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及對策研究*

2024-01-10 06:54邢戰雷張俊維孫小坡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12期
關鍵詞:證券化科技型陜西省

邢戰雷,張俊維,孫小坡

(陜西科技大學,陜西西安 710021)

0 引言

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知識經濟正步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一個國家、地區或企業的知識產權擁有量已成為決定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豐富的知識產權資源,但是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著較高的市場風險,信息披露不夠充分,導致其面臨融資難的困境。針對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現狀的研究中有很多,例如曾維新[1]和劉佩瑤[2]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的現狀以及解決路徑。目前,不少學者認為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工具,在知識經濟時代,它的出現給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陳宇鐸等[3]認為知識產權證券化將知識產權與企業本身分離,突破了傳統融資方式的限制,使融資規模更大、成本更低、投資風險更小,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新路徑。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證券化融資模式方面的研究,程文莉等[4]構建2 種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知識產權聯合貸款模式和知識產權集合質押債券模式,并且整理分析出3種適合中小企業的標準型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分別為融資租賃模式、供應鏈模式、小額貸款模式。汪海粟等[5]總結目前可在某些地區或領域率先嘗試開展“信用分享型”企業集群知識產權證券化和“信用共享型”產業集群知識產權證券化,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

本文通過對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歸納制約知識產權證券化在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中應用的因素,并針對這些制約因素,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陜西省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研究,為緩解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提供參考。

1 知識產權證券化概述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由擁有知識產權資產的所有人作為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起人(原始權益人),以知識產權未來能夠產生的穩定現金流量為基礎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其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將基礎資產移轉到特設載體(SPV),再由此特設載體(SPV)以該資產作擔保,經過重新包裝、信用評價和信用增強后發行在市場上可流通的證券,為發起機構進行融資的金融操作[2]。知識產權證券化是知識資本和金融資本的有效結合,相比傳統的資產證券化,其交易結構與傳統的資產證券化相類似,但是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基礎資產不是有形的資產,而是以知識產權未來產生的現金流量為基礎資產設計發行的證券。知識產權證券化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知識產權證券化流程圖

2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從圖2可以看出,近年來陜西科技企業數量連續增長。2018—2022年,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持續穩步增長,從2018年的4 301 家上漲到2022年的15 952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也持續增長,從2018年的3 138家增長到2022年的12 200家。

圖2 陜西省2018—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情況(單位:家)

2.2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

2.2.1 直接融資問題

上市難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一大難題,上市通常需要1~2年的時間,時間成本高,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對資金要求具有時效性,上市時間長限制了企業資金需求的時效性;上市所需的發行費用高,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風險相較于其他企業更大,其業績容易受到市場的技術更替、消費者偏好、技術侵權等影響,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想獲得保薦機構的支持,需要額外支付更高的推薦費用。

陜西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因自身的發展需要對資金需求迫切,但是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其更傾向于向大型的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放貸,因為大型企業的放貸金額較大,而且風險也較低[5]。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的貸款金額比較低,盡管對金融機構來說,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的利潤更高一些,但風險較大,加之審批手續煩瑣,所以金融機構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放貸的積極性不高。

2.2.2 間接融資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等,其擁有的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比例遠遠大于有形資產的比例,相較于其他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用于抵押貸款等的有形資產過少,很難從抵押貸款等渠道獲得間接融資[6]。

2.3 科技型中小企業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專利

2022年全年陜西省專利申請量達到108 096 件,其中得到授權的專利量為79 375 件。近5年來,陜西省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總體逐年上升(如圖3所示),專利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進步水平。從陜西省的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來看,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擁有足夠的知識產權專利,適合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

圖3 陜西省2018—2022年專利申請量與專利授權量統計(單位:件)

圖4 陜西省2018—2022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和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單位:億元)

2.4 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幾年,國家對于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出臺相應政策,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試點工作。2020年,《國務院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六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將“知識產權證券化”納入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2021年,《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要求深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規范知識產權證券化[7]。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23)》的通知,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和知識產權運用。近5年來,陜西省加大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全省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從87.22 億元增長至109.8億元。近3年來,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占比也從0.95%增長至1.62%,政策的支持有利于陜西省更好地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

3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存在的障礙

3.1 知識產權價值的不確定性

知識產權的價值不僅由其本身的價值決定,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市場上出現同類型可替代的技術、政策變化等。評審人員對知識產權的價值進行評估和審查時,難免會受限于自身的知識儲備、經歷、能力等,導致知識產權的評估價值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并且目前市場上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傳統的收益法、成本法、市場法等,傳統的評估方法對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有著很大的局限性,這些因素會導致知識產權價值產生不確定性[8]。

