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學生讀后續寫與批判性思維能力評估

2023-12-29 04:50陳芳芳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讀后續寫批判性思維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及《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均要求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思維品質的培養包括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換言之,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加強與其思維品質的提升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應確定如何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估,通過評估能了解學生的思維品質是否得到發展。SOLO分類評價作為一種質性評價手段,教師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和反應判斷其思維過程與認知水平,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了解思維品質培養方面需要強化的地方,從而形成反撥作用。初三學生有必要參與思維訓練,從而促進高中英語學習。本文借助SOLO分類評價理論,選取初三年級英語水平中上等學生進行一學期讀后續寫與SOLO分類評估反饋結合的訓練,探究其思維水平變化。運用批判性思維能力量表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估,采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和啟發。

關鍵詞:SOLO分類評價理論;讀后續寫;批判性思維

作者簡介:陳芳芳(1993.11-),女,福建泉州人,晉江市季延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學英語。

隨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施,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日益受到重視,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相輔而行,新問題和新策略的提出需要有質疑精神和批判意識。因此,對批判性思維的研究成為熱點。筆者針對批判性思維研究現狀在知網進行檢索,時間為1970年至2022年,有關批判性思維的學位論文有533篇,20世紀90年代以后研究數量明顯增多,可見批判性思維研究的重要性。那么SOLO分類評價理論與批判性思維是否有一定聯系?能否通過SOLO分類評價的反撥作用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筆者以“SOLO分類評價理論和批判性思維”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僅查到相關文獻三篇。所以,筆者嘗試以讀后續寫為載體,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探究學生思維的變化,期待能為后續探究盡微薄之力。

一、基于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讀后續寫評估細則

SOLO分類評價理論是基于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提出的。該理論提出者心理學家比格斯研究發現,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認知發展階段幾乎相符。比格斯觀察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其思維發展過程,每個階段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水平。比格斯認為,學生的總體認知結構是純理論性的概念,是不可檢測的,即“設定的認知結構( Hypothetical Cognitive Structure,簡稱HCS)”;而學生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結構是可以檢測的,即“可觀察的學習成果結構(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簡稱SOLO)”。通過分析學生回答某一個具體問題時的思維處于哪個層次,關注具體某個任務進行質性評價稱為SOLO分類評價法。根據SOLO分類評價法,學生對于某個問題的解決體現出來的思維水平可以從低到高劃分為五個層次:前結構(無法真正理解問題,答案無邏輯、無論據甚至答非所問)、單點結構(解決方法單一,缺乏嚴謹分析)、多點結構(對問題進行多方面考慮,但不全面,無法對素材進行有序整合)、關聯結構(能夠對問題進行整體把握,將解決方案整合運用,但只局限于運用學過的知識)、抽象拓展結構(不僅能夠對問題進行整體把握,還能運用外部素材進行抽象概括)。上述五個思維層次由簡單到復雜,從低到高,由點及面,再從整體到系統?;赟OLO分類評價理論,筆者制定了讀后續寫評估細則。

基于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讀后續寫評估細則具體如何使用?下面,筆者依托教學實例進行說明。這是一篇以人物為線索的文章,講述了母親生病無法起床做家務,但是擔心孩子們不能照顧自己,意外發現孩子們在噼里啪啦的響聲中給全家準備了一頓美餐的故事。由讀后續寫第一段首句“母親靜靜地躺在安靜的房間里,聽著家人的聲音”可知,續寫部分第一段可描寫母親擔憂孩子們噼里啪啦做家務的經過。由續寫部分第二段首句“突然,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出現了,他們為自己帶來的東西感到自豪”可知,續寫部分第二段可描寫媽媽為孩子準備的晚餐感動。續寫基本線索為生病—難受—擔憂—晚餐—吃飯—感動。前結構層次: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描述孩子制作了可口的牛排、漢堡、雞肉等,用大量篇幅在描述美食,未能聯系前文的食材以及母親生病的事實,整段無主線,東一句西一句。第二段的重心也是放在媽媽因為吃了美食而快樂。單點結構層次:第一段懂得體現噼里啪啦做家務的響聲,但只在描述制作食物時發出的聲音,不能把情境中的其他事物聯系起來,比如小寶寶、媽媽在休息等。多點結構層次:把相關人和事加進來,故事有一定的情節性,但前后情節不連貫,具有跳躍性。關聯結構層次:把原文中的小寶寶加進來,也來幫忙煮飯,孩子們互相提醒小聲點,不要打擾媽媽。第二段能描述相關的簡單菜系,媽媽因為品嘗到孩子們親手烹飪的飯菜而感動,身體也舒服多了。文字表達具備邏輯性和連貫性,但語句和詞匯幾乎是課內的,復雜句或高級句式較少。抽象拓展結構層次:用到一些高級句式,如“In fact, there seemed to be a party that was going on with loud laughs from the children. ”(由關系代詞that引導的限制性定語從句) “As the children watched carefully, she ate her cold dinner. ”(由as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

