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的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的知識圖譜分析

2024-01-03 02:36

龐 謙

(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重慶 400053)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巴七M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盵1]文化是一個民族源遠流長的靈魂所在。黨中央強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基石與重要手段。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近10年“文化自信”相關論文進行分析,在剖析我國文化自信研究主要研究者、研究機構、研究熱點、研究歷程等的同時,希冀為探究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

1 研究方法與數據采集

1.1 數據采集

本次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為論文數據來源。在CNKI數據庫中,文獻類別選擇“期刊”,設置“高級檢索”,設定“篇名=文化自信”,將時間限制在2013—2023年,并限制文獻來源類別為“核心期刊”,最終共檢索出1 476條相關文獻。通過甄別,剔除不適用于CiteSpace分析的報紙、會議通告、論壇啟示等,共保留有效論文1 433篇,即本次核心期刊論文圖譜分析樣本數為1 433篇。

1.2 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 6.2.R3(64-bit)Basic版本對“文化自信”相關論文進行知識圖譜分析。CiteSpace軟件由陳超美教授于2003年開發應用。CiteSpace主要用于文獻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可通過分析文獻研判特定知識領域中的研究熱點,預測研究趨勢。在CiteSpace中設置“Years Per Slice=1”(時間切片為1年),對2013—2023年文化自信相關期刊論文進行分析,生成主要研究者合作網絡、主要研究機構合作網絡、關鍵詞共現圖景、關鍵詞突發性圖譜等,探析文化自信研究的概貌,演進歷程與未來趨勢。

2 國內文化自信研究力量的知識圖景分析

2.1 年發文量圖譜分析

年發文量趨勢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度與發展態勢。根據文獻統計,2013—2023年以“文化自信”作為標題元素的核心期刊年度發文量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年度發文量趨勢圖

由圖1可知,2013—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的發文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3年的年發文量約為2013年的年發文量的3倍。近10年間,年發文量趨勢可大致分為3個階段。

初始階段(2013—2015年):學術界已有對文化自信的研究,但年發文量較少,3年均低于50篇,整體處于蟄伏狀態。

高速發展階段(2015—2018年):文化自信相關研究文獻量迅猛增長,其中2016—2017年增長速度最快,增長率達到325%。筆者分析,這異常迅猛的增長與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有密切聯系。

滯緩階段(2018—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年發文量逐年下降,并在2020—2023年出現整體平穩的態勢,但年度發文量總體處在較高水平,這表明文化自信雖不再是“熱門話題”,但仍有較大研究空間。

2.2 主要作者與合作網絡圖譜分析

通過設置Auther(作者)篩選出本研究領域的核心力量。以主要研究者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作者間合作網絡,探討我國該領域的研究者是否形成團體,在學術研究中是否能產生長遠影響力。通過CiteSpace中的Auther(作者)模塊設置Threshold(閾值)為數值2,進行文獻作者可視化演示,生成近10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主要作者合作網絡圖(見圖2)。

圖2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主要作者合作網絡圖譜

由圖2可見,圖中作者姓名的字體大小共分為3個等級,字體大小與總發文量呈正相關,字體越大則表明總發文量越多。其中,金惠敏、顏玉凡2位總發文量并列第一,各為4篇;郭鳳志、劉敏、王越芬等的發文量次之,均為3篇;王永友、鄭士鵬、單霽翔等的發文量均為2篇。這些作者形成了主要作者合作網絡中的關鍵節點,是文化自信研究領域的核心人物,同時也是本研究領域的高被引者。

圖2顯示,主要作者合作網絡中N=293(節點293個),E=34(連線34條),Density=0.000 8(網絡密度為0.000 8),說明研究文化自信的學者較多,但彼此間并未達成密切合作,沒有形成研究團隊。只有少數作者,如王越芬、任海賓、夏從亞與一兩個學者聯系較為緊密,但也未形成有規模的研究組織。分散的研究有利于涵蓋不同的視角,博采眾長,達到對文化自信的多角度研究,但也不利于形成對文化自信長遠且深入的探索,客觀上削弱了文化自信在學術研究領域的長遠影響力。

