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系統論的思想看待云南民營經濟發展的現實性問題
——基于對民企的調查與訪談

2024-01-02 15:37于騰皓何春明
云南開放大學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受調查者商會行業協會

于騰皓,何春明,傅 紅

(昆明理工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民營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十分重要的講話:“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1]。

云南民營經濟作為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經過改革開放40 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東中部省份相比,云南民營經濟發展呈現“民營經濟數量規模在省內占比較大,但放眼全國則規模較??;民營經濟質量發展不夠理想,規模大、實力強的民營企業數量較少;民營經濟對稅收、就業的貢獻占比較大,但該占比對于云南民營經濟數量規模而言又較低;民營經濟產業層次不高,多數民營企業屬于傳統批發零售業、租賃商務業和制造業,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重要材料對外依存度高”的情況。云南民營經濟總體偏弱,與其在經營發展中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沒有系統性地思考,導致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早在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調研時就曾強調:“我們鼓勵民營企業發展,黨和國家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就是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2023年,李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的發言中,也再次明確表示堅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并且指出要“在新起點上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平等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蹦壳霸颇厦駹I企業如何順應這股發展潮流,實現高質量、創新性發展,也脫離不了系統性思考。

一、云南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全面提高黨領導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能力水平研究”課題組近期對云南民營經濟相關職能部門、典型企業、部分企業不同層次管理者開展了包括專訪、調研、問卷調查在內的多種方式調研,在受調查者基本情況方面:參與調查的人員年齡主要集中于36-45 歲,約占總人數的44%,其次則集中于45-55 歲,約占總人數的29%;參與調查人員的學歷以本科為主,約占總人數的74.07%,其次為碩士學歷者,約占總人數的22.22%,本科以下或者博士學歷的人非常少,合計僅占約3.7%??傮w來說,被調研人員大部分屬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壯年人士,絕大部分被調研人員在各自的企業中任中級或高級管理人員。

在對受調查者的需求、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調查后,歸納出云南民營企業發展存在以下問題。

(一)民營企業在過去幾年中受新冠疫情沖擊較大,但所獲幫扶有限

問卷調查顯示,有76.32%的云南民營企業受調查者表示自身企業經營情況較新冠疫情前有明顯下滑。根據云南統計公報發布的資料,2020年云南省GDP增長額為4%,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均有所提高[3],看起來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似乎向好,實則不然,統計年鑒中另有信息顯示:2020年批發與零售業、住宿與餐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均為負值,分別為-0.4%與-19.2%[4],而這二者是民營經濟所從事的產業重要構成部分,這與受調查者的主觀感受是相互吻合的。另外,資料顯示,2020年云南省CPI 上漲3.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5.8%,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20.2%,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卻下降2.7%[5],這種雙重夾擊使得部分民營企業經營成本大幅上升,加劇了民營企業的生存危機。在2021年,批發與零售業、住宿與餐飲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分別為-2.7%與8.8%[6],批發與零售業發展持續低迷,住宿與餐飲業雖然看似有所回升,但其實還遠不足恢復到2020年的水平。

另一方面,調查顯示,在新冠疫情后,只有21.05%的民營企業受到了政府在資金扶持方面的直接幫助,另有47.34%的民營企業得到了稅收的減免。很顯然,政府已經迅速采取了行動并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以幫助受疫情沖擊的企業,但幫扶所觸及的方面仍有所欠缺,幫扶所覆蓋到的民營企業數量也有限。目前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結束,但流行時造成的重大打擊難以立即恢復,云南省民營經濟發展仍然有很大阻力,尤其是在運營資金方面。

(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政務服務能力有所提高

在調查中,有50%的受調查者認為自身企業在經營中被亂收費的情況減少,7.41%的受調查者認為在經營中被亂收費的情況顯著減少;50%的受調查者認為政府的辦事效率比起以前有所提高,1.85%的受調查者認為政府辦事效率顯著提高;有64.81%的受調查者認為政府的審批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5.56%的受調查者認為審批信息化程度顯著提高。這充分說明,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政務服務能力有明顯地改善。不過,有些方面的政府部門服務態度仍存在問題,在訪談中,有部分民營企業反映政府職能部門目前雖然不像以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卻變成了“門好進,臉好看,事仍然難辦”??傮w而言,政府部門的政務服務能力有提升是事實,但是需要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服務能力上多下功夫。

