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情況調查和提升路徑研究

2024-01-04 02:36王朋嬌侯亞菲陳曉彤
關鍵詞:學習者問卷資源

王朋嬌, 侯亞菲, 陳曉彤

(1.遼寧師范大學 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遼寧 大連 116081;2.遼寧師范大學 教育學部,遼寧 大連 116029;3.大連海事大學 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信息在線”的智能時代,“5G+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催生出大量新技術在新領域的應用.在學習科學領域,移動智能終端不斷滲透人們的學習和生活[1].作為具有開拓性的建設與創造的主力軍,大學生群體將是未來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人群,其學習方式也因此正經歷著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近年來,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結果顯示,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持續下滑趨勢,體質健康問題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導致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就是智能設備的頻繁使用.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2],我國網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已達10.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4.4%,網民占比以青少年為主要群體.移動互聯網中海量信息資源錯綜復雜,碎片化、動態化特征顯著,互聯網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給智能時代大學生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時間被忙碌的學習和生活切割成碎片,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之余不斷穿梭在海量信息中,以期獲取對自身有價值和有意義的知識[3].作為正式學習的補充性學習方式,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出現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育方式的不足,受到高度青睞.那么,如何有效幫助大學生群體沖出“信息繭房”,平衡碎片化學習和正式學習,提高智慧學習的能力,就是本研究要討論的主要問題.

1 碎片化學習概述

1.1 概念辨析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加劇,新知識和新內容不斷加深,我國研究者們從碎片化學習的產生原因和表現形式角度出發,基于智能時代資源媒體的便捷性和時間零散性的特點,對碎片化學習的概念做了不同的闡述.例如:祝智庭認為,碎片化學習是以信息碎片化為基礎,將知識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載體碎片化、關系碎片化、思維碎片化以及學習體驗碎片化[4];王覓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學習者利用形式多樣的交互媒體,廣泛自由的空間、靈活掌控的時間學習零散碎片知識的學習方式,是一種自發的、非正式的學習行為[5];王竹立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學習者利用碎片化時間、碎片化資源、碎片化媒體進行的非正式學習[6];黃建鋒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在“互聯網+”時代利用網絡和移動設備在任何時間、地點、空間知識獲取的學習方式[7];魏雪峰等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在泛在學習環境下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碎片化內容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8];姜強等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學習者以智能手機作為學習工具,隨時隨地利用智能手機的優勢進行課外學習或輔助課程學習的一種微型的泛在學習方式[9];王梨清等認為,碎片化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我學習需求,突破時空限制,利用媒體學習碎片化知識的新型學習理念[10].

綜上,筆者認為碎片化學習是一種自發性的學習行為,是學習者利用學習之余的零碎時間借助智能設備對海量知識碎片提取、整合和凝練,從而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內化為自身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互聯網技術的更新迭代使得海量信息逐步趨于碎片化,學習者需要培養全新的思維方式應對時代的發展,碎片化學習的誕生成為必然趨勢,但其與正式學習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在實際應用時存在的諸多問題仍不容小覷.

1.2 碎片化學習的特征

在學術界,與碎片化學習相關的詞語有很多,其中,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知識、碎片化資源、碎片化思維和碎片化行為等概念之間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碎片化時間、碎片化知識和碎片化資源直接導致碎片化學習的發生,碎片化學習作為外顯行為又直接引起學習者內在的碎片化思維與碎片化行為.

(1)碎片化時間:在正式學習之余被分割成小塊的零散時間,與按部就班的學習時間是相對的.

(2)碎片化知識:具有特定結構的、完整的知識體系被離散形成零碎的,雜亂無序的,缺乏整體性的知識碎片,切斷了與原有知識體系的關聯,很難在短時間內再次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3)碎片化資源:在海量的信息資源中難以形成完整的資源體系,介于資源本身的碎片化特征,從而衍生出微課、微視頻等微型資源.

(4)碎片化思維:美國學者托馬斯的“社會知識論”倡導反思、批判和解構的教育,其思想通道便是碎片化思維,提倡“去自然化”和“去常規化”.

