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可拆卸、可調節、免縫合的腹腔引流管固定裝置的設計

2024-01-02 08:50臧嫻吳仙蓉張磊藍然
嶺南現代臨床外科 2023年5期
關鍵詞:半環固定裝置軟管

臧嫻,吳仙蓉,張磊,藍然*

腹腔臟器手術,尤其是消化系統(肝膽胰、胃腸)手術,關腹前預防性留置腹腔引流管是重要的治療手段。腹腔引流管可以引出術后腹腔內的液性滲出,可以早期判斷是否存在腹腔內出血、吻合口破裂、消化液滲漏等術后并發癥,同時可予以沖洗、藥物灌注等治療措施,相對簡便地處理吻合口瘺等術后并發癥,避免再次手術[1]。此外,還可以根據每日引流量評估患者體液丟失程度,指導術后患者的容量管理。良好的引流管留置可以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縮短住院時間[2]。

腹腔引流管留置時長一般由醫師根據引流量、引流液性質以及患者病情綜合評估后決定。非計劃性引流管脫出是導致腹部切口延遲愈合或不愈合的高危因素[3],而約70%的非計劃性引流管脫出則是由被動牽拉或滑脫引起[4]。另外,腹腔引流管脫位引起的引流不良,常常會導致術后腹腔感染,增加了患者行腹腔穿刺引流或二次手術的風險。因此,腹腔引流管的體外固定尤為重要。

目前,腹腔引流管的常規體外固定主要采用傳統的縫線固定法。此法一般為應用不可吸收縫線于引流管口周圍皮膚縫合打結后,縫線線尾結扎于引流管管身,以起固定作用。然而,對于預期需要長期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傳統的縫線固定往往會因縫線牽拉、切割管周皮膚導致患者疼痛不適。并且不可吸收縫線在結扎固定后難以松解,難以在術后調整置管深度,缺乏一定靈活性。

因此,我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可拆卸、可調節、免縫合的腹腔引流管固定裝置,以期達到固定牢靠、減輕患者痛苦、降低非計劃性拔管概率、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的目標。

1 基本結構

參照圖1、圖2,本裝置主要由連接軟管(1)、收納箱(2)、皮膚膠布(3)、半環形氣囊(4)以及左、右兩可結合的半環裝置(5、6)構成。

圖1 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左半環與右半環的對接結構示意圖

連接軟管與皮膚膠布通過收納箱相連接,收納箱內部的收納組件可對連接軟管進行收納或釋放,以調節連接軟管的長度。兩半環形裝置可通過截面尺寸相同T 型卡扣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圓環,構成供引流管通過的“觀察窗”。此外,兩半環底部均設置有半環形氣囊,其側面與連接軟管一端連通,通過連接導管接通導氣管,向氣囊內部注氣、注水。

2 具體實施方式

確定引流管口位置,放置引流管、覆蓋表面敷料后,清理敷料周圍皮膚,保持皮膚干潔;將皮膚膠布分別置于引流管口水平兩側距離表面敷料約2~3 cm 皮膚,去掉皮膚膠布部分底面的防貼膜,粘貼于皮膚表面。然后將一對半環裝置通過T 型頭與T 型槽對接,包繞腹腔引流管,留取適度連接軟管部分長度,通過收納組件調節連接軟管至適宜長度,使其維持一定張力,保持整體裝置穩定。最后,經導氣管注入適量空氣/水,見氣囊鼓起,包裹腹腔引流管,確認腹腔引流管活動度,完成固定裝置的放置。

3 主要工作原理及功能特點

本腹腔引流管固定裝置通過皮膚膠布的強黏著性將裝置整體與皮膚固定,確定裝置的整體位置;左、右兩半環以精密的T 形卡扣緊密結合,形成完整圓形的腹腔引流管創面“觀察窗”,調整連接軟管長度,兩側連接軟管對半環產生的張力,使得“觀察窗”圓環受到垂直于引流管創面敷料的應力,完成“觀察窗”圓環與引流管創面敷料的固定;通過導氣管向氣囊內注氣或注水,將兩半環形氣囊完全充盈包裹引流管一周。通過三重固定,本腹腔引流管固定裝置以無創傷、免縫合的形式實現了腹腔引流管在腹壁上的固定,氣囊為可塑形性擴張,可適應不同直徑的腹腔引流管。

