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

2023-12-28 18:50王曉紅
黑龍江水產 2023年5期
關鍵詞:紅色思政高職

王曉紅

(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70)

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國革命以及現代建設發展等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斗爭實踐中所凝聚的智慧結晶,其傳承與發展對人們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語文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也是人們了解中華民族語言和文化等諸多方面的重要學科,在高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將紅色文化與高職語文教學相結合,便能夠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的發展,也有利于高職語文和課程思政教學質量的提升。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文化創造的重要成果和鮮明特征,是筑牢文化自信、凝聚時代力量、奮進偉大征程的內在支撐和強大動力。對紅色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對于傳承弘揚紅色文化、發揮紅色文化功能作用具有重大意義,因而將其融入語文學科中更能夠發揮兩者育人的目標,也能夠促進綜合型人才的有效培養。

1 紅色文化作為思政元素融入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豐富高職語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紅色文化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合紅色文化,不僅能夠豐富高職語文教學的內容,增進教學的廣度,還能夠拓展高職教學的深度[1]。一方面,高職語文教材中《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以及《鄉愁》等文章本身便含有紅色元素,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對紅色元素進行探究,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元素的內涵,這樣便能夠增進高職語文教學中紅色文化的深度;另一方面,高職語文教師還可以在語文教學的時候,選取其他的文章挖掘其中的紅色元素,這樣不僅能夠增添紅色文化內容,還能夠使得語文教學內容更加飽滿,進而便能夠豐富高職語文教學的廣度。

1.2 有利于增強課程思政的實效性

課程思政是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行,但是諸多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還不夠、認知還不足,這樣便會影響課程思政與學科融合的整體效果。此時將紅色文化作為課程思政的基本元素融入高職語文教學中,能夠為課程思政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也能夠帶領學生重溫紅色文化所代表的特殊時期,增進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有利于高職語文教學中育人作用的全面提升,進而增強課程思政的實效性。

1.3 有利于落實語文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高職語文教學的任務除了要培養學生專業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生活工作中對語文基本技能的應用以外,還需要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因此在課程思政背景下,融入紅色文化,能夠進一步落實語文教育中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一方面,紅色文化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教育意義,通過紅色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對紅色文化時期的了解,學生的文化底蘊會有所提升,對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也會產生更為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與語文教育的融合,能夠通過著名的文學作品將紅色文化向學生完成更好的傳遞,將更多偉大的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滲透給學生,這樣便能夠更為創造性、全面性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2 基于課程思政視域下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

2.1 基于高職語文教材內容,完善紅色文化資源的收集與整理

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與各個學科進行融合,紅色文化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元素,要想加強其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融合,首要的是基于高職語文教材的內容,完善紅色文化資源的收集與整理[2]。比如說,高職語文教材分為先秦、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等不同時期,教師可以對不同時期的紅色資源予以歸納總結,包括紅色文化、紅色書籍、紅色電影等,從而更為全面地向學生傳遞紅色文化精神,推動紅色文化的融合,也能夠促進高職語文教學的發展。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具體文章,依據文章的主題內容來完成紅色文化資源的收集。比如說,在對艾青《我愛這土地》一課的講解中,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不同的紅色文化,深植愛國主義精神,還可以對文章中涉及的高潔忠貞的精神予以拓展,尋找紅色文化中堅貞不屈的英雄人士,豐富紅色文化內容,也能夠促進紅色文化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全面融合。

2.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紅色文化與高職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愈發突出,不過教師的引導作用依舊不能夠忽視,要想促進紅色文化與高職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還應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學校應當組織教師定期進行培訓,對紅色文化進行全面的宣傳,增進教師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同時還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在不斷地交流中找到最為適合紅色文化的切入點,不斷加強紅色文化與高職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3]。另一方面,高職語文教師要注重備課的質量,要不斷思考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教師應善于挖掘和整理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抓住其與思政教學目標的契合點,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引導學生關注和認識身邊紅色文化,追憶紅色歷史,感悟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理想信念只有在教師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才能堅定、有底氣、富有感染力地講好地方紅色文化蘊含的精神、家國情懷,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同時教師還應當堅持自身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深入研究紅色文化。要做到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學生的參與,用精神傳遞精神。教師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引導學生從地方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和披荊斬棘的奮進能量,激發學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勇于擔當作為、自強不息,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最后,教師學識要淵博、理論功底要深厚,通過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過硬的教學能力,靈活運用革命、建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大量史實、案例等素材,用地方紅色文化強化自身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深邃的思想生動化、形象化,引導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高職語文教師還可以完善紅色文化資源氛圍的創設,積極探索教學路徑,讓紅色文化能夠與高職語文教學內容更為深度地契合,進而推動高職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也能夠有利于綜合型人才的培養。

