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研究

2024-01-01 02:49易昌民施輝爽
關鍵詞:意愿農戶綠色

易昌民,付 偉 ,施輝爽

(西南林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中國目前正處于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階段,但農業資源有限和農業面源污染兩大問題已成為綠色農業發展的瓶頸。針對上述問題,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業綠色發展繼續確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云南省發布了《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展規劃(2021—2025 年)》,“綠色”已然成為國家政策文件中的重要亮點。因此,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不僅意味著理念上的深刻轉變,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保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云南的關鍵環節??紤]到農戶作為農業生產微觀經營主體,研究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具有直接現實意義。

學界對綠色農業生產及其意愿與行為的關注由來已久,針對農業綠色發展及農戶意愿與行為展開了廣泛的討論。中國綠色農業的發展是以自然資源環境為基礎,與傳統農業模式相比更具優勢,并受益于居民對綠色安全食品日益增長的需求[1]。同時,農業綠色轉型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至關重要[2]。從農戶意愿與行為層面考量,現階段的共識是農戶普遍認同并接受綠色農業生產的價值理念,但影響農戶參與意愿與行為的因素不盡相同,進而造成農戶意愿與行為悖離。農戶在綠色農業生產中的行為具有不確定性[3]和正外部性[4],是一個動態的行為過程[5]。研究發現,個人特征如農戶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等[6],家庭特征如勞動力數量、土地規模和收入變化等[7],制度特征如政府法規和社會規范等[8-9],經濟特征如農產品價格、生態補償和經濟收益等[10],都或多或少地影響農戶向綠色農業生產的轉型。在研究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時,呂美曄認為影響農戶選擇意愿的最重要因素是預期收益,農戶的資源稟賦約束對意愿與行為的差異有顯著影響[11]。這一發現已被相關研究證實,即實際行為決策比農戶的意愿更現實、更理性[12],進一步把影響農戶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因素劃分為表層直接因素、中間層間接因素和深層根源因素三類[13],厘清了各影響因素之間的邏輯層次關系。隨著農戶意愿及行為研究的不斷深入,也有一部分學者開始關注到農戶心理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影響,并且就其行為習慣、感知價值、主觀理念等方面進行相關的具體分析[14-16]。

綜上,這些研究對剖析農戶意愿和行為悖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仍存在拓展空間:一是現有文獻側重于綠色農業發展的宏觀經濟、定性比較及理論分析等方面,指標選取分散且缺乏系統性,需加強微觀實證研究;二是現有意愿與行為研究多基于具體農業行為,不足以全面反映整個農業生產的現狀;三是多數學者研究意愿和行為時把二者單獨進行實證分析,導致結論不完善。鑒于此,本研究以云南省的437 戶農戶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Logit-ISM 模型對影響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的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并進一步分析了主要因素間的邏輯層次關系。探討在悖離過程中可能存在“高意愿低行為”現象的突出原因,旨在幫助政府部門掌握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行為特點,為制定相關政策來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本研究樣本數據來自課題組對云南省以種植為主的個體農戶進行的分層抽樣調查。調查于2022 年5—10 月期間在云南劍川、隆陽、蒙自、勐海、馬龍和宣威等地分組進行,以探究云南省項目“基于綠色食品牌打造的云南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研究”課題。調查內容涉及云南省各州市農戶家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具體問卷包括農戶個人特征、綠色農業認知和社會政策導向等6 個板塊。調查過程中,將問卷調查與線下訪談結合起來,以實地走訪的形式填寫問卷。此次調查收回493 份問卷,剔除前后矛盾及樣本重要數據缺失的不達標問卷,最終獲得437 份有效問卷,有效率88.6%。樣本基本特征如表1 所示,相關經濟數據與當地統計年鑒數據一致,樣本具有合理的代表性,大多數樣本性別比例相對均衡、受教育程度較低、家庭結構較高、擁有適度的農業土地所有權且農業收入比率在10%~50%。

表1 樣本基本特征

(二)變量選擇及樣本描述性統計

1.被解釋變量

本研究探討了意愿與行為之間的悖離現象,該現象分為兩種:有意愿無行為和無意愿有行為。通過采用“您是否愿意進行綠色農業生產?”和“您是否進行綠色農業生產?”兩個問題來分別代表農戶的意愿和行為,并將其賦值為1=是,0=否。通過比較分析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發現存在生產意愿與生產行為不一致的問題,將其定義為悖離,并賦值1=悖離,將意愿與行為一致的情況定義為未悖離,并賦值0=未悖離。

