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中俄“五通”合作的主要成就與未來展望

2023-12-27 11:04李興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五通中俄關系合作

摘 要: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十周年,有必要對共建“一帶一路”作一個階段性總結?!拔逋ā保ㄕ邷贤?、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主要內容。十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俄“五通”合作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展望未來,中俄“五通”合作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關鍵詞:“一帶一路”;“五通”合作;中俄關系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5381(2023)06 - 0113 - 09

收稿日期:2023 - 09 - 17

作者簡介:李 興,男,湖北武漢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俄羅斯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國際政治研究會副理事長、山東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俄羅斯與亞歐區域、世界歷史與國際關系、區域國別與中西比較、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

中國和俄羅斯互為最大鄰國。俄羅斯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節點國家。十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俄“五通”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還存在哪些問題?原因在哪?如何克服?前景如何?在新冠疫情尚未徹底了結、大國競爭、俄烏沖突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總結和研究這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印度尼西亞提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反響,成為全球公共產品?!耙粠б宦贰钡暮诵膬热菔钦邷贤?、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通稱“五通”。

“一帶一路”構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背景下,站在全球和全人類的高度提出的重大倡議?!耙粠б宦贰背珜ЫㄔO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了國內外發展趨勢。絲綢之路經濟帶橫穿亞歐大陸。俄羅斯地跨歐亞,幅員遼闊,是共建“一帶一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锻苿庸步ńz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所提出的“六大經濟走廊”構想中,有三條直接或間接與俄羅斯相關。十年來,中俄“五通”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關于中俄“五通”合作,學術界有過一些研究[1-2]。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對中俄“五通”合作進行系統綜合的總結,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俄“五通”合作十年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政策溝通方面的成就

2013年、2014年、2023年,習近平主席三次訪問俄羅斯,并于2018年出席了俄羅斯東方經濟論壇,2019年6月出席了圣彼得堡經濟論壇;2017年、2019年、2023年,普京總統三次出席在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此外,2015年,兩國還發表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中俄間的高層互訪和交流活動及相關對接政策的出臺,為政策溝通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地方政策溝通與合作走深走實。兩國之間建立了包括東北—遠東、長江—伏爾加河流域、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合作等地方合作機制[3]?!耙粠б宦贰背h提出至今,中俄都歷經了國際環境的深刻變革。對中國來說,2018年起,美國對中國施行單邊主義,中美貿易出現摩擦;2019年,特朗普政府將中俄列入戰略競爭對手名單目錄,中俄國際環境日益趨同;2019年末暴發新冠疫情,西方的逆全球化越演越烈,等等。對俄羅斯來說,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2022年的俄烏沖突等,使俄羅斯在國際上備受西方遏制。這些國際事件深刻影響了中俄的內外政策,兩國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步調逐步趨向一致,雙方合作力度不斷加強[4]。中俄領導人在聲明中強烈反對基于意識形態的集團組織和非正式聯盟,這些組織或聯盟不僅包括北約以及美英澳“安全伙伴關系”(AUKUS),還包括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對這些機制持反對態度并不等于向西方宣戰,因為中國和俄羅斯等也參與建立有多邊組織,如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歐亞經濟聯盟等。但是,中俄參與建立的這些多邊組織在目的上和西方有著本質的不同,這些組織本著參與者多元化的宗旨,目的是促進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合作。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與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共同發布的《俄中對話:2022模式》認為:上合組織已經成為一個成熟而有效的國際組織,它增強了對全球風險和挑戰的抵御能力,在推進和深化成員國睦鄰關系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并支持著歐亞大陸的穩定和發展。

中國共建“一帶一路”與俄羅斯國家戰略對接,為兩國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5]。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國高層互動頻繁,政治友好程度加深,不斷擘畫戰略協作與經貿合作藍圖,助力打造范圍更廣、層次更深、水平更高的新型區域合作,譜寫了“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之間要素更為流動自由、資源更為高效配置、市場更為深度融合的經濟發展新篇章。國家宏觀政策的對接,為兩國各類市場主體的合作領航定向,提供了廣泛的政策紅利。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之下,兩國的一系列合作共識不斷落地生根。