(三)民營企業充分表達需求的渠道仍不暢通

在對民營企業與政府相關部門有直接溝通聯系的常用方式進行調查后,整理歸納受調查者自主反饋的溝通聯系方式包括以下幾種:主要通過政府對企業的走訪調研活動與相關部門產生溝通與聯系,該類企業約占50%;主要通過政府組織的行業企業會議、地區企業會議與政府產生溝通聯系,該類企業約占31.48%;主要通過政府集中下發與企業自身有關的文件、通知時產生溝通聯系,該類企業約占12.96%;主要在相關經營業務往來中與政府產生溝通聯系,該類企業約占1.85%;另外,還存在3.71%的企業,他們表示自身從未與政府有過直接的溝通或者聯系。這些數據說明,政府已經采取大量的措施聽取民營企業需求表達,但是上述的多種措施往往是政府主導的溝通渠道,民營企業表達需求時往往缺乏自我主導的機會,主動表達需求的渠道較為缺乏。

在溝通渠道調查的基礎上,本課題組進一步調查了民營企業溝通聯系政府部門的內容與效果,調查顯示:僅有26.31%的企業表示在與政府的溝通中,相關部門會在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民企意見,且自身能夠參與到行業政策或者制度的制訂中;在行業協會(商會)的職能履行方面,只有24.07%企業表示自己受到過行業協會(商會)一定程度的幫助指導,受到過行業協會(商會)深度幫助指導的企業僅占9.26%。在我國,行業協會應具有如下幾大職能:行業服務、行業自律、維護權益、行業協調[7],其中行業服務即指對企業的指導幫助,維護權益,是指行業協會(商會)應該收集企業訴求,統一與政府進行溝通聯系,這一條是行業協會(商會)作為溝通企業與政府的橋梁的重要表現。但是,如果行業協會(商會)與企業的接觸較少,對企業的服務效果、對企業訴求的收集自然就很差,行業協會(商會)作為“橋梁”的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以上數據說明,無論是直接與政府溝通聯系或是通過行業協會(商會)代為溝通聯系,云南民營企業的需求都不能得到充分表達,在需求得不到了解和響應的情況下,民營企業的發展自然會受到較大的阻力。

二、對云南民營經濟的系統性思考

系統性思考是指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民營經濟而言,存在以下幾點需要進行系統性思考。

(一)復雜性問題

民營經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涉及多個方面的因素,如管理、資源、金融、市場等等。各個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程度不同。如果僅僅從單一角度、單一層面進行思考與研究,難以把握到主要因素和關鍵環節。通過上文的調查訪談結果,就明顯能夠感受到云南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涉及多種學科,在融資困難、經濟環境上主要涉及金融、經濟學科,在人才問題上主要涉及管理、教育等學科,在營商環境問題上主要涉及法律等學科。從問題的大小來看,存在諸如新冠疫情的宏觀問題,有諸如企業管理者經營能力有所欠缺的微觀問題。僅以學科為出發點,難以綜合性地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進行系統性思考時,將這些問題歸納進不同主體,明確是“由誰負責做什么”才更有利于綜合解決這些問題。云南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能夠歸納于以下主體:在經營管理能力、意識方面的欠缺,解決問題的主體就是民營企業自身。在行業自律性規定、需求表達方面,解決問題的主體是行業協會(商會)。在營商環境、稅收等方面,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地方政府。在人才培養與招募上,則同時涉及企業本身、行業協會、政府。因此,在提出對策與建議時,應當以企業本身、行業協會、政府三個主體為著手點。

