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現實樣態與提升路徑
——基于海南省區域樣本高校的審視

2024-01-08 10:45王彥飛
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海南省思政評價

宋 婷 王彥飛

(1.海南政法職業學院 海南 ???571100;2.瓊臺師范學院 海南 ???571100)

0 引言

2014年,上海率先開展課程思政改革試點工作,一系列的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視。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思政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12月黨中央印發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2020年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調查課程思政的開展狀況,對今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以海南省22所高校為對象,開展調查研究工作,以期為今后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提供參考。

1 研究思路與設計

1.1 研究設計

鑒于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性、復雜性的特點,為保證研究結果的有效性,本研究采取文獻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和小組討論法等研究方法,確定高校課程思政現實樣態的研究框架。首先,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選取美國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比娒提出的CIPP教育評價模式(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為理論依據,確定從課程思政環境建設、資源投入、實施情況和建設成效四個方面編撰訪談提綱和問卷設計(見圖1)。接著,經過課題組討論,按照科學性、廣泛性和代表性的原則,編制、完善訪談提綱和問卷。最后,全面開展調研。

圖1 基于CIPP評價模式的調查思路圖

1.2 數據來源和信度檢驗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 海南省22所高校教師(含教務處、督導組、學管等部門行政工作人員)、學生。調查方式:訪談和問卷調查。主要采取線上訪談和問卷調查方式,并選取10所高校實地走訪,進行聽課、訪談和觀察。

此次調研共發放問卷2600份,回收2600份,其中有效問卷2478份?;厥諉柧砗筮\用SPSS23.0 軟件對問卷基本信息外問題做信度和效度檢驗,結果顯示整體Cronbach’sα值為0.932,說明研究中涉及的量表信度水平較高,本次研究問卷調查獲取的數據較為準確有效。

2 課程思政建設現實樣態分析

2.1 課程思政建設環境

2020年8月16日,海南省教育廳印發了《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實施工作方案》,標志著海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全面鋪開。通過調查發現,海南省22所高校校領導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均成立了由校級領導帶領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此外,通過訪談和網絡搜索(學校官網、媒體報道和論文研究),海南省22所高校均針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出臺了相關工作方案和政策制度,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有的高校還專門成立了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其中選取7所有代表性的高校整理相關信息如表1。

2.2 課程思政建設資源投入

2020年至今,海南省教育廳組織了五次全省范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培訓工作。2021年4月15日,海南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開展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高校開展課程思政示范課、典型教學案例、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和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等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建設工作。經調查發現,海南省高校均已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包括組織教師培訓、開展課程思政研討會、專門設立校級課程思政研究課題、立項課程思政建設示范項目等。本文選取走訪的HN1大學和HN7學院作為個案分析,分析海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現狀。

表1 部分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環境建設現狀

HN1大學是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21年7月,HNI大學經個人申報、學院擇優推薦,專家組評審、學校審核,共遴選出50項校級課程思政典型案例進行立項建設。同年,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此外,HN1大學多次舉辦教師課程思政培訓活動。2022年4月-6月舉辦了五期課程思政教學沙龍活動,并立項校級課程思政專項研究項目30項。

HN7學院是民辦高職院校,2021年3月9日,HN7學院印發了《HN7學院課程思政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2021年4月,三門課程入選海南省課程思政師范項目立項建設。2022年4月,HN7學院成立了“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并同時拉開第二屆課程思政教學比賽的序幕。

調研發現,海南省各高校都以不同形式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行課程思政建設資源投入。具體調查結果見圖2。

圖2 海南省高校教師了解課程思政建設途徑

從圖2可以看出海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環境建設和資源投入比較到位,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支持,但是課程思政評價方面明顯不足,僅有16%的教師表示高校將課程思政納入評價體系。評價是指揮棒,會直接影響教師做什么和怎么做。高校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評價制度對課程思政建設持續發展非常重要。訪談中,教務處長A表示“課程思政評價工作目前沒有納入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我們學校有專門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平臺,后續會考慮把課程思政評價納入平臺”。

2.3 課程思政實施情況

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落腳點在于課堂教學。教師對課程蘊涵的思政元素要進行深入的挖掘,將思政元素自然、和諧的融入課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狀態,帶領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塑造良好的品格,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意識是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對課程內容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否到位,是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否采用合適的方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是課程思政教學工作的關鍵;因此,課程思政實施情況調研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開展:教師融入課程思政的意識、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狀況和課程思政融入方式現狀。

2.3.1 教師融入課程思政的意識狀態

通過調查發現(見圖3),60.1%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經常有意識地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但是 “偶爾”和“幾乎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教師也占到了將近四成,這表明,課程思政的實施和推進工作還不是很到位。

圖3 教師課程思政融入意識調查

此外,在走訪過程中,專職教師B表示“學校挺重視課程思政建設的,各項政策、投入比較到位,我自己意識到要在課堂中融入思政要素,但是不太清楚每節課都包含哪些思政要素”、“可能文科課程思政要素比較好挖掘,但是對于理工科挖掘每節課的思政要素有點難度”。專職教師C表示“學校課程思政工作呼聲很高,但我覺得難度很大,有的時候不是不想融入,是不知道怎么融入”。

2.3.2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不是顯而易見的,有一些元素是潛藏在課程中的,需要教師立足課程實際、深入挖掘。調查顯示(見圖4),當前大部分教師課程思政要素的挖掘集中在比較淺的層面,如愛國情懷(92%)、社會責任(85%)、職業道德(81%)、行業精神(74%)等方面。在較深層次的課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如傳統文化(15%)、科學思維(23%)和專業倫理(28%)方面的思政要素挖掘不到位,課程思政要素挖掘程度不夠深入。

