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IS 的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

2024-01-01 02:49黃麗花熊昆林賈旭琪包廣靜何元斌
關鍵詞:村落云南省區域

黃麗花,熊昆林,賈旭琪,包廣靜 ,何元斌

(云南財經大學 物流與管理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傳統村落是較早形成且具經濟、文化、藝術和一定社會價值的服務性質古村落,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其保護與開發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1-2]。傳統村落是社會基本物質要素之一,如同其他事物一樣,是人類行為的產物,它取決于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表達和實現特定歷史條件下社會中的權力關系,歷史與現代化共同驅動其發展。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空間的不斷擴張,農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加快演變,傳統村落面臨消失的風險,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傳統村落的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成為當前發展中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云南省傳統村落數量位居全國第二,豐富多樣的村落形態和文化,為云南省創建民族團結示范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載體,其形成和發展也獨具地方性。本文運用ArcGIS10.7 對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格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發現影響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格局形成的動力機制,為云南省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決策參考[3-5]。

一、區域概況

云南省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東鄰廣西、貴州,北連四川,西北緊依西藏,南接老撾、越南,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云南地理環境復雜多樣,民族文化多元,分布著許多有極強地方文化特色的傳統村落[6]。云南自然環境優美,景觀奇異,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村落景觀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分布廣泛,云南省各州市幾乎都有傳統村落景觀分布。云南由于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及民族類型的差異性明顯,導致云南村落景觀的空間分布形態的地域性差異、垂直變化以及異質拼塊性質特點的差異十分顯著,并在此差異性的基礎上形成了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村落旅游景觀空間組合狀態[7]。為推進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云南省先后出臺了《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古鎮、古村落保護管理辦法》[8]《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指導意見》[9]《云南省“十四五”城鄉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規劃》[10]等文件,設立了省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項資金,明確規定古村落的保護責任單位、保護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加強云南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已成為助力云南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二、理論基礎與影響因素

(一)理論基礎

城市與村落之間的發展相互影響。城市從村落的發展中孕育而生,且都是人類進行生存活動和發展的地域實體,村落和城鎮兩大系統相互疊加融合形成一個獨特城鄉融合體[11]。在城鄉融合體的區域發展背景下,村落問題必須在區域整體系統框架下研究。村落發展內核系統包括由村落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構成的主體系統和由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要素構成的本體系統相互耦合協調作用的過程,再加上村落發展外緣系統,例如影響和制約村落發展的諸多外部因素,這幾個部分構成了區域村落發展系統這個復雜綜合體。其中,對村落的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的是村落本身所特有的尺度空間效應異質性。村落發展外緣系統,從世界到國家層面分別涉及國際貿易政策、經濟全球化進程、國家社會經濟體制、文化風俗等方面。在發展內核與發展外緣系統間不斷進行信息流、能量流和物質流交換的前提下,通過對內核系統與外緣系統的表現形式推斷出區域村落自我發展能力的強弱,以及城鎮化和工業化外緣驅動力的大小是影響其發展狀態的主要因素[12-13]。在村落的演化和發展進程中,村落本體系統和外緣系統要素在村落主體系統要素的基礎下不斷協調整合是村落發展的關鍵。在城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結合傳統村落系統要素和傳統村落結構進行分析,制定出傳統村落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思路[14]。

(二)影響因素分析

傳統村落由特殊的空間系統構成,包括空間結構和空間形態。兩者都受傳統村落所處的社會階段、社會秩序、生產方式、產品結構、經濟水平、傳統文化和民族、地域元素的深刻影響。在城鄉融合發展背景下,根據城鄉有機體理論和傳統村落相關研究進展,歸納得出本文分析框架(圖1)。影響傳統村落空間格局的因素眾多,大致將其分為自然和人文兩大類。自然條件是傳統村落形成的基礎性條件,選址是否合理對村落的發展影響重大,理想的房屋結構、村落布局往往體現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環境的決定作用在不斷弱化,經濟區位的好壞成為影響村落發展的關鍵因素,位于主要交通線附近的村落往往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使得有些村落被改造,傳統也就此消失,有些村落被賦予新的功能,成為文化傳承、旅游體驗的空間;在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交互影響傳統村落發展的過程中,村落承載的文化也在不斷變遷,賦予了村落新的價值與意義?!皞鹘y”一詞最鮮明的特征在于強調文化和文脈從古至今的延續性,詮釋了一個長期的動態變化過程,文化因素的影響內嵌于傳統村落發展的整個過程并將最終決定其興衰。

