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提升的困境及對策

2024-01-03 02:36戚英杰李建榮王慶賀
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勝任產教就業指導

戚英杰,李建榮,王慶賀

(1.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2.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2023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國辦發〔2023〕11號)指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多措并舉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盵1]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是促進大學生充分而高質量就業的重要途徑,也是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的重要基礎。精準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解決“供求脫節”的難題,深化產教融合,充分發揮“政行企?!眳f同育人機制,為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指明了方向。

1 就業勝任力的基本內涵

就業勝任力的相關研究最早始于西方國家,但各國對就業勝任力的描述不一而同,如美國用的是技能(skill)來表述,澳大利亞是關鍵競爭力(key competences),英國是核心技能(core skills),法國是轉換競爭力(transferable competences),德國是關鍵任職資格(key qualifications)等。英國經濟學家威廉·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首先提出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他認為就業能力就是“可雇用性”,即勞動者獲得并持續工作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戴維·麥克利蘭(David·McClelland)首先提出了職場勝任力這一全新理念,判斷員工在未來職場中的工作表現是否優秀,可以采用職場勝任力的相關指標來衡量和預測。國內學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大學生就業勝任力的研究主要從個體特征、社會環境因素和職業要求等方面歸納。浙江工業大學王雷[2]歸納了大學生職業勝任力應包含4個方面,分別是核心勝任力、崗位勝任力、角色勝任力及其他勝任力。焦靜等[3]闡述了就業勝任力包括個人特質、崗位適應能力、基礎技能、問題解決能力、關系建立能力和持續進步能力這6大方面。林棟[4]從高職院校學生的視角切入,提出就業勝任力的培養應主要圍繞職業要求,從職業基礎技能、職業元認知、職業復合技能和職業發展潛力這4個部分開展。張皓[5]從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業勝任力的角度去研究,認為其應該包括個人品質、專業能力、職業適應、通用能力、自我控制5個維度,且不同性別、不同專業學生在個人品質、職業能力和職業認同等維度上的認識存在顯著差異。目前,國內外學者們對就業勝任力的研究主要從職業素養、個人綜合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開展,理論研究范疇雖廣,但深入不夠,對影響大學生求職就業的核心要素的長期跟蹤調查較少,定性分析多。

2 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培養的現狀

根據《2022年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2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增加到了1 076萬人,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494.77萬人,比上年增加96.36萬人,增長24.19%,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復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各行各業轉型升級加快,對人才的知識、技能和綜合職業素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6]。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勝任力與要求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的職業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體現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表現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和就業體系4個方面。

2.1 適應性不強,就業勝任力培養目標定位有待優化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的培養主要依據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教學體系來實施。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基本滿足地區行業發展的要求,畢業生也能通過自身綜合素養的展現匹配合適的職業崗位。但是仍然有不少專業定位不精準,畢業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無法達成人崗雙向匹配。例如,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原就業勝任力培養目標是學生具備從事基礎數據收集、圖像處理等崗位的知識技能。隨著行業企業發展,迭代更新快、要求高,職業崗位呈現新技術新工藝增多、復合性增強、遷移能力要求增高。企業希望畢業生能夠掌握機器學習多平臺開發應用能力,以適應團隊中不同崗位要求,同時也更加關注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和應用能力,這就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勝任力的培養目標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需求變化快,課程體系建設有待完善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將課程分為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拓展課)和公共基礎課程。部分院校由于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實驗實訓設備不足,往往存在將一些專業的部分課程拼湊成新專業課程體系的情況,課程體系建設缺乏科學性、針對性,導致畢業生在實習就業時知識、技能和綜合素養與職業真實場景所需的能力存在偏差,造成畢業生就業勝任力不足,企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重新培訓崗位能力,影響了校企深度融合和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其次,課程的動態調整跟不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變化,尤其是新興職業崗位專業性和復合性的新變化[7]。例如,金融市場既復雜多變又創新迭出,對金融人才的復合能力要求也在不斷升級,而學校的金融服務與管理專業中,課程設置缺乏應對現代金融服務業職業崗位對企業發展規劃、金融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的要求的培養。

