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模式研究

2023-12-29 04:50楊蘇煜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三段式閱讀理解分層

摘 要:要完整地理解一篇英語文章必須達到四個層次,即字面理解、推斷理解、評價理解、欣賞理解,這也是英語閱讀教學要完成的四項任務。英語分層教學模式將四個層次的理解分階段完成,每一階段各有其重點和目的。通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該模式的可操作性和應用效果得到了初步的驗證,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該模式尚需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閱讀理解;教學模式;分層;三段式

作者簡介:楊蘇煜(1989.01-),女,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學師范學院,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和翻譯理論與實踐。

一、序言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對詞匯的講解和對句子結構的分析上,這不僅造成教學效率較低,而且使閱讀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同時,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這主要表現在學生閱讀速度慢,捕捉英語文章深層信息的能力很弱。多年來,廣大從事英語教學和科研的工作者就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不懈地探索和研究,各種教學理論和教學法層出不窮,如交際閱讀教學法、體裁教學法、流利領先法等。這些理論和方法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思路,不過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決學生面臨的所有問題。比如,交際教學法強調閱讀技巧,忽視打下扎實的詞匯功底;體裁教學法著重培養專業閱讀能力,不能完全滿足眾多水平不一、目的各異的英語學習者的要求;流利領先法則趨向于加大閱讀量,期待學習者的閱讀能力有從量變到質變的突破,這種 “順其自然”的方式要求學習者有很強的學習動機,這種方法只適合部分人群。英語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模式從另一個角度對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探索,它可以將傳統教學的優點與新興教學理念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二、閱讀理解的四種任務

根據語言學理論, 語言含有六個層次的信息這六個層次為語義層次(Semantic Level)、詞法層次(Lexicological Level)、句法層次(Sentence Level)、篇章層次(Discourse Level)、語用層次(Pragmatic Level)和文體層次(Stylistic Level)。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準確地捕捉到文章這六個層次的信息。應該說,前三項屬于表層信息,對這些信息的把握主要建立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后三項是深層信息,對這些信息的掌握建立在理解前三項的基礎之上。不難看出,傳統閱讀理解往往側重于前三項,停留在語義、詞法、句法層面進行討論,所以學生只能擁有捕捉表層信息的能力;而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則強調后三項,忽視詞句,過于強調篇章、語用和體裁等深層信息,而如何達到這種深度尚未找到合適路徑。

人們歸納了理解文章的四個層次,分別為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推斷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評價理解(Evaluative Comprehension)和欣賞理解(Appreciative Comprehension)。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四個層次實際上就是閱讀教學要完成的四項任務,是評價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標準。字面理解主要涉及文章表層信息,要求學生不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義,而且能夠辨析重點詞義、分析句子結構、了解文章大意,如事件的細節或討論的主題等;推斷理解需要學生從文章表層過渡到深層,如理解文章的結構、隱含意義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態度等,要能夠對起初感到復雜和模糊的信息進行進一步歸納和梳理。評價理解要求學生將文章的信息與自己的知識和認知水平相結合,從而對文章進行評價,對信息的真實性作出判斷,并表明自己的觀點。欣賞理解則要求學生依托自己的思想認識、情感、態度、興趣愛好來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觀點,對文章的寫作技巧、表達方式進行體驗和鑒賞,通過文章闡述的觀點和描述的現象對現實世界有新的領悟,這是一種情感和認知相交融的心理過程。上述四項任務中,前兩項是教學的基本要求,后兩項是教學的高級要求。

三、大學英語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模式的實際運用

根據以上理論,筆者建立了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分層理解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由淺入深。筆者選擇英語專業??苾蓚€班作為實驗班級。

(一)建立學習小組

有的學者認為,閱讀不是簡單消極地接受,而是讀者和作者的互動和溝通。事實也是如此,人們的語言能力必須在互動的情形下才能得到發展。利用學習小組的形式可以創設一個語言互動的環境。班級學生以自愿組合的方式組建若干學習小組,小組一旦建立不要輕易變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布置學習任務,如預習、查閱資料、討論交流、練習作業等,通過讀者與讀者的互動激活讀者與作者的互動和溝通。同時教師平日要對各小組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監控和評估。

(二)分層模式

教學中,筆者以三段式模式完成四種理解任務。

1.字面理解教學。字面理解涉及對文章表層信息的獲取,學生能獨立獲取多少表層信息要看文章的難易度和學生預習的情況,因此規定各個小組的預習任務尤為重要,比如要求他們解答文章中的疑難詞語、分析長難句子等屬于表層信息的內容。此階段課堂教學模式為先互動后釋疑。先互動是指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小組之間相互提問和回答,如有不同意見讓他們辯論,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互動判斷他們對文章表層信息的獲取是否完整和準確;后釋疑是指當教師發現學生對文章表層信息的獲取有誤或有遺漏時要及時地糾正彌補。確定字面理解任務已經完成以后,就可以開始下一任務的教學。