圖1 傳統村落分布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框架

三、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

通過《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收集云南省708個傳統村落的相關信息,再運用高德地圖API 坐標拾取器得到這些傳統村落的經緯坐標[15],對其進行數據處理后,導入ArcGIS10.7 構建云南省中國傳統村落空間屬性數據庫,得出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圖。自然因素:以高程和水系可達性來反映,數據來源于資源環境科學與數據中心;社會經濟因素:以人口密度、GDP 和城鎮化率來反映,數據來源于中經網統計數據庫;交通因素:用傳統村落與主要交通道路要素的臨近性來反映其獲取資源和對外聯系的便捷程度,主要公路的數據來源于國家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民族文化因素:以少數民族人口占比和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地來反映,數據來源于云南省各州市2022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二)研究方法

1.最鄰近指數

最鄰近指數是指實際最鄰近距離和理論最鄰近距離之比[16],它可以有效地反映空間點數據的分布屬性,以隨機分布狀況作為標準來衡量點狀要素的空間分布類型,其計算公式為:

式(2)中的m代表點數量,A代表研究區域的面積,D代表點密度。

2.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工具用來測算一個要素在其附近鄰域中的密度,即同一個地理事件出現在不同位置的概率。點密度越大,區域事件出現的概率就越高,反之亦然。運用ArcGIS10.7 軟件中的核密度(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得出云南省傳統村落分布離散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式(3)中:fn(x) 代表研究區域內部某點x的核密度值;K代表空間權重函數;h代表搜索半徑;(x-xi)2+(y-yi)2是點(xi,yi) 和 (x,y)之間距離的平方;n表示與點x距離小于等于h的要素點數量。

3.地理加權回歸

地理加權回歸模型(GWR)考慮了地理坐標的空間權重,使得參數可以進行局部估計,用來解釋影響因素的空間異質性。本文通過地理加權回歸模型(GWR)對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格局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探究。模型表達式為:

式(4)中:yi為全局因變量;xik為第k個自變量值;(μi,νi)為i的地理坐標;β0(μi,νi)為常數項估計值;n為自變量個數;βk(μi,νi)xik+εi為第k個變量的系數估計值;εi為誤差項。

四、研究結果

(一)傳統村落空間分布格局

1.空間總體分布特征

從傳統村落在各市州的分布情況來看,保山市與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大理州)入選的傳統村落數量最多,兩地區傳統村落各有130 個,各占全云南總數的18.36%;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紅河州)位居第三,共有傳統村落124 個,占云南省總數的17.51%;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怒江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西雙版納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文山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德宏州)、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楚雄州)、昭通市、曲靖市、昆明市等傳統村落數量較少,其中怒江州的數量最少,僅有8 個。

云南省傳統村落的空間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空間分布極不均衡,總體呈西多東少,多集中于地勢適中水資源豐沛,少數民族聚集區域(圖2)。采用最鄰近指數分析,得出最鄰近指數R=0.591 569,因為R<1,說明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格局呈凝聚型分布。

