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2024-01-02 18:38李富臣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9期
關鍵詞:思政模塊政治

李富臣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具有內在關聯性。首先,二者服務主體相同,都是學生[1]。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會出現交集,可以將二者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一是控制人力資源成本,二是提升管理與教育的有效性。其次,二者任務目標相近。人才培養都是學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終極目標,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都在為同一目標實現做自己應盡的職責。高校的教育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通過第一課堂實施立德樹人目標是思政教育的開展必經之路;第二課堂及活動的開展是學生管理的常用手段,通過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實踐教育,與第一課堂教育形成協同育人功效,不斷讓學生成長,進而成為社會可用之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需要學生長期日常行為的積累,同時學生日常行為,學習生活方式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外在表現,二者不可分割。

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也存在不一致性,學生管理一般針對某一種行為或生活方式,針對不同的個體表現為不同的類型,個性影響因素較大。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通過對相關理論或現象的剖析,得出我們應該去遵循的基本規律,常表現得比較恒定,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通常表現為群體性比較強。

一、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隱形信息很難監控到位,信息掌控不到位、不準確

新時代的大學生都是網絡原住民,各類信息的接收和發送成為學生成為常態,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已經網絡化。高校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要以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為指導,也在不斷地適應新趨勢,用網絡原住民的思想將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進行網絡化,只有改變原有的思維定式才能跟上步伐,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進而提升管理的效率。但常常因信息傳播太快,學生信息存在表象信息和隱形信息,而隱形的信息,如學生上網信息很多時候很難監控到位,年輕人價值觀沒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影響。而高校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中,學生是學校服務的對象,只有樹立學生為主體,全面獲悉和了解學生的信息是學生管理者和思政教育教師應盡的責任,在大數據時代就需要把這些信息整理成對應的數據,而這些信息學校一般很難掌控,降低了學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高校學生管理平臺不完善或不兼容

已有的各個相關的學生管理服務系統:學工系統、宿舍管理系統、門禁視頻監控系統、食堂一卡通系統、財務系統、教務系統、招生系統[2],每個系統都是隸屬于學校不同的部門,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數據,系統間不兼容,有些是不同的供應商,造成數據不能共享。大部分高校正在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學校也非常重視大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學生的管理更趨向于信息化、精準化、精細化、個性化、模塊化,力爭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形成閉環,同時學校建立了獨立于各個部門的學生管理服務的子系統。

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信息的即時性和準確性體現得尤為重要和關鍵。一方面學生是有思想的社會個體,對反映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數據掌控有時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隨時性很多時候需要與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態進行調整,因熟知學生錄入信息需要進行信息的甄別、篩選需要時間,造成信息錄入不及時,進而造成信息掌控不及時。另一方面在溝通、處理、傳輸過程中信息可能因理解偏差,出現信息的減損,信息的準確性出現偏差,造成主要決策者不能全面準確掌控信息,對學生管理造成影響的案例比比皆是。

(三)相互協作的體制機制有待提升

高校學生管理一般由學生工作處(部)具體負責,學生管理的具體事務性工作由各位輔導員或者班主任負責落實執行。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一般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執行,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屬于基礎部或馬克思主義學院,分屬于不同的管理機構,學生工作處(部)一般屬于學校職能部門,而基礎部或者馬克思主義學院屬于教學單位,大部分學校這兩個部門由不同的領導分管,相互間的協作還不夠。

盡管有不少高校也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擔任多少年輔導員,或者允許輔導員通過培訓可以兼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但常常制度執行不到位,或輔導員理論功底達不到要求等情況,流于形式等現象依然存在。相互間的協作體制機制有待提升

二、大數據視域下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構建符合學生管理需求的整體學生管理數據平臺