(5)碎片化行為:具有自發性和不確定性,難以實現知識遷移和深度利用,知識的整體性大大下降,但其突破了傳統學習行為的“圍墻”,學習自由度更高,學習選擇性更靈活,學習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

1.3 碎片化學習的“利”

(1)碎片化知識集中易學

新媒體高速發展,信息資源來源廣、容量大、時效性強,社會加速理論使得新媒體和新技術剛問世就被推送到學習者面前,學習者可以及時接受并適應新技術,利用碎片化時間快速掌握新知識.碎片化知識是分散的、點狀的,但有時正是這些知識碎片的“一語點破”,觸發靈感和頓悟,使學習者的思考受到啟發.

(2)碎片化媒體移動性強

受“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人機互聯呈現出極強的可移動性,教師和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及時跟蹤與專業相關的前沿知識理論.由于網絡信息資源呈現片段化,短時間內學習者可以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會出現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喪失學習興趣,體力透支,用腦過度等現象,學習的速率和效率都得以顯著提升.

(3)碎片化時間靈活可控

移動互聯的出現無疑使碎片化學習特征逐漸趨于顯性化,它主張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切割成時間碎片,利用碎片化的媒體資源,采用“化整為零”的原則將整體性的知識信息切割成片段,形成知識子網絡.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學習能力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碎片化學習時間靈活可控,學習者可以有針對性地搜索閱讀[11],利用零碎時間快速瀏覽,易于維持學習興趣,通過短時記憶方式獲取信息,知識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大大提高.

1.4 碎片化學習的“弊”

(1)碎片化知識分散混亂

碎片化學習本身就是對碎片化知識的學習,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被切斷,信息呈現過于分散,不成體系,學習者接收的學習內容零散簡化[12],很難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造成一種“好像什么都學過,但好像什么都不太精通”的現象,給學習者帶來一種虛假的滿足感和獲得感,誤把“了解”當“理解”,“知道”當“掌握”,容易引發“膚淺”學習.淺層次學習使得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不夠深刻全面,學習者要想獲得更為系統性的知識,就需要在獲取知識碎片后,花費大量模塊化的時間去整理、組織知識碎片,厘清知識脈絡,最終形成知識框架.

(2)碎片化資源良莠不齊

新興技術的快速崛起使得信息超載現象愈發嚴重,源源不斷的碎片化信息不斷沖擊著用戶的大腦,這對學習者的甄別意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類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出現對學習者造成學習干擾,學習者難以快速辨別有價值和所需要的信息,雜亂無序的信息量加劇了學習者的認知負荷和選擇難度.學習者只能被迫接受無用信息,隨意性較強,對知識的獲取淺嘗輒止,缺乏對知識的深層次思考,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助長信息焦慮情緒.

(3)碎片化學習內容繁雜

網絡學習平臺的興起使得傳統的線下學習模式逐漸向線上、線下結合式教學發展,學習者不再局限于課堂知識的吸收,線上、線下混合學習逐漸成為碎片化學習的新形式.但創新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弊端,例如:碎片化學習的形式流于形式,學習者無法進入深度學習;“標題黨”的盛行和繁雜的學習內容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各學習平臺長期的個性化精準推送給學習者帶來選擇性接觸的心理,學習者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看到的內容,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感興趣的內容,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在腦中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模塊,削弱學習效果.

2 研究過程

2.1 問卷設計

本研究在參考了有關碎片化學習問卷[13]的基礎上,形成問卷初稿,通過對問卷的結構和編碼反復推敲,多次修改問卷內容,最終編制了智能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情況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含基本信息,碎片化學習基本情況和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建議3個部分,其中,碎片化學習基本情況部分涉及碎片化學習認知情況、碎片化學習意愿情況、碎片化資源選擇情況和碎片化知識應用情況4個維度.整個調查問卷多數題目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形式,少數題目類型為單選題和填空題.

2.2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問卷的發放對象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和全日制在讀研究生,通過問卷星平臺編制問卷,借助微信、QQ以及小紅書平臺以網絡形式發放問卷,共回收問卷300份,剔除作答時間在70 s以下以及選項多數重復的無效問卷71份,最終得到有效問卷229份,有效率為76.3%.

通過對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男女比例差距較大,女生占比多達74.24%,因調查院校多數為師范院校,故比例合理;學段覆蓋面較廣,其中,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學段學生占比高達83.1%;學科大類偏向于理工類和文史類,占比達83.7%,藝體類較少,符合大多數院校專業劃分.