圖2 云南省第1~5 批傳統村落空間分布圖

2.空間分布結構變化特征

對云南省第1~5 批的傳統村落進行核密度分析可以看出,第1 批傳統村落分布較為分散,形成了以麗江市、大理州以及臨滄市東南部3 個核心集聚區;第2 批的傳統村落分布也是呈分散態勢,在第1 批傳統村落分布核心聚集區的基礎上有所變動,大理州核心集聚程度有所降低,保山市西部形成了新的核心聚集區,臨滄市的聚集程度明顯減弱;第3 批傳統村落形成了紅河州西北部的核心集聚區,大理州、麗江市和保山市西部的次級核心聚集區;第4 批的傳統村落進一步強化了麗江市和大理州交界處、保山市、紅河州的核心集聚區的集聚程度,初步形成了3 個傳統村落核心集聚區;第5 批傳統村落主要聚集在大理州、麗江市、保山市與德宏州交界處、紅河州和玉溪市交界處,與前四批所形成的3 個核心區域基本吻合,分別為麗江市與大理州交界處核心集聚區、保山市騰沖市核心集聚區、紅河州西北部核心集聚區,且3 個核心聚集區中聚集程度最高處是保山市騰沖市,其次為紅河州西北部,大理州和麗江市交界處為次級集聚區,其余地區的傳統村落數量少且分散。保山市騰沖市在歷史上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要沖,南方絲綢之路的發展為此地帶來了豐富文化資源,加上近年來政府對傳統村落的發展與保護加強,使保山市成為傳統村落核心聚集區成了必然結果。紅河州少數民族人口占58%,在多民族聚集的紅河州,有眾多具有民俗特色的傳統村落,大理州和麗江市所處地域自然風貌獨特,少數民族人口眾多,并且作為當下云南省重要旅游景點,這些都為該區域大批傳統村落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礎[17]。整體來看,第1~5 批傳統村落的空間格局變化呈現出由分散到集中,并不斷強化核心集聚區的特征(圖3)。

圖3 云南省第1~5 批傳統村落分布核密度圖

(二)傳統村落空間分布格局影響因素分析

1.自然地理條件

(1)地形特征:適宜的地域空間是傳統村落形成的基礎條件,對傳統村落的空間布局具有直接影響[18],云南是一個西北高東南低的高原山區省份,從圖4 可以看出,傳統村落較集中于高程值在1 790~2 400 m 的區域,這些區域海拔適中且坡麓地帶較多,具有相對獨立封閉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促使大量具有獨特自然風貌的傳統村落形成,不易受現代化發展的影響,便于傳統村落歷史文化的保留和農耕文化的延續,具有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的良好保障條件。

圖4 云南省不同海拔區域傳統村落分布圖

(2)水系分布特征: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源,人類文明的傳承也依賴河流環境,云南省水系環境復雜,一級支流從西到東分別為怒江、瀾滄江、元江、金沙江以及南盤江,從圖5 可以看出,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格局具有一定流域分異特征,分布呈現不均勻性,大部分傳統村落聚集在一級支流的流域,如瀾滄江上流流域、元江流域以及金沙江流域[19]。大河流域孕育出許多的人類文明,云南省本身地勢復雜險峻加之地處這些大河流域的上游,河流湍急,本身并不利于大部分人的居住,但這些大河流域的分支區域卻擁有平坦的地勢和肥沃的土壤以及富饒的水資源,這都為傳統村落提供了有利耕地條件。因此,云南省內分支較多且水流平緩的大河流域附近的區域便成為傳統村落主要分布區。

圖5 云南省傳統村落分布與水系分布圖

2.社會經濟因素

研究發現,云南省傳統村落的空間分布與各地區人口密度以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關聯性(圖6、圖7、圖8)。以云南省各縣域為單元,對傳統村落與社會經濟各指標之間的關系采用ArcGIS10.7 的地理加權回歸模型進行分析,各縣域的人口因素與經濟發展水平對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格局影響較為顯著。