第一,開發一個具有使用功能完備,邏輯清晰、簡單實用、操作便捷的界面,能夠符合管理員、思想政治教師、學生管理者分級使用登錄的在線平臺[3],學生查詢界面,在平臺支持下,用戶能夠在自己的權限范圍內,實現對信息數據的錄入、更新、修改、刪除、查詢、批注等操作,可以實現系統內部的自動數據邏輯運算,弄清楚數據邏輯關系,需要與長期從事學生工作的人相互探討,長期調研,構建模型,每個模型也是不斷演進,不斷更新的,具有極其精準的數據反應速度和使用效能。對重要的信息:如身份證、銀行卡等涉及個人隱私的相關信息,進行加密,確保信息安全;對各模塊的信息確保信息準確,信息收集者和錄入者對信息的準確性負責,才可以讓信息有效;對待特殊信息要有報警系統,特別重要緊急的信息要快速準確地反饋到相關人員手中,確保信息在有效時間內處理到位。

第二,在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在線平臺開發之中,弄清楚各類數據的底層邏輯,體現平臺的模塊化特征,開發多個功能模塊,以學號(身份證)為連接器,合成為一個學生信息相關的整體的數據庫。這些不同的子模塊依據相互間的邏輯進行鏈接,呈現單向、雙向、多向互動的功能特征,具體的平臺子模塊包括:一是基礎數據模塊。在這個模塊之中,獲取系統運作的相關基礎固態數據信息,主要是設備信息,包括教學、生活、體育、圖書館等場館使用狀態信息等。二是教務模塊。在這個子模塊之中,可以實現對教務相關信息的管理,即學籍注冊信息、學籍異動信息、課程信息管理、成績管理、參與競賽和科研相關信息、畢業生教務管理等。三是學生模塊。在這個模塊之中,可以全面采集學生的家庭狀況,政治面貌、民族、身份證、護照等基礎信息,心理健康測評數據、檔案信息、黨團發展信息、第二課堂活動相關信息、職業測評數據信息、學生獎懲管理、獎學金及助學金貸款管理、各級學生干部管理、社團相關信息、畢業生就業信息等。四是學生日常生活后勤管理子模塊。這個主要是提供動態數據,為前一模塊提供數據支撐或驗證,在這個子模塊之中,具體可以采集以下信息:學生圖書館入館記錄、食堂消費數據、參與體育鍛煉數據、參加志愿服務或社會活動信息、宿舍信息、水電管理,主要通過校園一卡通實現。五是其他管理模塊。在這個模塊中,可以結合學校實際進行設置,保證了平臺的靈活性。通過這些學生相關信息的管理模塊,可以較好地實現對學生的管理,這也是系統平臺的基礎。

(二)進行大數據分析,探索數據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聯結點

第一,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通過掌握教育教學規律,將各類文件、學習資料、先進理念有效有序地準確傳遞到對應人員手中,讓學生工作者和主要學生干部快速動態熟知相關要求,避免信息的無效傳遞或信息的減損。通過大數據對學生進行日常行為和生活學習進行畫像,進而讓學生工作者和思政教師能掌握學生思想新動態,探索新規律,適應新要求,不斷地更新學生思政教育理念,順應時代需求。能更方便教師通過運用相關理論進行系統全面、有針對性地分析,深入了解學生所思所想,剖析形成的原因和存在問題的性質,制定可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策略,讓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并從中總結經驗,形成案例避免或減少相同事件的重復發生。

第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性。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的高效融合,實現對學生的學習、體育、生活、實踐狀態的記錄,將一卡通記錄的信息相關聯,將動態信息數據化。在科學、先進、安全、全面的平臺支持之下,可以通過增加網絡、視頻、人臉識別等先進的硬件設備投入,加大對學生在校園內動態信息的獲取和數據共享,教育者可以通過貼吧、校園網、微博、班級群聊天記錄等信息平臺,獲悉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情感,通過收集學生在課堂和校園內動態表現,從多維的角度跟蹤和觀察學生在接受教育前后的實時心理變化過程,并將這些信息數據化,可以熟知學生在思想上的認知的轉化過程,通過對各個細節的準確把握,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思想上的轉化,加強過程監管,隨時修正工作方案,從而密切掌握學生的動態,進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和實效性。