2.推斷理解教學。推斷理解是在獲取表層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獲取文章的深層信息,這些信息既包括段落和篇章的主旨大意、邏輯條理、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宏觀問題,也包括一些特別語用方式所產生的特殊含義等微觀問題,例如學生常常會受到各種修辭手法干擾而只停留在字面理解,沒有探究言語所隱藏的真實意圖。此階段的教學模式為教師設疑和點撥。設疑的內容和方式要根據文章的特點、難度、教學目的和學生英語知識水平與能力來決定,大體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微觀方面,使用 how、why、what 等問句對文章的疑難之處提問,讓學生推斷出語言的深層含義;二是宏觀方面,設疑讓學生思考如何對文章或段落進行復述、歸納、總結,如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審視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學生完成這些任務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點撥他們。學生通過思考、集體討論,加上教師的點撥,逐漸達到獲取深層信息的目的,推斷理解的任務就此完成。

3.評價理解和欣賞理解教學。如果說前兩種理解局限于文章范圍以內,那么評價理解和欣賞理解則是向文章范圍以外的拓展和延伸,是閱讀理解的最高階段。所獲取的文章信息通過整合、提煉、取舍等一系列處理之后,學生得到了新的知識,對客觀世界有了新的感悟和認知。此時他們要對文章的信息真偽、觀點是非、作品優劣進行評審和鑒賞,這樣閱讀才能啟迪思想、觸動心靈,才能讓讀者和作者產生共鳴。這一階段的教學方式為激活和點評。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文章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索,通過口頭和書面作業的方式來激活他們學習的新知識。比如,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第三冊中的 “The wonderful lousy poem”一文講述了作者的父母對作者第一首詩的評價給他人生道路產生的影響,可以引出有關庭教育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評價文章的觀點。再如,第三冊中的“Out of step”一文批評美國人出行不用自己的腿腳而過度依賴汽車,文章多處采用先歸納后例舉的寫作手法,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這一寫作手法寫一篇文章來批評社會不良現象。這樣做既使學生關注了社會問題,又讓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通過評價理解和欣賞理解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激活所學到的知識,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另一方面,教師的身份要轉為裁判,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

四、效果檢驗

為了檢驗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筆者對參加實驗的班級進行了跟蹤調查,并將其和正常班級進行了對比。調查數據顯示,參與實驗班級的全體的學生在學習主動性、課堂參與度方面都有顯著的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也明顯增強,前后兩次期末測試結果的對比很能說明問題。見下表:

表中1、2班為實驗教學班級,3班為正常教學班級。進行第一次期末閱讀檢測時,還未應用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模式。數據顯示,1班表現最好,3班次之,但相差不大,2班最差。進行第二次期末閱讀檢測時,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改革剛好實施一個學期。從上表可以發現,參加教改實驗的班級學生的進步明顯要大于正常教學的班級。尤其是深層信息的獲取方面提升幅度較大,說明通過一學期這種模式的應用,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領悟、注意和判斷有了相當大的改善。

五、需注意的問題

雖然英語閱讀分層理解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操作性也很強,應用效果也不錯,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仍需要注意:

1.閱讀分層理解教學可能導致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減少,勢必影響其閱讀能力的提高。該教學模式給學生增加了新的任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所用時間比以前多了不少,于是無法閱讀更多文章。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使用該教學模式時教學進度相對慢一些,一學期只能講完教材四分之三的內容。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與其他課程,如泛讀課程相配合。

2.小組成員表現參差不齊,在活動中活躍者常常會替代不活躍者完成各項任務。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自主性和學習動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在??茖哟蔚膶W生身上表現更為突出。建立學習小組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和互助的平臺,但這一平臺很容易演變成只是幾個人表現的舞臺,相當一部分學生變成旁觀者而無所事事,因此需要建立評估和監控機制,督促每個學生積極參與。

3.在評價理解和欣賞理解層面,教師可能根據文章引出一些超出文章的話題,學生對其有較高的興趣,于是就沒完沒了地爭論下去。如果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語言能力達不到話題討論要求的話,他們就會干脆使用漢語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結果完全擺脫了設計問題的初衷,這是教師要嚴格把控的一個環節。

六、結語

應該說,閱讀分層理解教學早已有人探索,但是尚未形成一種完整的模式。筆者的探索剛剛起步,所建立的模式還處于嘗試階段,其最終效果如何目前斷言為時尚早,因為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如問題設計的原則、各種機制的建立等。但是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和適應性得到了初步驗證,初步效果檢驗還是較令人滿意的。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研究基地資助項目(課題編號:HNJCJYJD190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鐘家寶,陳紅.實施“流利領先法”,培養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能力:以報刊、學術雜志文章為課程材料[J].外語研究,2014(4):58-64.

[2]張馨丹.交際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8.

[3]陳嘉銘.體裁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11):108.

[4]周艷瓊.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策略調查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3):86-94.

[5]馬俊華.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大學英語閱讀移動學習App的設計與開發[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7.

猜你喜歡
三段式閱讀理解分層
論宋雜劇結構并無三段式
三段式后橋殼環焊工藝分析及改進
一種沉降環可準確就位的分層沉降儀
雨林的分層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三段式多學科整合改革
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三段式”就業指導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跨越式跳高遞進與分層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