來看,個體的技能可分為順應技能、變革技能與創生技能,分別與基于場景、跳出場景和改變場景的技能(祝智庭等,2023)相對應,呈現出基于堆棧、跳出堆棧和改變堆棧的技能形成邏輯。

(1)堆棧思維中的“技能達爾文”:形成順應技能

立足于堆棧的空間屬性和時間屬性,堆棧思維啟示我們在把堆??醋髦梦锶萜鞯耐瑫r,既要根據一定標準有效劃分棧內空間,還要從時序視角考慮棧內事物的去留?!皵底诌_爾文”的概念由湯姆·古德溫(Tom Goodwin)提出,他認為“當社會文化和技術的發展速度超越企業的適應能力時,數字達爾文便會出現——那些難以適應的企業將無法生存”(Goodwin,2018)。個體的技能亦是如此。堆棧思維中的“技能達爾文”指個體在感知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基礎上,對落后技能的淘汰或靜默(類似于出?;虺寥霔5祝?,經過更新或優化(類似于入?;蛏綏m敚┖蟮募寄芗礊轫槕寄?。個體所能具備的技能是有限的,所以對棧內技能的選擇至關重要。技能達爾文能夠幫助個體確立技能堆棧的結構,并根據外部世界的變化選擇保留或淘汰技能,最終形成順應技能的集合。

(2)堆棧思維中的“技能激活”:形成變革技能

立足于堆棧的關系屬性,堆棧思維啟示我們不僅要關注棧內事物的關聯與相互作用,還要跳出堆棧,關注棧間事物的關聯與作用,這種關聯往往在進行跨界融合時自然發生。堆棧思維中的“技能激活”指個體靜默技能的復生,亦指變革技能的形成。靜默技能是存在于技能集中的已有技能,往往在個體自身或個體之間技能進行關聯時被激發出來,進而形成變革技能。技能激活一方面強調技能被激發的條件,即個體在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時,自身內部或與他人之間的技能會產生聯結,這種聯結可能激活個體的靜默技能。另一方面,技能激活也強調靜默技能是技能集中已有的技能,即某些技能一直都存在,只是還未被個體真正習得,個體可能受到其他個體的影響,最終習得這些技能。

(3)堆棧思維中的“技能賦生”:形成創生技能

立足于堆棧的三種屬性,堆棧思維啟示我們要兼顧棧內空間以及棧內與棧間的關聯,從而解決堆棧容量有限、棧內事物與外部環境聯系不夠緊密的問題。堆棧的意義分隔屬性也啟示我們,只有考慮到外部環境的作用,技能存儲才是有意義的。當個體面臨新的問題場景且依賴原有技能集都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會通過改變堆棧結構形成新的技能。堆棧思維中的“技能賦生”指個體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過程中產生新的技能,即創生技能。創生技能是在原有技能集中不存在的技能,是一種超越原有技能的新技能。隨著工業4.0和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在為人類社會帶來發展的同時,也需要依靠人類技能獲得新的發展,這就要求創新型人才具備跨界、多元、復合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王雅靜,2022)。因此,創生技能的習得不但是個體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的必然需要,也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關鍵途徑。

三、技能堆棧:堆棧思維視野下的技能重構

堆棧思維既有助于理解個體技能形成的內在機理,也能夠幫助個體更好地習得符合現實需要的技能集,進而建立起有意義的“技能堆?!?。

1.何謂技能堆棧

每個人都有一套自身獨特的技能集,這些技能是在個體所經歷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獲得的(Exploring Observations,2022)。技能集是不同技能的集合,其與技能堆棧的區別在于,前者關注技能的數量,后者強調有意義的技能堆疊。在現實中,專家與新手的差別不僅在于專家掌握更多的技能,更在于專家能夠將技能進行有意義的重構,從而讓自身具有更為優化的技能堆棧。有意義的技能重構強調個體有意識地重構自身的技能,基于堆棧思維對技能進行重新的組織,通過改變自身的固有偏好和思考模式來改善行為模式。個體在對技能進行有意義的重構時通常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興趣因素,個體會從不斷積累的過往經歷中關注自身行為,從而找到吸引自己的東西;二是經驗因素,無論在實操層面還是情感層面,個體都傾向于從外部世界中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并將其與相應技能建立起聯系(Adams,2013)。由于在經歷和所處環境上的差異性,個體往往會在技能重構過程中構建起符合自身現實需要的技能堆棧。伴隨著個體的發展,其所堆疊的技能越多,對技能集的掌握越精通,個體之間技能堆棧結果的差異性就越大。因此,從技能堆棧的視角來看,許多人可能會具備同樣的一項技能(如圖1(a)所示),但擁有同樣技能堆棧的人卻是極少數的(如圖1(b)所示)。

