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箏樂敘事研究的首嘗之作
——評《20世紀中國箏樂藝術轉型敘事》①

2023-12-27 15:55曹曉亮
樂器 2023年11期
關鍵詞:母題敘事學古箏

文/曹曉亮

新中國成立以來,傳統器樂從的發展從民間轉入到學院,開啟了新的民樂教育之路。箏樂藝術作為中國民族器樂的重要代表備受關注。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國箏樂在創作、教育及理論研究上再次煥發新的生機。有關中國箏樂研究的理論著述相繼問世,如對箏的歷史源流、傳統流派與演奏技法的探討,曹正《關于古箏歷史的探討》(1981)通過古代文史資料的梳理,結合不同傳統古箏流派的樂譜探討古箏的歷史淵源;蘇喬箏《潮州箏藝》(1995)從潮州的傳統文化和音樂入手,探討潮州弦詩樂及古箏的藝術特點;姜寶?!豆~學散論》(1995)梳理了古箏樂人金灼南的個人生平、著述、箏樂創作,以及古箏流派與演奏技法。還有鄭德淵的《箏樂理論及演奏》(1997)、焦文彬《秦箏史話》(2002)以及相關類型的文章等研究,使人們對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古箏歷史脈絡與傳統流派有了一定的了解,助于大家認識和學習不同傳統流派的演奏特點和地域性風格。

在相關箏曲分析方面,黃好吟《六十八板箏曲研究》(1997)探討了傳統六十八板體箏曲的流傳、曲式結構、演奏技巧及對形成不同地方風格上產生的影響;張珊《當代古箏名作教學與演奏詳解》(2010)對28首當代箏樂作品進行了演奏與教學上的詳細分析。另外,趙曼琴的《古箏快速指序法概論》(2000)系統介紹了快速指序技法的應用及其原理。上述研究均是基于不同的學習角度而展開,這些研究雖是對某一“點”的研究缺乏技術之間的整體性關聯,但為后續的研究推進產生了積極影響。王英睿在其博士論文(2007年)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的《二十世紀中國箏樂研究》(2012),即體現出了箏樂藝術的整體性與系統性研究,該研究從音樂史學角度對20世紀中國古箏藝術發展做出了較全面系統的梳理與研究,對中國箏樂的研究向前推進了的一步。

一、20世紀箏樂藝術的轉型研究

20世紀是傳統中國向現代中國轉型的百年,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中國傳統音樂的人文生態環境也發生了巨大改變。20世紀的中國箏樂藝術也在創作、演奏、傳承等方面發生了歷史性的轉型。無論是民間傳承、樂曲創作、院校教育,還是技法發展、傳播流變等諸多方面,都與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型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人們在揭示古箏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過程中,除了關注“是什么”“有什么”之外,往往還需弄明白“為什么是”“為什么有”“為什么變”“怎樣變”等一系列問題。若要深刻揭示與闡明該時期箏樂藝術的變化與發展,勢必要充分結合整個世紀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加以探討。

臺灣學者余御鴻所著的《20世紀中國箏樂藝術轉型敘事》(上海音樂出版社2020年,以下簡稱《敘事》),即充分體現了以“轉型”為聚焦點的20世紀中國箏樂藝術發展研究。該研究還首次借鑒了中西方敘事學理論與方法,其獨特新穎的研究視角不僅凸顯了本著的亮點與價值,也體現了箏樂研究已開始跳出以往研究的路徑,向著現代學科理念與方法,尤以學科交叉為特點的新的研究趨向而發展。

