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RNA技術榮獲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3-12-25 00:54許瑤李可心趙連梅張洪濤
自然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卡里諾貝爾獎疫苗

許瑤,李可心,趙連梅,張洪濤?

①杭州賽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②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研究中心,石家莊 050011

1 獲獎情況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ㄋ?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博士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博士平分了這一獎項。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他們對核苷堿基修飾的發現,使研發出有效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成為可能。

德魯?魏斯曼博士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教授,卡塔琳?卡里科博士之前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是魏斯曼博士的合作者(圖1)。兩人的研究成果在2005年發表,2023年就獲得諾貝爾獎,前后歷時18年,在諾貝爾獎歷史上算是比較快的。相比之下,屠呦呦在1971年就用乙醚提取了能抗瘧疾的青蒿素,在2020年才獲獎,前后等待了49年。

圖1 卡里科(左)和魏斯曼(右)(照片由魏斯曼教授提供)

如今mRNA技術獲諾貝爾獎,既在預料之外,但也在預料之中。在2021年,卡里科和魏斯曼已因mRNA技術獲得拉斯克(Lasker)臨床醫學研究獎,而拉斯克獎一直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很大比例的拉斯克獎獲得者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卡里科和魏斯曼獲獎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因為兩位科學家的發現所帶來的mRNA疫苗是大多數國家主要接種的新冠疫苗,影響了數十億人的生活,同時,作為獲獎者之一的卡里科博士有著曲折的經歷,在簡歷中有“移民”“癌癥患者”“科研經費申請被拒”“被迫離開賓大”等關鍵詞。

在這里,我們將對mRNA技術的前世、今生和未來進行解讀。

2 mRNA研究的歷史

信使核糖核酸(mRNA)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在細胞中,遺傳信息存儲于基因之中,但最后發揮功能的分子,通常是基因所編碼的蛋白。從基因到蛋白,中間的關鍵成分就是mRNA。

20世紀60年代,多位科學家的研究導致了mRNA的發現。1961年,悉尼?布倫納(Sydney Brenner)、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ois Jacob)和馬修?梅塞爾森(Matthew Meselson)三位科學家,用感染了噬菌體的細菌來證明mRNA的存在[1]。實驗表明,mRNA非常不穩定,而相對穩定存在的核糖體,只是一個承載mRNA的結構,自身并不攜帶特殊的遺傳信息。從基因到mRNA,被稱為“轉錄”;從mRNA到蛋白,被稱為“翻譯”。值得一提的是,布倫納之后專注于秀麗隱桿線蟲的研究,并因發現器官發育和細胞程式化凋亡的遺傳調控機理于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

1961年,通過一個源自細菌的體外翻譯系統,馬歇爾?尼倫伯格(Marshall Nirenberg)的實驗室首先破譯了第一個密碼:編碼苯丙氨酸的密碼子UUU。這個無細胞的系統包含有各種游離的氨基酸,當把一段由一連串尿嘧啶(U)組成的人工RNA模版添加到翻譯系統中之后,同位素標記的苯丙氨酸就能被整合到所編碼的蛋白中[2]。尼倫伯格因遺傳密碼的破譯獲得1968年的諾貝爾獎。

既然編碼蛋白的遺傳信息都由mRNA攜帶,是否可以將mRNA作為疫苗或者藥物的形式,直接注射到人體中,從而達到免疫或治療的目的呢?這是一個合理的想法,為實現這個想法,很多科學家做出了努力。但從理想到現實,其中有很多難關要過。

起初是mRNA合成問題。1984年,哈佛大學的道格拉斯?梅爾頓(Douglas Melton)團隊利用RNA合成酶在實驗室合成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mRNA,并將其注射到青蛙卵子中,證明它與自然產生的mRNA有著一樣的功能[3]。1987年,梅爾頓參與創立了一家名為Oligogen的公司,該公司后更名為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但是,在此后的30年里,該公司也沒有成功研制出mRNA藥物。

