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金融發展道路與國企使命任務

2024-01-03 06:20文=李
現代國企研究 2023年12期
關鍵詞:強國會議金融

文=李 錦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金融強國戰略,全面統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為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開辟了新的篇章。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是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從范圍上看,既要深刻總結各國金融發展所呈現的規律性認識,又要找準并堅持中國特色,真正做到“以我為主,博采眾長”。從歷史變化來看,同時要研究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與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區別,從而確定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的目標、原則、任務、重點與實現路徑。

這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探討的議題,具有整體再出發特征。會議分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金融工作走勢,明確提出了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展示了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的方向與原則,提出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的任務。國有企業特別是金融類國企承擔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使命任務,要認真學習、把握重點、深刻領會、堅決執行,持續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為金融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貢獻。

金融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我國金融業機構超4500家,總資產300多萬億。據統計,在金融體系中國有金融資產占比約為90%,國有控股金融機構占比約為55%,體現出中國金融體系以國有為主導的鮮明特征。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件大事,也為金融類國企提供了理論方向與目標任務。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1997年開第一次,以后分別于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召開,每五年一次。如果是按照“慣例”,應該是2022年召開第六次。在2023年10月底,我們迎來的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從此次會議的名稱可以看出,“由“全國”改為“中央”兩個字,明顯加強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會議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金融類國企的改革發展提供了遵循。

這次令人矚目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系統性理念。重點內容有十七個之多。集中體現了百年大變局之下,內外因素交錯之下的涌現的治理事項。第一條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進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具有總綱特征。會議通稿開篇明確指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與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所提出的“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一脈相承。然而,我們應當分析二者的區別。

第一,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認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則認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眾所周知,國民經濟不僅僅包括實體經濟,還包括虛擬經濟,也就是說,金融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實體經濟,也包括虛擬經濟,涵蓋整個國民經濟。從這一點看,金融的重要性得到中央的持續重視與提升。

第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金融提高到“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地位。國家核心競爭力由國家經濟實力、現代化管理和科學技術三大要素構成。從會議通稿看,金融主要通過服務國民經濟,在提升國家經濟實力的意義上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所謂“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另一方面,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應用,也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金融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顯然,這次會議是站在國家層面上考慮,而不是從金融行業角度考慮的。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助力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兩大奇跡” (即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這一時期中國立足自身國情和發展需要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國沒有亦步亦趨地走西方國家幾百年前走過的老路,而是創造性地利用了國家信用與力量推動經濟發展;以政府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在快速動員資源、促進儲蓄—投資轉化、支持經濟趕超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并有效應對各類風險,避免了危機的發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最大的亮點在于提出要建設金融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十三個強國”,即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農業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但金融強國一向曾經被我們視為差距較大,似乎是美國等少數國家的專利。這次會議理直氣壯地提出金融強國,是因為金融的支撐性和服務性決定了強國夢必須構筑在金融強國基礎之上,否則強國的強度不足,含金量不足,決定性與發展能力也不足。

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金融改革發展事業穩健前行,具備由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的良好基礎,但同時也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清醒看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主要指的是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地方債務風險、房地產風險與匯率風險等;二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三是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四是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任重而道遠,對金融系統與金融類國企提出了更高要求。

世界各國金融助力現代化的啟示

縱觀幾百年來各國現代化的歷程,金融無不扮演了至為關鍵的角色。梳理其中的成敗得失,值得借鑒。隨著內外兩個循環的出現,加上全球又處在非常激烈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的當口,所以目前必須要重新思考金融業的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45年來,總體我們更接近德國模式,經過多次改革及風險調控,金融業資產穩步增長,也對基建、地產、重大項目起到了決定性的支撐作用。比如城鎮化,以銀行為主的信貸模式以及基于銀行的地方債、企業債,或者信托等業務,給了城市開發很大的幫助。這個邏輯非常適用于經濟高速增長周期,資產價格上漲,城市開發及房地產業都得到了金融的大力支持。

德國的全能銀行與“耐心資本”模式。德國資本市場與工業發展聯系緊密。銀行既是“全能銀行”,又是“管家銀行”,扮演著長期融資提供者、流動性保險提供者和金融救助積極主導者等三種角色。由此,一方面德國的金融市場較為有效地支撐了其在歷史時期的技術追趕(尤其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初期)以及二戰以后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銀行“雨天少收傘”的做法也使得德國的銀企關系相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更為協調共濟。但是,德國模式強調銀行的債權融資,集中力量辦確定性的大事、實事,缺點是強監管、高門檻不利于新興產業發展。類似德國模式的大銀行策略只能守成不能創新,由于信貸模式天生追求資產確權,資產增值,所以容易僵化,對于高速成長的,以及新一輪工業革命時代的領先型但高風險的賽道支持有限。