《敘事》是余御鴻在其2015年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全書除緒論與結論外,共由四章構成。其中在緒論中對“文化”“敘事”以及“箏樂文化敘事”等相關概念進行探討,在主體章節中,作者首先以1949年為時間坐標中軸,詳細論述了因20世紀中國社會文化轉型所引起的箏樂“敘事行為”模式的轉變:其傳承方式,由綿延數千年傳統的“民間口傳作品敘事”,轉變為“專門家書寫作品敘事”;觀演方式由傳統的“民間觀演敘事行為”,轉變為“舞臺化表演敘事行為”。其次,重點討論了傳統與現代箏曲的敘事類型,把傳統箏曲歸納為“重要歷史”母題、“情感”母題、“自然”母題與“理想”母題四種敘事類型;把現代箏樂歸納為“重要歷史”母題、“情感”母題、“少數民族生活”母題、“日常生活”母題、“自然”母題與“無意像”母題六種類型。闡述了傳統與現代箏樂不同敘事類型間的共性與差異,著者認為20世紀的兩種箏樂作品均繼承了中國器樂文化自古以來的標題性傳統,并對這一傳統作了新的擴展與弘揚。另外,以各傳統箏派形成的文化背景、傳承譜系、箏派樂曲風格為基礎,對作品背景、樂曲段落結構、以及音響與文本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通過幾首傳統箏曲的個案研究,“以小見大”對各箏樂流派的演奏技法及其特點進行總結,結合自身演奏與教學經驗歸納了傳統箏樂演奏所需注意的要點。并以七首代表性現代箏樂作品為例,分析其作品背景、音樂段落結構及其內部音樂特征,解讀了作品的“結構實現”與“敘事意圖”。最后一章,分別對《寒鴉戲水》四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與三首不同箏樂流派的同名曲《高山流水》進行音樂形態的比較分析,探討了箏樂音響的審美問題,深刻揭示了20世紀中國社會文化轉型背景下箏樂敘事轉型發展的規律特征。

二、敘事理論的借鑒與運用

該著首次借鑒運用中西方敘事學的理論視角,凸顯了新穎的研究視閾?!皵⑹聦W”1969年誕生于法國,敘事學理論是一種以“敘事”理論為視角研究某一文學或藝術對象的理論方法。當代西方敘事學先后經歷了前敘事學階段(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以形式主義為主要范式的經典敘事學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以及以語境主義為主要范式的后經典敘事學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②。中國的敘事傳統更是由來已久,其敘事文學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尚書》,唐宋時期就已把“敘事”作為一個文學門類而提出。而“中國敘事學”則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西方敘事學影響以中國自先秦以來的敘事傳統為基礎,正在積極構建與發展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敘事學學科體系③。自西方敘事學傳入中國后,其敘事學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已逐漸突破文學敘事模式的閾限,并與歷史、政治、法律、繪畫、音樂等諸領域的研究相結合,成果日益豐碩。誠如作者在本書緒論中所言:“‘敘事學’由文學而波及音樂、電影等,應者頗眾,聲勢亦大。在音樂學界,人們熱衷于研究音樂特別是標題音樂所具有的“敘事”特征,并以此挖掘器樂作品中更深的文化內涵”④。由此產生了敘事學理論結合箏樂模式轉型的視角來觀察和研究20世紀中國箏樂藝術的設想。

在筆者看來,正由于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語言,通過自身的“語法”特點在內部音樂結構的建構過程中,表達著不同的音樂情感內容,這使得從“敘事”視角的切入來研究中國箏樂藝術這一對現象十分契合。通過把傳統與現代不同的古箏傳承與教育行為看作“敘事行為”,把傳統與現代箏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母體類型作為“敘事類型”,把箏樂內部的音樂結構對應“敘事結構”,以敘事學領域的理論、視角以及表述方式來看待和闡釋20世紀的箏樂藝術轉型。這不僅可看作是敘事學研究在向音樂領域的關注和拓展,更可以說是把音樂學領域的研究與敘事學產生密切關聯,是箏樂藝術研究在視角與方法上向敘事學理論的借鑒,是當下不同學科交叉研究日趨明顯的體現。本書在“敘事學”理論與“模式轉變”視域下,通過對20世紀前后半葉中國箏樂文化的觀察與研究,深刻揭示了中國箏樂藝術在敘事行為模式、傳統與現代箏樂作品的敘事類型、箏樂曲目的敘事結構以及音響敘事風格等方面發生的轉型規律與特征。本研究采用“敘事學”的視角,其視角的新穎與獨特性也得到了喬建中先生的肯定:“如果我們把論文中所討論的內容視為20世紀前后半葉中國箏樂‘敘事文本’的理論總結的話,那么作者所論就應該是‘中國敘事學’學理在箏樂研究領域的首次嘗試?!雹?/p>

