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腳下的豐碑

2024-01-04 20:02徐宗美豆
家教世界·創新閱讀 2023年11期
關鍵詞:獨庫烈士陵園天山

徐宗美豆

五年級的暑假,喜愛旅行的爸爸媽媽又帶我開啟了新的旅程,這次去的是祖國的西北邊陲——新疆。新疆真的是太大了。書上說新疆的土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相當于12個咱們安徽省那么大,以天山為界,分為南疆和北疆。

新疆不僅地大物博,景色更是美不勝收。爸爸媽媽帶我去了那拉提草原近距離感受到了雪山和森林,去了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賽里木湖”看到了野生天鵝,還去了“新疆國際大巴扎”體驗了古絲綢之路的繁華景象。這一路上,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年只有4個月可以通行的最美公路——“獨庫公路”。

雪山、溪流、湖泊和成群結隊的牛羊。一路上,我貪婪地“記錄”著途中的美景,忽然車子停了,爸爸媽媽帶我下車走向一個大門,門上赫然寫著:喬爾瑪烈士陵園。 媽媽看向我,緩緩跟我說起了獨庫公路背后的故事……

獨庫公路,也叫天山公路,媽媽告訴我這條路在天山中段,在獨庫公路開通之前,連接新疆南北的公路只有一條,它的貫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獨庫公路中有280多公里的路段都是在海拔2000米以上。很多人說這不是一條平凡的路,而是一條“奇跡之路”,翻越了4個終年積雪的埡口,跨越了天山近10條主要河流,沿途很多路段都修在萬丈懸崖邊。為了修建這條公路,數萬名官兵奮戰10年,其中有168名筑路官兵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獨庫公路烈士陵園就是對他們的紀念。

我緩緩走向前,紀念碑上印刻著烈士們的名字和事跡。爸爸媽媽念著他們的名字,他們是那么年輕,有的十八歲,有的二十多歲,在最美好的年紀,為了修筑這條“天路”,為了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祖國的邊疆建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還有一位特殊的守墓人:陳俊貴爺爺。

1980年,施工部隊被暴風雪困在天山深處。當時的陳俊貴爺爺只有十幾歲,他和另外4名戰士在班長鄭林書的帶領下,冒著狂風暴雪給山下的部隊送信求救。在暴風雪中走了一天一夜后,所有人饑寒交迫,都快堅持不下去了。班長命令陳俊貴吃下最后一個饅頭,自己卻倒在了風雪途中。

后來,陳俊貴爺爺因為嚴重凍傷,被評為二等甲級傷殘軍人。1984年,他退伍回到遼寧老家,擔任電影放映員。本可以在老家過安穩日子的陳俊貴爺爺,內心深處卻一直放不下老班長,放不下埋在天山的戰友們,更放不下他們修的“天路”。于是,他做了一個決定,辭掉工作,帶著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重回“天山”。

曾經一個人離開新疆的陳俊貴,如今終于一家三口回來了,回到了班長的身邊,并在離班長墳墓最近的一個山坡上安了家。他們簡單蓋了三間房,開墾了荒地,過起了農耕生活,一待又是幾十年。平日,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去班長的墓前拔拔草、修整修整墓,和班長說上幾句話。直到現在,陳俊貴爺爺和他的妻子每天仍會去清掃烈士陵園,在他的堅持下,班長和他的戰友們從未孤獨過。

2008年7月,喬爾瑪烈士紀念館開館了。陳俊貴爺爺除了看護陵園外,還充當義務講解員,把一件件烈士事跡向前來瞻仰的人們講解。2013年,陳俊貴入選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如今的喬爾瑪烈士陵園已經成了獨庫公路上一道特殊的風景,路過的游客都想去看望陳俊貴爺爺,可惜我們去的那天,陳爺爺不在。聽說現在到陵園參觀祭奠的人很多,他會格外忙碌,除了看護好陵園,還要充當講解員,向人們講述當年艱險的獨庫公路大會戰和傳承至今的天山精神。每個人聽完背后的故事都會觸景生情,熱淚盈眶。

當我和母親淚眼蒙蒙地走出喬爾瑪烈士陵園,回頭再看一看矗立在獨庫這條美麗公路邊的烈士陵園,心里油然升起一種崇敬。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這些年輕的英雄,這條路,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我們享受到的美景,是無數英烈為我們開創的。就像我們語文書里寫的那樣,青山處處埋忠骨。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天山腳下,活在我們心里。

猜你喜歡
獨庫烈士陵園天山
天山雪蓮
請不要讓獨庫公路變成垃圾場
普蘭店區唐房革命烈士陵園
沙嶺戰役烈士陵園
大石橋市烈士陵園
鐵嶺市烈士陵園
天山雪雞
獨庫公路 令人魂牽夢繞的最美公路
天山深處的公路
冬季獨庫公路“駱駝峰”云海風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