3.2 基礎資產現金流的不穩定性

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基礎資產現金流的不穩定性主要是由2 個方面引起的。一是違約問題,基礎資產未來產生現金流的來源為被許可人支付的許可使用費用,如果被許可人產生違約行為,不按約定支付相應的許可使用費,將導致資產池的預期收益不穩定,現金流面臨周轉困難,或是中介服務機構發生違約問題,中介服務機構受托管理資產池的現金流收益,如果其發生違約行為、不按約定履行其職責,可能會導致無法向投資之按期支付本息[9]。二是基礎資產未來現金流下降。專利具有可重復使用性,如果發起人將正在證券化中的知識產權進行新的授權,將增加被授權人數量,基礎資產的收益會隨著競爭的加大而降低。

3.3 證券化程序復雜

知識產權證券化具有十分精細、復雜的交易結構和復雜的法律關系,因為在進行知識產權證券化時會涉及基礎資產現金流及知識產權侵權等問題,在設計發行證券時,在相關文件中要對現金流和影響現金流穩定性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同時因為知識產權會面臨侵權的問題,所以在相應的文件里應該規定發生侵權事件的處理方法,規定侵權事件發生時,各方的責任劃定、賠償方式等。目前,在陜西省還沒有相關成功發行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案例,因此后續案例發行沒有參照。以上原因都將會加大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的難度[11]。

3.4 知識產權證券化面臨諸多風險

知識產權是一種權利,由于其具有法律特性,所以知識產權證券化比傳統的資產證券化面臨的風險更多。一方面,知識產權證券化面臨市場風險,知識產權是一項人類智力成果的體現,其本質是不斷創新,如專利權,如果專利權的所有人申請專利權保護,則市場上的其他競爭者可能會不停地創新、超越,如果市場出現更優越的同類型專利,那么此前專利的價值就會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知識產權還面臨法律風險,知識產權本身是一種權利,因此會面臨被侵權的風險,一旦發生侵權,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利益就會受到侵害[12]。

4 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的完整對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成功發行起著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國雖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仍存在空缺和漏洞,主要是在SPV 的設置方面及真實銷售的判斷標準,使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實施進程受到阻礙,因此應該完善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13]。除此之外,應該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內容。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為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推動了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快速發展。

4.2 政府積極發揮引導作用

在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政府應該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前期,政府應該提供各項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因素是決定知識產權證券化的關鍵因素之一,這與稅收和融資成本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稅收高,企業對應的融資成本也高,企業就會偏向選擇更加優惠的傳統融資方式,這就不利于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政府可以為SPV 機構、評級機構等參與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中的中介服務機構提供一定的補貼,使更多的中介服務機構愿意參與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實踐中[15]。

4.3 選擇適合陜西省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

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根據不同的環境決定由誰主導成立SPV,可以分為政府主導模式和民間主導模式及“政府+民間”模式,政府主導模式是由政府主導設立SPV,促進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民間主導模式即在園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眾多且擁有大量知識產權,有較大的融資需求,但缺乏可抵押的有形資產,故適合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融資方式,可由需要融資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再由第三方設立一個獨立的SPV,設計發行知識產權證券;“政府+民間”模式是由政府進行主導并設立SPV,有融資需求的民間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陜西省可以根據其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模式進行試點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17]。

4.4 規范中介服務機構水平

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涉及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服務、信用評級、法律服務等中介機構服務,這些中介服務機構對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行及實施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為順利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必須對相應的中介服務機構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原則,加強監督管理,對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工作。

5 結語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一條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新路徑,企業可以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獲得融資,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有助于中小企業健康、長遠、持續發展。然而,陜西省知識產權證券化還存在知識產權價值的不確定性、基礎資產現金流不穩定、證券化程序復雜等障礙,使陜西省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受到限制,面對這些障礙,政府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對知識產權證券化過程中的中介服務機構進行規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陜西省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以此推動陜西省知識產權證券化的發展,從而改善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猜你喜歡
證券化科技型陜西省
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云創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持續性學習機制
對不良資產證券化實務的思考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公積金貸款證券化風險管理
聚焦兩會
交通運輸行業的證券化融資之道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不良資產證券化重啟一年
民營科技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