2.解釋變量與樣本描述性統計

通過對綠色農業生產各環節中農戶意愿與行為的梳理,借鑒已有研究[17-18],分別選取6 個主要層面共25 個解釋變量來探究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的悖離,具體從農戶個人特征、農戶農業生產、農戶綠色農業認知、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6 個層面展開。其中,該量表許多選項大體上被設計成從“極不重要~極其重要”的李克特5 級量表,對應賦值“1~5”。這6 個層面是研究農戶對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分析這些因素可以了解農戶對綠色農業生產的態度、需求和困難并為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據。由此可得到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的變量及對應的描述性統計,如表2所示。

表2 變量說明與描述性統計

由表2 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農戶愿意進行綠色農業生產,但實際有綠色農業生產行為的個體占比不到總數的一半,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的悖離率高達43.5%。因此農戶在進行綠色農業生產過程中意愿與行為間確實存在較大的偏差,在此基礎上實證分析導致這種偏差產生的原因。

(三)研究方法

1.二元Logit 模型

為了研究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之間是否存在悖離,采用二元Logit 回歸模型。在該模型中,被解釋變量是離散的二元變量,取值為“1”表示意愿與行為發生悖離,“0”則表示未發生悖離。下面是二元Logit 模型的構建:

式(1)中:P表示農戶參與綠色農業生產概率;1-P表示農戶未參與概率;表示農戶參與和未參與概率比;β0表示回歸方程截距項;βi表示第i個解釋變量的偏回歸系數;Xi(i=1,2,···,n)表示影響農戶意愿和行為悖離的因素;ε為隨機誤差項。

2.ISM 模型

解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是一種系統分析方法,通常被用于研究系統之間的復雜相互關系和層次。近年來,ISM 模型由于其適于處理復雜經濟社會系統中的各種影響因素而在分析與確定主體意愿與行為影響因素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更進一步地分析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二者出現悖離現象的關聯性與層次性,需要遵循ISM 模型的具體步驟。

步驟一:確定各影響因素間的邏輯關系并建立可達矩陣。先根據回歸結果確定其關系,假定存在k種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產生顯著影響的因子,再分析各個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得到鄰接矩陣R,其構成元素的定義如下:

式(2)中:i=1,2,···,k;j=0,1,···,k;S0表示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悖離情況;Si表示i個顯著影響因子;Sj表示j個顯著影響因子??蛇_矩陣M是由鄰接矩陣R轉化而來的,轉化方式如下:

式(3)中:λ 的取值范圍為2≤λ≤k;M表示可達矩陣;R表示鄰接矩陣;I表示單位矩陣。

步驟二:確定各因素的層級?;诳蛇_矩陣M,找出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層級從高到低確定路徑方法如下:

式(4)中:Li表示層級元素;P(Si)表示可達集;Q(Si)表示先行集。將可達矩陣M劃分為一個可達集合P(Si)和一個先行集合Q(Si),代表可達矩陣中某一元素相應行或列包含1 的元素集。在確定最高層L1所包含的元素集合后,按照從最高層到最低層的順序逐層確定所包含的元素,可以使用式(4)來實現。具體操作是通過消除可達矩陣M中最高層元素所在的行和列來組合成可達矩陣M1,并重復式(4)的操作步驟來獲得第二層的元素,以此類推,就可以得到從第三層到最低層的元素集合。

步驟三:確定因素之間的層級結構。用連接相鄰層級或同一層級因素的有向箭頭來確定影響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的因素之間的層級結構。

二、結果與分析

(一)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

在Logit 回歸估計前,用多重共線性檢驗診斷了解釋變量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可能性,結果表明最大方差膨脹因子VIF 不超過4 且遠遠小于10,說明該模型沒有多重共線性偏差?;诖?,在SPSS26.0 環境下進行Logit 回歸模型實證研究,得到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回歸具體結果(表3),模型擬合效果較好,回歸結果可靠。由表3 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

