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初探

2024-01-02 18:38丁孝楠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全球化政策大學

丁孝楠

(重慶財經學院,重慶市 401320)

全球化意味著國家與國家之間越來越深入和廣泛的相互聯系[1]。全球化給各個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領域都帶來了許多挑戰。為了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各個國家的高等教育都在發生著變革,但不同國家在這一領域的變革速度和深度是不同的[2]。本文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所受到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一、全球化的壓力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各個國家都在經歷著深刻的社會變化,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緊密。國家之間的競爭已經轉變成為了經濟科技等綜合國力的競爭,而先進的教育已經被認為是一個國家增強經濟實力的重要原因。教育可以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而社會的進步反過來又可以改進教育,兩者相互影響彼此促進[4]。當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時候,舊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必須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政策的出現,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擁有當下和未來所需要的能力的優秀人才。

二、全球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

(一)全球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正面影響

在過去,高等教育的發展理念是由西方的資本主義強國主導。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國際高等教育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希望在高等教育發展理念的變化里擁有話語權,產生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價值理念。全球化的出現要求高等教育建立開放、包容、多元的體系。我國的高等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影響。

首先,全球化可以幫助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資源曾經是大學生的特權。沒有考上大學的人很難提高自己并獲得學位。因此,國民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然而現在,得益于全球化,云技術等新興技術催生了慕課等各種新的教育形式,大學教育資源可以在網上獲得[5]。學術機構利用信息技術向校外學生提供學位課程和其他課程。同時,遠程教育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在迅速發展。無論你在哪里,只要你上網,你就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全球化促進了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

第二,全球化幫助提高了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教師的水平?,F在,我國許多大學都可以為他們的教師提供出國深造和與其他國家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大學也可以邀請其他國家的學者來訪問和講學。因此,我國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此外,我國的一些大學招聘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優秀博士教師,學術人員的國際化將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

第三,全球化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標和模式上的變革。當今社會,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很多,不再只依靠課堂和學校去獲取專業知識。因此,高等教育的目標逐漸集中在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為了與全球化接軌,我國提倡把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逐步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不在局限于線下班級,學生的個人需求得到更多重視。

(二)全球化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負面影響

盡管全球化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一些好處,但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首先,迫于全球化的壓力,我國一部分大學注重以市場為導向,不斷開設盈利性的應用學科。他們在這些科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其他理論科目,如藝術,卻得不到足夠的支持。這些大學一味迎合市場,而忘記了發展學術。此外,一些大學在國外設立分?;蝽椖?,質量低,監管差。有時外國學位課程只是由本地院?!疤卦S經營”。新機構被賦予授予外國機構學位給國內學生的權利。為了賺錢,這些新機構可能會濫用他們的權利,向學生提供毫無價值的證書。這不僅侵犯了學生的權利,也浪費了高等教育資源。

第二,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精英教育,進入了普及化發展階段,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需要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合作。然而,現階段的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缺乏與高等教育普及化相適應的理念和規則,使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具有強權思維,實行單邊主義,破壞了全球高等教育的共同合作,影響了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在全球化的壓力下,為了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國亟需大量的高質量的科技創新人才。這是我國各個高等教育機構的重要任務。然而,以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為導向,可能導致部分高校過分注重科研,輕視教學。為了完成學校的科研要求,這些學校的老師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鉆研科研,對于教學準備不充分,甚至出現上課念PPT 等上“水課”的現象。這無疑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造成學生的不滿。

第三,全球化會加深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高等教育的差距。全球化使各類資本在國家和國家之間流動,包括各級各類人才,這導致人才的國際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為了增強對優秀國際人才的競爭力,發達國家提供了極具優勢的良好的科研條件,優厚的生活條件等資源,吸引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杰出人才流向發達國家。我國每年會有許多學生和學者前往海外頂尖大學學習和工作。這些大學擁有優秀的師資隊伍、先進的圖書館、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和相對良好的學術氛圍。但出國留學的學生通常需要支付高昂的學費,這會有助于大學聘請優秀的學術人員,更新基礎設施和投資于學術研究。相當多的學生和學者為發達國家的大學貢獻了他們的金錢和才能,從而促進了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然而,我國的大學仍然缺乏一流的學術人員和足夠先進的設施設備。此外,幾乎所有的頂級學術期刊都是用英文出版的。對于英語國家的學者來說,使用英語進行學術研究和寫作并不是障礙。但對于我國的學者而言,要想取得獲得國際認可的學術成果,必須學習一門外語并適應不熟悉的學術體系,用外語思考和寫作增加了學者們的壓力。這使得我國的大學要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之列變得更加困難。

第四,全球化加劇了高等教育系統的同化。當前的國際勞動力市場需要更多的熟練人才和對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和商業方法有更深理解的人才,僅為學生準備當地就業市場顯然是不夠的。在全球化的環境下,大學畢業生不得不與其他國家的學生競爭。為了培養具有國際認可資格的畢業生,大學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全球化的學習環境。大學不再是在特定城鎮或城市運作的孤立的社會機構。因此,國外某些頂級大學的世界級標準和質量保證體系就轉移到了世界各地,包括我國。例如,我國許多大學復制了美國的工商管理模式: MBA 學位。他們在不改變學位結構和課程的情況下使用MBA模式。然而,這個學位最初是基于美國的課程理念和美國的商業實踐,為美國學生在美國商業環境里工作做準備的方式,它可能并不適合本國國情。此外,在過去三十年中,排名在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系統中變得越來越突出。各種國際大學排名系統彼此相似,這也加劇了高等教育系統的同化。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建議