圖6 云南省各縣域人口密度 GWR 與傳統村落分布圖

圖7 云南省各縣域GDP 值與傳統村落分布圖

圖8 云南省各縣域城鎮化率與傳統村落分布圖

(1)人口因素方面,由圖6 可以看出,格網回歸系數正值的高值區出現在麗江市古城區、大理州的大理市和劍川縣、保山市的騰沖市以及紅河州的紅河縣、石屏縣等地,說明這幾個區域的人口密度與傳統村落密度存在一定正相關;但負值所占區域較多,說明大部分區域的人口密度與傳統村落密度存在一定負相關。從云南省人口空間聚集的特征來看,較低的人口密度意味著該區域處于欠發達狀態,無法吸引更多人口的流入,甚至是空心村。較低的人類活動強度客觀上對傳統村落空間的保留起到了一定作用,能夠使傳統村落避免大量人口流入帶來的對其傳統文化風俗、街巷建筑的破壞,但這也使得傳統村落在現代化的沖擊下空心化問題不斷加劇。

(2)經濟因素方面,從圖7 可以看出,分布于大理州、麗江市、紅河州區域的傳統村落所在縣域GDP 相對較高,但也僅限少部分縣市,其余傳統村落數量高值區的縣域GDP 值都相對偏低。這表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使傳統村落所受到的城市現代化沖擊小,對村落的物質環境和文化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也有局部區域的GDP 與傳統村落分布存在正相關的相互促進關系。如大理州在文旅產業的推動下,形成了類型豐富、業態多樣的傳統村落的活化利用模式,有效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20-21]。從圖8 可以看出,傳統村落分布較多的區域除麗江市古城區以及大理市城鎮化率在50%以上,其余傳統村落分布較聚集的區域城鎮化率基本都未達50%。城鎮化率較高的昆明市,其傳統村落分布較少,僅占全省的2.82%,城鎮化率較低的保山市、紅河州等區域的傳統村落分布比率達18.36%、17.51%,這說明城鎮化率與傳統村落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負相關性,城鎮化的推進對云南省傳統村落的保護產生了一定威脅性,在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的同時如何有效地保護傳統村落是云南省也是全國面臨的嚴峻問題。

3.交通因素

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云南省的地形復雜多樣,且山地較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開發難度大,這使得傳統村落分布較多的山地區域的可進入性較差,人口、資源流動性較弱,物理空間上與外界的隔離較高。低可達性抑制了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使得城市化、現代化及資本對這些傳統村落的影響較小,保護了這些村落的空間及其傳統。從圖9 可看出,云南省傳統村落分布密集處與高速公路、軌道的密集處并不吻合,大部分傳統村落周邊的交通不發達,欠發達的道路交通系統延緩了傳統村落的現代化進程,為傳統村落的保護預留了時間與空間。

圖9 云南省交通與傳統村落分布圖

4.民族文化因素

云南省是一個典型的少數民族集聚區,所居住少數民族25 種,少數民族人口在云南省總人口數中占33.12%。從圖10 可以看出,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情況與傳統村落分布具有正相關性,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高值區紅河州、大理州、麗江市等,傳統村落分布較密集;少數民族人口占比低值區昆明市、曲靖市等,傳統村落分布較為稀疏。傳統村落分布密集區域與云南省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區域大致吻合,傳統村落主要分布在彝族、白族、傈僳族、回族、納西族、哈尼族、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人口數量較多的區域,大理州主要以白族為主,紅河州的紅河縣哈尼族人口約占該縣人口的80%[22]。不同的民族文化會對傳統村落的選址、空間布局和規模產生影響[23],少數民族的長期聚集對區域獨特民族文化的形成有促進作用,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外來文化對傳統村落文化的沖擊,同時為傳統村落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文化資本。此外,保山市作為少數民族人口占比低的傳統村落主要集聚區域,分布著較多的漢族傳統村落。

圖10 云南省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與傳統村落分布圖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云南省傳統村落在16 個州市均有不同數量的分布,整體呈分散分布的狀態;在整體分散的態勢下,形成了以麗江市、大理市、保山市、紅河州西北部為核心的局部集聚分布狀態。