2.3 主要研究機構及合作網絡圖譜分析

在CiteSpace中選擇Institution(機構)模塊,設置閾值為數值4,得到主要研究機構合作網絡可視化圖譜(見圖3)。

圖3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主要研究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從圖3可知,主要研究機構共有節點294個,連線49條,網絡密度為0.001 1,主要研究機構中高校占較大比例,尤其是高校中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部門。圖3顯示各機構間分散發展,合作較少。即使產生合作聯系,也以機構內部各部門間的聯系為主,例如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央黨??茖W社會主義教研部等。其中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發文量最多,均為11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次之,發文量為9篇。這3所高校在文化自信的研究領域已逐漸成為重點發文機構,在該領域中占有較高地位。同時,由于中央黨校作為關鍵節點與上述3處機構產生明晰的聯系,因此就中心性而言,中央黨校也是主要研究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的關鍵詞圖譜分析

3.1 關鍵詞詞頻圖譜分析

在CiteSpace中選擇Keyword(關鍵詞)模塊,設置閾值為數值7,對關鍵詞進行圖譜可視化,得到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詞頻圖譜(見圖4)。

圖4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詞頻圖譜

如圖4所示,關鍵詞詞頻圖譜中有節點384個,連線552條,網絡密度為0.007 5。結合10年間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高頻關鍵詞表(見表1)可知,出現頻次≥10的關鍵詞共有18個,其中核心詞匯“文化自信”出現頻次為1 263次,中心性1.62,為最核心關鍵詞;“文化自覺”與“新時代”出現頻次均超過70次,中心性破0.1?!拔幕孕拧薄拔幕杂X”“新時代”是該研究領域中的核心詞匯與重要元素,“大學生”“傳統文化”“文化強國”等亦屬于關鍵節點。通過對高頻關鍵詞的分析可知,我國對文化自信的探究多側重于文化自信的來源、文化自信的客體、文化自信的目的與作用3方面。

表1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高頻關鍵詞表

3.2 關鍵詞時間線圖譜分析

CiteSpace能夠利用關鍵詞共現揭示某一時間范圍內某個研究領域中研究主題的變化,即將時間變量引入到圖譜網絡中,通過聚類后的關鍵詞生成時間線聚類圖譜,以展示各個聚類中具體關鍵詞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時間跨度[3]。換言之,CiteSpace中關鍵詞時間線圖譜是通過對時間橫軸上的關鍵詞分布實現可視化,進而剖析關鍵詞演進歷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在Keyword中選擇Timeline(時間線),并設置Clusters(聚類)最大K值為10,對關鍵詞進行時間線聚類,生成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時間線圖譜(見圖5)。

圖5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時間線圖譜

以時間為劃分結點,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歷程大致可分為3個時期。

起始期(2013—2015年):自2013年習總書記提出“文化自信”概念后,學界對文化自信的研究就從未停止。在起始階段,文化自信研究領域中的核心關鍵詞“文化自信”“文化自覺”“中華民族”等大多已出現,并形成小規模的研究點。這期間總體發文量較少,各關鍵詞聯系松散,未能形成有效格局。結合時間線圖譜與具體文本分析,該時期研究側重于學理性剖析,重在闡釋文化自信的來源。

繁榮期(2015—2020年):此時期總體研究量遠超起始期研究總量,該領域相關關鍵詞和聚類數目明顯增多,涵蓋面更加廣闊。該時期主要關鍵詞包括“文化自信”“新時代”“文化強國”“民族復興”“革命文化”等,這意味著文化自信與現實聯系更加緊密,更貼近黨中央與國家的建設需求,因此研究重點在于整體探索研究文化自信的作用與路徑。

平緩期(2020—2023年):文化自信研究進入平緩期,研究總量下降但研究方向與內容更加趨于精細化?!八颊逃薄叭罕婓w育”“鄉村振興”等涉及具體學科領域的關鍵詞出現,表明學界對文化自信的研究從整體性分析轉化為結合具體領域的探索,這不僅有利于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而且有利于在具體領域進一步有針對性地落實文化自信。

總的來說,“文化自信”作為核心關鍵詞貫穿2013—2023年該領域的研究,其他關鍵詞也因時而動,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衍生出新的關鍵詞,相互交織共同構筑具有鮮明時代性、靈活性和組織性的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時間線圖譜。