美國的資本市場與風險資本模式。20世紀70 年代以來,美國的創業投資行業高速發展,風險資本崛起,催生出了所謂的“新經濟”繁榮。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市場的價值發現能力,縮短新技術落地的時滯,從而推動創新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監管不力,催生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帶來一次次金融危機。

北歐的社會保險與包容性創新。作為所謂的“中間道路”,北歐國家的治理模式和金融實踐與英美日德等國存在明顯差異,其強調合作互助、機會均等,更加注重社會保障投入和社會安全網建設等基本特點并未改變。盡管從“比較金融”的角度,北歐的金融從來沒有作為一種獨立模式存在,則是更加注重普惠性、包容性和突出集體性風險共擔,這是值得稱道的。

從金融大國到金融強國,不能簡單吸取德國模式,更不能簡單吸取美國模式。譬如強金融必須發展股權融資,因為所有的前沿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都是高風險高回報。如果今天任何國家不重視AI人工智能的顛覆性變革的重要性,接下來會迎來輸掉在產業經濟發展、軍事安全、政治穩定及文化繁榮的局勢。但類似德國的大銀行債權信貸模式,只能根據資產、利潤和流水來僵化的判斷項目,銀行獲得穩定的收益,同時也就失去快速發展的機遇。因此中央金融會議提出發展投資銀行,是明確地看到了全國經濟是一盤棋,靠地方政府和國企及民間金融的基金的股權投資,無法有效支撐AI時代的產業發展的現狀,只有發展投資銀行,從高位活化股權融資,以更大體量的資本金、更加系統和合規的交易模式來支撐高科技產業及未來產業的快速發展。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重點任務有十七個,集中體現了百年大變局之下,內外因素交錯之下的金融治理能力的方方面面。這里充分吸收德國模式,同時借鑒美國模式。在突出強調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同時,從第五條到第十二條,強調創新的內容。例如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大力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確保國家糧食和能源安全等;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會議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顯得引人注目,與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語境是相適應的。

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探索中國特色金融發展道路,廓清歷史底色、把握中國國情是基本依憑和出發點,回應“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是價值旨歸和著力方向。

根本上來說,中國特色金融發展的邏輯內嵌于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大邏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八個堅持”,就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的邏輯。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堅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從總體上歸納一下,就是在復雜的局面下實現金融強國,根本是堅持集中統一領導(第一條);做好的標準是服務人民(第二條)、服務實體經濟(第三條);做好這項工作的底線思維在于防范風險(第四條);出彩在于創新(第五條)、供給側改革(第六條);國內工作做好后,參與國際市場就是統籌開放和安全(第七條);工作整體的基調和節奏是穩中求進(第八條)。表達上雖然比較概括和抽象,但是務實的。

國有企業在金融強國中的任務與重點工作

金融類國有企業在金融強國戰略中歷史地位突出、任務重大,應該抓住中國金融發展轉型的機遇,積極開展工作。

堅持一個核心功能,推動國有資本發揮好主導與支撐作用。國有資本是社會資本之上的一個更高層的更核心的資本,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融合,共同構成整個中國的資本力量。這里面的引領者、帶動者、驅動者是國有資本。國有資本需要:針對市場化的支撐、推動、促進作用,支持培育市場化主體;針對盲區的先鋒、引領作用,加大高風險投資;針對改革的突破、探索、引路作用,推進闖關帶頭;針對創新的開創、開辟作用,創新前瞻投資布局;針對民生的承擔、兜底、保障作用,對公益事業兜底投資;針對市場的補償、調節、補充作用,推進政府職能企業化;針對引領的前瞻、布局作用,對長線投資進行戰略探索。

明確一個主題,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這次會議鮮明提出“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為目標”,明確“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我國多層次金融體系還不夠發達,金融產品還不夠豐富,金融市場廣度深度有待進一步拓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需提高?!凹哟髮χ卮髴鹇?、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會議的這些部署,明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方向。當然,這個過程包括把膨脹資本、作惡資本、剪羊毛資本、割韭菜資本、結構性金融套利資本進行抑制乃至從中國金融體系除去。