2019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明確指出:俄方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中方支持在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推動一體化進程。2020年10月,歐亞經濟委員會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政府以視頻會議的方式,共同舉辦了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論壇,討論全球經濟挑戰和新冠大流行之后如何恢復經濟發展,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如何在環境保護、可持續性發展、將數學解決方案運用于物流和過境運輸、農業生產互補,建立獨立的金融體系和國家貨幣直接結算等領域中對接合作與互聯互通問題[6]。論壇開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歐亞經濟聯盟、歐亞經濟委員會成員國部長參加。會議開幕后還舉行了政府、商界、學界代表參加的專題會議[7]。2022年 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與中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新時代國際關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這些文件共同道出了當前中俄的政治立場,增進了對當前國際政治基本概念的理解,為兩國政策溝通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二)設施聯通方面的成就

“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實現歐亞聯通。道路包括海路、陸路、空路、水路和網路,這需要各方攜手共建四通八達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基建網絡[8]。中俄在共建“一帶一路”的設施互聯上有著深刻的利益契合點,一方面,對俄羅斯來說,其國家戰略的推進離不開通達的交通網絡。俄羅斯“東進”戰略和亞太轉向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絡作為切入點,以此來擴大對外出口、吸引投資,打造聯結亞太和東西方的優勢。其次,俄羅斯政府雖然重視發展運輸但卻“有心無力”,自身的交通基礎設施滯后,面臨老化失修和亟須更新換代的問題,盡管俄方很早就出臺過一系列交通建設規劃,但其投入到交通建設上的資金嚴重不足,財政無法負荷。因此,俄羅斯可以利用中國的資金優勢,借助優惠政策吸引中國企業赴俄進行基建投資。另一方面,中國自身產能過剩的狀況、對外投資的迫切需求和暢通貿易運輸通道的目的都促使著中國對俄羅斯開展交通設施建設合作。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濱海1號”“濱海2號”交通線路正在加緊建設;2020年1月,中俄黑龍江黑河大橋通過驗收;中俄之間首座跨境鐵路大橋——中俄同江鐵路大橋近日竣工通車。中歐班列東(東北)、中(內蒙古)、西(新疆)三條線路都經過俄羅斯,實現了運行班列數量和質量雙增長。2022年1—8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0000列。目前,中歐班列已成為反映亞歐大陸共建“一帶一路”成果的一張亮麗名片。

新冠疫情推動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中歐班列在俄逆勢加速發展[9]。2020年兩國首個合作建設的物流中心——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于2020年7月底正式投入運營。在實施大歐亞伙伴關系構想的過程中,歐亞經濟聯盟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被賦予關鍵意義。結合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對接和大歐亞伙伴關系建設,共同打造互聯互通交通網,2021年10月,歐亞經濟委員會部務委員會批準了歐亞交通走廊和路線的清單,這將有助于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實施《至2025 年歐亞一體化發展戰略》中涉及發展交通走廊的部分[10]。不斷增長的運輸量表明,有必要制定綜合解決方案,縮短運輸時間,簡化通過國境的手續,以電子單據的方式完善運輸過程中所有參與者和監控機關的協作[11]。正如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2021年6月在第二次歐亞大會發言時所說,有必要組成完備的“歐亞交通架構”,也就是建立歐亞鐵路、公路、海運、河運和空運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網絡?!皷|—西”和“北—南”國際交通走廊的發展,將有助于擴大貨流,包括同中國的過境交通。正是由于俄羅斯的配合,多年未有進展的中—吉—烏鐵路建設才得以提上議事日程。