2.3 問卷信效度檢驗

經過對調查問卷多次測試調整后,借助SPSS軟件對問卷數據的信效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該問卷Alpha信度系數是0.888,信度系數≥0.8,內部一致性良好,信度較高;KMO值為0.925,接近1;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的顯著性水平Sig.無限接近于0,效度較好.

2.4 智能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現狀分析

2.4.1 碎片化學習認知情況

在碎片化學習認知情況方面,大學生群體認為自己比較了解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占比達67.68%,認為碎片化學習方式利大于弊的占比達65.5%,說明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方式有著清晰的認知,但不是很深入.同時,經常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占比達45.41%,且女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人數占比明顯高于男生,說明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認可度存在一定差異.

本研究首先根據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初步認知情況繪制統計圖,如圖1所示.49.34%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是智能時代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A),46.29%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學習僅僅是一種輔助的學習方式(B),還有3.06%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學習僅僅是一種消遣時間的學習方式(C),其他情況占比為1.31%.

圖1 碎片化學習初步認知情況統計Fig.1 Statistical chart of the preliminary cognition of fragmented learning

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深度認知繪制統計圖,如圖2所示.52.41%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學習自由度高(A),能夠隨時、隨地、隨心學習,24.89%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學習可以起到強化日常學習效果的作用(B),10.04%的大學生認為碎片化學習受手機依賴癥因素的影響(C),還有12.66%的大學生認為通過碎片化學習所學知識較為零散(D),難以形成完整知識體系,會降低學習效率.綜合題項數據可知,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認知度良好,但認可度較低,對待碎片化學習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圖2 碎片化學習深度認知情況統計Fig.2 Statistical chart of deep cognition of fragmented learning

2.4.2 碎片化學習意愿情況

大學生在碎片化學習意愿方面通常是依據當前實際學習情況而定,如表1所示.64.63%的大學生會根據自身學習興趣進行碎片化學習,57.2%的大學生在碎片化學習過程中經常學習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與技能,52.84%的大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是為了完成學業要求.這說明大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大部分是由于內部動機驅使,但也有部分同學進行的碎片化學習是受到外部動機影響,其中,專業知識和學業要求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表1 碎片化學習意愿情況Table 1 Fragmented willingness to learn %

2.4.3 碎片化資源選擇情況

在智能學習環境下,大學生對碎片化資源的選擇情況基本符合預期,如表2所示.57.2%的大學生對于陌生的學習資源平臺,能夠很快地上手操作;72.92%的大學生會根據需要選擇碎片化學習的呈現方式;64.63%的大學生會有意識地收集有用的學習資源,以便在碎片化時間學習;56.77%的大學生在選擇碎片化學習資源的過程中,能夠準確辨別信息的有用性.結合整體數據來看,大學生碎片化資源選擇情況均值都>3.5,說明大學生對于碎片化學習資源的選擇能力較強;并且標準差均<1,說明其差異較小.

表2 碎片化資源選擇情況Table 2 The selection of fragmented resources

2.4.4 碎片化知識應用情況

根據對問卷中大學生知識應用的情況總結可得,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內容的消化理解、應用和反思能力普遍較好,如表3所示.其中,4個題項占比在50%以上,均值都>3.5,標準差均<1.在知識碎片分類方面,能夠對已獲得的知識碎片進行分類的大學生占比低于50%,均值略<3.5,標準差幾乎接近1,說明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內容的分類意識有所欠缺,存在一定差異性,但差異性不大.在知識碎片整理方面,能夠定期整理所學過的碎片化學習內容的大學生相比于其他題型,占比僅達37.55%,均值<3.5,且標準差>1,說明大學生在資源整理方面差異性較大,部分大學生還尚未養成定期整理碎片化學習內容的習慣,對知識碎片整理的意識還有待提高.