3 卡里科和魏斯曼解決的關鍵問題

1985年,卡里科從匈牙利到了美國,開始了艱辛的科研和生活之路。1989年,卡里科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埃利奧特?巴納森(Elliot Barnathan)實驗室,身份是助理研究員。次年,巴納森離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卡里科要想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留下,就必須成為獨立研究員,但過程非常不順利。

1990年,卡里科第一次為mRNA項目申請科研經費,很不幸,沒有成功。1995年,由于接連幾年申請不到科研基金,卡里科已經很難繼續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更加不幸的是,卡里科還被診斷出患有癌癥。

到了1997年,卡里科遇到剛剛加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魏斯曼教授,二人開始合作,mRNA的科研得以繼續。

mRNA研究面對的一個大難題是mRNA不穩定。注射入人體之后,免疫系統會將mRNA分子視為“異物”,對其實施攻擊,使其降解,mRNA所攜帶的信息根本無法有效地傳遞,導致體內無法產生相應的蛋白。

魏斯曼教授原來的研究方向是樹突細胞,這是一種在免疫監視和免疫應答中有著重要功能的免疫細胞??ɡ锟婆c魏斯曼的合作,重點研究的是免疫系統對不同類型RNA的識別??ɡ锟婆c魏斯曼所做的工作,就是mRNA的“化妝師”,通過給mRNA進行修飾或者“易容”,尋找一種可以逃避免疫系統監視的方法。

經過數年的努力,他們最終找到了一種“易容術”。RNA的組成為腺嘌呤(A)、尿嘧啶(U)、鳥嘌呤(G)和胞嘧啶(C)四種堿基,哺乳動物細胞中RNA的核苷酸堿基經常被化學修飾,而體外轉錄合成的mRNA則沒有。正是由于這個差別,才導致免疫系統能夠清晰地識別外源的mRNA。

2005年,他們發表的研究顯示(圖2),將外源的mRNA進行一些特殊的修飾(如m5C、m6A、m5U、s2U或使用假尿苷替代尿苷)之后,免疫系統就失去了監視能力,即便面對這些外源的mRNA,也不會出現免疫反應[4]。

圖2 卡里科與魏斯曼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4]

4 卡里科和魏斯曼沒有解決的問題:mRNA的遞送

“易容術”并不是mRNA藥物所面臨的唯一難題。除了免疫系統,環境中和人體內都有很多可以降解mRNA的酶。如果僅僅是將裸露的mRNA注射入人體,會被這些酶所降解。

mRNA因為由核苷酸構成,帶有很強的負電荷,自身很難穿透細胞膜??ɡ锟婆c魏斯曼的“易容”,也沒有改變mRNA攜帶負電荷的特質。一個簡單的思路,是使用帶有正電荷的載體分子包裹住mRNA的負電荷,在遞送穿過細胞膜之后,再將mRNA釋放出來。

20世紀80年代,菲利普?費爾格納(Philip Felgner)教授(現任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疫苗研發中心主任)開發出了一種帶正電荷的脂質體。后來,Salk研究所一個叫作羅伯特?馬隆(Robert Malone)的研究生使用了費爾格納教授的脂質體,將體外合成的mRNA遞送到了細胞內。

1989年,馬隆提前終止了學業,加入了一家初創公司Vical,繼續脂質體遞送的研究。這些脂質體早期的工作,雖然讓mRNA的遞送看到了曙光,但并沒有找到mRNA和脂質體的理想配方,因此并沒有實現商業化。在與魏斯曼合作之前,卡里科也在做一些陽離子脂質包裹RNA或DNA的工作[5]。

其他核酸藥物也需要遞送體系,比如基因沉默療法(siRNA)。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彼得?庫利斯(Pieter Cullis)的實驗室建立了一套可以遞送核酸藥物的脂質納米粒(lipid nanoparticle, LNP)系統,基于該遞送系統的藥物patisiran,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一種罕見的遺傳性多發神經性疾病——遺傳性甲狀腺素轉運蛋白介導的淀粉樣變性病(hATTR淀粉樣變性病)。