(二)全局性問題

民營經濟的發展,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除了對自身產生影響外,還會對社會的就業、環境保護、社會文化建設等產生影響,外部的諸多主體也對民營經濟產生全局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從全局性、長遠性來進行考慮。在對云南民營的調查與訪談中,由于被調查者身份的限制,受調查者在回應調查時往往優先從民營企業自身利益角度思考,而較少關注企業外部的其他方面。例如,受調查的一些企業認為自己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理應獲得更多的資金幫扶,殊不知有關部門不是在主觀上不愿幫扶,而是其同樣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客觀上難以進行盡善盡美的幫扶。所以,在提出對策與建議時,不能僅站在民營企業利益的單一視角對政府、行業協會等其他主體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要從社會影響、其他主體實施的可行性以及更長遠的時間尺度看待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三、對策建議

(一)政府繼續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調查中,有89.47%的受訪者表示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民營企業吸引人才創造機會和條件。有84.21%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政府能進一步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可見,雖然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承認政府辦事效率提高,但提高后的效率仍不能完全滿足民營企業的事務需求)。78.95%的企業希望政府能加大建設公平競爭環境。有76.32%的受訪者希望政府能落實新冠疫情下對企業的幫扶政策,并希望政府能為企業提供融資幫助,還希望政府能夠多渠道宣傳政務信息、透明化審批過程、便捷化政務信息獲取方式。另有76.31%的受訪者希望政府加強對民企信用信息管理監督。

總之,結合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首先,政府應當加強對企業融資、人才吸引的政策扶持[8]。具體方式包括:完善跨省人才引進的獎勵政策、跨省人才落戶政策等,通過“輸血型”方式直接獲得更多的人才;加強宣傳引導,消除部分勞動者心中“非公單位均不進”的偏見思想,使人才愿意進入到民營企業中去;加大教育投入,“輸血型”的人才引進政策雖然相對而言見效快,簡單易行,但“造血型”人才獲取方式更為長久、穩定,而擴大教育規模、提高本地教育質量與人才質量才是“造血型”人才獲取的根本;組織、引導各類招聘渠道建設,為民營企業提供充分的招攬人才的機會。

其次,政府應進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其中審批制度的改革非常重要,提升審批效率是當務之急,具體來說包括:實現咨詢、申報、登記、備案等審批的電子化,確保一站式完成,電子化改革既能為民眾帶來方便,也能夠提高政府自己的工作效率與質量,是雙贏的舉措;推進基層工作人員“服務型政府”的觀念,主動、認真地處理各項工作;確保業務中軟件、硬件的穩定,有時審批效率低下并不是因為工作人員主觀上不愿盡快完成,而是由于系統不穩定、設備卡頓等客觀原因導致的過程中效率低下;政府應不斷推進審批流程革新,對于一些已經不適應工作要求的行政流程應刪除或更改,能夠合并進行的審批盡量合并,減少民營企業審批時付出的非必要成本。

再次,政府應加大建設公平競爭環境力度,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到過于強大的區域性保護政策限制,或者少數腐敗人員與民營企業聯合攝取利益,使合法、公正經營的民營企業遭到排擠,政府應對區域性保護政策的力度進行謹慎調整,并打擊腐敗行為、違法行為,為合法、公正經營的民營企業提供充分的生存空間,能夠公平與他人競爭。

最后,政府應充分落實新冠疫情結束后的對民營經濟的復蘇政策。國家刺激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有時在地方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落實[9],若能完全得到落實,對于民營企業經營、發展而言會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二)民營企業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有89.48%的受訪者希望能提高從全局把握問題的能力,86.85%的受訪者希望提高創新開拓能力,84.21%的受訪者希望能增強法律意識,84.21%的受訪者希望提高應對風險能力挑戰。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2021年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曾表示,要“把握發展機遇,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并“依靠人的想象力、創造力使供給創造需求成為可能”。云南民營企業在創新能力、提高質量方面的需求順應了國家政策導向,這應當是一個云南民營企業發展的寶貴機會。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民營企業在發展中不能抱著等待政府扶持、等待環境轉機的心態,把提供發展動力的工作完全甩鍋給政府,民營企業自身也必須提高各項能力,與政府的扶持相輔相成,才能長久穩定地發展。