表3 回歸模型結果

1.農戶個人特征方面

年齡、性別和文化水平對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的悖離產生顯著影響。較年輕的農戶更傾向于采用綠色農業生產方式,可能是因為他們注重產品的安全和健康,更愿意學習新知識;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戶更易理解和認可綠色農業的好處,并采用這種生產方式;與女性農戶相比,男性農戶更可能表現出意愿與行為不一致的傾向,這可能是因為男性對農業生產的了解更深,更注重成本和收益等因素。

2.農戶農業生產方面

家庭成員數量、耕地面積和農業收入占比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的悖離產生一定影響。家庭成員數量較多的農戶更支持綠色農業生產,可能因其更關注家庭健康和食品安全,而綠色農業能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耕地面積較小的農戶更能高效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產品質量,與此相反,耕地面積較大的農戶更關注生產效率和產量,不愿進行綠色農業生產;農業收入占比對農戶的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影響較小,說明農戶的意愿和行為受多個因素影響。

3.農戶綠色農業認知方面

綠色農業生產認知水平、綠色農產品市場接受度和農業污染認知對農戶意愿和行為的悖離產生顯著影響。農戶對綠色農業生產的了解程度較低會導致意愿和行為不一致,是因為農戶缺乏對綠色農業生產的認同感。同時,農戶對綠色農產品市場的了解程度越高,對農業污染嚴重程度的認知越強,以及綠色農產品能夠受到顧客歡迎的程度越大,農戶的意愿和行為產生的悖離性越小。

4.社會政策導向方面

社會政策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產生重要推動作用。農戶了解政府政策程度對意愿和行為悖離沒有顯著影響,但政府對綠色農業推廣和監管的力度對意愿和行為的悖離產生負向影響,表明政府的支持和服務是否充分在綠色農業生產中起重要作用。

5.風險感知與預測方面

風險感知與預測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起顯著制約作用。在農戶意愿與行為中對感知到的各類得失或風險因素做出主觀判斷,是否選擇從事綠色農業生產活動取決于農業生產能否為農戶帶來收益,都希望以最少的預測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因此,感知利益越高,收益評價越佳,則生產意愿越強,生產行為也會越強,就不會產生悖離。反之,感知成本越高,收益越少,生產意愿就會越低,同時生產行為發生的可能性也會降低,悖離現象更顯著。表明農戶在時間和金錢方面的投入意愿很低,傾向于減少時間和金錢的投入,農戶出于感知利益與成本的考慮會優先選擇其他機會而不從事綠色農業生產。

6.教育宣傳與培訓方面

教育宣傳和培訓對提高農戶參與綠色農業生產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對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多數農戶持肯定態度,但對于技術推廣的具體需求和接受能力需要進一步考慮;同時農戶普遍認為學習綠色農業生產技術會更費體力和精力,建議在培訓方式和內容上進行優化和改進;農戶因鄰居和親戚反對綠色農業的擔憂對意愿和行為的悖離沒有明顯影響,而愿意參加綠色農業培訓的農戶更傾向于采用綠色農業生產方式。綜上,這6 個層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了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的悖離。

(二)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解釋結果模型分析

本研究將從農戶個人特征、農戶農業生產、農戶綠色農業認知、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6 大類中各提取出一個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影響在5%下顯著的因素來表征這六個層面,分別用農戶年齡(X2)表征農戶個人特征(S1)、農業收入比率(X6)表征農戶農業生產(S2)、綠色農產品能否受顧客的歡迎(X11)表征農戶綠色農業認知(S3)、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打分(X16)表征社會政策導向(S4)、是否愿意投入時間與金錢進行綠色農業生產(X19)表征風險感知與預測(S5)、是否愿意參加有關綠色農業生產的培訓(X25)表征教育宣傳與培訓(S6),S0表示悖離。根據式(2),分析因素間是否存在相互影響,確定7 個影響因素的邏輯關系,得到一個7 階鄰接矩陣R;根據式(3)所確定的可達矩陣條件以此獲得7 階可達矩陣M;最后在可達矩陣M的基礎上,利用式(4)確定每一層中包含的要素集如下:L1={S0},L2={S2,S4,S5,S6},L3={S1},L4={S3},獲得排序可達矩陣L(圖1)。