(三)貿易暢通方面的成就

貿易暢通是“五通”中最直接、最直觀的內容。2021年12月,在線上舉行了執行歐亞經濟聯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經濟合作協定聯合委員會會議,與會者討論了執行這項協定路線圖的進程,其核心部分涉及數字交通走廊的發展。與會者還繼續就貿易保護措施問題舉行對話,研究了競爭、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海關合作和簡化貿易程序等問題。雖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但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的貿易仍發展得相當順利。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大幅增長。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400億美元,達到1468.9億美元,同比增長35.8%。根據俄羅斯海關總署數據,2021 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1407億美元,同比增長35.2%。2022年上半年,俄冶金產品對華出口增長400%,全年兩國貿易總額超過1900億美元。

中俄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逐步解決遲滯兩國貿易發展的消極問題,打通貿易流通渠道,不斷推動貿易暢通?!耙粠б宦贰背h中的“貿易暢通”,是指著力掃除投資和貿易便利化的壁壘、優化營商環境和實現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建自貿區的目標。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是中俄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利益契合點,為此中俄在糧食貿易暢通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12]。中俄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物流便利化向高水平邁進。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的緣故,中國原來從美國進口的部分產品,如大豆、天然氣轉而從俄羅斯進口,僅黑龍江省就有14個對俄港口。2018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中國減少美國大豆進口。2019年6月5日,俄中兩國宣布,兩國關系已達到新水平,進入了能源合作與安全框架內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與合作的新時代[13]。2015年,中國從俄進口石油4104萬噸,成為俄羅斯原油第一大進口國。2016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5248萬噸。

在自貿區建設方面,中俄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俄早在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就在兩國邊境地區建立了黑河市邊民互市貿易區、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等,便利了兩國邊境地區的經貿往來,互市貿易區內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得到了極大發展,但是必須看到互市貿易區僅建立在沿邊地區,推向腹地的自由貿易區還未建立[14]。截至2022年4月,中國已經同25個國家或地區簽訂了17份自貿協定。此外,13個自貿協定正在協商中。雖然目前中俄沒有簽訂雙邊自貿協定和成立自貿區,但是借助“一帶一盟”多邊平臺打通兩國貿易渠道,推動建立多邊自貿區成為可能。歐亞經濟聯盟目前已經和中國簽訂貿易合作條約,未來探索在“一帶一盟”框架內建立自貿區大有可為。2022年3月,在俄烏局勢緊張、世界眾多國家對俄采取經濟金融制裁的情況下,電商主體俄羅斯國家館的各類食品被中國消費者瞬間買空。中俄跨境電商營運體系日臻完備和成熟,電商企業搭建合作平臺。中國電商企業大力進軍俄方市場,2015年6月,阿里旗下的全球速賣通在俄羅斯當地組建分公司,俄羅斯成為阿里巴巴批發市場的第三大交易國。2021—2022 年間該領域工作繼續穩步推進。例如,為推動俄企業擴大對中國出口,俄羅斯出口中心與阿里巴巴集團就定期開展培訓、網絡研討會等線上商品推廣活動簽署合作備忘錄。

兩國在農業合作特別是糧食合作方面成效顯著。從國家間合作層次來說,中俄糧食合作著眼于長遠戰略,提前謀劃布局。從地方合作層次來看,糧食合作向兩國腹地縱深發展,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接壤省份、中國長江和俄羅斯伏爾加沿岸各省份之間加緊對接。從糧食合作主體來看,既有政府高層合作形成糧食合作的宏觀布局,合作溝通機制不斷完善,也有企業間合作推動兩國共同開發,合資、并購等多種投資形式競相迸發,境外園區建設、雇傭勞工、糧食返銷、租賃土地、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打造高標準農田等多種運作方式相互支撐,企業界交流日益頻繁,糧食聯盟搭建合作平臺。農民等個體經營者的合作絡繹不絕。