在技能堆棧的構建過程中,堆棧思維是指導個體對技能的規劃和選擇做出理性決策的關鍵。堆棧思維強調個體應當關注技能堆棧在空間、時間、關系上的關聯,聚焦不同領域、學科、層次、類型的技能,結合自身特質和優勢,通過有意識的選擇和實踐,形成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技能堆棧,進而塑造獨特的個人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是個體基于實踐量身定制的,既有助于支撐個體解決現實中的復雜問題,也能讓個體更好地參與競爭,體現出個體的“不可替代性”。

2.技能堆棧的內在機制

技能堆棧既具有堆棧的基本屬性,也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堆棧,其在技能的空間分配、存儲方式、調用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內在機制,這些機制也體現出技能堆棧在促進個體高質量技能形成上的價值。

在空間分配上,一般的堆棧具有特征分隔和意義分隔兩種“靜態”的空間屬性,而技能堆棧還具備“動態”的空間屬性。譬如,數據結構中的堆棧遵循先進后出的原則對數據進行存?。ㄈ鐖D2(a)所示),而技能堆棧的空間分配具有自由性與動態性,可以是多層次的技能堆疊,每個層次又包含多樣態的技能組合(如圖2(b)所示)。進行技能堆棧的棧內層次劃分時,需要考慮技能類型、技能數量、個體習得技能水平等多方面內容。由于進入堆棧之后的個體技能在不斷變化,棧內空間也應根據技能的變化情況動態分配,從而提高技能堆棧的空間利用率,加快技能存取的速度。

在存儲方式上,一般的堆棧只有唯一的存儲入口,而技能堆棧具備多樣化的存儲入口,可以更加靈活地支持技能在棧內的存儲。譬如,數據結構中的堆棧只有一個數據入口(如圖2(a)所示),而技能堆棧具有多個入口(如圖2(b)所示),強調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所習得的技能可以依據一定的分類原則存儲于技能堆棧。存儲時需同時考慮棧內技能間的關聯以及空間分配,通過結構化的存儲便于后續的靈活調用。

在調用方式上,一般的堆棧具有內聯和外聯兩種關系屬性,技能堆棧具有的關系屬性更加靈活和復雜,可以實現基于不同技能組合的多樣化輸出。譬如,數據結構中的堆棧只有一個數據出口(如圖2(a)所示),而技能堆棧具備多個出口(如圖2(b)所示),支持個體依據不同的問題求解需求靈活調用棧內技能。技能的輸出并非對單一技能的調用,而是對多種技能的組合調用。

3.技能堆棧中的技能劃分與技能優化

技能堆棧中的技能類型劃分如圖3所示,這一劃分方式在橫向上體現為個體在運用技能進行問題求解過程中的外顯行為,在縱向上體現為個體在習得技能過程中的內隱行為。在橫向維度上,個體的技能劃分反映出其與外部世界交互時的行為變化:從“觀察”外部世界到“聚焦”到某一特定問題,再到與其展開“互動”,進而通過基于對問題理解的“內化”明確解決策略,最后調用自身技能解決問題,實現對外部世界的“回饋”。在縱向結構上,個體的技能劃分反映出技能的不同層次:從“順應”外部世界要求,到實現對外部世界的“變革”,再到“創生”出新的技能。個體的觀察、聚焦、互動、內化、回饋等外顯行為決定著技能的演進階段,順應、變革、創生等內隱行為則決定著技能的進化層次,兩者的結合劃分出一個包含15類技能的矩陣,最終指向復雜的、高階的、創新的精異型技能。

對于個體技能的優化可以從技能的類型、數量、質量和結構四個方面著手,體現“四生”(Four-Life)的技能學習模式(李盛兵,2022),從而促進高質量技能堆棧的形成。一是明確棧內技能類型,開展更具生命長度(Life-Long)的學習。個體應當在明確自身技能需求的基礎之上,開展持續性的終身學習。二是擴充棧內技能數量,開展更具生命廣度(Life-Wide)的學習。個體需要不斷探索外部世界,與其他個體進行交互,擴延自身視域,通過“技能激活”和“技能賦生”發展多元化的技能集。三是優化棧內技能質量,開展更具生命深度(Life-Deep)的學習。一方面,通過“技能達爾文”篩選出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技能;另一方面,通過“技能激活”和“技能賦生”創生出高質量的創新性技能。四是調整棧內技能結構,開展更具生命智慧(Life-Wise)的學習。個體的技能堆棧結構需要不斷調整和發展,從而滿足個體持續變化的技能需求,這就要求學習更具彈性與生命智慧。