使用方框將排序可達矩陣L內位于同一水平層級上的因子進行界定,目的在于明確影響因素之間的層次關系與邏輯,并使用有向邊將位于相同及相鄰層級上的因子連接,繪制出一張影響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的多因素層次結構圖(圖2)。揭示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悖離的發生機制: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的發生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可分為表層、中間層和深層根源因素。表層因素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產生悖離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表層因素受中間層間接因素的影響較大,而中間層間接因素則受深層根源因素的影響。最終,農戶綠色農業認知被歸為悖離表層的直接影響因素;農戶的個人特征則為深層次的根源因素;農戶農業生產、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等因素則屬于中間層間接因素。

圖2 六類影響因素的關聯層級結構圖

從圖2 可知,農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發生悖離只存在1 條路徑:農戶綠色農業認知→農戶農業生產、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農戶個人特征→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而路徑中最關鍵的因素是農戶綠色農業認知,只有當農戶正確認識并理解綠色農業的概念和必要性,才有可能實施相應的綠色生產行為。而農戶的家庭特征、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等因素,則會影響到農戶個人特征,使其認知水平和行為習慣有所偏差,從而進一步對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產生影響并出現悖離現象。此外,政府的政策、補貼和宣傳也是非常重要的支撐因素。為此,應加大農戶綠色農業的教育宣傳和培訓力度,完善相關政策和補貼措施,提高農戶的綠色農業認知和意愿,有助于推動社會綠色化進程的順利進行。

三、結論與建議

以云南省437 個農戶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運用Logit-ISM 模型對農戶從事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深入剖析關鍵因素間的邏輯層次關系。結果表明:在樣本中,43.5%的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存在悖離。

(一)結論

一是諸多因素造成農戶參與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發生悖離。個人特征、農業生產、綠色農業認知、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都會影響農戶的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農戶年齡、受教育程度和性別與意愿和行為的悖離呈正相關關系,耕地面積和農業收入占比的系數與意愿和行為的悖離呈負相關關系,綠色農業認知對農戶從事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和行為具有顯著影響,政策措施能夠推動農戶從事綠色農業生產,風險感知與預測顯著制約著農戶的意愿及行為,而教育宣傳與培訓則對提高農戶綠色生產具有重要調節作用。

二是解釋結構模型的研究結果表明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的發生機制。表層因素直接驅動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發生悖離,但這些因素往往受中間層間接因素的影響,中間層間接因素則受深層根源因素影響。其中,農戶綠色農業認知屬于悖離的表層直接影響因素;農戶農業生產、農戶綠色農業認知、社會政策導向、風險感知與預測、教育宣傳與培訓屬于中間層間接因素;農戶個人特征為深層根源因素。

(二)建議

以下建議旨在促進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意愿向行為的轉變,并通過對關鍵要素采取合理的針對性政策,減少意愿和行為間的悖離程度。

一是要增強農戶綠色農業生產意愿和行為的一致性,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改善和促進。在個人特征方面,可以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和宣傳,提高農戶對綠色農業的認知,增強意愿和改善行為。在家庭特征方面,可以通過提高農業收益、優化耕地配置等方面,降低農戶經濟成本壓力,從而增加農戶對綠色農業生產的行為。在社會政策導向方面,可以加大對農業綠色化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實施力度,更好地推動綠色農業的普及和發展。在風險感知與預測方面,可以通過補貼農戶的投入成本和提高綠色農產品的價格等手段,使農戶增收,促進農戶加大對綠色農業生產行為的投入并調動其積極性。

二是提高農戶職業化水平并減少其資源稟賦約束,從根本上推動其綠色農業生產的意愿轉化為行為。加強農民的教育水平要通過田間學校提高識字能力,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民進行課堂教學,鼓勵培養新一代青年職業農民,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水平。

三是加大綠色農業宣傳力度,提升農戶認知水平。通過網絡媒體和面對面定期的宣傳綠色農業生產,加深農戶綠色農業知識,推動農業綠色化轉型。此外,還需要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使農戶能夠參與到農業生態文明建設中,提高其綠色認知能力。

猜你喜歡
意愿農戶綠色
綠色低碳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糧食日 訪農戶
農戶存糧調查
充分尊重農民意愿 支持基層創新創造
交際意愿研究回顧與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