庫利斯創建了兩家LNP公司,其中一家公司Acuitas Therapeutics與魏斯曼教授及其他的mRNA公司合作,測試mRNA-LNP的不同配比。BioNTech的新冠疫苗正是基于其中的一個配方,Moderna公司的新冠疫苗所用的配方也很相似。

這種LNP的配方含有4種脂質分子:其中的1個正電荷的脂質比較關鍵,其他3個分子有助于遞送系統結構的穩定性。與早期的脂質體相比,LNP有一個特點:在人體體液中變成中性,因此能減少對人體的毒性。

5 新冠疫情:mRNA技術的風口

雖然卡里科和魏斯曼的mRNA “易容術”已經建立,且庫利斯的LNP技術已經成熟,但二者的結合,并沒有及時催生一款mRNA藥物。這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現代藥物的研發一般需要經歷比較長的時間,要完成臨床試驗的研究,通過臨床證據來申請藥物的上市許可。此前,mRNA技術公司的產品研發管線主要是與腫瘤相關的疫苗,因為畢竟腫瘤是人類的長期敵人。

新冠疫情的到來,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mRNA技術的發展軌道,它像一場大風,把mRNA技術吹到了風口浪尖。BioNTech和Moderna兩個mRNA公司,都及時瞄準了新冠疫苗賽道。

采用mRNA技術制造疫苗(圖3),有這樣4個優勢:

圖3 mRNA 疫苗原理(圖片使用Figdraw制作):mRNA通過特定遞送系統(LNP)導入人體,表達相應的抗原蛋白,從而激發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進而能對入侵的病毒快速應對

(1)研發周期短。只要知道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在數天內設計出新型候選mRNA疫苗,在幾周內就可以生產出樣品進行動物實驗。

(2)雙重作用機制。不需要佐劑,mRNA疫苗就能夠激發人體的體液免疫及T細胞免疫,免疫原性強。相比之下,傳統疫苗主要激活體液免疫,對于細胞免疫的激活較弱。

(3)沒有病毒成分。mRNA疫苗只是使用了合成的mRNA,靠這個片段來編碼病毒的一個蛋白,沒有直接來自病毒的成分,沒有病毒帶來的安全隱患。

(4)生產工藝相對簡單。雖然mRNA疫苗屬于高技術,有技術壁壘,但一旦投入生產,工藝相對簡單,易于大批量生產,特別適用于應對重大疫情所產生的疫苗緊缺狀況。

2020年12月2日,英國批準了BioNTech新冠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同年12月11日,美國也批準了該款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use-administration, EUA)。這是歐美第一款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這款疫苗顯示出了95%的保護率。從2020年3月立項到12月緊急使用批準,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走完全流程,這是破紀錄的!

2020年12月18日,Moderna的mRNA疫苗也在美國獲得了緊急批準??梢哉f,如果沒有新冠疫情,第一款采用mRNA技術的產品,還不會那么快到來。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覺得2023年的諾貝爾獎給了mRNA疫苗,這個理解是不對的。除了遞送mRNA的LNP技術,病毒的基因序列也是制造mRNA的關鍵?!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如果說mRNA “易容術”和LNP是“巧婦”,那么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就是“米”。中國科學家首先公布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疫苗公司才可以基于此序列進入疫苗研發的快車道。所以說,如果要給新冠mRNA疫苗一個獎,那么LNP和病毒基因的最先公布者都應該分享。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新冠疫情確實是對卡里科和魏斯曼的mRNA “易容術”的大檢驗。如果沒有“易容術”,mRNA疫苗是否會成功?