4.基于技能堆棧的技能創生

技能堆??梢砸龑€體適應不同需求與場景,促進個體技能的形成與創生??萍嫉牟粩喟l展對社會生活構成一定影響,對于知識和技能價值的認識,正在經歷從知識優先向技能優先的轉變。如前所述,個體技能的產生,需要經歷從依賴場景到脫離場景再到回歸場景的演進過程。在此過程中,個體也將經歷從有限感官向多重感官的參與轉變,從而促進技能從形成到創生。個體技能的形成,是指個體獲得技術、技巧和能力的過程。學校是促進個體技能形成的重要場所,但由于知識本位的認識觀,在個體技能的培養過程中,往往會脫離技能的具體應用場景,導致技能難以得到外顯,更難以促成技能的創生。所謂技能創生,是技能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過程,關注高階技能的產生。首先,技能的創生離不開場景。場景指面向問題求解的復雜情境,可以為個體進行創新提供嵌入性場域(尹西明等,2022)。通過不同場景的刺激,個體會意識到已有技能堆棧無法適應外部需求,便會在嵌入性場域中進行技能創新。其次,個體技能堆棧中的技能可能處于靜默狀態,當面臨實際問題時,技能的組合會讓這些靜默技能被激活,進而實現技能堆棧在空間分配和調用方式上的改變。最后,在問題求解過程中,通過對個體多重感官的刺激,可以建立起技能間的多樣化反應與聯結,進而形成高階技能,實現技能的創生。

四、促進高質量技能發展:技能堆棧支持下 的實踐策略

厘清了堆棧思維視角下技能的形成邏輯,以及技能堆棧的內在機制和技能的創生機理,便能從優化技能堆棧的角度促進個體高質量技能的發展,從而在技能培養上改善教育供給與社會需求間的關系。

1.運用數字技術營造真實場景以促進技能創生

技能創生的內在機理提示我們,應當加強場景化學習空間建設,滿足個體開放式學習實踐的需求。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技術為更具真實感的學習場景構建提供了更多可能?;谛屡d數字技術構建的真實場景可以激發個體充分調用棧內技能,通過對各種感官的刺激,使得個體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中不斷更新認知,逐步形成解決復雜問題的高階技能(李小濤,2022;沈書生,2023)。同時,通過在場景中納入更多新技術,也能夠實現場景的領域延拓與價值增生(尹西明等,2022),提升個體的數字智能(祝智庭等,2023),使其具備更適應數字時代生存需要的技能堆棧。在場景化的學習中,教學者應當結合特定的教學目標,按照學習者的技能堆棧結構與技能層次進行教學場景的細分和選擇,設計突顯知識運用與技能實踐的學習活動,通過“即學即用”的場景化教學,推動學習者特需技能的創生與個性化發展(郭欣悅等,2021)。

2.優化技能堆棧以實現“斜杠人才”培養

更為真實的學習場景為個體技能的獲得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外部支持,但決定個體技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還在于技能堆棧的優化。正如前文所述,個體的技能集決定著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可供調用的技能,而技能堆棧卻決定著個體在問題求解過程中運用技能的實效。也就是說,個體的技能堆棧結構會影響到個體對技能集中技能的激活與重構。在技能的持續調用和創生過程中,技能堆棧也會逐漸適應不斷變化的情境,從而提升個體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讓個體逐步成為具備綜合技能的“斜杠人才”,更能適應未來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靶备堋币辉~源于“斜杠青年”,是指擁有多元化的職業、身份、體驗以及生活,具備跨界整合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的一類青年群體(牛天,2022)。在教育實踐中,斜杠人才的培養也體現在學習力和韌性的獲得上(沈書生,2020;祝智庭等,2020b)。從堆棧思維的視角來看,就是要使個體既能主動調整技能堆棧的內部結構與關系,又能持續形成和創生技能,以適應充滿變化的未來。

3.聚焦社會發展需求促進個體技能融通與反哺

教育就是要幫助個體建立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心向(沈書生,2021),個體技能的培養也需要關注技能的社會性價值。教育與社會之間存在雙向驅動作用:一方面,教育系統培養的人才輸送給社會,實現教育內生動力驅動社會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發展所創造的新型人才需求也會重塑教育教學環境與教育系統行為,以社會變革驅動教育轉型(黃榮懷,2022)。教育服務供給的社會化發展正在把全社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大課堂(曹培杰等,2021),從而實現技能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無縫對接。因此,對個體的技能培養也需要充分發揮社會育人的價值,通過終身學習實現個體技能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和融通,促進個體在積極的社會實踐中完成技能的形成和創生,最終指向精異型技能的習得,達成對創新的促進和對社會的反哺。同時,通過在社會參與行為中對技能堆棧的反復調用,在“技能達爾文”的作用下,也能促進個體技能堆棧的優化,進而滿足社會發展對于個體高質量技能的需求。

五、結語

作為一種促進個體技能高質量發展的新思維,技能堆棧不僅可作為技能培育的新方法,也為個體運用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嶄新思路。伴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技術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對個體技能的持續性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具備優質技能堆棧的“斜杠人才”。從技能堆棧的視角來看,技能的創生不僅指向個體發展,也指向群體間技能堆棧的相互作用,進而將其輻射范圍從個體、群體延伸至整個人類社會,呼應了教育4.0對于人類高質量技能發展的要求。技能堆棧也為我們摹繪出一個場景賦能、技能本位、終身學習的未來學習圖景,有助于在實踐層面上推進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曹培杰,孫立會(2021).把全社會變成學生學習的大課堂——教育服務供給社會化的發展路徑與監管策略[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3(1):49-55.