第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精準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職能部門工作的標準,通過規范化的學生信息采集、整理、錄入、修訂和更新,嚴格審批流程,使對應的工作程序化、標準化,讓學生電子檔案信息更完善、全面、準確,不同部門對同一信息的反復收集,減少學生基本信息反復核對,減少各項表格報送基本信息錯誤,最大程度上節約教育成本,提升學生工作的有效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準確性。如高校資助中貧困生認定工作,原來都是地方進行認證,隨著社會的發展,貧困戶、五保戶的不斷脫貧,盡管脫貧繼續進行資助,但地方政府不再開具貧困相關證明(目的也是減少對家庭貧困人員的心理傷害),而學校也不可能深入每位貧困生家中進行走訪,學校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對學生進行系統、準確的判斷,把學生食堂、超市等相關數據進行鏈接分析,再通過班級學生進行集中測評,進行系統評分,進而準確掌握哪些學生確實需要資助,做到資助到邊到底,減少因怕傷自尊心而不敢向班主任或輔導員報備家庭經濟情況類似現象的發生,避免家庭實際不困難而渾水摸魚的情況發生。

第四,滿足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個性化需求。教育管理者的精力相對有限,除了面上的大眾化需求,因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長背景,需要管理者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集中于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和引導,根據需求層次理論,關注不同個體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層次化的需求,避免其精力浪費的現象和問題,將其從繁重的壓力中解脫出來,減輕教育者的工作壓力,充分實現教育者的價值。進而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深度有效溝通和對個性問題的精準幫扶,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更好地引領學生的思想走向。同時,在平臺支持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學生也可以借助于這個平臺,實現對自身的評估和測試[3],如學生可以通過相關的測試,進而繼續充分認識自己,了解熟知自己的興趣愛好,熟知自己心理狀態,熟知存在的優缺點,進而熟知職業發展方向,不斷強化已掌握的技能,補齊相關行業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升看待問題、認識世界的本領,增強就業核心競爭力,增強能立足社會的本領。

第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評估效能。在整體思維的范式下,反饋與評估是有效保障系統穩定的重要因素,要想更好地實現系統控制,必須定期依據數據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和反饋,以檢驗平臺各類數據之間的相關性,確保提供的信息對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相互協作的模型。信息輸入、輸出與反饋的過程,構建數據與思政建設之間的有效模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復盤、總結,同時依據學生的特點和規律,結合社會的發展,實現對學生的科學評價和信息反饋。如職業測評與就業指導,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在職場中也會有所呈現,數據可以勾勒出學生的基本畫像,需要我們及時將信息反饋給畢業生,系統地對接用人單位,進而人職更匹配,減少學生找工作的盲目性和用人單位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職員,讓學生更充分更有效地就業。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形成大思政格局

第一,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功能,加強思想政治課教育育人功能[4],思想政治課作為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理論基石和基本的方法論,近年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各高校應按要求落實到位,切實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

第二,加強課程思政建設。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程結合專業的實際,都涉及思政相關的內容,對相關內容進行提煉、挖掘,通過開展課程思政立項,建立培育課程思政育人體系,提升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第三,加強學生管理部門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盡管學生管理部門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分屬不同的部門,分屬不同的領導分管,但可以通過選拔優秀的思政課教師為學生管理者提供理論支撐,讓學生管理者不僅知道要這么管,更弄明白為什么這么管;選派培育理論功底深厚,具有相關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的教師,參與思想政治課的講授,更好地將實踐轉化成理論,通過開展研討會、工作坊、名師工作室等多種方式加強交流,相互協作,從而形成思政大格局。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永遠在路上,通過開發與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在線平臺,為當前平臺建設中面臨的困境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將大數據運用于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們在探索中前進,需要我們繼續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修正,爭取早日取得示范效應。

猜你喜歡
思政模塊政治
28通道收發處理模塊設計
“選修3—3”模塊的復習備考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思政課“需求側”
“政治攀附”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