在有關創新能力、法律技能、應對風險的能力提高等方面,核心是民營企業自身的“求知欲”,能力提高的關鍵在于企業自身,企業應多組織相關人員的外出進修,聘請專業人員培訓,在政府、行業協會等組織引導時積極參與。政府、行業協會則應當負起培訓、引導責任,加大對企業的培訓、引導力度。兩者相輔相成[10],企業才能夠快速提高自身各項能力。

(三)行業協會(商會)加強履職盡責、積極發揮作用

目前的云南各類商會,身居“要職”的都是一些規模、產值較大的行業“領頭羊”。我們在對一些企業調查走訪中發現,一些企業對這些“領頭羊”頗有微詞,主要表現在:政府官員出場的地方,這些人的身影一定在;一些企業發展需要急迫討論解決問題的時候,多半都聯系不上或者是助理在回復,且響應的速度和效率都大打折扣,沒有起到與其職責相匹配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了爭取“政治地位”而在某一些特定時段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一旦獲得了想要的,就“偃旗息鼓”?!暗驼{”,讓其他企業很是看不起。即從根本來說,一些“領頭羊”只是希望利用商會相關職位和接觸政府人員的機會來發展壯大自身,是純粹利益驅使的行為,其并沒有作為行業協會要職的責任心和覺悟。作為行業協會,應該讓有責任心與覺悟的企業擔任相應的職位,行業協會作用有限的窘境才能得到改善。

在問卷調查中,有73.86%的受訪者表示希望進一步得到行業協會(商會)對自身的引導與幫助、服務,同時另一個問題“企業得到行業協會(商會)指導幫助”顯示,僅有28.94%的受訪者表示得到了相關幫助和指導。發揮好行業協會(商會)作用,讓“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擔任協會(商會)重要職務,營造履行社會責任光榮的氛圍,突出社會貢獻度導向而不是單純經濟體量的排位。前文已闡述了行業協會(商會)的幾大職能:行業服務、行業自律、維護權益、行業協調,行業協會(商會)還是溝通政府與企業的橋梁,這些職能如果能夠得到發揮,則不僅能對企業起到幫助與引導作用,幫助企業解決短期困難,也能為民營企業充分表達自身需求、參與有關政策制定提供一條新的渠道,長遠來看,整個營商環境都會朝著民營企業適宜的環境發展變化,比起每一次都依賴于政府調研后利用行政手段優化環境,靠民營企業自主地緩慢改變環境更有利于民營企業自身的發展。

(四)積極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加強軟硬環境建設

加強營商軟硬件環境建設是從根本上出發促進民企發展的重要措施。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加強辦公、營商區域建設,物流設施、網絡建設,為民營企業經營加強硬環境保障(這些舉措不只對民營企業能產生積極作用,對非民營經濟、民生而言也有利)。政府查缺補漏,尋找并糾正制度缺陷,落實已有的各項制度、幫扶政策,并為民營企業進行合適的政策解讀,防止民營企業誤解相關政策,做出不利于經濟社會發展、自身發展的消極舉動。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下大功夫、真功夫進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樹立服務意識,下大力氣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把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作為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任務,著力營造重商、親商、愛商、尊商、富商、安商的濃厚氛圍。另外,有關部門應做好教育、人才培養工作,保障民營企業在招聘時有人才能夠聘用。充分加強這些方面的建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民企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受調查者商會行業協會
河北省保險中介行業協會
揚中華商會十年成其大而強
廣東省鑄造行業協會十周年會慶暨第四屆理事會就職典禮成功舉行
中國西班牙商會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成立
保定商會檔案及其出版
多元開放 內斂從容:記北京市眼鏡行業協會
黨的優良傳統流失狀況調查
石家莊衡水商會
47.18%受調查者表示不休帶薪年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