[2]陳維維,祝智庭(2023).技能本位教育:內涵、價值、發展與行動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44(7):29-36.

[3]郭欣悅,吳峰,邵梁(2021).職業教育虛實融合場景化學習活動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131-136.

[4]黃榮懷(2022).論科技與教育的系統性融合[J].中國遠程教育,(7):4-12,78.

[5]李盛兵(2022).新加坡教師教育: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88-98,206-207.

[6]李小濤(2022).元宇宙中的學習:融合學習者身份、時空的未來學習圖景[J].遠程教育雜志,40(2):45-53.

[7]牛天(2022).內卷化與去內卷化: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J].當代青年研究,(5):100-108.

[8]沈書生(2020).學習新生態:構建信息化學習力[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8(1):1-8.

[9]沈書生(2021).面向幸福成長:設計支持數字韌性構建的學習空間[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3(3):18-24.

[10]沈書生(2023).學習空間支持下的學習范式轉型:建立主體責任[J].電化教育研究,44(11):21-27,35.

[11]王雅靜(2022).智能時代的技能形成與職業教育轉型發展[J].中國遠程教育,(5): 9-17.

[12]尹西明,蘇雅欣,陳勁等(2022).場景驅動的創新:內涵特征、理論邏輯與實踐進路[J].科技進步與對策,39(15):1-10.

[13]祝智庭,陳維維(2023).技能本位教育:探尋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發展的新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6):34-41.

[14]祝智庭,彭紅超(2020a).技術賦能智慧教育之實踐路徑[J].中國教育學刊,(10):1-8.

[15]祝智庭,沈書生(2020b).數字韌性教育:賦能學生在日益復雜世界中幸福成長[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32(4):3-10.

[16]祝智庭,趙曉偉,沈書生(2023).技能本位的學習范式:教育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論新見解[J].電化教育研究,44(2):36-46.

[17]Adams, S. (2013).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 Kind of the Story of My Life[M]. New York: Portfolio:96-103,175.

[18]Exploring Observations (2022). The Strength in Skill Stacking[EB/OL]. [2022-10-19]. https://www.sampaxinos.com/mental-models/skill-stacking.

[19]Goodwin, T. (2018). Digital Darwinism: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the Age of Business Disruption[M]. London: Kogan Page:132-154.

[20]Shahroom, A. A., & Hussin, N. (2018). Industrial Revolution 4.0 and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s, 8(9):314-319.

[21]Sun, H. C., & Chen, K. N. (2012). A Proposed Model for Library Stacks Management[J].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 Technical Services, (36):24-29.

[22]UNESCO (2022). About the 2022 U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Summit[EB/OL]. [2022-10-11]. https://www.un.org/ en/transforming-education-summit/about.

[23]World Economic Forum (2022). Catalysing Education 4.0: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Learning for a Human-Centric Recovery[EB/OL]. [2022-10-09].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Catalysing_Education_4.0_2022.pdf.

收稿日期 2023-03-08 責任編輯 譚明杰

Skill Stacking: New Thinking to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High-Quality Skills in Individuals

ZHU Sixuan, ZHU Zhiting, SHEN shusheng

Abstract: “Industry 4.0”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inue to promot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lacing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skills for individuals to adapt to changes. The “skill stacking” can be used as a new thinking of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kills and can provide benefits for solving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social needs and skill culti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ck thinking, the formation of individual skil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adaptation, revolution and creation, corresponding to scene-based, scene-disengaging and scene-changing respectively, and showing the skill formation logic based on the stack, off the stack and changing the stack. The individual’s explicit behaviors such as observation, focusing, interaction, internalization and feedback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stage of skills, while the implicit behaviors such as adaptation, revolution and creation determine the evolution level of skill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divide skills into 15 types, and eventually point to more advanced and complex refined skills. The skill stacking structure of individuals needs to be constantly adjusted and developed to meet the changing skill needs. 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high-quality skills, it is necessary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y to create real scenarios to help skill creation, pay attention to optimize the skill stack to cultivate “compound slash talent” with comprehensive skills, and focus on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feedback of individual skills.

Keywords: Skill Stacking; Stack Thinking; Skill Formation; Skill Creation; Skill Divisio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