為了避免使用“易容術”,CureVac公司通過改變mRNA序列所使用的密碼子,將尿嘧啶(U)減至最少。但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CureVac的候選新冠疫苗在保護效力方面不如Moderna或BioNTech的疫苗。2021年10月,CureVac宣布放棄mRNA管線。

中國的一家mRNA公司,同樣沒有使用“易容術”,但早期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受試者中出現了更高的發熱比例,意味著副作用會更高。這應該與未“易容”的核苷酸所誘發的免疫反應有關。雖然該疫苗在境外也開展了三期臨床試驗,但是疫苗最終還是沒有獲批上市。

卡里科和魏斯曼剛開始合作時,還沒有使用“易容術”,結果在測試HIV/AIDS 疫苗時,發現mRNA在注射到小鼠體內后產生很強的炎癥反應。這也是促使二位科學家著重研究“易容術”的原因??ɡ锟坪臀核孤吹搅薽RNA疫苗的“坑”,使用“易容術”避開了;其他人不認為這是一個“坑”,然后用臨床試驗證明了這確實是一個“坑”。

6 疫情后mRNA技術發展前景

世界迎來了mRNA技術,中國也沒有缺席。

在疫情的早期,BioNTech與復星就建立商業合作,復星負責大中華區的商業化。

中國的企業也獲得大量投資,開展mRNA疫苗的研發。2023年3月,石藥的新冠疫苗獲批,是中國內地獲批的首款mRNA疫苗,只是疫情時代已經結束。中國所接種的新冠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根據公開的信息,中國內地公司目前研發中的mRNA疫苗產品管線有流感疫苗、猴痘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在國外,繼新冠病毒疫苗之后,Moderna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mRNA疫苗在等待FDA批準,有流感和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的mRNA疫苗在進行臨床試驗。

雖然新冠病毒并沒有消失,但疫情已經過去,即便趕上了新冠mRNA疫苗風口的企業,也在調整戰略,以應對疫情后的新局面。

在大中華區以外地區,BioNTech與輝瑞合作,輝瑞負責新冠疫苗的商業化。根據輝瑞的報道,2022年新冠疫苗的銷售額為378億美元。但是,輝瑞預測2023年新冠疫苗的銷售額將比2022年下降64%。面對消失的新冠疫苗市場,BioNTech 除了積極開發針對其他傳染病的疫苗,也更加側重與腫瘤相關的管線[6-7]。

在疫苗領域,因為研發周期短、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的特性,mRNA技術也在獸用疫苗領域獲得了關注。在畜牧業中,因為養殖密度較高,病毒容易在動物中傳播,也更容易發生突變,能夠及時升級疫苗就變得更為重要,這是傳統滅活疫苗的痛點,卻是mRNA疫苗的亮點。

更重要的是,mRNA技術的運用,已經不僅限于疫苗。比如說,將編碼Cas9的mRNA和引導RNA一起遞送到細胞甚至活體中,就可以實現基因編輯[8]??梢灶A見,未來mRNA技術將助力基因編輯,尤其是其在活體中的運用。利用mRNA技術,魏斯曼等科學家將動物體內的常規T細胞轉化為治療性CAR-T細胞,并在心力衰竭的動物模型中顯示出了治療效果[9]。

當然,這些技術都還沒有完全成熟,還需要臨床試驗的驗證。同時,針對活體特定器官的靶向遞送,也是未來治療的關鍵,所以是目前mRNA研發的重點[10-11]。

縱觀mRNA技術的諾貝爾獎歷史,其實就是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奮斗史。他們前仆后繼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奮斗,絕大多數人跟諾貝爾獎無緣,很多人也許還會失去工作,為了生活尋找新的出路。

諾貝爾獎給卡里科博士的曲折故事一個完美的結局,卻沒有給mRNA技術畫上句號。疫情讓mRNA技術走到了歷史舞臺的聚光燈下,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猜你喜歡
卡里諾貝爾獎疫苗
卡里沒錢
諾貝爾獎知多少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安娜·卡里納及她的說明書(組詩)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諾貝爾獎的由來
被風景遺忘的角落
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