2.3 實踐技能弱,實踐教學成效有待提高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包含了實驗教學、項目實訓、專業見習、畢業設計、頂崗實習、跟崗實習等多種實踐形式[8]。目前,高職院校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實踐教學課程、課時和實訓場所都進行了明顯的調整。但是部分高職院校還依然存在實訓場所、設備相對落后或數量無法滿足每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的情況,部分工學結合有難度的專業,實訓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不強。另外,高職院校學生企業實習適應期較長,對職業崗位需求的知識技能普遍比較缺乏。問卷調查顯示,高職院校學生普遍認為實習期間存在“實習工作瑣碎,沒有實際收獲”“入職前后工作內容和描述不符”“上級僅指派任務,沒有輔導”的困擾,從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就業反饋情況來看,理工科學生在企業實習后順利入職的不足30%,社科類學生則更低。在實習過程中企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培訓較少,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缺乏完整系統的員工培訓體系,而且畢業生接觸到專業性較強的崗位、職業技能不多,從事重復單一的體力勞動較多,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實踐效果不佳,就業勝任力有欠缺[9]。

2.4 指導不足,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就業預期不高,在人力資源市場就業簽約情況較好,半年后平均就業率可達92.69%。高就業率數據反映了高職院校學生整體就業情況良好,但掩蓋了很多問題和不足??偟膩碚f,高職院校對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重視不足,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一是就業指導工作師資不足。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主要依靠就業指導中心人員、二級學院黨政干部、輔導員和班主任來實施,教師數量和指導時間相對于學生體量而言嚴重不足,無法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咨詢服務,往往浮于形式,尤其是對部分因特殊原因就業困難的學生指導不足[10]。二是缺乏個性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職業認識等,更能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在校期間的實踐路徑,走好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高職院校就業指導教師大多沒有相應專業背景,缺乏提高科學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培訓,往往無法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包括幫助學生獲取不同行業的就業前景、職業發展路徑和相關技能要求等方面的信息[11]。三是就業信息傳遞不暢。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不一而同,部分學校部分專業與企業聯系不夠緊密,導致就業需求信息傳遞渠道不暢,學校無法及時獲取就業市場最新動態和需求,造成學生獲取就業信息有延遲。

3 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培養的對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會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機會和質量,必須從根源上著手——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12]?!蛾P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中辦、國辦〔2023〕1號)(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組織協調下,成立市域產教聯合體,形成“政行企?!甭摵辖M織(見圖1),實現政府統籌管理,依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主陣地,邀請行業協會專家、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主管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培養質量。

圖1 “政行企?!甭摵瞎芾砟J浇Y構圖

3.1 地方政府成立市域產教聯合體,協同培養提高人才適應性

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加快,對新時代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為了緊抓新發展機遇,全國各大城市早已開展“人才爭奪大戰”,多措并舉開展人才資源的內培外引工作。除了吸引外部優秀人才落地生根,地方政府更應該注重本地高職院校培育人才的內化吸收工作,依托地方產業園區,成立市域產教聯合體,建立以分管地方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副市長、高職院校校長、行業協會會長和企業法人為核心的領導機構,制訂章程和管理工作機制,政府、行業、企業、學校權責清晰,同向發力,以有效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充分利用本地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培養和儲備。一方面,政府應起主導作用,以市域產教聯合體為載體,加強協調溝通,引入行業專家、優質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對標地區產業發展前沿,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為高職院校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適應性、提升就業勝任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加強激勵和約束,充分發揮市域產教聯合體組織、引導和監督的功能,根據地域產業特色,布局緊缺優先發展產業,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引導高職院校主動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提高高職院校學生適應職業崗位新要求的能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人力資源[13]。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必須改變工作理念,主動對接高職院校和企業,定期發布行業人才供求信息,開展人才培養質量調研,全過程指導行業人才培養,定期發布《職業教育專業與產業吻合度預警報告》,以提升人才培養產出與地區產業的適配性。同時政府可對有助于產業轉型升級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幫助,如減免稅收、提供土地、資金支持等。