“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國家的經濟實施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任務是克服疫情危機,深入推進一體化,實現歐亞可持續發展,提高競爭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確保數字主權。數字化轉型應有助于形成具有發達的數字平臺和數字服務系統的數字競爭性經濟[15]。電商仍是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這也符合俄羅斯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目標[16]。根據中國相關數據,2021年1—11月,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額同比增長187%。中方數據顯示,中俄電商訂單數量占全俄跨境電商訂單總量70%,速賣通在俄羅斯具有較高人氣。2022 年初,天貓超市和盒馬電商平臺舉行了俄羅斯商品推廣活動,1月10—20 日期間的銷售額達7.23億元。

自蘇聯解體以來,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多達數百次的制裁,涉及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個領域。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后,西方更是對俄羅斯進行了空前的制裁,累計達到10000多項,使俄羅斯經濟和世界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歐盟對俄羅斯的五輪制裁從實體科技、金融貨幣到能源貿易,層層加碼,企圖不斷抬高俄羅斯接受制裁的成本與代價。在2022年2月23日的第一輪制裁中,歐盟理事會禁止向俄羅斯央行提供資金;在2月25日的第二輪制裁中,歐盟宣布禁止向俄羅斯提供煉油技術或服務的升級;在2022年2月28日和3月2日的第三輪制裁中,歐盟理事會將7家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系統之外。從實體技術到金融貨幣再到能源科技,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加碼。俄羅斯不僅被逼著“向東看”,而且更加堅定地“轉向東方”。共建“一帶一路”,積極促進經貿合作,對兩國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新冠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一定沖擊,但中俄貿易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20年上半年,中方對俄醫療器械、編織原料、電子電器進口量持續擴大,俄首批牛肉輸入中國。中俄貿易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農業合作成為中俄務實合作的新亮點。2013年末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以來,西方開始嚴厲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國內GDP和工業生產經歷了從停滯不前到艱難復蘇的過程,中俄經貿合作也隨之不斷走深走實。2023年兩國貿易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年終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

(四)資金融通方面的成就

資金融通即錢流,是“五通”的條件。通過建立本幣互換機制、搭建支付平臺等,實現人民幣—盧布結算;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人民銀行等在俄設辦事處;創立金磚銀行、歐亞基金、絲綢之路基金、中俄投資基金、亞投行等各種專項基金;等等方式,為“五通”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資金融通旨在推動金融合作在貨幣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中發力,成為支撐兩國經貿合作的支柱[17]。自2013年以來,中俄大力構建金融合作機制和體系,搭建經濟金融合作平臺、共筑經濟共同體的根基[18]。中俄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進展迅速,兩國在雙邊貿易、投資和信貸領域持續發力,不斷擴大本幣在多領域的使用,簡化本幣結算步驟,加大結算能力,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解決清算渠道不暢問題,雙方金融代表處的設立、金融機構合作和交流機制的建設都在不斷發展。[19]當前,雙邊金融合作進展空前,成績斐然。

2019年以來,兩國雙邊本幣結算迎來了新進展。深化和擴大本幣結算規模是中俄深化金融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有助于規避第三方貨幣結算帶來的匯率風險。2020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美元結算比重降至50%以下,人民幣與盧布結算比重保持上升趨勢。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發生后,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基本放棄了美元結算,改用人民幣作為雙邊貿易的結算貨幣,依托多邊平臺擴大金融合作范圍[20]。2022年4月,俄羅斯工貿部長丹尼斯·曼圖羅夫主張在歐亞經濟聯盟、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內部加強相互結算的獨立性和擴大本幣結算,去美元化與去歐元化成為俄羅斯多邊金融外交的主要目標。