表3 碎片化知識應用情況Table 3 The application of fragmented knowledge

2.4.5 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建議

依據問卷中提出的建議,繪制出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建議的觀點分析圖,如圖3所示.可以歸納為:①學習態度方面:碎片化學習難以形成系統認識,因此要時刻集中注意力,提高自主性和行動力,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加強知識體系構建.②學習方法方面:碎片化記憶會導致遺忘較快,因此要有選擇性地學習,盡量避免干擾因素,無視無效信息源,擺脫手機依賴癥和拖延癥.③學習行為方面:明確學習目標,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及時歸納整理碎片化知識,使其能夠完美融入原有的知識體系,同時要形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堅持碎片化學習,學會利用碎片化學習資源,例如:觀看碎片化視頻,聽碎片化音頻等.④學習思維方面:要適應快節奏學習,學會接受互聯網不斷地推陳出新和多種信息資源的呈現,擺正學習觀念,避免思維定式.

圖3 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建議的觀點分析Fig.3 Analysis of the view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suggestions for fragmented learning

3 研究結果

3.1 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認可度較低

根據調查結果可得,對碎片化學習比較了解且認為碎片化學習利大于弊的大學生高達65%以上,但愿意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卻低于50%.可見,大學生對于碎片化學習有著清晰且直觀的認知,但對碎片化學習的認可度較低.出現此類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內涵了解停留在淺層次,容易忽視學習和生活之余的零碎時間,沒有能夠好好利用,并且在潛意識里認為學習只能是在正式且系統的時間內完成,缺乏碎片化學習意識.

3.2 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意愿不夠強烈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受到內部動機驅使,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自身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這是一種認知動機,是為了滿足自身需要而去主動地學習,但仍有小部分大學生出于學業要求而被迫進行碎片化學習,利用閑散時間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勢必會導致學習效率的隨機性大大提升.整體來看,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自發性較強,為今后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行為基礎.

3.3 大學生對碎片化資源的辨別能力欠缺

分析結果可知,多數大學生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資源呈現方式,能做到有意識地瀏覽并收藏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以便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碎片化資源的獲取能力整體可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對碎片化資源有用性的辨別能力仍然有所欠缺,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能是:網絡環境紛繁復雜,可選擇的碎片化資源較為廣泛,涉及的專業類型也頗為豐富,導致大學生在碎片化資源獲取上存在較多問題;也有部分大學生獲取碎片化資源的方式缺乏主動性,為了應試或者單純依賴大數據的推送而去學習,難以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3.4 大學生對碎片化知識的應用和反思能力不足

在碎片化知識應用方面,大學生對于知識碎片的分類和整理的人數占比均不足50%,主要原因還是大學生對學習管理的意識欠佳,因此,養成及時歸納整理知識碎片的好習慣刻不容緩,分類整理知識碎片是為了更好地整合知識體系,以便解決實際問題,最終目的是形成知識的長期記憶.

在碎片化學習反思方面,大學生對碎片化知識的反思能力一般,能夠通過反思自我調節學習的大學生人數剛剛過半,大學生對碎片化學習的反思能力應該得到重視.這就要求大學生在平時碎片化學習過程中,制定完整的學習計劃,加強自我監督,合理安排碎片化時間,對所學知識及時查漏補缺,提升碎片化學習效果.從調查數據整體來看,大學生對于碎片化知識的應用和反思能力有待提高.

4 智能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的提升路徑

碎片化學習最大的問題在于知識結構零散化,由于知識碎片之間的聯系被切斷,在知識深度層面有所欠缺,導致最終的碎片化學習收益大打折扣.那么,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認知行為成為破解問題的關鍵,下文將從復原和重構知識碎片兩個維度進行闡述,以期破解“碎片化”帶來的弊端,有望提高大學生碎片化學習能力.知識碎片到完整知識體系的演變過程,如圖4所示.

圖4 知識碎片到完整知識體系的演變過程Fig.4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fragments to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s

4.1 復原

復原,就是參照原有的系統性學習的知識體系,對知識進行還原,恢復知識碎片之間被切斷的“聯系”.碎片化學習是散播式、無序的學習,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個性化程度高,學習者的注意力無法聚焦,導致大腦在接受知識碎片時,未必能按照原有知識結構一比一復原,這就要求我們在復原知識的過程中做到以下3個步驟:

(1)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習者將已知的知識內容進行重新梳理,順著知識點脈絡在大腦中捋清思路,這時知識網絡就構建完成了.即將知識點網格化處理,在大腦中形成有關知識點的概念圖,這時也可以借助制作概念圖的相關軟件,將這一套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具象化,有效地避免知識點的遺忘,同時深度挖掘了大學生的思維潛能.