3.3 關鍵詞突發性圖譜分析

利用CiteSpace在Burstness(突現)模塊設定γ=0.6,得到21條突現項目,形成10年間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突現統計圖(見圖6)。其中,條狀部分為時間軸,黑色且較寬的線條表示在該時間段內本關鍵詞為突現詞,深灰色且較窄的線條則為非突現詞。突現圖譜旨在更加直觀地展示研究領域的熱點詞匯與演進趨勢,一是有利于梳理歷史脈絡,二是有利于研判發展趨勢。

圖6 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關鍵詞突現統計圖譜

如圖6所示,2013—2023年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的熱點詞匯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3—2016年,“文化自覺”“大學生”“文化自強”“制度自信”是當時研究熱點,其中“文化自強”連續3年為突現詞,持續時間最久。第二階段是2016—2020年,該領域研究熱點總量增多,熱門詞匯輻射范圍更廣。整體而言,各研究熱點持續時間均未超過2年,且多數熱點只持續了1年。此階段研究熱潮呈現出種類多、迭代快的特點。第三階段是2021—2023年,“時代價值”“思政教育”成為研究熱點。其中“思政教育”不僅自出現起連續2年成為突現詞,而且Strength=3.61(研究強度為3.61),研究強度遠高于同時期的“時代價值”。這表明“思政教育”與“文化自信”之間的聯系依舊是當前的研究熱點,同時也將持續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

4 結論與展望

4.1 研究結論

本文以CNKI數據庫中2013—2023年1 433條核心期刊文獻為樣本,利用CiteSpace對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發展歷程與熱點進行系統性分析,研究結論可歸結為以下3點。

首先,從研究年度發文量看,國內文化自信研究經過2015—2020年的大幅波動后,目前處于相對平穩時期,核心期刊年發文總量不低于100篇,仍屬于學界研究的次熱點。文化自信作為黨中央與政府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有利于廣大青年培養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

其次,從主要研究者與研究機構合作網絡來看,學界對文化自信的研究熱情高漲,主要研究者與研究機構數量眾多,成果豐碩。但研究者與研究機構均存在網絡密度低、研究分散等現象,相互間沒有產生緊密的合作,導致未形成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研究組織或團體。

最后,從關鍵詞相關圖譜分析來看,不同時期主要關鍵詞有所變化,從最初的“文化自信”“中華民族”到”文化強國”“文化建設”,再到最后的“思政教育”“鄉村振興”,這暗合3個時期的研究重點:文化自信是什么、從哪里來;文化自信有何作用;如何才能做到文化自信。結合突現統計圖譜分析,將文化自信與具體領域的發展相結合是當下的研究熱點與未來研究重點。

4.2 研究展望

第一,加強文化自信與具體學科領域融合。通過對文化自信的可視化分析不難發現,目前學界對文化自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文社科領域,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文化自信研究的長遠發展,不僅要著眼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且要倡導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文化胸懷。加強文化自信同具體學科領域的融合,不囿于人文社科調查與理論哲理研究,應當拓展到其他學科之中,從悠久的中華歷史與新時代集百家所長快速的學科發展中提取屬于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科認同感。

第二,構筑科研合作網絡。前幾年的研究熱潮讓文化自信研究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在學術爭鳴中厘清了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已有條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度剖析。目前,文化自信研究領域文獻總量大,研究方向廣,核心作者人數多,研究機構總數多,各方面資源充足,但存在研究分散,研究人員間、研究機構間聯系薄弱等問題,難以形成有影響力的研究組織。建議形成科研合作網絡,構建公共資源平臺,加強研究資源流動,研究人員間、研究機構間形成良好合作,最終產生一批有長遠影響力的研究團體與人才。

第三,適當加強質性分析與量化研究。利用CiteSpace對1433篇文化自信的研究樣本進行可視化分析,可發現大多文獻屬于定性研究與哲理探討,較少采用案例分析等方式?;A理論應為社會實踐而服務,適當增加量化研究,不僅有利于為具體領域的文化自信研究提供新思路,而且有利于為黨和國家完善文化自信相關政策提供實證數據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