(五)民心相通方面的成就

中俄是兩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超級大國”。國之交在于民相親。在當前全球化條件下,發展國家間的民間關系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于擁有共同邊界的國家尤其如此[21]?!耙粠б宦贰背h實施以來,隨著中俄經濟合作的全面鋪開、高校交流的日益頻繁、休閑旅游的互動增多、人文合作機制的不斷建立,蓬勃發展的民間交往促使兩國民眾相互了解的程度不斷加深[22],中文和俄語人才需求量增加。過去二十年中,在中俄兩國政府的支持下,俄羅斯和中國青年舉辦了一系列扎實的文化和教育活動[23]。兩國教育合作成果顯著[24]。其中:第一所中俄聯合大學由莫斯科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在深圳聯合開辦;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也建立起來,并在多個學科展開合作;中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基地——俄羅斯中心也在全國多所高校建立起來并開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工作;中俄高校中不少學士、碩士和博士的學位論文均以中俄兩國及其相互關系為研究對象。

文化和旅游業發展是俄羅斯、中國和蒙古三國之間最重要的商業合作領域之一。旅游業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2015年11月簽署的《吉林宣言》。根據《吉林宣言》,各方承諾推動建立綜合旅游運輸系統,建立行政領域互動機制,努力解決邊境和鄰近地區旅行者和旅游組織者的未決問題[25]。目前,針對中國游客的紅色路線項目正在俄羅斯實施,關于中國游客的友好協會已經成立[26],中俄旅游合作潛力巨大。此外,兩國教育、理工、經濟等各類高校成立了同類大學聯盟,俄羅斯還將漢語列入俄羅斯“高考”中。當前,中俄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力度空前,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人才培養、技術合作、人文交流上合作愈加密切,為兩國關系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例如,我們以“一帶一路”“中俄關系”為主題詞,以2013年1月—2023年10月為跨度,對知網進行檢索,共檢索出成果203篇,其中學術期刊論文130篇、學位論文42篇、報紙22篇、學術輯刊7篇、特色期刊2篇。以下是根據文獻作的可視化分析:

圖1說明,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盡管有包括疫情在內的各種因素帶來的干擾和波動,關于“一帶一路”與中俄關系的論文發表數量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高位,并呈現總體上升趨勢。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俄兩國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情況。

三、中俄“五通”合作取得成就的驅動因素

(一)內因是最主要的驅動因素

首先,中俄互為最大鄰國,山水相連,都是亞歐大國。兩國面臨共同的使命: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兩國優勢互補:中國的人力資源、資金雄厚,俄羅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內外的推動是兩個車輪,內部的剛需不斷加強,從而保證了“五通”合作的可持續性。

其次,兩國元首的大力推動和保障。兩國元首既是兩國關系的戰略設計師,也是親力親為的實踐者、引領者。普京總統出席2017年、2019年和2023年在中國舉辦的三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也先后出席俄羅斯東方經濟論壇和圣彼得堡經濟論壇?!耙粠б幻恕睂雍献鞒蔀橹卸黻P系新的增長點和亮點。

從2013年習近平首訪俄羅斯以來,兩國元首互動頻繁,在當今大國關系以及現代國際關系史中都是罕見的[27]。2013年至今,兩國元首外交引領合作方向,政治互信空前未有。習近平在2013年和2023年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后,首訪的國家都是俄羅斯。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期間,普京總統是第一個抵達北京的外國領導人,賽前兩國首腦就展開會談并達成多方面協議。據統計,十年來中俄元首會晤高達近40次,年均會晤四次,元首外交為兩國關系領航定向。202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簽訂迎來20周年,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延長條約,這代表著兩國互為好鄰居、好伙伴的周邊外交會持續深入發展,也樹立了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2022年,即使俄烏沖突處于加劇階段,中俄關系也始終保持定力,視彼此為自己外交戰略的優先方向。中國繼續保持與俄羅斯的正常貿易關系。兩國始終是背靠背、肩并肩的好朋友,是風雨同舟、精誠協作的戰略伙伴[28]。

(二)外因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俄兩國的國際處境有相似性,都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的打壓和圍堵,同被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因此中俄之間有戰略協作和抱團取暖的需要和必要。例如,在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公司的情況下,俄羅斯公開支持中國,與中國的華為進行5G合作。雙方進一步推動本幣結算貿易,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盧布的去美元化等。