(2)找到知識網絡的觸點

遵循“水龍頭”原則,海量信息就是水,學習者要根據需求控制水龍頭開關.即在瀏覽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內容,或自己感興趣的,但尚未進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識點時,學會“搜索”,找到該知識點的來源和系統,這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對“好東西”及時保存收藏.大學生自身要有意識地去接觸這些觸點的知識,延展自己的知識網絡,做好碎片化、微型化知識管理.高校方面也可以通過開展知識競賽、辯論比賽、專題講座等形式,引導大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信息資源,從而提升其對有價值信息的辨別能力.

(3)如何將新知識納入知識體系

即在接納新的知識碎片時,要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找到核心觀點并及時記錄.可以選擇使用手機備忘錄功能,或通過手機錄音功能對聽到的有價值的信息隨時留存,以便為后續知識梳理提供素材,養成按時歸納總結的習慣.同時在大腦中回想已構建完成的知識網絡,嘗試應用和對比,思考如何將新學習的知識碎片融入原有的知識網絡中去,從而建立聯系.

4.2 重構

重構,即要求我們開發全新的跳躍性思維,沖出傳統學習形式的壁壘.日本學者小山龍介強調碎片化學習方法是零存整取,所謂“零存整取”就是為最終的學習目標制定一個年度計劃.這個方式可以讓時間細化、目標細化,明確化的學習計劃不僅使我們知道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還能使我們具備發展性的眼光和充足的學習動力.那么,如何高效地重構知識碎片,可以參考以下3個步驟.

(1)疏通路徑,拓展思維網絡

在總資源無限、個體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將新的知識點與已知知識點之間的路徑厘清楚,合理地將它們連接起來,使這個知識點成為新的觸點,進而拓展思維網絡,形成自己的觀點.具體來說,高校方面可以利用圖書館龐大的信息數據庫,面向新生開展信息教育培訓,開設開放式的學習交流平臺,對新生普及圖書館的多重功能,幫助大學生熟練使用文獻檢索等搜索引擎.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使學習者快速在大腦中檢索新舊知識碎片之間的嵌入點,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2)熟練輸出新知識

能夠厘清楚新舊知識觸點之間的聯系,最簡單的檢驗辦法就是口述,能夠教會別人,或者能夠熟練地在心里講一遍,看能否講得清晰易懂,沒有障礙.具體來說,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真正的熟悉某一知識點時,可以嘗試將該內容與同伴或導師分享,適時檢驗自己是否能夠流利地敘述.因此,只有能夠輸出的東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3)果斷舍棄低價值信息

如果在進行知識梳理時,發現某個知識碎片無法納入原有的認知體系,那說明我們自身對這部分知識理解得還不夠透徹,不能完全掌握它,這時就該果斷放棄,不必對該知識碎片過于留戀.因為這個知識碎片對現有的知識網絡是沒有價值的,或者說記憶的成本是遠高于收益的,冗余的信息只會增加我們對信息誤判的可能性.

5 結 論

學習是人生永恒的課題,尤其在這個時間被分割,知識被分割的時代,碎片化學習方式正迎著新世紀的曙光蓄勢待發.伴隨而來的就是碎片化知識分散混亂,碎片化資源良莠不齊,碎片化學習形式多樣等問題,這也間接造成大學生無法有效平衡碎片化學習和正式學習之間的關系.對此,本研究基于問卷法調查智能時代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現狀,利于找尋并分析大學生碎片化學習過程中的痛點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路徑,即從對知識碎片的復原和重構兩個方面重新建立碎片化學習的自信,有效幫助其走出碎片化學習迷霧.使大學生能夠在碎片化學習時合理分配注意力資源,在信息海洋中提高自律意識,加強信息的獲取和綜合應用能力,進而從內部破解碎片化學習帶來的“信息繭房”困境.總而言之,互聯網作為學習工具已經愈加被老師、家長和學習者所接受,正確的學習態度使得碎片化學習方式逐步被推廣.相信在未來,碎片化學習方式將會被深度挖掘,擁有更加矚目的應用前景.

猜你喜歡
學習者問卷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問卷網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問卷大調查
問卷你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