1.自然地理因素在傳統村落空間分布上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從分析結果來看,高程1 790~2 400 m 的區域是村落的主要分布區域,海拔適中,山壩相間的地形結構,導致云南省內部相對封閉空間格局的形成,此種格局利于傳統村落獨特風貌的形成和文化的傳承;水系的分布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傳統村落的選址和分布造成了影響。瀾滄江流域、金沙江流域、紅河流域是云南省傳統村落的主要聚集區且流域上下游村落空間同質性要素較多,文化習俗、飲食等方面也多有共通。

2.社會經濟因素對云南省傳統村落的空間分布影響呈現反向決定作用

從人口要素來看,傳統村落較集中于人口密度較低的區域;從以GDP 為表征的經濟要素來看,傳統村落的分布與GDP 大致呈現負相關關系,相對而言,GDP 較低的區域,分布有更多的傳統村落。較低的人類活動改造,緩和的發展進程,客觀上使得傳統村落免于被現代化及資本化,較好地保留了其原真狀態。

3.區位因素是影響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的重要因素

傳統村落因道路而興,也因道路而衰。云南省傳統村落多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節點,是相對較為發達的區域,而隨著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成為現代空間聯通的主要方式后,傳統村落也在被現代化所遺忘。落后的交通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為保護傳統村落預留了時間和空間,卻也加大了其活化利用的難度。

4.民族文化因素是影響云南省傳統村落空間分布的核心因素

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高值區傳統村落分布相對密集;少數民族人口占比低值區傳統村落分布稀疏,不同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傳統村落的選址、布局和規模帶來影響,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傳統村落的多樣性。

綜合來看,云南省傳統村落是在多維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并發展的,其中自然環境方面的要素在其形成初期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然要素的影響力相對減弱,經濟區位變得更為重要,而在由環境要素決定向經濟要素轉換的過程中,文化要素的影響始終貫穿其中,伴隨著村莊的變遷,文化也在不斷演化,最終體現為二者的相互建構、相互生產。

(二)建議

1.優化傳統村落開發保護格局,構建層級清晰、功能互補的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利用體系

以國家級傳統村落為核心,構建國家、省、市、縣四級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利用體系,充分發揮國家級傳統村落的核心引領作用,培育完善云南傳統村落文化、產業、教育功能,形成功能互補、結構協調的傳統村落發展生態。通過功能的鏈接,促進云南省傳統村落的空間格局由區域性聚集、線性分布向面狀發展,網絡化發展,逐步發揮云南省傳統村落的集群功能。

2.加強傳統村落分布區域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人居環境,補齊發展短板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傳統村落面臨被城市化的壓力日趨加大,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就地就近城鎮化將是城鎮化的新趨勢。對于云南傳統村落而言,應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的前提下,加快以新型網絡、通信及交通設施的建設,通過“數字+”“大數據+”等發展模式創新,加快村落的活化利用,為其實現物質空間的保護與精神文化的傳承創造條件。

3.文化賦能,產業興村

只有在發展中才能實現最好的保護,云南傳統村落的活化需通過文化的賦能,以“保護為先,發展為基”原則找到新的出路。云南傳統村落的空間分布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地理分布匹配度較高,傳統村落的發展應充分發揮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為傳統村落多元化發展、多模式發展創造條件;而作為旅游大省,云南旅游業的發展客觀上需要這些傳統村落的支撐,應結合好云南旅游高質量發展轉型戰略,通過“旅游+傳統村落”“傳統村落+旅游”,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

4.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傳統村落發展動能

建立傳統村落整體保護理念,堅持以分類施策原則制訂出相應規劃,動員多方面力量,加大對傳統村落建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多維度看待傳統村落具體價值,監管開發齊頭并進,創新傳統村落治理模式,對村落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開發;改造村落中的閑置老宅,賦予其更多功能,提升村落整體環境,使村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時也讓村民積極參與到村落保護的行動當中,為傳統村落的發展提供更多推動力。

猜你喜歡
村落云南省區域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油畫《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近31年來云南省潛在蒸散量的時空演變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