4 討 論

腹腔手術預防性腹腔置管引流作為監測病情變化、預防、及時發現以及治療腹部手術并發癥的重要手段,自1859 年Chsaignac 首次應用以來,經過多年的改進,已成為腹部重要臟器手術的常規治療措施[5,6]。盡管現在術后放置腹腔引流管與否在不同術式上存在爭議,但這一治療方式目前仍然在廣泛地應用。

腹腔引流管應用不當也存在誘發并發癥的風險,尤其是在腹腔引流管出現意外脫落或腔內移位時,出現嚴重并發癥的可能性更大。當引流管意外脫出或遠離靶區域,局部引流不良則會增加腹腔感染及消化液腐蝕、腹腔出血等情況[7]。一項納入60 例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的結果顯示,所有發生了腹腔引流管脫位的患者,都出現了腹腔感染的術后并發癥,且大部分患者需要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或二次手術清創才能得以治愈[2]。不僅如此,引流管的移位可能造成腹腔內臟器(如腸道、腹膜)的損傷,引起腸梗阻、穿孔或腹腔內臟出血[8]。穩固牢靠地將腹腔引流管固定在腹壁上則是降低引流管脫出或移位發生率的有效方式。

體外縫線固定作為傳統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式,在諸多方面仍存在缺陷與不足[9]。首先,當消化液、腹水等體液經引流管竇道滲出至管周,引起局部組織炎性水腫及潰爛,容易導致皮膚壞死、管口感染,再次縫合、固定的難度增加。其次,當患者胃腸道蠕動或是患者體位變化引起腹腔引流管抵觸腹腔內臟器產生較大應力時,則會引起患者腹部隱痛或刺痛癥狀。此時無論是不調整引流管置入深度,抑或是調整置入深度后重新于管周皮膚縫扎固定,均會引起患者的痛苦不適。

為了提高固定效果,進一步降低引流管移位或脫出的風險,醫務工作者在縫線固定法的基礎上,開創了一些強化固定方式,如膠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工”字形膠布固定法等[9,10]。也有研究提出對引流管進行腹腔內固定,以避免引流管在腹腔內移位[2]。然而這些固定方式均不能避免絲線縫扎皮膚的創傷。此外,部分研究者將免縫合式導管固定裝置應用于腹腔引流管的固定,但僅限于固定直徑引流管的固定,缺乏適用性。

因此,我們創新性地采用免縫合的皮膚膠帶-連接軟管-半環卡扣三重固定,避免了絲線縫扎對引流管創口周圍皮膚的損傷以及皮膚疼痛。整體固定裝置不直接與引流管周皮膚接觸,減少了對引流管周圍皮膚的損傷,降低管周皮膚破潰、創口感染的風險。各個可拆卸結構的靈活性、連接軟管長度的可調節性以及氣囊的可塑形性使得本固定裝置在腹腔引流管以及引流管創口位置、管周皮膚狀態的適用程度上,取得較高的兼容性,可應用于大部分創口以及各直徑的腹腔引流管。同時,簡易的拆卸讓腹腔引流管置管深度的調整在無創傷的基礎上變得更加便捷。當引流管口滲液多,需要頻繁換藥時,可拆卸的固定裝置也讓臨床工作變得更加輕松。

5 結 論

本研究設計的一種新型腹腔引流管固定裝置,彌補了現有腹腔引流管固定方式的不足,具有可拆卸、可調節、免縫合的特點,固定牢靠,適用性高,有望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痛苦,還可以降低引流管脫出或移位的風險,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以及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半環固定裝置軟管
半環同態的若干性質
食管癌患者兩種固定裝置擺位誤差及計劃靶區外擴值探討
軟管式液壓隔膜泵的研發與應用
滿足恒等式的Γ-半環
中班科學區游戲活動設計:軟管傳聲筒
旋轉滑動式全程監控攝像機固定裝置
膜下軟管微噴應用技術
一種無偽影小動物頭部成像固定裝置的設計
大型客車座椅固定裝置強度的有限元分析
某些完全正則半環的刻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