三、立足實踐的分析與論證

余御鴻不僅有著豐富的演奏與教學經驗,在研究過程中還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察與訪談工作。這從不同的側面也能看出其對田野考察研究方法的重視,“我曾經對潮州、河南、山東、浙江箏作品做過音響之研究。我以為,重視這一系列傳統箏樂的音響收集、保存、研究,應刻不容緩。透過此研究過程,可以挖掘許多箏深層的內在涵養與藝術價值,還有更多箏人藝術家值得我們搶救與探究,并供我們研習和仿效?!雹拮髡咭蕴镆肮ぷ鳛榛?,以演奏、教學及研究者的多重身份,把“實踐”所得的感性體驗進行理性總結,研究路徑更顯合理,結論也更接地氣。這種立足多重實踐與田野工作的音樂學理論研究,更易闡發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論思考,也正是目前學界大力肯定、倡導和推廣的研究模式。

音樂作品的產生和流傳和社會文化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以往的箏樂研究中,或為作品與技法解析,或為歷史與流派梳理,對音樂與相關文化之關系的探討較為少見,而本著在此方面的論述則較為深入。作者從音樂旋律進行、調式特點、曲體結構、音樂發展思維以及傳統箏樂流派中不同作品音韻特色等方面,闡釋了這層關系。如從河南箏曲《打雁》的演奏技法、音調風格上探討其與當地方言及其它民間藝術形式的關系,“‘密搖’技法帶有一個強勁而明確的‘重音頭’,這種奏法可能與它在大調曲子的演唱中把字頭咬實有關,又或河南方言特點習慣使得重頭音特別講究”⑦。這種研究模式在該著近半篇幅中均有體現,這并非為了分析而分析,而是有意識地置文化背景下,對音樂材料與敘述審美,音樂與其所處時代、地域文化環境的相互關系進行深入闡釋。不僅用中國傳統音樂結構自身發展的邏輯,總結了中國傳統音樂中“六十八板”體結構及其變體在諸傳統箏樂流派樂曲中的運用與體現;而且,從“主題的陳述”“對比性功能”“一段體”“終止感”等相關表述也不難看出其以“西式”視角來分析作品的音樂結構與內部間的相互關系。在這種音樂分析與文化闡釋相結合的論證中,亦可見作者在用“中”“西”兩種不同的文化觀對作品予以觀照。

這樣的研究方法與路徑,與以往中國箏樂研究相比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與以往過多偏重于技術分析或理論梳理的總結與理論闡釋的方向不同的是,敘事學的運用對中國箏樂研究所產生的影響將具有歷史性的突破。的確,就近年的相關研究成果而言,歷史性的探討或因缺少新的文獻材料而推進緩慢,雖多數具有演奏經驗的研究者更傾向于分析當代箏樂新作,但也不乏個別研究者已開始有意識地跳出以往的“純”分析模式,從研究方法或視角上,給予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等不同群體的“人”以及文化環境更多關注,可見箏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也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步拓寬。

《20世紀中國箏樂藝術轉型敘事》無論是研究視角、分析方法,還是理論思考的深度上,都體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價值。作為成長于寶島臺灣但又深受兩岸傳統箏樂文化影響的青年箏家學者,及其風格獨特的表述方式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然,學術探討永無止境,不同階段的研究會面對不同的問題,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除了古箏的歷史源流、傳統流派與箏樂作品外,與當下的民間傳承、院校教育、交流傳播等箏樂藝術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關注,期待以《敘事》研究為代表的跨學科理論與方法的使用能為后續的箏樂研究拓展新的思路,開辟更加廣闊的空間。

猜你喜歡
母題敘事學古箏
論巴爾虎史詩中的提親母題
一部女性成長與救贖的見證錄——《證言》的女性主義敘事學闡釋
第一次上臺表演古箏
敘事學經典/后經典劃分爭議20年考辨:后經典敘事學存在合法性論略
第一次彈古箏
古箏
復仇母題的現代嬗變
我的古箏之旅
淺析《西游記》的兩大母題及其象征意蘊
論明代《梅山圖》中的“生殖崇拜”文化母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