圖4 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層次調查

走訪中,專職教師D表示“課程思政要素的挖掘很重要,但是由于自身相關知識的缺乏,課程思政要素挖掘的不到位,經常會流于形式”、“比如傳統文化這些內容我自己都不太了解,所以根本就沒辦法挖掘”。督導組教師E表示“課程思政要素的挖掘感覺停留在表面,如給學生講文化自信,學生根本不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而教師在這方面知識儲備又不足,談何文化自信?相關內容就顯得空洞”。

2.3.3 課程思政融入方式

調查中發現(見圖5),學生對課程思政融入方式問題反應明顯,學生反饋課程思政融入方式“比較單一”、“生搬硬套”,可以看出課程思政在課堂落實中存在問題。融入方式存在問題,反映出課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也反映出教師對于課程思政內涵的認知存在偏差。在訪談中,學生F表示“課堂中講到思政方面的問題,老師一般流于說教,不足以引發我們的共情或者共鳴”。學生G表示“沒有實踐環節可以踐行課程思政,這樣可能很快就忘記了,不能留下深刻印象”。

圖5 學生對課程思政融入方式情況的反饋

2.4 課程思政建設成效

課程思政建設取得的成效如何,可以從學生對課程思政融入程度、效果的感受和課程思政內容對學生的影響兩方面進行考量。

2.4.1 課程思政融入程度

如圖6所示,問卷調查中“您認為教師結合課程內容融入思政元素的程度和效果怎樣?”51%的大學生表示融入程度高、效果明顯;39%的學生覺得融入程度一般、效果一般;8%的學生認為融入程度不高,效果差??梢钥闯稣n程思政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有47%的學生對課程思政建設反饋不好,表明課堂教學中對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與學生的預期有一定差距。

圖6 學生對課程思政融入程度、效果的反饋

2.4.2 學生對課程思政影響的反饋

問卷調查中“高校教師在課程中講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會對您產生哪些影響?(多選)”調查結果見圖7。82%的大學生認為“更加堅定對黨和國家的信心,社會責任感增強”;74%的大學生認為“加深了對本專業的認知,提升職業素養”;42%大學生認為“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樹立了文化自信;32%的大學生認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所改變”;28%的大學生覺得“個人素養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由此可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圖7 學生對課程思政影響的反饋

走訪中,專職輔導員H表示“課程思政建設開展以來,覺得學生的思想工作壓力減輕了,之前是學管隊伍主要負責學生思想工作,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正朝著全員育人的方向前進?!?/p>

2.5 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此次調查,可以發現海南省課程思政建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缺乏完善的考核評價體系;二是教師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課程思政融入方式有待改善。因此要正視課程思政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以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協同優化、調整不足,提升課程思政建設。

3 課程思政建設提升路徑

3.1 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體制機制建設是課程思政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想持續、高質量的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體制機制建設必不可少。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課程思政領導機制。海南省高校課程思政領導機制建設不夠完善。高校黨委需成立課程思政建設委員會,明確職責,統籌協調,穩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委員會承擔建設主體職責,結合學校的特點,聯合各部門職工,出臺可實施性、建設性的課程思政建設方案,并將具體工作內容逐條細化、責任到人、落實到位。二是建立相關保障機制。首先,以課程思政建設專項制度建設為切入點,圍繞此類工作進行全面設計,加強、規范課程思政實施力度,強化課程思政監管力度;搭建課程思政建設平臺,定期舉行成果經驗交流會,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其次,搭建共建、共育、共享的各種網絡平臺,為各類課程教學提供多途徑的交流機會,保證教師間、師生間無障礙互動。再次,構建課程思政資源庫。全國部分高校已經走在課程思政建設的前列,收集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構建教學資源庫,供教師交流學習。另外,借助學習強國、人民日報等平臺收集整理資源,建設課程思政文化資源庫,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源泉。

3.2 建立課程思政評價體系

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促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長效發展和持續優化。海南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注入源動力,以增加其內生動力源泉。首先,建立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的建立要涵蓋院系、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院系評價層面注重職責劃分明確與否、落實相關政策情況、課程思政建設計劃、階段報告和成果展示等方面。教師評價方面注意教師思政理論水平、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入能力、教學方式選擇、課堂效果等,采取聽評課、學生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學生評價主要考察學生職業道德、文化認同、開拓創新和做人做事等方面,采取課程考核、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綜合、全面評價。其次,建立評價反饋激勵機制。評價完成后,評選出課程思政建設先鋒院系、先進個人或先進集體等,通過學校網站、公眾號等渠道進行精神方面的嘉獎。另外,將課程思政評價結果與教師績效、評優評先或職稱等掛鉤,也可設立專門的課程思政研究項目,并予以經費配套支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促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發展。

3.3 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融合能力

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人員是教師,教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水平、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職業操守才能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素養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環節。首先,強化教師立德樹人的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因此,可以看出,教師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學生的優良品德,教授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各課程教師都要樹立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提高立德樹人的思想意識,結合學生特點,進行科學引導。教師還要提升個人修養和人格魅力,對學生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其次,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教師在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在有“寬度”的基礎上求“深度”,在對教授課程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找到課程與思政要素間的共同性和相關聯系。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方向有:一是從課程內容出發,對知識點進行重組、解讀并發掘課程思政元素;認真研究課程內容背后的精神實質,找到其哲學基點,深入發掘課程思政元素;二是從真實案例中發掘思政元素,案例包含正面和反面案例,多角度分析,指導學生進行對比、思考,增強器是非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再次,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融合能力。教師需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課程思政元素恰當的融入課堂。教師可嘗試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體驗、社會調查和實地調研等多種靈活形式授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猜你喜歡
海南省思政評價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海南省腫瘤醫院
是海南省還是海南島?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海南省農墾設計院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