當然,中俄“五通”合作也不是沒有問題。主要體現在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觀上,互信仍然不足,并非總是相互看好,存在防范心態,特別是俄羅斯出于對地緣政治的考慮及其傳統帝國心態尚未徹底消失。俄羅斯存在規范不足和野蠻執法、貪腐和官僚主義等現象,中國也存在個別不法商人的投機鉆營等。此外,國際因素,比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影響始終存在。

但是,雙邊合作機制有待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合作的法律基礎文件還需要繼續完善。在具體的對接過程中仍存在不少政策和法律壁壘,需要進一步放權和放寬限制。兩國中小企業的合作有待加強,需要充分發揮優勢,挖掘合作潛力,包括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簽證和通關進一步便利化、共同的電子商務平臺、戰略大項目的合作等問題,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文件保護投資者的利益[29],雙方合作的主體還需要進一步下沉、做實。

嚴格說來,中方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從地理區域來看,重點是指“亞歐”區域,俄方提出的大歐亞伙伴關系也是指向“歐亞”區域,雖然總體大致相同,但重心還是有差異的。雖然雙方就“冰上絲綢之路”建設達成了共識,但俄官方并沒有完全認同“冰上絲綢之路”這一概念,并堅持使用“北方海航道”的提法,即俄不愿其北極戰略被“嵌入”宏大的“冰上絲綢之路”,甚至擴展到“一帶一路”的倡議中。俄擔心其現存的戰略地位會被弱化,且影響到俄在北極的主導地位。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困境,也給“一帶一盟”的對接合作帶來了新的挑戰[30]。

四、中俄“五通”合作的前景展望

在當前的國際格局和國際環境下,“一帶一盟”框架下的中俄“五通”合作,雖然還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但總體來看是符合雙方的戰略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中俄之間的對接合作要克服主觀上和客觀上的困難和障礙,持之以恒,盡力而為。

一是實現對接合作貴在堅持。要持之以恒,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期望過高。正如俄羅斯原駐華大使杰尼索夫所說,中俄關系70年從心所欲不逾矩,中俄關系要走“中庸之道”。一方面“一帶一盟”對接、“五通”合作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良性互動;另一方面,分歧是存在的,矛盾是難免的,認識不一是正常的,利益糾紛是客觀的。因此,中俄雙方要相向而行,相互理解,包容互鑒,開展良性競爭和善意競合[31]。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俄羅斯全盤加入“一帶一路”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正因如此,反而體現了俄羅斯作為一個亞歐大國和世界大國的成熟性?!耙粠б幻恕笨蚣芟碌摹拔逋ā焙献髑熬跋蚝?,但要在以下方面努力:互信還有待提高,項目還有待細化,“一帶一盟”對接還有待做實,“五通”合作還有待深化,合作主體要下沉,對俄投資還有待增加,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要從言語變成行動、從理論變成實踐。

從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前五年(2013—2018)兩國貿易發展比較順利,后五年(2019—2023)經受住了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的考驗。2018年中俄貿易量超過1000億美元。2019年雙邊貿易額增至1100多億美元。2021年不降反升,實際接近1500億美元。2022年俄羅斯GDP再次回到世界前10名,上升到第8 位。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中俄保持了正常的經濟關系,2022年兩國經貿量已經接近2000億美元大關。2023年1月至11月,中俄兩國貿易總額達2181.76億美元,這是兩國貿易歷史上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中俄經貿合作的腳步不會放緩,只會越走越穩、越走越快、越走越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俄建交70年來,兩國關系風雨兼程、砥礪前行,成為互信程度最高、協作水平最高、戰略價值最高的一對大國關系。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認為,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穩定。