3.2 行業企業發揮重要辦學主體作用,主動參與課程體系建設

行業企業實施轉型升級需要積極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路徑,高技能人才是開辟新發展路徑的重要基礎,企業應當將“渴求人才”的共識落實到“投資于人”行動上來,深化產教融合,主動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主動參與課程體系建設。首先,行業企業必須加強和高職院校聯系合作,在招生宣傳、職業規劃、專業學習、頂崗實習和求職就業的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嵌入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和企業專家全過程實踐培養,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深入學習職業崗位技能要求,以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勝任力。其次,企業可以轉換思路,以“校中廠”或“廠中?!钡穆摵限k學模式,與高職院校共建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其既能承接一定的生產工藝環節,又能提供真實生產環境和生產作業的大學生實習實訓教學內容,同時企業也可以借助高校研發資源進行員工培訓、工藝改進、技術研發,從而降低企業辦公用地、產品研發和員工培訓成本,保障企業技術骨干人才的梯隊建設,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3.3 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基地建設,提升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14]。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在原有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守正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堅持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統一,鼓勵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平臺支持學生開展創新性實驗探索,系統開展課程實踐活動、競賽訓練、實習實訓,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實踐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實驗知識和技能,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各類技能競賽訓練有助于學生迅速掌握某項專業技能知識和能力,而模擬企業真實工程場景,對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實習實訓應當豐富形式,將認識實習、勤工助學、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和就業實習的多元實習方式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職業,接觸實際,增強勞動觀念和責任感,培養其崗位職業技能、技術應用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等職業素養。其次,高職院校要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結合學生職業生涯需求,著力建設滿足多職業、多崗位需求的綜合型、開放型、共享型實踐基地。依托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積極開拓校企合作空間,與域內外高水平大學、知名企業、研究院所加強合作與交流,建立健全實踐基地管理體系,規范強化考核評價激勵機制,拓展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基地建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生產技術和職業崗位要求,提升其職業實踐技能,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行業洞察力,助力他們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

3.4 加強就業數字化建設,提升學生高質量就業能力

學生就業工作成效是體現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要加快推動就業數字化建設,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大學生就業指導綜合服務系統。一是建立就業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信息資源匯集,強化招聘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根據學生在校檔案、實習信息和就業去向,分省份、區域、行業、層級定期向學生發布最新崗位需求情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求職就業信息。二是針對部分就業困難學生,利用就業指導綜合服務系統,建立“一生一檔案”工作模式,成立由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二級單位黨政干部、輔導員、班主任等教師組成的就業跟蹤幫扶小組。學生求職前或實習結束后,可在系統中申請就業幫扶,幫扶小組將提供就業心理和技能的輔導,并根據學生求職意向,精準推送招聘信息給學生。同時幫扶小組利用自身優勢,將學生簡歷實時推送至校企合作單位人力資源部門或人才市場,以提高學生和企業雙選的機會,提高就業率和質量。三是高職院??梢砸劳写髮W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將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講座、就業指導咨詢、就業指導服務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還可收集大學生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理想等信息,進行數據統計與建模分析,精準描繪基于人格、能力、職業規劃等維度的“學生畫像”,并結合學生就業情況,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服務。同時,高職院校應當豐富就業指導老師的組成,可吸收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和輔導員組建多元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還可適當邀請企業技術專家和人事專員來校對學生求職應聘能力和崗位素養要求開展講座輔導,幫助大學生盡早了解行業需求和崗位能力要求,從而提升學生就業勝任力,實現高質量就業。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學生就業勝任力是實現高職院校高質量就業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應有之義。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產教深度融合,借助政府、行業和企業合力,建立健全協同育人長效機制,以學生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提高為主線,以提升學生就業勝任力為目標,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專業技能精湛和政治素質過硬,堪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猜你喜歡
勝任產教就業指導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軟件工程勝任力培養及實現途徑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新形勢下如何增強會計從業人員職業勝任性
基于勝任力的人力資源管理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