完善一個定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國有金融企業要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通過“主力軍”與“壓艙石”的表述,傳遞出做優做強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政策意圖,尤其是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中國金融發展到當前階段,以間接融資為主的商業銀行體系很顯然無法滿足產業升級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必須實現從商業銀行向投資銀行的進化,這是金融發展和結構變遷的基本規律。大力發展代表現代金融的“投資銀行+資本市場”?!耙涣鞯耐顿Y銀行和投資機構”,可以說是一支能打硬仗的現代化金融部隊。

調整一個資金供給結構,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各種各樣的產業促進資本。 金融服務于實體,首先就是要服務于國之大者,國之重器,國之未來。這又是一場與各種資本爭奪科創、標準、話語權、發展權的惡戰。前三輪科技革命,第一輪(工業化)和第二輪(能源),第三輪(信息技術)中國在跟跑;第四輪科技革命(新材料、新能源、5G、物聯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太空科技等),中國已經實現跟跑+并跑+領跑。這一輪科技革命中的卡位及其產業鏈結構,將深遠影響未來全球格局。要通過產業規劃、產業扶持、產業結構、產業安全、產業控制力、產業鏈管理、供應鏈管理、供應鏈安全、供應鏈控制力、要素供給、政策供給、動能供給、創新供給、國家優勢供給、公共資源供給、地位與優先供給,以及國家綜合服務向產業的靶向供給和個別企業的優先供給,綜合形成了新興產業資本。

抓住一個薄弱點,壓緊壓實金融風險處置責任。防范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一切都在圍繞著“國家安全”這一主題。此次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明確要求,“壓緊壓實金融風險處置責任”。防范化解、有效處置金融風險的前提條件,是要做到責任清晰、分工明確,依法合規壓實各方風險處置責任?!皦壕o壓實”,抓住了風險處置中的關鍵,強調“協同”和“聯動”,注重存量化解和源頭防控“兩手抓”,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目的就是“共同把防范化解風險任務抓實抓好”。

抓住一個焦點,提升中國在金融與數字治理領域的話語權。近十年,美國押注硬件及核心科技,日本押注材料與關鍵部件,中國重倉商業應用,卻在硬件與核心科技上關注不足,所有的風險在中美貿易沖突下被激發,全民驚呼“卡脖子”。由于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中國需要在技術和標準方面贏得主動。一方面瞄準硬核技術, 在芯片、操作系統等“卡脖子”技術上下功夫,“練好內功”;另一方面瞄準規則和標準,積極參與全球金融與數字治理,圍繞全球金融安全網、通用人工智能、跨境金融監管、跨境數據流動、市場準入、反壟斷、數字貨幣、數據隱私保護等重大問題探索建立治理規則,

尋找一個抓手,發展投資銀行,發展股權融資。前沿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都是高風險高回報。因此中央金融會議提出發展投資銀行,發展股權融資。接下來得到金融資源支持的不僅僅限于新能源汽車、光伏、機器人、大模型這些有限的行業,更要重視解決抓手。通過投資銀行的股權融資解放生產力,所以大量的股權資本進入各大硬科技、高科技實體企業,而這將覆蓋更多行業、企業和地域,如果管理得當,金融業也同時進入高收益的軌道,不再是傳統大而不強,四平八穩的傳統格局。

盤活一個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資源從哪里來?金融要把低流動性、缺流動性的各種資源撬動起來,發揮好金融的“波粒二相性”。金融資源確實有一個被低效占有,錯配的問題,本來金融資源就是土壤、催化劑和授粉機制,一旦金融資源被浪費,再好的種子也結不出好果實來,大量的過剩產能、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主觀意志型城市規劃、低功能型基建、僵尸企業、三角債、多角債、盤活不力的不良資產,形形色色的存在并占有大量金融資源,一旦把這些資源糾正、盤活,短期內將會釋放出至少十萬億的動能。

突出一個重點,全面加強監管,完善金融體制。未來幾年,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將成為我國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的力度和體系性,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格執法、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抓好一個關鍵,以金融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戰斗力為重要支撐。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要抓住“人”這個關鍵因素。金融領域專業性強、復雜程度高、牽涉利益大,要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為金融改革發展事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1月20日,中央金融委員會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召開首次會議。這個新成立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提出“深刻認識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大意義”“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扎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全面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會議發出了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動員令,透露要“抓緊研究出臺具體政策和工作舉措”??梢哉f是,我國金融工作方向明、任務清、行動快,預計未來將有一系列具體舉措落地,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入事關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國金融類國企自身變革也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猜你喜歡
強國會議金融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八七會議》
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
會議通知
強國有我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會議通知
秦晉爭霸
ISO/TC8/SC8 期間會議在滬召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