2.3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化語文教學,充分展示紅色文化

在當今網絡時代的發展下,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諸多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在語文教學中也難以對紅色文化形成聯想,這樣對紅色文化的融合便會造成阻礙。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化語文教學,向學生更為充分地展示紅色文化。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情境再現的方式引導學生增進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通過建筑設施、文化景觀、宣傳平臺、教學場所等校園場景,把紅色基因以多樣化的藝術手法和形象化的表現形式融入校園物質文化中,使其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進耳、入眼、入腦、印心[4]。在制度建設方面,形成學校黨委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強化頂層設計,各職能部門建章立制、各負其責,各學院熱切響應、主動配合,積極構建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綜合制度體系,通過各種舉措、各要素、各環節的契合融合,充分發揮紅色基因的強大育人價值。

2.4 注重高職語文紅色文化的全面滲透,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紅色文化是課程思政的重要元素,其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越全面地融合越能夠體現課程思政的價值,因而在課程思政下促進紅色文化的融入要注重紅色文化的全面滲透,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一方面,教師應當注重紅色文化在高職語文教學各個環節中的滲透。例如,在對文天祥《正氣歌》的講解中,包括課前預習環節,課堂教學環節以及課后復習環節,都可以加強紅色文化的滲透。課前預習環節可以通過植入紅色文化完善課文文化背景的講解;課堂教學環節中則可以利用紅色文化烘托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革命先輩為了祖國前途命運前赴后繼不怕犧牲寶貴精神的認知,也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情感的體會;而在課后復習環節中教師則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等內容來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拓展宣傳,既能夠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入理解,也能夠對語文內容予以拓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5 利用高職語文第二課堂教學,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

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內容較為開放,紅色資源也不是僅僅依靠教材便能夠體現完全的。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教學加強紅色資源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融入,開展更多的文化教育活動。一方面,教師可以將紅色文化與學校文化活動相關聯,比如說,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的誦讀活動,紅色文化故事演講比賽以及紅色文化海報設計大賽等活動,促進學生對紅色文化學習的主動性,也能夠增進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深度認知,將高職語文課堂移至課后,實現更為廣泛的教學。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文化模擬體驗以及場館參觀等活動。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徒步比賽,體驗紅軍的艱辛和不易;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場館,在場館中更加真實地感受紅色精神,融入紅色氛圍中;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的紅色文化向學生進行現場講解,提升第二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而能夠促進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更為全面地融入,也能夠增進學生在紅色文化教育中的參與度,提升課程思政的有效性。

2.6 融入校外實踐環節

結合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追思不同時期革命前輩所踐行和傳承的紅色精神,號召當代青年學子繼承和發揚光榮革命傳統,堅定理想信念。高校應與地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長效機制,加強高校與基地的合作,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創設沉浸式、體驗式等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和感受紅色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增強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用紅色文化激勵志愿服務,圍繞國家戰略,突出學科優勢,前往革命老區開展專業實踐,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紅色文化的認知和理解,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有擔當的新時代接班人。

3 結語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瑰寶,也是當代學生應當掌握并積極傳承的文化歷史,語文作為語言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對紅色文化的傳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此,高職語文教師應當注重紅色文化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充分融合,基于教材內容完善紅色文化資源收集與整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兩者深度融合的同時;還應當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境化教學,注重紅色文化的全面滲透。另外,高職語文教學還應當注重第二課堂的利用,多開展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這樣有利于高職語文教學深度和廣度的豐富,也有利于保證課程思政的實效性以及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對高職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猜你喜歡
紅色思政高職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追憶紅色浪漫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