二要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查漏補缺、補齊短板、掃除現實障礙,保證中俄“五通”合作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梢栽凇皟蓚€框架”下建設中俄“五個共同體”,即在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框架和“一帶一盟”對接合作框架下,建設兩國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以及命運共同體。要重視個人的作用,但不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個人身上,而應放在國家利益、民眾友好的基礎上,要做實、夯實兩國關系基礎,使中俄友好、相互信任、彼此依賴在兩國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2023年適逢中俄建交74周年,是中俄共筑新時代國家關系的重要階段,也是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中俄兩國關系日趨穩固、成熟和堅韌,是兩國關系史上最好的時候,并且成為大國關系的典范。當前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俄都面臨著嚴峻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但兩國關系自始至終保持著韌勁和定力。中俄經濟合作的穩步發展離不開兩國政治的高度互信,在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親自推動之下,雙方致力于補齊“政熱經冷”的短板,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十年來,中國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受全球貿易形勢影響,2013年至2022年中俄貿易雖有一定的波動,但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并且中俄貿易結構也在穩步優化。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普京總統發言公開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盛贊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符合俄羅斯自身的利益。中俄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五通”合作原則上不會因國際形勢變化和第三方的影響而動搖,而會沿著既定方向穩步前進,努力發展成更加密切、相互依賴與支持的貿易伙伴[32]。

(蘭州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2021年級本科生李忱慧同學,幫忙本人搜集資料,對本文亦有貢獻,在此聲明致謝?。?/p>

參考文獻:

[1]李興.“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俄“五通”合作:成就、問題與前景[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20,34(1):39-45.

[2]劉國斌.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重大成就與未來推進路徑[J].東北亞論壇,2023,32(5):40-48+127.

[3]王宛,李興.中俄關系視域下的黑龍江:從爭議之邊到合作之界[J].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8(1):69-94+157.

[4]Давыборец Еле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Павловская Ири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Радиков Иван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е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Рамках Политики Поворота России на Восток: Проблемы, Тенденции[J].Вестник Забайк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22,28(1):88-98.

[5]Васильева Н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Кашуро Ирина Анатольевна, Бузанов Никита Алексеевич.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е Партнерство 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в Условиях Пандемии Covid-19: Взгляд из России и Взгляд из Китая[J].Росс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мир,2021(3):73-87.

[6]Варфаловская Р А, Варфаловский А В.Электрон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Между РФ и КНР в Период Пандемии в Рамках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Права[J].Образование и Право,2020(11):355-358.

[7]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комиссия.Сопряжение Евразийск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юза и Китайско йинициативы?Один Пояс, Один Путь?[EB/OL].(2020-10-26)[2023-11-05].http://www.eurasiancommission.org/ru/act/trade/video_forum/Pages/default.aspx.

[8]Мадиярова Д М, У Шуай.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я в Сфере Реализации Проекта ?Один Пояс - Один Путь?[J].Вестник Науки,2022,4(6):46-60.

[9]Акмади Молдир Арманкызы.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оследствия Пандемии Covid-19 и Её Влияние на Инициативу ?Один Пояс, Один Путь? в Странах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J].Эпоха Науки, 2020(24):275-283.

[10]Дятлов С А, Лобанов О С.Влияние КОВИД-пандемии на развитие циф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и[J].Инновации,2021(1):30-37.

[11]Дятлов Серг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Селищева Тамара Алексеевна, Трунин 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ые Новаци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Цифровой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и Цифров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Евразийском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 Союзе[J].Извест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21(5):19-23.

[12]Украинцев Дмитрий Витальевич.Эволюция Маркетинга в Циф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е[J].Идеи и Идеалы,2020,12(3-2):363-375.

[13]Kremlin.ru.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явл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и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о развитии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вступающих в новую эпоху[EB/OL].(2019-05-06)[2023-11-05]. http://www.kremlin.ru/supplement/5413.

[14]Бао Хунянь, Новосельцева Галина Борисовна.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Технологий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Коммерции в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Торговле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J].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2018(2):75-81.

[15]Дятлов С А, Трунин В И.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о-Правовых Основ Цифровой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Стран ЕАЭС[J].Известия СПбГЭУ,2021(3):43-47.