(一)我國高等教育政策存在的問題

全球化帶來的根本競爭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同時,全球化促使教育目的和功能發生革命性變化,也影響著教育政策的產生和發展。如果不重視全球化的力量,就無法制定出恰當的教育政策,無法發揮教育的重要作用,從而阻礙了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的發展。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趨勢,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必然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制定教育政策不僅要以全球化的教育理念為依托,更要結合本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情況,制定出能夠良好平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的制定包括制定、實施、分析等流程,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制定,會對教育目標能否實現產生影響。教育政策制定部門對于全球化和全球化對于教育的影響的認識,會對我國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直接的影響。然而目前,我國教育政策的制定缺少專業人員,對本國現狀和全球化現象缺乏深入理解,導致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缺乏協調性,政策的內容缺乏完整性,對人才培養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此外,教育政策的制定要以本國的價值觀為依托,以促進國家的發展為目的。成功的教育政策應該能夠在全球化的浪潮里幫助傳播本國的文化,增強本國的文化軟實力。但是在我國實際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難以實現上述要求,造成我國教育政策和國家的發展存在脫節現象。

最后,高等教育的發展受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制約,高等教育可持續性或普及化發展都需要投入足夠的經費。我國不同高等教育機構的科研能力差距較大,如何合理分配教育經費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我國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善措施

首先,我國的教育政策制定部門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需要認識到全球化的影響力和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為了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應該加強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視程度,以本國的發展戰略為基礎,制定切實有益的教育政策。我國是教育大國,高等教育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領域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培養高端人才,促進文化傳播,提升經濟實力及政治的穩步發展等方面。

第二,在教育領域,發達國家制定的國際教育標準往往會被發展中國家借鑒實施,但是發展中國家通常需要借助發達國家的幫助才能達到那些標準。在發達國家提供幫助的過程中,并不會根據被援助國家的具體國情制定符合被援助國特色的教育改革目標。這就導致被援助的發展中國家逐漸丟失本國的教育特色,全球的教育逐步變得統一化標準化[6]。為了保證本國的教育特色不丟失,我國的教育政策制定者應該對發達國家提出的各類教育標準保持警惕,以批判的態度進行篩選借鑒,確保能夠達到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的平衡,制定出真正能夠促進本國發展的教育政策。

(三)堅持黨的領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為了提升我國人才的國際競爭力,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我國的國家領導人已經明確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也為全球化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之下,我國的高等教育應該加深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建立更加包容開放的心態,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技術[7]。同時不斷增強對各行各業的頂尖國際人才的吸引力,為人才的安置和發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樹立全球化的眼光,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發揮積極的作用,提供中國智慧。因此,在制定國家教育政策時,既要考慮國內發展需要,又要考慮全球問題。這也將有助于增強我國在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高校承擔著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的重擔,而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又受到國內國際局勢發展變化情況的影響。因此,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者應該持續關注國際國內的變化情況,及時更新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優化課程設置,積極開發適應當下社會發展需要的課程內容,并要爭取機會主動參與全球高等教育發展標準和規則的制定中去[8]。同時,務必繼續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帶領下發揮教育大國的擔當,加深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結合本國的具體國情,不盲目照搬國外的高等教育標準,有目標有方法地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進步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發展之路。

(四)加深合作,促進國家人力資本的增長

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要以促進國家人力資本的增長為目的。全球化強調教育在全球市場背景下促進國家競爭力增強的重要性。全球市場已經出現,因為信息、服務、商品和資本的交換變得更快、更便宜。因此,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然而,全球市場的出現可能會導致一種新的帝國主義形式,它依賴于控制資源的能力。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國家之間必須相互競爭,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我國的宏觀經濟競爭力需要提高,因為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高等教育在提升宏觀經濟競爭力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成功的經濟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力資本,而成功的教育可以促進人力資本的發展[9]。此外,國家高等教育政策要支持教育在教育目標和教育模式上的必然變革,集中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讓學生能夠批判性地分析信息并準確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為國家培養真正具備競爭力的人力資本[10]。

此外,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應有利于國家參與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全球化促進了學術的流動。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學都為教師提供出國深造和與其他國家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此外,一些大學還邀請其他國家的學者來訪問和講學。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也在增加,學者和學生之間不可避免的交流和溝通有助于提高國家的學術水平。因此我國的高等教育政策應該繼續鼓勵國家之間的學術交流。

五、結語

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除了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提升全民族的國際競爭力以外,更要站在為全人類發展謀福利的大格局之下。在全球化的今天,全人類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高等教育在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為全人類謀福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高等教育要繼續堅持黨的領導,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

猜你喜歡
全球化政策大學
政策
“留白”是個大學問
政策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助企政策
政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