二、批判性思維及評估量表

批判性思維起源于蘇格拉底式質疑。最早對批判性思維下定義的是美國哲學家杜威。杜威將批判性思維稱為反思性思維,將其定義為對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其支持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進一步的結論,予以能動、持續和細致的思考。杜威提出反思性思維的五個步驟,即暗示、問題、假設、推理、以外表或想象的活動試驗此假設。20世紀80年代,批判性思維成為哲學和教育學研究的重點領域。利普曼(Lipman)認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有技巧的、負責任的思維,它有利于人們作出正確的判斷。恩尼斯(Ennis)將批判性思維定義為合理的反思性思維,專注于決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美國哲學協會發布的《德爾菲報告》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該報告還指出批判性思維的兩個方面,包括技能和性格。根據文秋芳教授的說法,批判性思維是指系統地分析和評估一個人的想法,以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文秋芳指出,從語言和教育的角度來看,英語寫作和批判性思維是密不可分的。相關研究證明,批判性思維水平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但卻可以通過刻意訓練得到提升。

批判性思維涉及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批判性思維的傾向反映了個人的批判精神,心理特征可以表明個人的批判能力。文秋芳將批判性思維分為兩個層次——元思維能力和思維能力。韓少杰和易炎認為批判性思維包括技能和性格維度。批判性思維能力主要是通過量具進行評估,即CCTST(加州批判性思維技能測試),其包括闡釋、分析、評估、推論、說明和自我校準六個方面。羅清旭和楊鑫輝等中國學者根據實際情況對CCTST進行修訂。本研究采用羅清旭和楊鑫輝的修訂版量具,在SOLO分類評價法應用前后分別對初三學生進行前后兩次測試,運用SPSS進行數據分析,觀察其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變化。

三、數據分析

在本次實驗中,CCTST量表均勻分布和收集,學生在完成讀后續寫后立即完成問卷。50名初三學生在40分鐘內填寫完問卷。前測于2022年9月初進行,后測于2022年1月初完成。此外,測試問題的順序和選項的順序被打亂。分別在前測和后測向學生發放了100份問卷。經選拔,受試學生英語水平均為中上等,配合度較高,調查的有效回收率達到100%。在收集問卷數據后,使用SPSS 13.0根據CCTST測試手冊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運用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反撥作用,經過16周的訓練后,學生完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后測。采用SPSS13.0對前測和后測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前測和后測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總分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知,SOLO分類評價法促進了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在具體項目中,除演繹外,其他各項均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SOLO分類評價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提升有促進作用。學生演繹能力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上無顯著意義,說明在訓練期間,SOLO分類評價對學生演繹能力的提升沒有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進行數據分析后,筆者又對受訪學生進行了訪談。談話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不同層次體現出的強弱有所不同。那么,是否可以將每個層次的思維水平根據批判性思維各個子量表再細化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當然,該模式處于大概區間范圍,更多地偏向于質性評價,應屬于模糊性測評。例如,嘗試把該模式運用于高中生的讀后續寫,前結構對應的是學生整體寫作思路,寫作思路涉及批判性思維中的闡釋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單點結構對應的是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涉及分析與評估能力。多點結構更多地體現學生續寫部分情節或語義的連貫性,對應的是評估和推論能力。拓展抽象結構主要表現為主題有升華、語言有創新、句式靈活豐富,涉及分析、評價和推理能力,學生思維需要有較強的深刻性和靈活性。

四、結語

筆者運用SOLO分類評價法的反撥作用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CCTST修訂版量具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行評估,利用SPSS13.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加上部分學生的訪談得出結論:SOLO分類評價理論能夠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分析、評估、推斷和歸納能力。當然,由于訓練時間及樣本量較小,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數據也表明學生的演繹能力沒有得到顯著提升。因此,仍需在課堂實踐和理論指導下繼續深入探究。人利用思維對認知進行加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本研究通過一學期的訓練探究發現SOLO分類評價理論確實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影響,那么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這種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呢?有待進一步觀察探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John B. Biggs.學習質量評價:SOLO分類理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馬黎.以SOLO分類為基礎的英語書面表達評價[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2):75-79.

[4]廖瓊芳.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傾向和技能相關性研究[D].汕頭大學,2018.

[5]李素杰.批判性思維與英美文學教學改革[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11):93-95,2.

猜你喜歡
讀后續寫批判性思維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
論批判性思維與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養
批判性思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培養及應用
英語閱讀教學提高記敘文讀后續寫能力策略
讀后續寫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