[16]Варфаловская Р А, Варфаловский А В.Электрон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Между РФ и КНР в Период Пандемии в Рамках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Права[J].Образование и Право,2020(11):355-358.

[17]Алексе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 Петрович.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Организованными Торгами в КНР[J].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е и муниципальное Право,2017(9):10-19.

[18]Жариков Михаил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асчетов Между Россией и Китаем в 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Валютах[J].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й Таможенной Академии,2015(2):19-27.

[19]Савостина О В, Синянская Е Р, Коршунова Д А.Идентификация Понятия ?Финансов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Контексте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х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J].Дискуссия, 2021(5):78-86.

[20]Останин Владимир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Печерица Владимир Федорович, Бояркина Анна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Концепции Глобальной Цифровизации[J].Вестник Забайк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22,1(4):126-134.

[21]Лукин А В.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Четыре Века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Истор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M].Москва:Весь Мир, 2013:70.

[22]Глазьев С Ю, Архипова В В, Агеев А И, et al. Чжаоюй Гуань, Тинтин Чжан.Вопросы и Состояние Процессов Сопряжения Евразийск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юза и Инициативы “Один Пояс - Один Путь” в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х Китая и России[J].Еврази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Экономика, Право, Политика, 2019(3):13-30.

[23]Рисухина Ольга Николаевна.Развитие культурных связей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и 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ого Китая (середина 80-х гг. Xx В. - начало XXI В.)[J].Россия и АТР, 2014(3):38-52.

[24]Арефьев А Л, Шереги Ф Э.Обучение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граждан в высших учебных заведениях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тат. сб. Вып. 12.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M].Москва:Центр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2015:196.

[25]Даниленко Н Н, Рубцова Н В.Возможность 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России и Монголии в Аспекте Развития Туризма[M]//Россия и Монголия: История, Дипломатия, Экономика, Наука.Иркутск:Изд-во Байкаль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16:206-211.

[26]Кульгачев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Лепешкин Вячеслав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Мантейфель Еле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Туристские Обмены России и Стран Восточной Азии: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J].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Торговля и Торг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2017(1):36-52.

[27]Лазарев Максим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Ласк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Анатольевич.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в Новую Эпоху: Стратегия Партнерства[J].Вестник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2020(1):262-266.

[28]李興.首腦外交視域下習近平對俄外交戰略思想析議[J].國外理論動態,2017(12):27-33.

[29]Семенкова Кристина Кирилловна.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Трансграничной Электрон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Китая[J].Российский 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Вестник,2022(2):83-88.

[30]Арсентьева И И.Курс на Здоровье: Китайская Инициатива “Пояс и Путь” в Условиях Пандемии COVID-19[J].Еврази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Экономика, Право, Политика, 2022(1) :101-110.

[31]王曉泉.“一帶一路”建設中深化中俄戰略協作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86.

[32]Ковба Д М.Китайские Ученые о Новом Мировом Порядке и Роли КНР в Нем[J].Дискурс-Пи,2022(19):43–61.

Major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Sino-Russian“Five Links”Cooperation in the Decade of

Jointly Building“the Belt and Road”

Li X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2023 i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 is necessary and conditional to make a phased work summary of“the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five links" (policy communication, facility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ng, and people to people connectivity)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Belt and Road”cooper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under the framework of“the Belt and Road”,Sino-Russian“Five Links”cooper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Looking ahea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on the“Five Links” has broad prospects and a long way to go.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Five Links”cooperation;Sino-Russian relations

責任編輯:李祖杰 鄧衛紅

猜你喜歡
五通中俄關系合作
紅領巾獎章“一網五通” 繪浙江最美“紅綠藍”
中俄關系迎來美麗時刻
明清小說中五通神形象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淺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問題及對策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俄羅斯欲在南海有何作為?
中俄關系現狀及發展前景展望
五通神信仰研究
五通:神祇中的西門慶
——以近古小說五通神故事之演變為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