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與古代幽默故事

2024-01-02 13:02王彬
華夏文化 2023年3期
關鍵詞:子游弟子論語

王彬

《論語》以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為主,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人們的主觀印象中,一般會以為《論語》是一部嚴肅的儒家經典,似與幽默、俳諧無涉。然而事實上,《論語》與古代幽默故事是大有關聯的。

明人郭子章撰有《郭子六語》,其《諧語序》云:“夫諧之于六語,無謂矣,顧《詩》有善謔之章,《語》有莞爾之戲,《史記》傳列《滑稽》,《雕龍》目著《諧隱》,邯鄲《笑林》、松玢《解頤》,則亦有不可廢者?!敝C語,也就是笑話,或曰幽默故事。在這里,郭子章是為諧語的存在尋找理論依據。他認為諧語雖缺乏深廣的社會意義,但“亦有不可廢者”,他特地提到了《詩經》《史記》《文心雕龍》《笑林》等書來為諧語張目。其中,“《語》有莞爾之戲”的“《語》”即為《論語》,而“莞爾之戲”則來源于《論語·陽貨篇》中的一段記載。

在這段記載中,孔子帶領幾位弟子來到了武城,當時他的另一位弟子言偃(字子游)正在武城做縣長??鬃勇牭搅讼腋柚?,便莞爾而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弊釉唬骸岸?!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薄跋腋柚暋痹谀撤N程度上代表的是禮樂??鬃又鲝堃远Y樂治理國家,他見子游對武城的治理踐行了他的政治主張,其實是很高興的?!案铍u焉用牛刀”只是一句玩笑話,子游沒聽出來孔子是跟他開玩笑,反而正正經經地解釋他是聽從了孔子“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的教誨才這么做的??鬃咏铏C施教,對隨行的弟子們說子游的話是正確的,他前面說的話只不過是一句戲言。

圣如孔子,尚且說過玩笑話,那么一般人說幾句玩笑話、講個幽默故事豈不是很正常嗎?這正是郭子章為諧語的存在找到的理由。明人江盈科在《雪濤諧史》引言中說:“孔父大圣,不廢莞爾?!币彩且浴墩撜Z》中孔子的莞爾之戲為笑話書的編撰提供理論依據。

在中國古代笑話書中,有很多幽默故事是以《論語》中的相關章節為素材的。在相傳為隋初人侯白所撰的《啟顏錄》中,北齊石動筩機智辯捷,他曾于國學中看博士講經。博士說:“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眲庸c因問曰:“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幾人未著冠?”博士曰:“經傳無文?!眲庸c曰:“先生讀書,豈合不解孔子弟子著冠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筩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眾人聽后皆大笑。石動筩提到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出自《論語·先進篇》。當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鬃幼屖套乃膫€弟子各言己志。子路先言之,其次是冉有,再次是公西華,這三人所言之志都是希望在政治生活中有所作為。及至曾皙(名點),他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亦各言其志也?!痹唬骸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曾皙之言被后世儒者津津樂道,將其稱之為“曾點氣象”。在《論語》原文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意思是成年人有五六個,小孩有六七個,石動筩故意曲解原文,將“五六”與“六七”都當成了乘法,遂有三十與四十二之說。這則故事妙就妙在巧合。眾所周知,孔子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而被石動筩曲解后的“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的總數,恰恰是七十二人。石動筩如此曲解《論語》原文,的確能讓人粲然一笑。值得一提的是,這則幽默故事被金庸化用到了《射雕英雄傳》里,曲解《論語》的人變成了智計百出的黃蓉,被捉弄的對象則變成了一燈大師的弟子朱子柳。

明代笑話書《時尚笑談》中有一則《宰予晝寢》的故事,也是靠曲解《論語》原文達到了令人解頤的效果。一師喜晝寢,弟子曰:“宰予晝寢之義何解?”師曰:“我不講,你怎曉的?宰者,殺也;予者,我也;晝者,晝時也;寢者,睡一覺也;合而言之:便殺我,定要晝時睡一覺也?!痹凇墩撜Z·公冶長篇》中,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宰予”是孔子的弟子,不是“殺”與“我”。古代沒有電燈,夜晚讀書、工作不甚方便,因此白天的時間更顯珍貴??鬃硬毁澇蓵儗?,這則故事中的老師偏偏喜歡晝寢,面對學生的責難,他竟振振有詞地曲解《論語》原文,說“宰予晝寢”的意思是“便殺我,定要晝時誰一覺也”,讀之令人噴飯。

在馮夢龍《笑府》中,也有一則關于“晝寢”的故事:一師晝寢,及醒,謬言曰:“我乃夢周公也?!泵鲿?,其徒效之,師以界方擊醒曰:“汝何得如此?”徒曰:“亦往見周公耳?!睅熢唬骸爸芄握Z?”答曰:“周公說:‘昨日并不曾會尊師?!痹谶@則故事中,學生可謂狡黠,竟以其師之道還治其師之身!其實,“夢周公”也與《論語》有關?!墩撜Z·述而篇》載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睋?,孔子在衰老之前是經常夢見周公的?!皦糁芄奔热皇鞘ト酥鶠?,那么它也就成為了晝寢之人的借口。

明清八股文考試經常從《論語》中出題,一些笑話的產生不是文人雅士的刻意創作,而是有些士人在現實生活中就實實在在地鬧了笑話。清人方飛鴻《廣談助》載,有士人寫作八股文《三十而立》,其破題曰:“圣人兩個十五之年,雖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边@個“三十而立”的題目出自《論語·為政篇》。在八股文寫作中,破題是用簡潔的兩句話概括題目的大義。用“兩個十五之年”來破“三十”已然很低級,用“雖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焉”來破“立”字更是讓人啼笑皆非??鬃釉?,“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篇》),“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篇》)?!叭ⅰ钡摹傲ⅰ逼鋵嵤侵浮傲⒂诙Y”,并不是站立的“立”?!稄V談助》又載,有士人寫作《子之燕居》,其破題曰:“記圣人之鳥宿,甲出頭而天歪頭者也?!薄白又嗑印币活}出自《論語·述而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薄把嗑印睘殚e居之意,這個破題卻將其理解成了“鳥宿”!“甲出頭”為“申”字,“天歪頭”為“夭”字,用“甲出頭而天歪頭”來破“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整飭、和舒之貌),簡直是玩字謎游戲,從八股文寫作的角度來說,這種破題當然是不合格的。

以上只是略舉幾例,實際上,這種以《論語》為素材或涉及《論語》的古代幽默故事是相當豐富的。這些與《論語》相關的幽默故事的大量存在,可以說明《論語》確實是古代文人的必讀書,與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同時,這些幽默故事的大量存在,也可為今天的普通讀者了解《論語》提供一扇帶有別樣風景的窗口。

猜你喜歡
子游弟子論語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東小學作品集
如何讀懂《論語》?
弟子規
弟子規
《論語·為政第二》
半部《論語》治天下
小八臘子游中國館
上學大迷宮等四則
智力跳跳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